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第一講基本知識匯總.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心理健康第一講基本知識匯總.ppt(4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9/10/5,1,家長學校普及 “潛伏期”-“青春期” 心理衛(wèi)生知識,jh,2019/10/5,2,讓我們一起分享心理健康!,昆明心橋心理健康研究所 錢錫安 13908856911 ,2019/10/5,3,導言,近日對孩子的心理測評。有備忘錄。 看法:好多孩子好可憐! 緊張、焦慮、自卑,快樂與學習。 孩子問的問題,我的回答應該是家長聽。 沒有考好=孩子不努力或未努力么? 要孩子承受一定“挫敗”和適度“委屈”。 “少兒期”“青春期”防患于未然。 帶著“個體”、“監(jiān)護人”兩角色一起互動。,2019/10/5,4,一期共分四講,第一講 心理健康基本知識 三個“我”,三個“意識”,一人“三心”
2、。 第二講“少兒期”的人格發(fā)育 “里比多” ,個性發(fā)展8階段,有父母的孤兒,心理疾病。 第三講“青春期”的心理衛(wèi)生 “青蘋果”、 “第二反抗期”、“心理偏異”、“不良行為”。 第四講 成人如何進行情感呵護 16點“父母必做”,18點熱焦點或有爭議問題 。 (每講都附“問卷”),2019/10/5,5,第一講 心理健康基本知識,一、什么是“心理”? 思想、 意識、 精神、 神志、 心靈、 靈魂、 想法、 對客觀的反應、 信息加工。,2019/10/5,6,二、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人腦反映現(xiàn)實是客觀的,心理現(xiàn)象符合規(guī)律進行,心理與行為無異常。 個體的心理、生理與社會環(huán)
3、境基本保持了動態(tài)的平衡、和諧的統(tǒng)一。,2019/10/5,7,(二)“醫(yī)學模式”也在演變:,1、“神靈主義”階段1萬年以前,對醫(yī)學呈模糊狀態(tài),主要靠“巫術”,當中有心理暗示和一些民俗療法。如電影摩雅傣中所描寫的。 2、“自然哲學”階段3千年以前,中醫(yī)誕生,整體的“黑箱”操作,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人同大自然的整體觀念和諧。是傳統(tǒng)的學科。如黃帝內(nèi)經(jīng)。 3、“機械論”階段14世紀,工業(yè)革命,發(fā)明了機器。連人體都被看作是一臺機器,人的某個器官就是機器上的某個零件,這時的醫(yī)生被視為“機器的維修匠”。 4、“生物醫(yī)學”階段1516世紀,文藝復興,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物質(zhì),并認為某些生物物質(zhì)(如蛔蟲、細菌等)是人類
4、患病的病源。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前,都是“生物論”醫(yī)學模式。絕大多數(shù)人還認為,健康主要是指人的軀體良好,健康就是生理健康。 5、“生物心理社會”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來。,2019/10/5,8,(三)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是“生物論”醫(yī)學模式。,生理健康。,2019/10/5,9,(四)五十年代以后,醫(yī)學模式“生物社會心理”。,心理健康: 一、是正常的智力, 二、是完整的人格, 三、是愉快的情緒, 四、是和諧的人際關系, 五、是正確的自我意識, 六、是心理特點適合年齡特征。,2019/10/5,10,(五)六七十年代,“心身健康”(“新健康”)標準是“五快三好”。,吃得快, 說得快, 走
5、得快, 睡得快, 便得快; 良好的個性, 良好的處世能力, 良好的人際關系。,2019/10/5,11,(六)又測試指標9個。,1、認知功能正常(即智力); 2、情緒反應適度(積極情緒占優(yōu)勢,勝不驕敗不餒,喜不張狂憂不絕望); 3、自我意識客觀(客觀評價自己,悅納自我); 4、個性結構完整(個性傾向、特征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5、人際關系協(xié)調(diào)(寬容、善待、禮讓別人); 6、社會適應良好(接受、適應環(huán)境,對消極的環(huán)境既不逃避也不推波助瀾); 7、人生態(tài)度積極(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與時俱進,快樂人生); 8、行為表現(xiàn)規(guī)范(遵紀守法講道德); 9、社會活動效能“吻齡” 。,2019/10/5,12,(七)再
