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救助的現(xiàn)狀 問題及對策

上傳人:細水****9 文檔編號:56470560 上傳時間:2022-02-21 格式:DOC 頁數:5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我國社會救助的現(xiàn)狀 問題及對策_第1頁
第1頁 / 共5頁
我國社會救助的現(xiàn)狀 問題及對策_第2頁
第2頁 / 共5頁
我國社會救助的現(xiàn)狀 問題及對策_第3頁
第3頁 / 共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我國社會救助的現(xiàn)狀 問題及對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我國社會救助的現(xiàn)狀 問題及對策(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我國社會救助的現(xiàn)狀 問題及對策社會救助是指國家和社會依照政策和法律的規(guī)定,向那些因各種(自然的、社會的、個人的)原因導致基本物質生活陷入困境、自己無力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各種形式援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一種。目前在我國存在的社會救助的項目主要包括4個方面:救災、救濟、五保和扶貧。一、我國社會救助的發(fā)展及現(xiàn)狀新中國成立后,救助農村和城鎮(zhèn)貧困人口的生活成為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務。20世紀50年代中期后,在廣大農村地區(qū)實行了合作化,農民的生、老、病、死都依靠集體經濟組織來給予保障。其中包括五保戶制度。城市居民基本上被安排在全民所有制企業(yè)和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就業(yè),在計劃經濟體制

2、下,城市居民的生活雖然有比較好的保障,但是總體生活水平并不高。改革開放以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的貧困問題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注。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社會各界討論得比較多的是中國農村的貧困問題,中國社會救濟制度改革的重點也主要放在農村。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數政策措施目前還在實行。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農村處于絕對貧困狀態(tài)的貧困人口有2.5億人。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后,通過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急劇減少。1985年,為了實施大規(guī)模的扶貧開發(fā)活動,確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為貧困線。當時,在貧困線以下的貧困人口仍有

3、1.25億人。經過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到20世紀80年代末上述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萬人。1991年,考慮到物價指數和生活費用指數的變化,為了更實事求是地研究和解決中國農村的貧困問題,將貧困線提高到300元,按這樣的口徑統(tǒng)計,當時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為6000萬人。到1993年制定八七扶貧攻關計劃時,又再次將貧困線提高到400元。按照這個標準,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為8065萬人。在整個計劃實施期間,扶貧攻關成效卓著,1996年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6000萬人,到1998年又減少到5000萬人,到1999年底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多萬人。對此,國際社會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

4、為偉大的脫貧運動。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社會救濟工作在各級民政部門的統(tǒng)一組織和管理下,對社會救濟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4個方面:救災、救濟、五保和扶貧。救災是為幫助災民脫離災難險情,減輕災害損失,克服災后生活和生產困難而提供的社會援助。五保是指由農村社區(qū)(集體)負責保證無法定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無可靠生活來源的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基本生活需求的社會援助,即對他們保吃、保穿、保住、保醫(yī)、保葬(保教),簡稱五保。社會救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撥款,依法對特定的社會救助對象按規(guī)定向他們提供的社會援助。中國的社會救濟分為定期定量救濟和臨時救濟兩種。享受定期定量救濟的對象主要有三種人:城鎮(zhèn)

5、中無法定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無可靠生活來源的老年人,嚴重殘疾人和未成年的孤兒和部分農村五保對象;符合救濟條件的精簡退職老職工;符合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規(guī)定的需要特別給予救濟的人員。扶貧是指對農村中有一定的生產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從政策、思想、資金、物資、技術、信息等方面給予扶持,旨在使其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擺脫貧困的社會援助。隨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城鎮(zhèn)中的貧困人口,特別是城鎮(zhèn)中的流浪乞討人員的生活救助問題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方面,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城鎮(zhèn)中的失業(yè)和下崗人員以及城鎮(zhèn)中的困難家庭給予了特殊的救助,規(guī)定了城鎮(zhèn)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另一方面,以2003年孫志剛案件為契機,國

