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練案18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2)新人教版必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練案18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2)新人教版必修4(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練案18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2)
本練案共2頁,滿分為30分,用時40分鐘。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
重新體認家庭為社會之本
戴志勇
近日,央視綜合、少兒等頻道播出動畫劇《鄭義門》,呈現(xiàn)了“江南第一家”通過禮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選舉家長等方式,對一個成百上千乃至幾千人的共同體進行自治的故事。鄭家?guī)装倌觊g出仕為官者無一人因貪墨罷官,讓“廉政”成為鄭家故事的一個“賣點”。
細節(jié)難免藝術虛構,但鄭家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其逐漸修訂而成的家規(guī)168條,放在今日,有很多對個人自我修行仍有實踐價值的指引。但譬如基本不讓女性與娘家人走動,族人不得“私藏”一文錢,收支由大家族
2、統(tǒng)一管理等做法,今人恐已難以接受。
尤為值得分析的,是第一集點出的此片主旨:治國必先齊家。從百年前的“娜拉出走”到今天的肯定家庭,家與國的關系,繞了一大圈,似乎又走回來了。
《大學》將齊家擺在治國之前,首先是因為對治理國家者必須要有極高的要求,而家庭乃是最原本的個人成長與修行場所。
儒家認為,若治國者不能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必然會心中充滿雜念,帶來治理困境。而在家庭中,人首先感受世間最自然的父母養(yǎng)育之情與兄弟手足之愛,有人與人之間基于自然的界限與分寸,自然法奠基于此。良好的家教,是培養(yǎng)合格治國者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中國主流傳統(tǒng)中,在家庭、天地自然中肯定個體價值的思想與工夫,同集體主義與個人主
3、義均有一定差別,可被稱為不偏執(zhí)于極端的小共同體主義。它強調(diào)個體的終極價值,以避免各種人為捏造的集體對個人尊嚴和權利的侵害,但也將個體從家庭與天地這個根本處,放置在與他人和世界的脈絡中,避免原子式個體可能帶來的孤獨、過度欲望與價值虛無。這種由內(nèi)而外自然生長出來的個體價值觀,光明中正,是治國者的必備心性素質(zhì)。
齊家對治國之所以重要,還在于大家族本身有各種日常事務需要處理。作為規(guī)則的禮法,由外而內(nèi)地規(guī)范族人的行為與思想。治家的經(jīng)驗才干,是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氣貫通,而不是相互背反。正是在這種融“家族規(guī)矩”于“個體人格”的生存結構中,“江南第一家”養(yǎng)育出來的鄭家子弟,無論出仕理
4、家,皆能立身有本,進退有據(jù),維系鄭家?guī)装倌暧诓粔嫛?
但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可能隔著不小的距離。一方面,家族中不止是陽光,遇到不負責任的家長怎么辦?清末民初,由家族形態(tài)承載的價值觀,與以平等個人為本位的法律觀之間,在清末以張之洞、勞乃宣對陣楊度、沈家本等人的禮法之爭中,曾有過激烈辯論。正當防衛(wèi)是否適用于尊長,就是一個核心爭議點。如果像鄭家曾推行的那樣,將個人財產(chǎn)權利壓縮到最低限度,個體人格的保障,也難免受影響。說到底,家庭是個人充分實現(xiàn)人性有情有義的土壤,而不能是障礙。
這種關系,也存在于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中。今天,類似楊度與后來的一些激進革命者那樣,將大家族看成國家的敵人,要將個人從中“解放”出
5、來才能成為合格“國民”的觀點,已沒有辯駁的必要。但就像厘清個人與家庭之間的關系一樣,如何厘清個人與國家、家庭價值與國家正義之間的關系,讓國家成為個人充分實現(xiàn)人性有情有義的土壤,是更需要我們思考和改進的。
