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生物學(南開大學)第四章污染物的生物效應檢測.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環(huán)境生物學(南開大學)第四章污染物的生物效應檢測.ppt(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環(huán)境生物學,第四章 污染物的生物效應檢測,一、生物測試(Bioassay)的定義及特點 1、定義:系統(tǒng)地利用生物的反應,測定一種或多種污染物或環(huán)境因素單獨或聯(lián)合存在時,所導致的影響或危害。 2、特點:長期、綜合,第一節(jié) 生物測試及方法,3、生物測試的結果可表明(以水環(huán)境為例): 環(huán)境狀況對水生物的適合度(最適、耐受、生存) 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強度 環(huán)境因素對毒物的影響 毒物對受測生物的毒性 水生物對污染物的敏感性 廢水處理的效果 污染物允許排放量 有關水質(zhì)標準和排放許可的驗證,第一節(jié) 生物測試及方法,第一節(jié) 生物測試及方法,二、方式,第一節(jié) 生物測試及方法,三、受試生物 1、應滿足的條件 : 1)
2、對毒物或因子敏感 2)分布廣泛、易得 3)重要生態(tài)學價值 4)實驗室易養(yǎng) 5)生物學背景清楚 6)生物反應能被測定,可標準化 7)與人類有一定聯(lián)系,第一節(jié) 生物測試及方法,2、還應考慮到受試生物的個體大小和生活史的長短,以前是否有過接觸待測試物等異常情況。 四、生物測試的標準化 影響生物測試結果的因素: 1、受試生物 2、實驗條件 3、不同的實驗室,第二節(jié) 一般毒性實驗,一、基本概念 1、毒物(toxicant、poison、toxic substance) 一定條件下,較小劑量即可引起不良生物反 應的外來化學物質(zhì)。 2、中毒毒效應 生物體受到毒物作用引起功能或器質(zhì)性改變 后出現(xiàn)的疾病狀態(tài)稱中
3、毒。 3、無損害作用:可逆的生物學變化,不引起機體 形態(tài)、生長發(fā)育和壽命的改變。,第二節(jié) 一般毒性實驗,4、效應(Effect)與反應(Response) 5、劑量效應關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和劑 量反應關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6、危害性(Hazard): 有毒物質(zhì)在與機體接觸或使用過程中,引起中毒 可能性。與風險(Risk)相近 7、危險性: 化學物質(zhì)在正常的生產(chǎn)使用條件下,能引起機體發(fā)生中毒的可能性。偏重物質(zhì)本身性質(zhì)(與“毒性”相近)。,第二節(jié) 一般毒性實驗,二、常用毒性參數(shù) 1、致死劑量(或致死濃度):LD或LC 表示一次
4、染毒后,在一定時間內(nèi)引起受試動物死亡的劑量或濃度。 絕對致死劑量或濃度:LD100或LC100 半致死劑量或濃度: LD50或LC50 最小致死劑量或濃度:MLD或MLC 最大耐受劑量或濃度:LD0或LC0 ?,第二節(jié) 一般毒性實驗,2、無作用劑量(NOED) 隨實驗方法的改進而變化(降低) 最大無作用劑量(MNEL) 最小有作用劑量(MEL) 3、毒作用帶:一種根據(jù)毒性和毒性作用特點綜合評 價外來物危險性的指標。是對LD50的補充。 急性毒作用帶 慢性毒作用帶,第二節(jié) 一般毒性實驗,4、半效應濃度:在一定時間內(nèi),引起50%受試生物的某種效應變化的濃度。只有同種效應才能比較。 5、半數(shù)抑制濃度
5、:常用于對生長速率和活性的抑制。 6、毒物單位與分級: mg/L, mg/kg, mg/m2 分級:按急性毒性,人為分級。與染毒方式有關。,第二節(jié) 一般毒性實驗,三、急性毒性試驗 只研究結果,不研究機理,目的是找出造成某 特殊急性效應的劑量,為進一步開展其他毒性實驗 提供設計依據(jù)。 材料與條件 實驗設計 染毒方式 統(tǒng)計計算,第二節(jié) 一般毒性實驗,四、亞急性與慢性毒性試驗 必要性:機理探討、敏感指標、多指標、綜合性指標、特殊性指標、敏感階段、NOEC 應用系數(shù)(AF):慢性毒效應與急性毒效應的關系??梢酝扑懵远拘?五、蓄積毒性試驗 1。試驗方法 2。劑量蓄積與效應蓄積,第三節(jié) 生物的分子和
6、細胞水平檢測,一、生物(學)標志物(biomarker) 1、概念:化學污染物導致生物有機體的生物化學 和生理學的改變,這些改變運用于監(jiān)測和評價污染 物的暴露及其效應則稱為生物標志物。 2、分類: 作用:暴露生物標志物(Exposure biomarker ) 效應生物標志物(Effect biomarker ) 復合生物標志物 效應:行為、生理、生化,第三節(jié) 生物的分子和細胞水平檢測,3、特異性 生物標志物的特異性差異很大,高度特異性和非 特異性生物標志物在化學品危害的監(jiān)測和評價中都有 應用價值。 4、基本原則:指示性、敏感性、特異性 5、在監(jiān)測和評價中的應用:預警作用 6、局限性:相對復雜
