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手術期護理》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圍手術期護理》PPT課件.ppt(4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圍手術期護理,講解人:馬珍,科室:大外科,樂平第二醫(yī)院眾埠分院 樂平市眾埠中心衛(wèi)生院,概述,圍手術期:術前、術中和術后治療時期稱之圍手術期。,手術前期:從病人決定接受手術到將病人送至手術臺; 手術中期:從病人被送上手術臺到病人手術結束被送入恢復室(觀察室)或外科病房; 手術后期:從病人被送到恢復室或外科病房至病人基本康復出院。,手術分類,根據(jù)手術時限分三類: 擇期手術:施行手術的遲早,不致影響治療效果。如可復性腹股溝疝修補術等。 限期手術:手術時間可以選擇,但手術前準備的時間不能任意延長。如惡性腫瘤等。 急癥手術:需在最短時間內(nèi)迅速手術。如各種創(chuàng)傷,急性大出血和急腹癥等。,手術分類,根據(jù)手術
2、目的不同分四類: 診斷性手術:幫助醫(yī)生確定或證實可疑診斷。 治療性手術:對病變、受損或先天畸形進行切除、修補、矯正等。 姑息性手術:減輕無法治愈疾病的癥狀。 美容性手術:改善外形,如隆鼻、隆乳、重瞼手術。,第一節(jié):術前護理,護理評估,(一)健康史 (病史及健康狀況 、手術史 、用藥史、藥物過敏史 、個人史 ) (二)身心狀況: 1、 生理狀況 (年齡、營養(yǎng)狀況 、體液平衡狀況 、有無感染、重要器官功 能 ) 2、 心理社會狀況 (心理狀況 、家庭社會狀況),護理評估,(三)診斷檢查 1、實驗室(血、尿、糞便常規(guī),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血型,血交叉試驗、血液電解質,肝、腎功能,血糖,尿糖) 2
3、、胸部X線 3、心電圖 4、肺功能、血氣分析,【護理診斷問題】 【護理目標】,焦慮、恐懼 焦慮、恐懼心理消除或減輕 知識缺乏 了解手術前后配合知識 營養(yǎng)失調 營養(yǎng)失調得到改善 體液不足 病人體液平衡得以維持 睡眠型態(tài)紊亂 術前休息和睡眠充足 有感染的危險 未發(fā)生感染或感染得以控制,護理措施,(一)心理護理(恐懼焦慮的原因、作好解說、溝通關懷 、心理支持、講解手術目的、方法、注意事項等) (二)手術前常規(guī)準備 1、呼吸道準備(術前戒煙2周 、控制肺部感染、體位排痰、糜蛋的酶化痰、哮喘用激素霧化)。,護理措施,2、胃腸道準備 目的:減少麻醉引起的嘔吐和誤吸; 預 防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 減少術后腹脹
4、及胃腸道并發(fā)癥。 方法: 一般手術:禁食12小時,禁飲4 小時 胃腸道手術 :術前1-3日開始進流質飲食,并根據(jù)需要置胃管、洗胃或于術前晚灌腸。 結直腸手術:術前3天開始口服腸道抗菌素、vitK、服緩瀉劑。,護理措施,3、皮膚準備 目的 :預防切口感染 方法:一般手術(剃毛、清潔、更衣) 特殊手術(頭部、臉部、口腔 、骨科、 會陰部) 范圍:以切口為中心1520cm,備皮范圍,頭、頸部毛發(fā),唇乳頭;兩側 至斜方肌前緣,顱腦手術備皮范圍,頸部手術備皮范圍,備皮范圍,腹部手術備皮范圍,胸部:鎖骨上窩、肩上至臍水平線,前后胸壁超過5cm; 上腹部手術:乳頭連線恥骨聯(lián)合 下腹部手術:劍突大腿上1/3的
5、前、內(nèi)側,外陰。兩側至腋后線,備皮范圍,腹股溝和陰囊部手術備皮范圍,上至臍平行線,下至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腎區(qū)手術備皮范圍圍,雙乳頭連線恥骨聯(lián)合。前后均過正中線。,備皮范圍,四肢手術備皮范圍,會陰肛門:自髂前上棘大腿上1/3的前、內(nèi)、后側 四肢:一般準備患側整個肢體,會陰部和肛門部備皮范圍,護理措施,(三)特殊病人準備:(糾正營養(yǎng)不良 、糾正脫水酸中毒、糖尿病 、高血壓 、心臟病 、肝腎功能不全、甲亢術前服碘) (四)手術日晨護理: 四測、發(fā)熱和月經(jīng)來潮改期;檢查備皮、更衣和禁食、禁飲;遵醫(yī)囑灌腸或插胃管;排空膀胱 或留置尿管;取假牙或 首飾等 術前用藥 ;送病人及用物至手術室 ;準