(選自《南方周末》2016年3月21日)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
A.鄭家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長盛不衰,在歷史上赫赫有名,這個成百上千乃至幾千人的大家族被譽為“江南第一家”。
B.鄭家重視禮法治家,其逐漸修訂而成的家規(guī)共有168條。至今,這些家規(guī)有很多對個人自我修行仍有實踐價值的指引。
C.鄭家故事之所以被拍成動畫劇,就是因為“廉政”賣點:鄭家?guī)装倌陙頍o一
6、出仕為官者因貪污而被罷官。
D.這部動畫劇《鄭義門》在第一集里就點明了此片的主旨:治國必先齊家。從家與國的關系角度肯定了家庭的作用。
【解析】 “廉政”賣點只是“鄭家故事之所以被拍成動畫劇”其中的一個原因。文章從“鄭家故事所拍成的動畫劇”談起,中心論點是“家庭是社會之本”,說明該劇的教育意義遠不止反腐倡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D )
A.家庭是個人成長與修行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家教和對家族各種日常事務的處理有助于培養(yǎng)合格治國者,因而《大學》將齊家放在治國之前。
B.盡管鄭家的禮法治家等方式維系了家族幾百年來的良好發(fā)展,但也有些凌駕于個人之上的“家族規(guī)
7、矩”可能會使個體人格保障受到影響。
C.齊家與治國有相通之處,處理大家族日常事務,是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而于其中所練就的經(jīng)驗才干,于治國具有重要意義。
D.不偏執(zhí)于極端的小共同體主義強調(diào)個體的終極價值,不必遵從群體規(guī)則的限制,避免各種人為捏造的集體對個人尊嚴和權利的侵害。
【解析】 “不必遵從群體規(guī)則的限制”表述意思與原文不符,“不偏執(zhí)于極端的小共同體主義”同樣要求個體應該服從群體規(guī)則。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
A.鄭家的故事在搬上熒屏之時固然會有一些藝術的虛構,但它卻從某個角度引發(fā)了人們對于齊家的重視,從而激起人們對家庭教育、個體人格發(fā)展的
8、關注。
B.鄭家的家規(guī),既對個人自我修養(yǎng)極具實踐指引價值,但也在實行過程中暴露出家族形態(tài)承載的價值觀和平等個人為本位的法律觀之間相互矛盾的問題。
C.個體在接受良好的家教、養(yǎng)成光明中正的心性、汲取家庭管理中的經(jīng)驗教訓、將家事貫通于國事和天下事的前提下,就能成為“廉吏”、合格的治國者。
D.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國家、家庭價值與國家正義之間會存在一些矛盾,而正確處理這些關系,讓國家為個體發(fā)展提供良性土壤,需要我們思考和改進。
【解析】 “就能成為……”語氣顯得絕對。光明中正的心性、格物致知的態(tài)度、家庭教育中的有益成分,這些都是一個治國者理應具備的一些條件,無疑會為成為合格的治國者奠定基礎。
9、
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4~7題。
變奏的鄉(xiāng)愁
李新勇
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聞里還是在文學作品中,一旦出現(xiàn)“大涼山”“西昌”或者“安寧河”這些字眼,心頭澎湃的情緒就如同初戀時節(jié)在路上遇見暗戀的女孩。那時候,我的文字總走不出由這三個字眼組成的故鄉(xiāng),連做夢都奔走在回家路上。因為那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熟悉的鄉(xiāng)音,有熟諳的粗茶淡飯,有熟稔的山山水水。
這些年,逮上個機會我就會回故鄉(xiāng)住上幾天。跟爺爺同時代的老人,走得一個不剩了;跟父親同時代的,已都步入老年;我的同齡人已到中年,各忙各的生計;比我年輕的,我們彼此都不認識。小村無法挽留年輕人的腳步,翅膀稍硬,便飛進城市。小村的道路不斷改變,房屋不
10、斷翻建。一次次回去,一次次積淀著陌生。故鄉(xiāng)能被我感知的氣息越來越微弱,鄉(xiāng)愁變得越來越不可捉摸。
