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研究”開題報告.doc
“新課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研究”開題報告集美中學 吳志青 2006/9/30一、本課題的選題依據(jù)長期以來,高中物理難教難學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識銜接的臺階;其二,廣大初中物理教師不清楚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高中物理教師也不了解初中物理課程的設置與特點;其三,剛剛步入高一的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學校,他們對物理知識與方法的掌握參差不齊,且他們面臨著學習環(huán)境、身心狀況及學習方法的改變。雖然初、高中物理課程都在改變,但處理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助學生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仍是高一物理老師的首要任務,也是廣大初中物理教師為高中輸送人才所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二、本課題研究的意義理論基礎與意義: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我們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現(xiàn)實,或者至少說是在解釋現(xiàn)實,我們個人的世界是用我們自己的頭腦創(chuàng)建的,由于我們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于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異。所以應關注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知識。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景性1960年,美國當代認知派心理學家布魯納根據(jù)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出發(fā)現(xiàn)學習的教學方法。由于初中教材比較淺顯,很多內容適合發(fā)現(xiàn)學習和探究學習,而高中教材深度變大,該怎樣傳承和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不同學段教法、學法銜接的研究可以豐富我們對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杜威的現(xiàn)代教學論的認識。實踐意義:目前我國中考競爭激烈,因而初中應試教育氣氛也相當濃厚。廈門的初中課程改革實施后,由于物理不記入總分,學生和部分家長對物理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高一物理教與學歷來都是初中過渡到高中的難點,可現(xiàn)在的高一新生物理學習遇到的困難比以往更大,老師也普遍感覺教學更加吃力。同時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也必然使高中物理教學出現(xiàn)新的問題。初中物理教學與高一物理教學內容的銜接的研究有利于學生更快地適應新學段的學習,有利于教師把握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深度、難度,有利于消除以往高一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畏難、成績大面積滑坡的情況。三、本課題的研究條件1、“天時”:廈門的初中課程改革實施不久,高中新課程改革剛開始,雖然有些省市的課改走在了前面,但關于初、高中新課程的教學銜接研究還不算多,新課改迫切需要有關方面的研究作為借鑒與指導。2、“地利”:廈門是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集美區(qū)是有名的文教區(qū),集美中學有著很好的軟硬件設施。我們的研究將有豐富的資源基礎。3、“人和”:學校領導支持,課題組成員結構合理且關系融洽。四、文獻綜述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有許多人從各方面對它進行過研究探討,如王學君在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問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中認為,與初中階段相比進入高中的學生從心理上、智能上、以及知識的深廣度上、乃至學法上都有較大差別。高中學生面臨的物理知識容量多,覆蓋面大,難度上有明顯的提高。高中物理課要求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有更深層的掌握,更好地發(fā)揮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功能,并激起深入探究物理知識內涵,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興奮點。因此提出引導學生樹立全新的思維方式,加強概念教學,練好基本功,加強課堂練習,及時鞏固消化。李克森的初高中銜接的誤區(qū)與對策(教學與管理)探討的家長與學校老師對學生的監(jiān)護脫鉤問題,有些高分錄取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初中成績好,上了高中成績在班上一定是佼佼者;而那些勉強考上的學生又認為自己是倒數(shù)進來的,將來在班上肯定跟不上的心理問題,任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調整問題。徐光杰對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反思(成都教育學院學報)認為高中物理難學、難教的成因在于初高中物理知識的差異,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的差異,學生認知能力的變化。徐暉高中與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高等函授學報)認為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研究對象直觀性強,教學以認知為主。