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得道多助》教案.doc

  • 資源ID:6589455       資源大?。?span id="y7ikzqh" class="font-tahoma">22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得道多助》教案.do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等。2、了解孟子散文,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教學重點與難點: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2、討論:“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教學方法: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孟子;2、積累文言知識,掌握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等。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由“拔苗助長”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說孟子及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后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注意“夫”讀二聲 ”畔“讀”叛“音 2、教師示范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jié)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由”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展開討論,歸納文言知識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內(nèi)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內(nèi)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里之城 封疆之界(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環(huán):名詞作狀語 圍 (5)古今異義 親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關系的 去:(古)離開;(今)到 池:(古)護城河;(今)池塘 (6)補充重點實詞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糧食 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條件 人和: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 城 :內(nèi)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四、隨檢、作業(yè)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復習逐層論證的寫法; 2、體會在敘述和議論中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學重點: 1、對“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2、復習逐層論證的寫法。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同學們,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代,有一位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學派的大師是誰?(孟子)面對他所處的社會現(xiàn)實,誰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張?(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投影,介紹孟子及其政治主張,學生齊讀投影內(nèi)容) 投影一 孟子:(約前372-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師,被推尊為“亞圣“。 投影二 是一部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等的書,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張: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 希望君以民為貴,反對暴政害民,反對掠奪性戰(zhàn)爭,盼望賢明的君王統(tǒng)一國家。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文章是如何體現(xiàn)孟子的主張的。(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章是針對當時那些好戰(zhàn)者的心理,闡明戰(zhàn)爭的勝負取決于人心向背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從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那么作者是如何進行論證的呢? (一)學生分組對文章內(nèi)容逐段設疑、釋疑。(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作答) (二)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歸納。(教師出示投影,分別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第二段中: 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什么? 攻城一方的攻勢如何? 這場戰(zhàn)爭結果怎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如何? 戰(zhàn)爭結果如何? 為什么? 明確: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勢很大,“環(huán)而攻之”。 結果攻城失敗?!碍h(huán)而攻之而不勝”。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3、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結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問題,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边@幾句話運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辭方法?這幾句話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雙重否定句;排比修辭;極力強調(diào)這種條件的優(yōu)越,以示理應守住。 師:從第2、3自然段來看,作者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認為“人和”包括哪些具體內(nèi)容?(人心所向,上下團結)。作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況會怎樣?不得“人和”,結果又如何呢?(齊讀最后一段,學生回答) 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書)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這三句話什么意思? 2、這三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1、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2、運用了排比修辭。運用排比,使文章氣勢更雄壯、奇?zhèn)ィ谷烁杏X到一種不容懷疑,無可置辨的論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國”、“威天下”為引申推論,推出新的論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內(nèi)容。 師啟發(fā):要想得人和,君主應該怎樣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觀點,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義呢?(學生討論,各層次學生各抒己見) 師歸納:治國、作戰(zhàn)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順乎民心,合乎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敗的。 三、總結: 師生齊讀課文,回顧課文結構。(指名學生總結) 明確:文章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著援引戰(zhàn)例,以攻城而未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國,得出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層論證的寫法。 四、鞏固練習(出示投影,學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委而去之環(huán)而攻之池非不深也是天時不如地利也親戚畔之 2、翻譯下列句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論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圍繞它展開論述,其意圖借論戰(zhàn)爭來闡明什么? 2、在“決定戰(zhàn)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這個問題上,孟子和曹劌有著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認為在于,曹劌認為是。 3、2001年5月,美國在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印證了孟子關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規(guī)律,即。 五、隨檢、布置作業(yè) 背誦翻譯全文。

注意事項

本文(《得道多助》教案.doc)為本站會員(xin****828)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