火車提速、機票打折,讓曾經(jīng)在火車上熬五十多個小時的漫長細節(jié),一下子縮短為一二十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斓轿疫€沒有把頻道調(diào)過來,就到老家大門口了。還有電話和手機,從前四天才能寄達的情緒,如今動一下指頭就搞定。還有微博、微信,故鄉(xiāng)每天發(fā)生的大小事情,從天氣到高原濕地開發(fā)、排污抗污,都在眼睛到手機屏幕那么短的距離間。我在第二故鄉(xiāng)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出生讓我有一種在腳下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的感覺,我將成為孩子的起點和圓心。孩子長大了,小學、初中、高中,眼看就要上大學了……我對老家的鄉(xiāng)愁跟春天開河的冰凌一樣,再
11、堅強也無法阻止崩塌的命運。
我的父母在故鄉(xiāng)替我留了一小塊土地,希望我回去建房子。有現(xiàn)在這份工資,再在老家的自留地上經(jīng)營一個梭羅筆下的莊園,那種無憂無慮的田野牧歌生活的確令人向往。我估計,待到退休,我早已沒有這份心境。到那時候,我成了我女兒的故鄉(xiāng)。
人生的維度就那么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卻又非常簡單。任何人心頭都有一份鄉(xiāng)愁,哪怕從來沒離開過自己的出生地。比如我的鄰居,買土豆要買本地土豆,買雞蛋要買家戶蛋,買魚蝦要買野生的,諸如此類。本地土豆、家戶蛋、野生魚蝦我們也喜歡,雖然我從前生活在四川,他們一直生活在江蘇,那是我們童年和少年時候共同的味道。良種蔬菜抑或轉基因蔬菜吃到嘴里,口味差得跟從前的豬食
12、一樣。鄉(xiāng)愁從味蕾開始,跟離不離開故鄉(xiāng)沒有多大因果關系。
這種鄉(xiāng)愁已不屬于地理范疇。
2011年,從魯迅文學院畢業(yè)后,很長一段時間的夢境都在文學館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魯院的教室和宿舍里。后來多次到北京出差,無論時間多么緊張,都要擠出時間回去看一看。鐵打的魯院,流水的學員。樹長高了,院子更美了,池中的紅鯉魚變大了。但在我心底,“我們”的氣場還在。仿佛我們同屆的學員都還在宿舍里指尖飛舞,構筑皇皇大著,只要在樓下喊一聲“打球啰”“拔河啰”,就能把大家熱熱鬧鬧地招呼到樓下來……徜徉半日,徘徊于小徑,在往事中流連忘返。臨到要離開,人就落到現(xiàn)實了。落到現(xiàn)實是很痛的,不過,要是不落到現(xiàn)實,更痛。
這個別
13、致的學院,成了多少中國作家的精神故鄉(xiāng)。
鄉(xiāng)愁如果有生長期,其童年、青年、壯年,大概也是一直生長著,變化著的吧。
4.文章開頭用“多年以前”這種方式敘述有什么作用?(4分)
答:與下文形成對照(映襯),表達時代與人生的變化改變了原有鄉(xiāng)愁的氣息;(2)營造一種時間上的曠遠感,表達鄉(xiāng)愁的長久。(每點2分,兩點4分)
5.第三段最后寫道,“我對老家的鄉(xiāng)愁跟春天開河的冰凌一樣,再堅強也無法阻止崩塌的命運”。請具體說說哪些因素造成了這種“崩塌”。(5分)
答:(1)過去的熟人不斷地減少與老去;(2)小村的道路與房屋不斷地讓我陌生;(3)回家的速度變得非??旖荩c親人的聯(lián)系變得非常方便;(4)在第
14、二故鄉(xiāng)生根發(fā)芽,慢慢成為孩子的起點和圓心。(每點1分,四點5分)
6.“落到現(xiàn)實是很痛的,不過,要是不落到現(xiàn)實,更痛。”解釋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答:(1)人生不能沒有美好的回憶和精神追求;(2)美好的回憶和精神追求常常與現(xiàn)實有沖突,這種沖突會給人苦痛的感受;(3)人無法回避現(xiàn)實生活,一直生活在精神回憶中的人會更痛苦。(每點2分,三點6分。言之成理即可)
7.本文題為“變奏的鄉(xiāng)愁”,說說作者表達了哪些形態(tài)的鄉(xiāng)愁,并簡析其具體內(nèi)容。(6分)
答:(1)地理(或“空間”)意義上的鄉(xiāng)愁:對故鄉(xiāng)(出生地)的思念,由濃烈到不可捉摸,再到日漸崩塌;(2)時代(或“時間”)意義上的鄉(xiāng)愁:人們都有對過去簡單純樸生活的追憶;(3)精神意義上的鄉(xiāng)愁:每個人都會留戀曾經(jīng)的精神故鄉(xiāng)。(每點2分,三點6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