6、備床單位。,護理措施,(五)急癥手術準備: 1、爭分搶秒,迅速建立輸液通道,糾正休克。 2、簡單覆蓋傷口。 3、禁食禁飲,備皮,藥敏試驗。 4、急查血、尿常規(guī),出凝血時間、血型,血交叉試驗。 5、術前用藥,囑病人排尿,送往手術室。,評價,(一)對手術焦慮、恐懼心理是否解除或減輕。 (二)病人是否了解疾病和手術前后配合知識 (三)營養(yǎng)狀況是否改善。 (四)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調是否糾正。 (五)術前是否獲得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六)病人未發(fā)生感染或感染得以控制 。,第二節(jié):術后護理,【護理評估】,(一)一般情況 了解術中施行麻醉、手術方式、術中處理、術中出血量、輸液輸血量、尿量及用藥等情況,安
7、置何種引流管及安放部位、作用等。 (二)重要臟器功能 通過觀察神志、瞳孔、R、P、T、BP、皮溫皮色、未梢血運及排尿尿情況。,【護理評估】,(三)外科熱: 因機體對于術創(chuàng)傷的反應,術后病人體溫可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1-2天后逐漸恢復正常稱之。 (四)麻醉恢復情況 評估病人神志、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肢體運動及感覺和皮膚色澤等,綜合判斷麻醉是否蘇醒及蘇醒程度。,【護理評估】,(五)切口及引流情況 敷料固定、分泌物 、滲血、感染、引流是否通暢、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和量。 (六)情緒反應 關心手術結果和預后,產(chǎn)生焦慮憂郁,甚至消極和悲觀失望。,【護理診斷問題】 【護理目標】,(一)低效呼吸型態(tài)狀 生命體
8、征平穩(wěn),呼吸改善 (二)有液體不足危險 水電解質得以維持 (三)舒適度改變 病人無術后不適,能得以 休息 (四)營養(yǎng)失調 術后營養(yǎng)得以維持和改善 (五)活動無耐力 病人活動耐力增加 (六)知識缺乏 懂術后康復知識配合治療 護理 (七)焦慮恐懼 病人情緒穩(wěn)定 (八)潛在并發(fā)癥 無并發(fā)癥發(fā)生或發(fā)生后及 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護理措施】,(一)臥位與搬移 1、迎接病人:接好引流管,少搬動,避免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和引流管脫落。 2、安置臥位 :先依麻醉取體位,而后按手術取體位(全麻、腰麻、其他麻醉、顱腦、頸胸、腹部、脊柱臀部、四肢、休克) 附:半坐臥位優(yōu)點:利于血液循環(huán)和病人呼吸,增加肺通氣量;使腹肌松弛,減
9、輕腹壁切口張力;可使炎性滲出物流至盆腔,避免形成膈下膿腫。,【護理措施】,(二)維持呼吸與循環(huán)功能 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全麻或大手術每15-30分鐘測一次,病情穩(wěn)定后改為1-2小時測一次,并作好記錄。最好進ICU室監(jiān)護 。 2、保持呼吸道通暢 防止舌后墜、鼓勵深呼吸,有效咳嗽促進排痰和肺擴張 ,勤翻身、痰稠霧化,給吸痰。 3、吸氧 4、預防低血壓 輸液;防坐起、站立引起體位性低血壓,【護理措施】,(三)維持消化道功能 1、留置胃腸減壓管: 應保持胃管通暢,減壓有效。 2、鼓勵運動: 翻身、床上運動及早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 3、促腸蠕動: 術后3-4天仍無腸蠕動,可遵醫(yī)囑給予開塞露、肛管排氣或
10、灌腸。 4、口腔護理: 為病人做好口腔護理,尤其是昏迷病人。口唇干裂者應涂甘油保護,保持口腔衛(wèi)生。,【護理措施】,(四)補充營養(yǎng)和水、電解質失衡 1、禁食與進食: 非腹部手術、局麻和小手術,術后即可進食。 椎管內(nèi)麻醉手術后6小時可根據(jù)病人需要而進飲食。 全身麻醉者,應待麻醉清醒,無惡心、嘔吐,先給流質,以后改為半流或普食。,【護理措施】,(四)補充營養(yǎng)和水、電解質失衡 腹部手術及胃腸道手術后,術后禁食2448小時,第34日腸功能恢復,肛門排氣后,開始進少量流質飲食,逐漸增加到全量流質飲食,第5 6日開始進半流飲食,一般在第7-9日可改為軟食,1012天開始進普食。 能進食者,鼓勵進高蛋白、高熱