7、、生態(tài)相關性低,第三節(jié) 生物的分子和細胞水平檢測,選擇生物標志物的原則: 1)能在較高生物水平發(fā)生顯著效應之前被測量(預警作用); 2)測定快速、經(jīng)濟且足夠容易,適于廣泛應用(實用); 3)測量服從于標準的質(zhì)量控制/質(zhì)量保證(可標準化); 4)最好對毒物種類有特異性(非特異性也有價值); 5)與毒物有清晰的劑量-效益關系; 6)能被應用于廣泛的敏感性物種(野生、家養(yǎng)、地方性); 7)與個體以上水平效應的聯(lián)系比較理想(不總是必需)。,第三節(jié) 生物的分子和細胞水平檢測,二、測定方法 1、DNA加合物 a、免疫法 b、熒光法 c、32P 后標記法 2、蛋白加合物 3、代謝酶活性 a、乙酰膽堿酯酶(A
8、ChE) b、腺三磷酶(ATPase),第三節(jié) 生物的分子和細胞水平檢測,4、酶誘導(濃度+活性) a、MFO (ELISA) b、GST 5、抗氧化酶系統(tǒng) a、過氧化氫酶(Ct) b、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Px) 作業(yè)2:查資料,上述檢測方法的實例研究,每人準備10分鐘的介紹(ppt形式)。,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一、致突變效應 ( 一)基本概念 1、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 只涉及染色質(zhì)的一部分改變,不能用光學顯微 鏡直接觀察。 誘變(induced mutation): 外來因子作用下的突變。 2、染色體畸變(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體數(shù)目、結構
9、發(fā)生改變,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二)、試驗方法: 1、體外基因突變試驗 2、細胞遺傳學試驗 3、體內(nèi)基因突變試驗 4、DNA損傷試驗,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二、致畸效應 1、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 致畸物通過母體作用于胚胎而引起胎兒畸形的 現(xiàn)象稱為致畸作用。 2、致畸作用的毒理學特點 a、不同發(fā)育階段敏感性不同 b、不同發(fā)育階段畸形不同 c、種屬差異明顯 d、致畸作用帶較窄,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3、化學致畸作用機理 a、突變引起胚胎發(fā)育異常 b、對細胞生長分化比較重要的酶類受到抑制 c、母體正常代謝過程被破壞
10、 d、致畸物干擾細胞分裂過程,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4、斑馬魚胚胎發(fā)育致畸試驗,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三、致癌效應 1、癌的定義:細胞自主生長,不斷分裂形成危害機體的腫塊(惡性腫瘤)。 特點:自主分裂、可移植、退行發(fā)育、膜異常 化學 2、致癌機理 物理:射線 生物:病毒 細胞癌變學說: 體細胞突變 細胞分化失常,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3、發(fā)展階段: a、引發(fā)階段 b、促長階段 c、浸潤和轉移階段 浸潤:癌細胞分泌毒素,侵蝕和破壞體內(nèi)各種組織和器官。 轉移:癌細胞從初生腫瘤中離散,隨血液循環(huán)向全身擴散。,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4、惡性腫瘤分類: 癌:從上皮組織、腺體等長出來。如皮
11、膚癌、胃癌、乳腺癌。 肉瘤:從間葉組織長出來。如骨肉瘤、淋巴肉瘤。癌:肉瘤 9:1 血癌? 5、試驗方法 a、短期篩選方法 b、長期動物誘癌試驗 c、觀察指標,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6、致突變與致癌的關系,第四節(jié) 生物三致效應檢測,7、“三致”作用的比較,第五節(jié) 微 宇 宙 法,一、微宇宙法(Microcosm) 是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 物圈水平上的生物效應的一種方法,又稱為模型生態(tài) 系統(tǒng)法(Model Ecosystem)。 微宇宙可分為自然微宇宙和人工微宇宙。 1。標準化水生微宇宙(含沉積物) 人工 2。燒杯水生微宇宙(只有水體) 人工 3。室外水生微宇宙(中宇宙)人工、自然 4。柱狀土壤微宇宙自然 5。模擬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人工,第五節(jié) 微 宇 宙 法,二、現(xiàn)場圍隔生態(tài)系統(tǒng)(Enclosed Ecoystem) 將野外的自然環(huán)境人為圍隔起來,研究近自然環(huán)境因素條件下污染物的生態(tài)效應。 1。海洋(水體)圍隔 2。潮間帶圍隔 3。淡水水體圍隔(可以包括底質(zhì)) 三、優(yōu)缺點: 生態(tài)代表性強;可重復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