第7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第7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7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7課 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戰(zhàn)國七雄的概念和七國之間發(fā)生的主要戰(zhàn)爭: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長平之戰(zhàn)。 2.識讀《戰(zhàn)國形勢圖》,學習識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 3.了解戰(zhàn)國時期鐵器和牛耕的廣泛使用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 4.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5.從中國封建社會確立的過程中理解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戰(zhàn)國時期社會制度之所以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是引文當時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改變舊的生產關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變革的方法。 2.借助圖片資料,通過歸納總結了解戰(zhàn)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廣泛使用的情況 3.通過學習商鞅變法的背景和目的、內容及作用,學會歷史評價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激勵學生與時俱進,勇于投身改革,順應歷史潮流的發(fā)展,才是進步的。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都江堰,商鞅變法的內容及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 教學過程 活動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 程 導 入 多媒體資料:立木為信 學生說說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通過故事的方式引入,讓學生的課程學習更加輕松 新 課 教 學 一、 戰(zhàn)國七雄 教師講述: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戰(zhàn)國時期。我們要從兩個角度分析戰(zhàn)國的形成。歷史角度:春秋原有的國家—齊(田氏代齊)、楚、燕、秦;韓、趙、魏三家分晉。戰(zhàn)國初年,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是三家分晉,一是田氏代齊。 1. 韓趙魏三家分晉 2.田氏代齊 經過這兩件事情之后,戰(zhàn)國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 3.戰(zhàn)國七雄: 齊、楚、燕、秦、韓、趙、魏 七國之間發(fā)生了很多戰(zhàn)爭,比較出名的有 【桂陵之戰(zhàn)】 http://baike.baidu.com/view/8962.htm 【馬陵之戰(zhàn)】 http://baike.baidu.com/view/8965.htm 【長平之戰(zhàn)】 http://baike.baidu.com/item/%E9%95% BF%E5%B9%B3%E4%B9%8B%E6%88%98 /66472 簡要介紹三次戰(zhàn)役 二、 商鞅變法 戰(zhàn)國晚期,各國之間的兼并戰(zhàn)爭愈加激烈。秦國經過長平之戰(zhàn),大敗趙國,確立了在軍事上的請過地位,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國的進攻了,而為秦國最終完成統(tǒng)一六國奠定雄厚物資基礎的時間就是商鞅變法。 提問,秦國能夠在糧食供應上獲得保障是源于哪種技術的推廣? 春秋的冶鐵技術逐漸提高,到了戰(zhàn)國時期,普及的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大大推動了農業(yè)的發(fā)展。 商鞅變法 第一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 (一)頒布實行魏國李悝的《法經》,增加連坐法法律,輕罪用重刑; (二)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禁止私斗,頒布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規(guī)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yè)為“本業(yè)”,以商業(yè)為“末業(yè)”,并且限制商人經營的范圍,重征商稅。 (四)焚燒儒家經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擴大了國家賦稅和兵徭役來源,為秦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次變法 為便于向函谷關以東發(fā)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調士卒,按照魯國、衛(wèi)國的國都規(guī)模修筑冀闕宮廷,營造新都,并于次年將國都從櫟陽(今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南)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 其主要內容有: (一)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二)普遍推行縣制,設置縣一級官僚機構;“集小都鄉(xiāng)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廢除分封制,“凡三十一縣”,縣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h下轄若干都、鄉(xiāng)、邑、聚。 (三)遷都咸陽,修建宮殿; (四)統(tǒng)一度量衡制,頒布度量衡的標準器; (五)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規(guī)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開始按戶按人口征收軍賦; (六)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規(guī)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戶口稅。這是對第一次變法中“異子之科”法令的補充,也是對社會風俗的規(guī)范。 三、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qū)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查閱資料,了解所謂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 觀察教材圖《戰(zhàn)國形勢圖》,了解戰(zhàn)國七雄的名稱和所處的地理位置 思考以下問題: 春秋時代的爭霸之戰(zhàn)和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戰(zhàn)爭,有什么不同? 春秋時期主要是為了活著的領導地位脅迫小國,而戰(zhàn)國時期則是為了吃掉對方,最終統(tǒng)一中國 鐵制農具使深耕細作成為可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牛耕的推廣則是進一步的提高了勞作效率,為精耕細作、開發(fā)山林、擴大耕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閱讀材料,提煉有用的信息,回答問題 1.商鞅變法在政治方面的做法?有什么好處? 2.商鞅變法在經濟方面實行了哪些改革,最終的目的? 3.在軍事方面的調整有什么措施提高秦軍的戰(zhàn)斗力? 4.在變法過程中,秦王如何處理新舊勢力的沖突的?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zhàn)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學生閱讀課本及有關都江堰的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1)都江堰是什么時期,哪個國家,誰負責修筑的? (2)這個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干什么? (3)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意義? (4)如何評價李冰父子的功績? 【都江堰】 通過閱讀史料,可以讓學生像聽故事一樣的了解這兩件大事 培養(yǎng)學生從材料中獲得信息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從材料中獲得信息的能力 通過歷史故事更能讓學生更加貼近歷史 0%B0/122963 生共同整理出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同時思考新舊勢力的斗爭是不可避免的,認識到改革求發(fā)展,改革求進步,設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進步的需要,甚至有時候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 層層設疑,引導學生查閱資料,理解材料,分析歸納出有用的歷史信息,并學會正確的評價歷史人物。 課堂小結 戰(zhàn)國時期是奴隸社會瓦解和封建社會形成的時期,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廣泛使用以及水利工程的修筑,使得土地私有化的出現,各國爭相變法以實現向封建社會的過渡,誰的變法徹底,誰就可以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秦國通過較為徹底商鞅變法,發(fā)展生產,增強軍隊戰(zhàn)斗力和中央集權,迅速進入封建社會并前打起來,為后世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一節(jié)課的感受! - 6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戰(zhàn)國時期 社會 變化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146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