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練習:第23講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 Word版含解析

  • 資源ID:80311806       資源大小:1.29MB        全文頁數: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10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練習:第23講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 Word版含解析

第23講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一、選擇題1(2017·大連二模,31)20 世紀50 年代中期,我國學術期刊中有很多“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市場規(guī)律”等詞語。這一學術動態(tài)反映了()A社會主義改造成就顯著B經濟領域出現了極“左”思潮C市場經濟理論得到認可D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探索答案D解析社會主義改造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沒有涉及“商品生產”“市場規(guī)律”等內容,故A項錯誤;經濟領域出現極“左”思潮是在1958年,與材料中“20 世紀50 年代中期”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沒有對市場經濟理論認可,故C項錯誤;從材料中“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市場規(guī)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學術界研究社會主義與商品、市場的關系,是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研究探索,故D項正確。2(2017·湖南長郡中學高考模擬二,31)據統計,到1965年,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的商業(yè)機構的從業(yè)人員由1957年的522.2萬人減少到302萬人,減少42.1%。這一變化表明()A國民經濟調整成效顯著B計劃經濟體制日益完善C國家財政困難有所緩解D國民經濟結構走向平衡答案A解析19591961年我國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困難,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這一變化是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的結果,有利于減少開支,故A項正確;這一變化表明計劃經濟體制仍需完善,故B項錯誤;這一變化緩解了國家財政困難的局面,從而說明國民經濟調整成效顯著,故C項錯誤;1958年“大躍進”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重工業(yè)發(fā)展過快,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發(fā)展緩慢,這一變化不能體現重工業(yè)增長放緩、農業(yè)和輕工業(yè)較快發(fā)展,故D項錯誤。3(2017·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山東高考沖刺模擬四)下圖是20世紀50年代的一幅宣傳畫,對其解讀正確的是()A打破了美國對新中國的封鎖B“一五”計劃中農輕重全面發(fā)展C蘇聯的援助開啟了中國的工業(yè)化D展現出了中國人民的信心和熱情答案D解析宣傳畫中并沒有提及美國,故A項錯誤;“一五”計劃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而非農輕重協調發(fā)展,故B項錯誤;近代中國的工業(yè)化早在19世紀后期的洋務運動之時就已經開啟,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宣傳畫信息“在蘇聯偉大的援助下,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逐步地實現國家工業(yè)化”可知,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充滿了信心,故D項正確。4(2017·萊蕪二模,30)下圖反映了我國工業(yè)結構的變化,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不包括()A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B計劃經濟體制確立C五年計劃的推動D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影響答案D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1952年到1957年,我國的重工業(yè)比重大幅上升,19531957年我國實施“一五”計劃,“一五”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是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故A、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1956年,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確立,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抗美援朝戰(zhàn)爭發(fā)生在19501953年,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5(2017·河南高三4月質檢,30)1958年12月7日,毛澤東寫道:“張魯(三國人物)在道路上設飯鋪吃飯不要錢,是開了人民公社食堂的先河?!泵珴蓶|的言論表明()A天下為公的思想有歷史淵源B大躍進由此開始蔓延開來C建設社會主義遭遇到挫折D生產力發(fā)展阻礙生產關系答案A解析材料“張魯(三國人物)在道路上設飯鋪吃飯不要錢,是開了人民公社食堂的先河”說明天下為公的思想有歷史淵源,故A項正確。6(2017·新余二模,31)讀1952年與1957年中國農業(yè)經濟主要數據對比圖,1957年中國農業(yè)經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農業(yè)合作化的推動C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D市場需求量的擴大答案B解析新中國的土地改革在1952年底就基本完成了,故A項錯誤;在1953年至1956年,黨中央對農業(yè)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這有利于農業(yè)的大規(guī)模經營和發(fā)展,故B項正確;這一時期,農業(yè)是單一的公有制且產業(yè)結構也很單調和不合理,故C項錯誤;這一時期,新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逐步確立,市場的作用逐漸被淡化直至消失,故D項錯誤。