6、測試的“五力”。,1、適應能力(體內(nèi)機能和心理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都能適應); 2、控制能力(自我控制和調(diào)節(jié)的能力); 3、社交能力(善于交往,若與世隔絕、自我封閉就會產(chǎn)生心理障礙,但交往也要有個限度和保持一定的距離); 4、耐受能力(壓力變動力,逆境出人才); 5、康復能力(在蒙受精神打擊或刺激之后,心理創(chuàng)傷恢復較快)。,2019/10/5,13,(八)筆者的簡易測試方法十有幾成者:,十有三成不稱心,尚屬心態(tài)正常; 十有四成不稱心,則有點心理問題; 十有五六成不稱心,則很可能產(chǎn)生了心理障礙; 十有七八成不稱心以至到嫉惡如仇的程度,便是心理疾病到了較嚴重地步; 十有十成不稱心,那肯定主要
7、的問題是自己的心理,而不是社會諸文化因素。,2019/10/5,14,“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一是軀體健康是片面的, 二是沒有疾病健康, 三是十全十美即絕對健康是不存在的, 四是健康的人一般都是適應環(huán)境的人。,2019/10/5,15,三、三個“我”:,1、“本我”快樂原則。 “需要”:飲食、“男女” 、進攻、娛樂。 “興趣”: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認識傾向,是人認識探究事物或從事活動需要的情緒表現(xiàn)。從快樂到現(xiàn)實。 2、“自我”現(xiàn)實原則。 3、“超我”道德原則。 美國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是“生存-安全-博愛-自尊-認知-審美-自我實現(xiàn)”(或“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
8、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2019/10/5,16,四、三個“意識”:,1、潛意識或叫“無意識”、“下意識”、“非理性”、“本能”)。在理性的背后有一只無形的手,它在深層、冰山的底下。人們在清醒的意識下面還有潛在的心理活動在進行著,個體對自己的一些行為的真正原因和動機不能意識到。但它能嚴重地影響人的外部行為。 2、前意識在淺層游離、彷徨的心理活動,通過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以進入到“意識”。往往是個中間狀態(tài)、過渡階段。 3、意識是文化了的、理性的、理智的、自覺的和壓抑了的心理活動,是在表層的、個體在清醒狀態(tài)下的各種有目的的心理活動。載體是語言。,2019/10/5,17,五、一人“三心”
9、:,(一)“心病”(5個類型27個亞類89種): (二)“心態(tài)”(心理防御方法、應激。4類90種): (三)“心藥”(8個種類124種):,2019/10/5,18,(一)“心病”,定義:個體在進行心理活動的時候,大腦發(fā)生生物、生化功能失調(diào),行為與人格偏離(即行為異常),對客觀現(xiàn)實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歪曲反映。 程度:“心理沖突”“心理障礙”“神經(jīng)癥”“精神病”。 5個類型:“心理障礙”、 “神經(jīng)癥” 、“精神病”、 “性心理偏移”和 “心身疾病” 。,2019/10/5,19,“心理障礙”:,定義又叫“人格障礙”、“病態(tài)人格”、“變態(tài)人格”、“人格異?!?、“類病態(tài)人格”等。指人格在發(fā)育、發(fā)展過程
10、中,因為內(nèi)、外因素刺激,與常態(tài)人格模式有較大差異,明顯偏離正常軌道,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社交和職業(yè)功能,不能很好適應社會生活,這樣的狀態(tài)。 兒童期是人格發(fā)育的基礎和關鍵期,如果這期間產(chǎn)生人格缺陷或人格組成的各個部分發(fā)生不平衡、不協(xié)調(diào),將影響他的一生;所以,這就要注重及時進行心理調(diào)適尤其是自我心理調(diào)適。,2019/10/5,20,有14種類型的人格缺陷(之一):,1、“偏執(zhí)型”( 又叫“妄想型”)。如 “關系妄想”(“牽連觀念”)。 “被害妄想”。 “影響妄想”(“被控制感”、“物理控制妄想”)。 “夸大妄想”(“發(fā)明妄想”)。 “鐘情妄想”。 “被洞悉感”(“被泄露感”)。 “嫉妒妄想”。 “罪惡
