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熱點訓練二 力與物體的運動.doc
《2019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熱點訓練二 力與物體的運動.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熱點訓練二 力與物體的運動.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熱點二 力與物體的運動 高中常見的性質(zhì)力有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磁場力等,一定要明確各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條件,要熟悉每種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特征,按照“一重、二彈、三摩擦、四其他”的順序?qū)ξ矬w進行受力分析。 動力學規(guī)律是歷年高考必考的熱點之一,在近幾年高考中,也常在計算題的第一題中考查;牛頓運動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內(nèi)容,是解決力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每年高考試題中均有體現(xiàn),而運動學與動力學的結(jié)合考查更是新課標高考命題的熱點和重點,題型有選擇題、計算題、實驗題,命題形式傾向于應(yīng)用型、綜合型和能力型。 考向一 物體的動態(tài)平衡 (多選)固定斜面的傾角為37,頂端安裝有定滑輪,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彈性輕繩的兩端連接著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A、B,讓彈性繩跨過定滑輪且與斜面平行,使彈性繩的原長恰好等于物塊A到滑輪之間的距離。如圖1所示,當連接物塊B的彈性繩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37時,物塊A恰好能靜止在斜面上不沿斜面下滑,物塊B恰好能靜止在水平面上不動。A與斜面之間以及物塊B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F(xiàn)用水平拉力F拉勻速向右拉物塊B,則在物塊A運動之前 圖1 A.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減小 B.動摩擦因數(shù)μ= C.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變 D.F拉一直保持不變 [解析] 本題考查力的合成與分解、摩擦力、胡克定律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因為初始時物塊A恰好能靜止在斜面上不下滑,所以物塊A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上,隨著物塊B向右運動,彈性繩的彈力逐漸增大,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A錯誤;設(shè)彈性繩的彈力大小為F,在題圖圖示情況下,對物塊A由平衡條件有mgsin 37=μmgcos 37+F,對物塊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有Fcos 37=μFN,豎直方向有Fsin 37+FN′=mg,其中FN=FN′,由以上三式可得μ=,B正確;由于彈性繩的原長恰好等于A到滑輪之間的距離,設(shè)彈性繩在B上的作用點到滑輪頂部的豎直高度為h,彈性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在水平拉力向右拉B的過程中,彈性繩上的彈力為F=k(k為彈性繩的勁度系數(shù)),在物塊A運動之前,物塊B受地面的摩擦力為f=μ(mg-Fsin θ)=μ(mg-kh),恒定不變,C正確;在物塊A運動之前,水平拉力F拉=f+Fcos θ,隨著物塊B向右運動,水平拉力F拉逐漸增大,D錯誤。 [答案] BC 考向二 連接體問題 (多選)如圖2所示,有兩個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物體A、B以輕繩連接,組成的連接體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運動,已知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當作用力F一定時,B所受繩的拉力FT 圖2 A.與θ無關(guān) B.與物體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無關(guān) C.與系統(tǒng)運動狀態(tài)有關(guān) D.等于,僅與兩物體質(zhì)量有關(guān) [解析] 對A、B組成的整體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a= 對B分析,有FT-m2gsin θ-μm2gcos θ=m2a, 解得FT=,由此式可知輕繩的拉力與θ無關(guān),與物體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無關(guān),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僅與兩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A、B、D正確。 [答案] ABD 考向三 用動力學觀點解決滑塊——滑板模型問題 (2018南京、鹽城二模)如圖3所示,質(zhì)量為m=1 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放置在質(zhì)量M=2 kg足夠長木板的中間,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方存在兩個作用區(qū),兩作用區(qū)的寬度均為1 m,相距為d,作用區(qū)只對物塊有力的作用,Ⅰ作用區(qū)對物塊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Ⅱ作用區(qū)對物塊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力大小均為3 N。將物塊與木板從圖示位置(物塊在Ⅰ作用區(qū)內(nèi)的最左邊)由靜止釋放,已知在整個過程中物塊不會滑離木板。取g=10 m/s2。 圖3 (1)在物塊剛離開Ⅰ區(qū)域時,物塊的速度多大? (2)若物塊剛進入Ⅱ區(qū)域時,物塊與木板的速度剛好相同,求兩作用區(qū)的邊界距離d。 [解析] (1)由題圖可知,在Ⅰ區(qū)域時對物塊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μmg=mam1 am1==2 m/s2 對木板受力分析,有 μmg=MaM1 aM1=0.5 m/s2 L=am1t t1= =1 s vm1=am1t1=2 m/s vM1=aM1t1=0.5 m/s。 (2)物塊離開左側(cè)Ⅰ區(qū)域后μmg=mam2 am2=1 m/s2 aM2=aM1=0.5 m/s2 當物塊與木板達共同速度時:vm1-am2t2=vM1+aM2t2 解得t2=1 s d=vm1t2-am2t=1.5 m。 [答案] (1)2 m/s (2)1.5 m 考向四 彈簧與瞬時問題 (多選)如圖4所示,一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夠長的水平輕彈簧,則當木塊接觸彈簧后,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4 A.木塊立即做減速運動 B.木塊在一段時間內(nèi)速度仍增大 C.當F等于彈簧彈力時,木塊速度最大 D.彈簧壓縮量最大時,木塊速度為零,但加速度不為零 [解析] 剛開始時,彈簧對木塊的作用力小于外力F,木塊繼續(xù)向右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直到二力相等,此時木塊速度最大,而后,彈簧對木塊的作用力大于外力F,木塊繼續(xù)向右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減速運動,直到速度為零,但此時木塊的加速度不為零,故選項A錯誤,B、C、D正確。 [答案] BCD 1.如圖5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車,以向右的加速度a做勻加速運動,車內(nèi)兩物體A、B質(zhì)量之比為2∶1,A、B間用彈簧相連并放在光滑桌面上,B通過質(zhì)量不計的輕繩與車相連,剪斷輕繩的瞬間,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圖5 A.a(chǎn),0 B.a(chǎn),a C.a(chǎn),2a D.0,2a 解析 令物體B的質(zhì)量為m,剪斷輕繩前,彈簧彈力大小為F,繩子拉力大小為FT,將A、B及彈簧看作整體,則有FT=3ma;隔離物體A為研究對象,則有F=2ma,剪斷輕繩后,繩中拉力立即消失,彈簧彈力不變,所以物體A受力不變,加速度大小仍為a,而物體B所受合力為F=maB,即aB=2a。 答案 C 2.如圖6所示,斜面固定,傾角為θ=30,物塊m和M用輕質(zhì)繩通過斜面上的定滑輪相連接(滑輪光滑),一力F施加在繩上一點O使O點所受三力相互成120角且靜止,已知M質(zhì)量為10 kg,m與斜面間恰無摩擦力,則m的質(zhì)量和F的值各為(g取10 m/s2) 圖6 A.10 kg 100 N B.20 kg 100 N C.5 kg 50 N D.20 kg 50 N 解析 “O”點所受三力互成120角且靜止,則F=Mg=mgsin θ,即F=Mg=100 N,m==2M=20 kg。 答案 B 3.已知AB=BC,且已知質(zhì)點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3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6 m/s,設(shè)物體沿ABC直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如圖7所示,則質(zhì)點在B點時速度為 圖7 A.4 m/s B.4.5 m/s C.5 m/s D.5.5 m/s 解析 由=可知,3=,6=,故t1=2t2, t1、t2分別為通過AB、BC的時間, 又AB中間時刻速度v1=AB=3 m/s, BC中間時刻速度v2=BC=6 m/s, 設(shè)加速度為a,則vB-v1=a, v2-v1=a。 由以上可得vB=5 m/s。 答案 C 4.(多選)如圖8所示,水平地面上傾角為θ的斜面上,有一斜劈A,A的水平上表面有一斜劈B,B的傾角也為θ,B的斜面上有一物塊C,A、B、C一起沿斜面勻速下滑,已知A、B、C的質(zhì)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8 A.A、B間摩擦力為零 B.C對B壓力大小為mg C.A受斜面摩擦力大小為mgsin θ D.斜面受到A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為3mgsin θ 解析 對B、C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根據(jù)平衡知,A、B間摩擦力為零,故A正確;對C分析,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平衡,有FN=mgcos θ,可知C對B的壓力大小為mgcos θ,故B錯誤;對A、B、C整體分析,整體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據(jù)平衡得,斜面對A的摩擦力F1=3mgsin θ,故C錯誤;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所以斜面受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合力大小為3mgsin θ,故D正確。 答案 AD 5.(多選)如圖9甲所示,質(zhì)量為M=2 kg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質(zhì)量設(shè)為m)從木板的左側(cè)沿木板表面水平?jīng)_上木板,物塊和木板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結(jié)合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9 A.可求得物塊在前2 s內(nèi)的位移5 m B.可求得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 C.可求得物塊的質(zhì)量m=2 kg D.可求得木板的長度L=2 m 解析 物塊在前2 s內(nèi)的位移x=1 m+21 m=5 m,A正確;由運動學圖像知,兩物體加速度大小相同,設(shè)物塊加速度大小為a1,木板加速度大小為a2,則有μmg=ma1=Ma2,則m=M=2 kg,C正確;由μmg=ma1可得μ=0.2,B正確;由于物塊與木板達到共同速度時不清楚二者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故無法求出木板的長度,D錯誤。 答案 ABC-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熱點訓練二 力與物體的運動 2019 高考 物理 二輪 復習 第二 部分 熱點 訓練 物體 運動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630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