7(2018·衡水金卷高考模擬,31)下圖為我國1952年底1956年底主要經濟成分的變化:這種經濟成分變化最主要的意義是()A標志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B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基礎D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得社會主義改造后,公有制經濟逐步占主導地位,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故A項正確。8(2017·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二模,31)下表為“一五”計劃我國國家財政預算支出統計,據此可知()部門工業(yè)建設交通通信農林水利文教衛(wèi)生所占比例58.2%19.2%7.6%7.2%A.“一五”計劃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B國家實施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戰(zhàn)略C“一五”計劃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D國家建立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不能得出“一五”計劃導致國民經濟比例的失調,故A項錯誤;通過材料表格不難看出,工業(yè)建設的財政支出占據了國家“一五”計劃總支出的58.2%,這充分顯示出國家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經濟戰(zhàn)略,故B項正確;有關民生狀況的相關信息,材料中并沒有涉及,故C項錯誤;新中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建立的,而“一五”計劃并不能直接體現我國經濟體制“高度集中”的特點,故D項錯誤。9(2017·哈師大附中、東北師大附中、遼寧實驗中學二模)下圖為1958年創(chuàng)作,是反映人民公社化運動中集體食堂的宣傳畫。作者通過這幅宣傳畫表明人民公社化運動()A保障了工業(yè)建設的原料需求B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fā)展C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D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答案D解析人民公社化運動是生產關系領域的變革,與工業(yè)建設的原料需求無關,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故B項錯誤;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平均主義,不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故C項錯誤;根據題目中的時間“1958年”和圖片中的文字“食堂辦得好、生產勁頭高”得出,人民公社化運動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故D項正確。10(2018·太原一模,31)1960 年底,中央指出“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是現階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并宣布恢復農村集市。這項政策()A改變了土地所有制B根除了“左”的錯誤C旨在加快工業(yè)化進程D意在糾正“一大二公”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60 年”“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結合所學,1960年提出“八字方針”,該政策意在調整、糾正1958年以來人民公社中“一大二公”現象,故D項正確。11(2017·鄭州二模,31)1961年3月,安徽省委決定實行“定產到田,責任到人”的田間管理責任制。到秋末,擴大到全省生產隊總數的85.4%。這項政策()A試圖糾正農村“左”傾錯誤B改變了農村所有制成分C確立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答案A解析“1961年3月,安徽省委決定實行定產到田,責任到人的田間管理責任制”可知由于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國家經濟困難,為了擺脫困境,國家進行了初步反思,從而在農村進行糾“左”,縮小公有制的規(guī)模,故A項正確;農村所有制成分沒有發(fā)生根本變化,故B項錯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開始推行的政策,故C項錯誤;根據所學,農村中的糾“左”就是適當縮小公有制的水平,故D項錯誤。12(2017·臨沂一模,14)1956年10月的某一天,第一機械工業(yè)部的招待所竟然住下了1 440人,全部是機械部下屬企業(yè)的工作人員,他們來北京只有一個目的:要錢要人。這說明了()A國民經濟恢復勢頭迅速B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確立C國家優(yōu)先發(fā)展機械工業(yè)D經濟所有制發(fā)生大變革答案B解析1952年底,新中國國民經濟恢復就已經完成,故A項錯誤;1956年隨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確立,在這種體制下,人員、財務都是指令性的計劃,機械部下屬企業(yè)要想得到人員、財務的補充只有找第一機械工業(yè)部,故B項正確;1956年是“一五”計劃期間,“一五”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的是重工業(yè),故C項錯誤;1956年隨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的經濟所有制發(fā)生大變革是正確的,但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17·泰安高三第一學期期中,3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華民國建立后出現的實業(yè)投資熱,是中國的第二次工業(yè)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為主要動力的新興企業(yè)家,他們投資的產業(yè)主要集中于民生領域,以提供消費類商品為主,大量的中小企業(yè)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據國內學者計算,工業(yè)增長率在1912年到1920年達到13.4%。吳曉波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材料二從1953年開始全國圍繞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開展全面的工業(yè)化建設。 