11、妄想”。 “疑病妄想”。 2、“分裂樣型”(又叫“幻想型”)。 3、“強迫型”。,2019/10/5,21,有14種類型的人格缺陷(之二):,4、“癔病型”(又叫“表演型”、“尋求注意型”)。 5、“自戀型”(與“癔病型”有些相似)。 6、“依賴型”(又叫“衰弱型”)。 7、“情感型”(包括“高漲型”和“低落型”)。 8、“邊緣型”(新近才認識、提出的)。 9、“環(huán)性人格”。 10、“焦慮性人格”。 11、“回避型”。 12、“被動攻擊型”自罰。 13、“沖動型”(也叫“爆發(fā)型”)。 14、“反社會型”(又叫“攻擊型”、“悖德型”、“精神病態(tài)人格”、“品行障礙”)。,2019/10/5,22,
12、“神經(jīng)癥”(“神經(jīng)官能綜合癥” ),7種亞型: 1、“神經(jīng)衰弱”。 2、“恐怖癥”(全稱叫“恐怖性神經(jīng)癥”)。如 “社交恐怖”。 “空間恐怖”。 “動物恐怖”。 “疾病恐怖”。,2019/10/5,23,“神經(jīng)官能綜合癥”,7種亞型,3、“強迫癥”。又分 “強迫觀念”包括“強迫性窮思竭慮”。 “強迫懷疑”。 “強迫回憶”。 “強迫聯(lián)想”。 “強迫意向”。 “強迫行為”包括“強迫性儀式動作”。 4、“焦慮癥”。包括 急性焦慮發(fā)作(又稱驚恐發(fā)作)。 慢性焦慮發(fā)作。 5、“抑郁癥” 。 6、“疑病癥”(又叫“恐病癥”、“疾病臆想癥”)。 7、“歇斯底里癥”(又叫“癔病”)。,2019/10/5,24
13、,“精神病”(狹義):,1、“精神分裂癥”。如 “單純型”。 “青春型”。 “緊張型”。 “偏執(zhí)型”( 又稱“妄想型”)。 “未定型”(又稱“未分化型”)。 2、“情感性精神癥”。如 “躁狂型”。 “抑郁型”。 “躁狂抑郁型”。 3、“自閉癥”(又稱為“孤獨癥”)。 4、“精神發(fā)育遲滯癥”。如 “先天性癡呆”。 “后天性癡呆”。,2019/10/5,25,“性心理疾病”(也叫“性心理偏移”、“性心理偏離”):,1、“性變態(tài)”“性倒錯”(即“同性戀”“同性愛”,當今有爭議,有認為不是“性心理疾病”,而屬于正常的情愛或性愛)、“窺淫癖”、“露陰癖”、“摩擦癖”、“異裝癖”、“易性癖”、“戀物癖”、
14、“戀獸癖”、“戀尸癖”、“戀童戀老癖”、“施虐和受虐狂”、“性窒息”、“自戀癖”; 2、“性功能障礙”“亢進”、“陽痿”、“早泄”、“陰道痙攣”、“性冷淡”、“性交恐怖”、“性快樂缺乏”。,2019/10/5,26,“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患):,“冠心病”、“高血壓病”、“支氣管哮喘病”、“神經(jīng)性咳嗽”、“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特發(fā)性耳聾病”、“美尼爾氏綜合癥”、 “帕金森病”、“神經(jīng)性皮炎”、“糖尿病”、“癌癥”、“更年期綜合癥”、“離退休綜合癥”、“老年性癡呆癥”、“青光眼病”、“偏頭痛”與“肌緊張性頭痛”等20種。此外像神經(jīng)性厭食、神經(jīng)
15、性嘔吐和月經(jīng)紊亂等也與心理因素有關。,2019/10/5,27,說明:,再健康的人,也不免會感到“心痛”或“心理難受”,有“心理感冒”或“心理饑渴”,健康是相對的,疾病是動態(tài)的;健康與疾病之間就沒有截然分界。生理疾病如此,心理疾病包括心身疾病也如此。許多軀體疾病常常伴有不佳的精神狀態(tài),有些心理障礙又往往以軀體不適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而據(jù)臨床發(fā)現(xiàn)許多軀體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梢?,軀體疾病與心理疾病也是復雜地攪在一起。,2019/10/5,28,(二)“心態(tài)”,定義個體受挫與沖突,在“應激”和“心理防御”過程中,所采取的一些習慣性和潛在意識的表現(xiàn)手段和反映方式,以此自我保護,就叫“心理防御機制”,