11、量和高維生素飲食。,【護理措施】,(四)補充營養(yǎng)和水、電解質失衡 2、補液: 不能進食者應從靜脈補充體液及營養(yǎng)。 3、記出入液量: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和監(jiān)測電解質,以評估水、電解質和營養(yǎng)代謝狀況,如有異常者,給予補充。,【護理措施】,(五)增進病人舒適 1、疼痛護理: 麻醉消失后,病人可有切口疼痛,24小時內(nèi)最劇烈,2-3日后逐漸減輕。 處理: 尋找原因(壓迫、尿潴留、感染)相應處理、解說、對癥 2、惡心、嘔吐護理 常為麻醉、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癥、顱內(nèi)壓增高、急性胃擴張或腸梗阻等所致。 處理:對因、防窒息、鎮(zhèn)靜止嘔。,【護理措施】,(五)增進病人舒適 3、腹脹護理: 多為麻
12、醉、腹部手術致胃腸功能紊亂所致。 處理: 鼓勵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酌情禁食,持續(xù)胃腸減壓、肛管排氣; 非胃腸道手術,可使用新斯的明肌內(nèi)注射; 低鉀血癥或腹膜炎所引起者,給相應處理。,【護理措施】,(五)增進病人舒適 4、尿潴留護理: 多為麻醉、不習慣床上排尿及切口疼痛所致 處理: 安慰、鼓勵病人,焦慮、緊張 改變體位;誘導排尿 下腹部熱敷、按摩、肌注氨甲酰膽堿; 無效時,行導尿術。,【護理措施】,(六)切口護理 1、保護傷口: 注意無菌操作及時更換傷口敷料; 防止病人抓脫敷料; 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 切口有感染征象時,應采取局部熱敷、 理療等措施促進炎癥吸收。 2、手術切口分類 (
13、清潔、沾染、污染) 3、切口愈合分類 (甲級、乙級、丙級愈合),【護理措施】,(六)切口護理 4、切口拆線: 頭面頸45天 下腹部、會陰67天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切口79天 四肢1012天 減張縫線不少于14天 年老體弱、營養(yǎng)不良或糖尿病適當延遲拆線 可采用間斷拆線法, 腹部拆線后繼續(xù)包扎12日 切口一旦發(fā)生感染,拆線應提前 .,【護理措施】,(七)引流管的護理 熟知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勿接錯; 妥當固定,以免脫落或滑入體腔內(nèi); 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 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壓迫或扭曲,必要時采用負壓吸引; 保持引流裝置無菌,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膚出口處按無菌技術換藥,每天更換引
14、流袋; 掌握各類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時間及拔管方法。,【護理措施】,(八)指導早期活動 1、優(yōu)點: 增加肺活量,減少肺部并發(fā)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和切口愈合,防止壓瘡和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 2、原則: 早期活動,爭取在短期內(nèi)起床活動。 3、注意: 但有休克、心力衰竭、嚴重感染、出血、極度衰弱等情況或四肢關節(jié)手術需限制活動及腹外疝修補的病人,則不應強調早期活動。,【護理措施】,(九)術后并發(fā)癥及護理 1、術后出血 原因: 術中止血不完善,創(chuàng)面滲血未完全控制;術后結扎線松脫;原痙攣的小動脈斷端舒張;凝血機制障礙等。 表現(xiàn):分外出血和內(nèi)出血 處理:預防、鎮(zhèn)靜、加壓包扎、止血藥、