156項工程全部是重工業(yè),尤其是國防工業(yè)?!耙晃濉逼陂g建立的工礦企業(yè)達到了 1萬個以上這些新興項目的先后投產,使中國原有工業(yè)結構巨變,也使原有工業(yè)布局明顯變化,一定程度改變了舊中國偏重沿海、沿江地區(qū)、內地稀少的現狀。陳爭平、蘭日旭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教程(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中國第二次工業(yè)化浪潮的表現。(2)根據材料二,指出新中國工業(yè)化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工業(yè)化的積極意義。答案(1)表現:出現實業(yè)投資熱潮;以民營為主(民族資本家);集中在民生領域(以輕工業(yè)為主);中小企業(yè)成為主流;工業(yè)增長快(出現“黃金時期”、快速發(fā)展)。(2)特點:接受蘇聯援助;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尤其是國防工業(yè),改變中國原有的工業(yè)結構;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工業(yè)布局。積極意義:初步改變了我國工業(yè)落后的局面,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初步的基礎。14(2017·青島高三模擬,23)1956年、1978年、1992年,是現代中國實現現代化的三個關鍵時間點。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是實行計劃管理與市場調節(jié)相結合、指令性計劃與指導性計劃相結合、計劃管理以市場為基礎的管理體制。1953年國家轉入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并宣布向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過渡以后,隨著國民經濟緊運行(注:大意是指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加速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推進,為了與這種經濟緊運行和逐步單一的公有制相適應,在管理體制方面,也逐漸由以市場為基礎的計劃與市場相結合轉向計劃經濟。到1956年底,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生產要素市場基本消亡,產品市場也在國家的計劃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計劃為主、指導性計劃為輔的計劃經濟體制。武力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簡史材料二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確實包含許多因素:勞動力、土地、資金、資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機、合理的發(fā)生作用,還是取決于制度安排。這就是為什么同樣一個中國,(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國情和自然稟賦并無質的差異,但發(fā)展程度卻有天壤之別。宋魯鄭從西方丑聞看中國崛起材料三1949年以來,中國努力推進現代化的藍圖,是先建設社會主義并進而實現共產主義。它始終是決策的指南。經過蘇聯的斯大林主義、1956年后中國的烏托邦主義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鄧小平推行的務實主義的探索,現在已經有人在議論,認為中國將可能成為當代實現現代化的一個樣板。鄧并不放棄社會主義作為最終目標,但對大量的市場經濟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說,新的體制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結合”。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經濟體制變化的主要表現,說明其變化的原因。(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促進1978年后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制度安排”的具體表現。(3)據材料三,指出鄧小平“務實主義探索”的突出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對中國經濟體制的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答案(1)表現:由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體制轉變?yōu)橥耆挠媱澖洕?。原因:蘇聯模式的影響;國民經濟建設的加速;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任答2點即可)(2)表現: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科技教育體制的調整。(3)表現: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影響: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認識: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立足國情,順應潮流,及時改革與調整;正確處理計劃和市場的關系。(任答2點即可,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第一小問表現根據材料一“由以市場為基礎的計劃與市場相結合轉向計劃經濟”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問原因可從材料一關鍵詞“宣布向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過渡”“國民經濟緊運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推進”總結概括即可。(2)結合所學知識,總結我國從1978年起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領域所進行的改變即可。(3)第一小問,概括材料三中鄧小平同志的觀點即可;第二小問總結該觀點對經濟體制的影響即可。(4)總結三則材料內容,找出之間的聯系,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加以概括即可。

注意事項

本文(高三歷史一輪復習練習:第23講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 Word版含解析)為本站會員(無***)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