6、務院廢止了多年來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審查辦法,頒布了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對于城市中的流浪乞討人員從抓、堵的管理模式轉變了社會救助方式,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二、我國社會救助的問題及對策應當看到,我國目前社會救助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加以解決。首先,社會救助經費沒有跟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同步增長,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社會救助方面投入的資金嚴重不足。其次,社會救助標準過低,需要救助人員實際獲得的救助資金很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再次,缺少必要的立法措施的保障,在社會救助的許多環(huán)節(jié)上還是無法可依,還存在許多制度上的漏洞使得應當獲得救助的無法獲得有效救助,而那些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恰

7、恰往往能夠利用制度漏洞獲取不正當的利益,特別是在城鎮(zhèn)中由民政部門實行的對在最低生活標準以下的困難家庭的救助存在很多問題。最后,政府在組織和動員社會自身的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方面做得還不夠,沒有形成有效的社會救助系統(tǒng)工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社會各階層的分化日益嚴重,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也已經接近警戒線,社會上出現(xiàn)了在各個方面都處于相對弱勢的社會弱勢群體。要充分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就必須要從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出發(fā),通過動員政府和社會的力量投入社會救助工程,來解決社會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的各種基本生活需要,尤其是改變他們的基本人權狀況。根據我國目前的具體國情,應當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

8、措施來加強社會救助制度的建設:第一,要從立法上健全社會救助制度,對各級人民政府在社會救助中的基本職責予以明確,進一步突出社會救助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此外,通過立法,來規(guī)范社會救助秩序,特別是對各類需要救助的人員進行嚴格界定,真正地為需要救助的人群提供生活上的必要的幫助和便利。建議在必要時,可以由民政部門牽頭,起草一部社會救助法,全面規(guī)范社會救助事業(yè)所涉及到各種社會關系。另外,對在各類自然災害中受到損失的情形需要出臺統(tǒng)一的災害救助法,統(tǒng)一災害救助標準,規(guī)范災害救助行為,防止各種虛報災情、擴大損失以及救災物資不到位以及被占用現(xiàn)象的發(fā)生。第二,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專項的社會救助基金,為社會救助提

9、供必要的資金保障。與此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財政支持和稅收政策來鼓勵民間和社會的資金投入社會救助事業(yè),將政府救助為主的社會救助模式轉變?yōu)檎c社會共同合作的社會救助模式。第三,要通過立法等手段建立起受救助人員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在明確受救助人員相關的權利基礎之上,也要確立受救助人員應當承擔必要上的法律義務和責任,防止平均主義的大鍋飯現(xiàn)象的重演,或者是防范救助政策被少數人鉆空子。第四,建立受救助人員公示制度,不論是城市中的在最低生活標準以下的貧困戶,還是農村中的五保戶,凡是接受國家財政無償救助的人員名單都應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對于受救助人員在消費方面的一些權利施加一定的特殊限制,防范救助

10、被濫用的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讓真正需要救助的人獲得必要的救助。第五,進一步開放社會救助渠道,鼓勵國外的慈善機構和社會團體,在遵守中國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在境內開設各種形式的慈善救助機構。特別是應當加強與聯(lián)合國救助機構之間的合作與聯(lián)系,爭取更多的外部資源來支持社會救助事業(yè)的發(fā)展。要通過政策來引導企業(yè)和個人出資從事社會救助事業(yè),大力發(fā)展以從事社會救助為公益目標的非贏利性質的社會組織。第六,要完善相應的司法救濟途徑,保障受救助人員的合法權利。政府應當轉變在社會救助問題上的恩賜的心態(tài)為服務的精神,將社會救助作為現(xiàn)代法治政府的一項基本管理職責。最后,要進行一系列相關的配套制度的改革,進一步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防止社會分化的進一步加劇。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出臺征收遺產稅方面的法律或政策,通過調節(jié)社會不同階層的收入差距,來緩解社會貧困人口的貧困生活狀況。建立個人所得稅返還制度,防止職工因退休陷入生活貧困狀態(tài)。以社會救助事業(yè)為線索,建立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互助關系,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和發(fā)展。文章來源:中顧法律網 (免費法律咨詢,就上中顧法律網)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