15、補液輸血、再手術探查,【護理措施】,(九)術后并發(fā)癥及護理 2、 切口感染 原因: 手術操作無菌不嚴;術中止血不徹底,縫合技術不正確,切口內(nèi)遺有血腫、死腔、異物等;營養(yǎng)差或合并糖尿病、肥胖等致切口愈合不良,增加切口感染機會。 表現(xiàn):術后34日仍有發(fā)熱,傷口痛。 處理:嚴格無菌操作、避免組織過多損傷、止血徹底,縫合不留死腔、用抗生素,增強抵抗力、拆線引流、局部換藥。,【護理措施】,(九)術后并發(fā)癥及護理 3、切口裂開 原因:營養(yǎng)不良;切口縫合欠佳;切口感染;腹腔內(nèi)壓突然增高。 表現(xiàn):多見于腹部切口,病人突然用力時,切口疼痛和突然松開,或聽到縫線崩裂聲。切口處有大量淡紅色液體流出,全層裂開者,可見
16、腸管或網(wǎng)膜暴露。 處理:輕者蝶形膠布粘貼、內(nèi)臟脫出應到手術室無菌下還納(禁現(xiàn)場納入)并行減張縫合、抗菌素、 加強營養(yǎng)。,【護理措施】,(九)術后并發(fā)癥及護理 4、 肺不張 原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堵塞支氣管、術后疼痛、胸、腹部繃帶包扎過緊。 表現(xiàn):術后發(fā)熱、呼吸增快,叩診呈濁音或實音,聽診有局限性濕性羅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PaO2 PaCO2 。繼發(fā)感染時,T明顯,WBC和N 。 處理:除因(防止嘔吐物誤吸和過緊包扎)、吸痰、必要時作氣管切開,鼓勵病人定時深呼吸、有效咳嗽、抗菌素。,【護理措施】,(九)術后并發(fā)癥及護理 5、 尿路感染 原因: 多為術后留置導尿管或長期臥床所致 表現(xiàn):發(fā)冷發(fā)熱、
17、腎區(qū)疼痛、尿頻、尿急,尿檢查有紅細胞和膿細胞。 處理: 及時處理尿潴留、保持尿液通暢、多飲水、插導尿管時注意無菌操作,應用抗生素等。,【護理措施】,(九)術后并發(fā)癥及護理 6、血栓性靜脈炎 原因:長期臥床、血高凝狀、血管反復穿刺置管或輸注刺激性強藥物造成血管內(nèi)膜損傷。 表現(xiàn):小腿腓腸肌疼痛和緊束感,繼之出現(xiàn)下肢凹陷性水腫;下肢淺靜脈發(fā)紅、變硬,有明顯觸痛。常伴體溫升高。 處理:停止患肢靜脈輸液,抬高患肢并制動,50硫酸鎂濕敷,嚴禁按摩(防血栓脫落致肺栓塞),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液、降纖酶等靜脈滴注。,評價,(一) 病人術后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 (二)體液是否維持,未發(fā)生水電解質紊亂。 (三)
18、病人無術后不適。 (四)病人營養(yǎng)狀況得到改善。 (五)病人活動耐力是否增加。 (六)病人能否復述有關術后健康知識,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七)病人情緒穩(wěn)定,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八)未發(fā)生并發(fā)癥,或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并發(fā)癥。,【健康指導】,1、指導出院后飲食、活動應注 意的事項; 2、 指導病人掌握康復鍛煉的方法; 3、告之病人復診時間,遇有哪些情況須立即返院檢查。,【小結】,手術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術前準備是否充分。因此,醫(yī)護人員應該高度重視術前準備,術前準備包括醫(yī)務人員、病人(心理和生理)和手術器材三大方面的準備。術后觀察與處理是防治各種術后并發(fā)癥,鞏固手術療效,促進病人早日康復的重要措施。醫(y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術后病情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和正確處理術后不適,防止并發(fā)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