16、又叫“心理防御方法”(或叫“心理防衛(wèi)術”)。心理防御方法對個體的健康作用非常重大。 類型 1、屬于積極性質(zhì)、成熟的方法, 2、屬于中性、不成熟的方法, 3、屬于消極、錯誤、病態(tài)的方法, 4、有可能導致行為違法犯罪的方法。,2019/10/5,29,之一,屬于積極性質(zhì)、成熟的方法:,1、“吾日三省吾身”。 2、“積極定向應付”(“問題定向應付”)。 3、“積極轉移”(轉置、轉向)。 4、“幽默”。 5、“寬容”。 6、“惻隱”。 7、“宣泄”。 8、“沉默”。 9、“利他”。 10、“補償”(“代償”)。,2019/10/5,30,之一:,11、“認同”。 12、“理智化”。 13、“換位思維”
17、。 14、“隔離”。 15、“自慰”。 16、“笑顏效應”(說笑話)。 17、積極“自我暗示”。 18、“以直報怨”。 19、“升華”。 20、“激流勇退”。 21、善于隨時、不斷清理“精神垃圾”(“心理垃圾”)。,2019/10/5,31,之二,屬于中性、不成熟的方法:,1、“呼天搶地喊爹媽”。 2、“祈禱”。 3、“自言自語”。 4、“保持距離”。 5、“善意的謊言”。 6、“合理化效應”(酸葡萄效應和甜檸檬效應)。 7、“失去舍棄效應”。 8、“塞翁失馬效應”。 9、“自欺”。 10、“自我陶醉”。 11、“自憐”。,2019/10/5,32,之二:,12、“自責”。 13 、“幻想”(
18、“白日夢”)。 14、“贖罪”(“解除”、“消除”)。 15、“發(fā)泄”。 16、“軀體化”(“轉換”)。 17、“與權威認同”。 18、“但是、不是效應”。 19、“抑制”(“壓制”、“壓抑”)。 20、“潛抑”。 21、“后怕”。 22、“否認”(“否定”)。 23、“趨眾”。 24、“無事忙”。,2019/10/5,33,之二:,25、“美化過去”。 26、“原始理想化”。 27、“懺悔”(內(nèi)疚感、自責)。 28、“抵消”。 29、“倒退”(“退化”,“退行”)。 30、“內(nèi)射”(“仿同”)。 31、“緘默”。 32、“美人像效應”。 33、“不在于有沒有,在于信不信”。 34、“有效無效
19、,責任盡到”。 35、“移情”。 36、“祥林嫂效應”。 37、“阿Q精神”(即“精神勝利法”)。,2019/10/5,34,之三,屬于消極、錯誤、病態(tài)的方法:,1、“光暈效應”(暈輪效應、光環(huán)效應)。 2、“標簽效應”(“名牌效應”)。 3、“定勢效應”(“刻板效應”)。 4、“首因效應”(“第一印象”)。 5、“近因效應”(最后印象)。 6、“逆反”(反轉)。 7、“投射”(多為“外射”)。 8、“投射性認同”。 9、“歪曲”。 10、“被動攻擊”。 11、“消極轉移”(轉置、轉向)。 12、“消極定向應付”(“反向作用”)。,2019/10/5,35,之三:,13、“抱怨”。 14、“攀
20、比”。 15、“過敏性推卸”。 16、“過敏性防御”。 17、“敏感猜疑”。 18、“退縮自閉”。 19、“固著”。 20、“冷漠”。 21、“遷怒”。 22、“借刀殺人”。 23、“先斬后奏”。 24、“自暴自棄”。 25、“自欺欺人”。,2019/10/5,36,之四,有可能導致行為違法犯罪的方法:,1、用冒險來對抗恐懼。 2、蠻干(攻擊)。 3、自殺、自傷。 4、物質(zhì)濫用。 此外,“遺囑”或“臨終懺悔”,2019/10/5,37,(三)“心藥”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的概念基本相同。心理輔導、心理援助。狹義的“心理治療”是指應用心理學的有關理論與技術、方法,有時還
21、需要輔助一定的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引起心理、行為和軀體功能的良性變化,以消除或緩解心理疾病,使其適應社會和生活,促進其人格向協(xié)調(diào)、健康方向發(fā)展。 8個類種124種方法。,2019/10/5,38,一種分類法,1、“行為療法”: 2、“精神分析法”: 3、“人本主義療法”: 4、“認知療法”: 5、“森田療法”: 6、“團體咨治”的幾種療法: 7、“家庭療法”(包括“婚姻療法”): 8、另外還有其它一些療法:,2019/10/5,39,簡介,1、“行為療法”: 2、“精神分析法”: 3、“人本主義療法”: 4、“認知療法”: 5、“家庭療法”(包括“婚姻療法”): 6、“音樂療法” 7、“運動療法” 參考講稿:在網(wǎng)上的你認知自己的心理么、心理咨詢師備忘錄、“家庭療法”是治療調(diào)理夫妻等家庭成員心理創(chuàng)傷的有效方法等。,2019/10/5,40,第一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