而高中生感知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思維活動逐步擺脫具體的經驗限制,能夠運用概念判斷進行邏輯思維。高中物理研究對象復雜而抽象,教學注重用定量的方法進行分析、推理和論證,并要求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對于抽象思維仍需感性材料支持的高一新生,無疑是一個很高的“臺階”。要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的糾正,注重研究學生心理,培養(yǎng)學生學科情感,要加強實驗,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對教學要求能力的培養(yǎng)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張永紅談新課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宿州教育學院學報)認為:在教學中,不同程度地掩蓋了物理思維過程是造成學生感到難學,教師感到困惑的一個主要原因。提出要注重新舊知識的同化,加強實驗教學,加強物理模型的教學,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 雖然研究的人很多,文章也不少,但多數(shù)似乎是一些個人的經驗總結與主觀分析,多數(shù)分析的層面不夠具體,也缺少系統(tǒng)性、全面性。至于針對初、高中均采用新課程的銜接分析的文章資料更是難找。五、課題研究目標通過多角度的資料與問卷調查等,較為系統(tǒng)全面地研究新課程初、高中物理的特點,探究能合適有效的將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起來的方法,幫助廣大物理教師更快更好地適應新教材。六、課題基本內容1 初、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及教材對知識要求的差異2 初、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心理、情感上的差異3 初、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及習慣的差異4 初、高中物理教學評價對師生影響的探究七、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1調查研究法:設計各類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統(tǒng)計、座談 2、文獻研究法:查閱文獻,通過Internet查閱資料,借鑒和運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3、個案研究法: 建立部分初三、高一學生的成長檔案,追蹤學生成長過程4、比較研究法:比較各類型學生與各種教學手段的情況,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探求合適的教學方法 5、經驗總結法:及時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八、課題研究計劃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06年9月-2006年10月召集課題組成員制訂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明確各自任務,課題開題 第二階段:開始階段2006年11月-2006年12月1 廣泛查閱資料,閱讀新教材,研究新課標。2 各小組討論并設計調查問卷,學生成長個案記錄表。3 挑選學生個案研究對象第三階段:深入階段2007年1月-2008年4月1通過查閱、調查以及實踐,收集素材。以調查問卷等方式廣泛了解初中學生物理學習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了解學生物理學習現(xiàn)狀,查閱初中學生學習成長袋,了解學生在初中各科學習情況及探究其他學科學習對學生物理學習的影響等??偨Y以往高中物理舊教材的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法和學生的物理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并對之進行反思。研究高中學段物理新教材的教法和學法,探索銜接的方法,并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同時,在初三、高一分別挑選學生作為跟蹤個案由各成員分別負責。2.整理分析,得出階段成果。根據(jù)自己的實踐和以上的素材收集在每學期末寫出階段小結或案例或論文。3具體安排補充:(1)每學期進行2次左右問卷調查并及時統(tǒng)計,每月至少對學生個案記錄1次(2)2007年1月-2007年9月,完成物理初、高中教材差異,知識要求差異的研究,完成教學評價對師生影響的研究,總結銜接手段。(3)2007年1月-2008年4月,完成初、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心理、情感上的差異研究,完成初、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及習慣的差異研究,并加以實踐,總結銜接手段。第四階段:結題階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資料整理、討論總結,呈現(xiàn)研究成果。各成員寫出學生成長案例、感受、論文等,課題組長完成結題報告。九、本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1、素材資料庫:本課題研究的各種調查方案和數(shù)據(jù)(放到網(wǎng)站上)2、論文:本課題研究的報告、總結、論文、案例或教學設計(爭取匯編成集)3、同名專著(爭取正式出版)十、課題組人員分工組長吳志青 小組長袁本寧,組員:楊朝陽、李躍標、黃明洲小組長王中偉,組員:王耀中、潘登遠、朱中儒小組長鄒方云,組員:肖東、林寶貝小組長林志云,組員:林小紅、李月、王真珍、劉鵬飛、張新偉十一、課題經費安排本課題研究經費5000元,全部由市課改管理小組撥給,經費安排如下:購買資料、印刷、上機費:1500元調查、差旅費:750元會議費:750元成果鑒定費:750元課題管理費:250元課題人員補貼:1000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