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18年中考歷史總復習 第2輪 專題突破 綜合訓練 專題二 中國的對外關系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2018年中考歷史總復習 第2輪 專題突破 綜合訓練 專題二 中國的對外關系練習(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二 中國的對外關系
1.從古絲綢之路到現(xiàn)今的“一帶一路”,中國外交展示過燦爛輝煌,也經(jīng)歷過風霜雪雨。如今中國引領的新型國際關系之路,鮮明地體現(xiàn)了中國外交的傳統(tǒng)智慧與天下情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開拓與輝煌之路】
材料一
絲綢之路
鑒真 玄奘 鄭和
唐宋海外貿易圖
戚繼光 鄭成功 閉關鎖國
【傷心與屈辱之路】
材料二 列強的炮火將昏睡自大的中國卷入世界,滅頂危機使中華民族開始認“夷”為師。為保祖宗基業(yè),
2、清王朝力圖借西方之“長計”求強、求富,用西方科學挽回頹勢。然而,黃海大戰(zhàn)的硝煙宣告了這僅僅是垂暮者的一廂情愿。
材料三 20世紀的大幕拉開了,紫禁城依然巍峨莊嚴,但太和殿前卻留下了中國在20世紀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國恥……一時間,中國的心臟插著的是八個國家的旗幟。人類進入近代以來,還沒有哪個國家曾遭受過如此的屈辱,整個中國仿佛都被撕裂了。
——選自《復興之路》解說詞
【風雨與彩虹之路】
材料四
(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
(2)仔細分析材料一中的八幅圖,結合所學知識,請歸納古代中外交往的特點。(提示:從路線、方式、政策三方面考慮)
(3)依據(jù)材料二結
3、合所學知識,請用一句話概括“列強的炮火將昏睡自大的中國卷入世界”的含義。
(4)材料三中的“國恥”是指哪一場戰(zhàn)爭?在這場戰(zhàn)爭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哪一屈辱條約?這一條約對中國的社會性質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5)請再舉兩例材料四中未提到的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成就。
(6)通過學習中國外交的歷史,談談對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啟迪。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古代)中國向外界開放的很少,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資源生存。事實上,它只有兩個大出口,一個是海洋,一個是沙漠。
——費爾南·布羅代爾《文明史》
材料二 間年外域有人來,寧可求全關不開。
——節(jié)選自《乾隆御制詩》
材料三 中國崛
4、起是一個“進行”時,從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時間,進入“崛起準備期”,再從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時間,真正進入了“崛起起飛期”。
——《大國治理》
材料四 《對外開放地區(qū)示意圖》(如圖)
(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代中國的兩個出口“沙漠”和“海洋”分別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實行的什么政策?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從“崛起準備期”到“崛起起飛期”的轉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說明理由。
(4)完成材料四中A和B兩處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3.開放與交流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5、
材料一 盛唐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xiàn)出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的特點,展示了博大開放、匯納百川與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的時代精神。
——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 明初海上絲綢之路得以空前繁榮。從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鄭和連續(xù)7次統(tǒng)率百艘巨艦,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過印度洋,達紅海,航程總計16萬海里,歷經(jīng)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鄭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換取當?shù)氐奶禺a(chǎn)或饋贈當?shù)氐膰酰c當?shù)鼐用窆浇灰?,互通有無。不占別國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財富。
——《鄭和下西洋——偉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英
6、國馬嘎爾尼使團以祝壽之名開始訪華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實目的:派使臣常駐北京;開放寧波、舟山群島、天津為貿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絕,認為“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摘編自《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對外關系卷》
(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朝對外交流的特點并列舉兩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鄭和下西洋的特點并分析其積極影響。
(3)依據(jù)材料三,指出清朝實行了怎樣的對外政策?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這一政策的消極影響。
(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對我國今天的建設和發(fā)展有什么啟示?
4.外交政策是一個國家、國家集團或組織處理對
7、外(國際)關系,進行外交活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行動方針。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1921年美國急欲改變日本在華的優(yōu)勢局面,瓦解英日同盟,孤立日本,遂以解決中國問題為名,召開了此次會議,提案是由中國北洋政府在美國的授意下提出的。會議期間,中國方面曾提出收回關稅自主權,取消領事裁判權,撤退外國駐華軍隊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但均遭拒絕。
材料二 美國只要能打開中國的“大門”,就可以開創(chuàng)一個外交新時代。自然,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可以更容易地遏制蘇聯(lián),而經(jīng)濟上強大的日本則能抗衡中國。這樣一種“新穎的”外交格局中,美國將獨占鰲頭,扮演世界領導的角色。因此,對于尼克松總統(tǒng)的外交攻勢來
8、說,中國是至關重要的?!本g迎尼克松來訪既有實際原因,也有心理原因?!钪匾氖且懻摳纳茋H地位,以遏制蘇聯(lián)可能的進攻。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材料三 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也是一個世界大國。在自身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也需要及時向世界表達中國人對世界發(fā)展和國際秩序的愿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并承擔力所能及的大國責任,以展現(xiàn)并提升中國的外交道義和大國形象。這是一個大國應有的國際責任擔當,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發(fā)展的一種期待。
——羅建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氣象與新特色》
(1)材料一中的“此次會議”指的是哪一次國際會議?根據(jù)材料概括美國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
9、。在這次會議中,中國處于怎樣的外交地位?
(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在“尼克松訪華”這一外交活動上,中美雙方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中國在外交上的角色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你認為影響一個國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參考答案:
1.(1)國家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文化輝煌燦爛;科技發(fā)達。(答出兩點即可)
(2)路線:對外交往經(jīng)歷了從陸路為主向海路為主的轉變;方式:和平交往和暴力沖突并存,和平交流是我國對外交往的主流;政策:從開放逐漸走向閉關鎖國。
(3)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大門,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八
10、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等。
(6)不怕艱難困苦、百折不撓;以開闊的心胸包容別人,與人友好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等。(答出兩點即可)
2.(1)“沙漠”出口指的是絲綢之路;“海洋”出口指的是海外貿易。
(2)閉關鎖國政策。
(3)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
(4)A是深圳;B是雄安新區(qū)。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3.(1)博大開放
11、、匯納百川。玄奘西行天竺、鑒真東渡日本。
(2)和平交往,公平交易。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jīng)濟交流,促進了南洋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3)閉關鎖國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阻礙了中外文化交流,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chǎn)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4)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借鑒和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為我所用。(言之有理即可)
4.(1)華盛頓會議。改變日本在華的優(yōu)勢局面,瓦解英日同盟,孤立日本。屈辱服從的地位。
(2)美國:遏制蘇聯(lián),并在新的外交格局中扮演世界領導的角色。中國:改善國際地位,遏制蘇聯(lián)有可能的進攻。
(3)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開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4)國家利益;綜合國力;國際環(huán)境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