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洋開發(fā) 第二節(jié) 海洋空間及其開發(fā)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中圖版選修2.docx
第二節(jié)海洋空間及其開發(fā)課后作業(yè)人類從海洋中尋找生存的空間,自古就有。時至今日,人類已經開發(fā)了部分海洋空間。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第12題。1澳門圍海造陸有利的自然條件是()。A.人多地少,經濟實力雄厚B.沿海有許多淤積的淺灘C.圍海造陸歷史悠久D.風浪小2海上工廠與陸地工廠相比,所沒有的優(yōu)點是()。A.不占陸地面積B.工廠主體小C.離加工原料地近D.建造和管理費用低答案1.B2.D據報道,摩洛哥和西班牙表示,直布羅陀海峽海底隧道有望在2025年建成。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第34題。3報道中的海洋空間利用方式是()。A.人工島B.海底倉庫C.海底世界D.海洋交通運輸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直布羅陀海峽被稱為“海上生命線”B.海底隧道屬于海洋空間利用C.海洋交通運輸不包括陸地上的碼頭D.海底隧道受氣候影響比較大解析海底隧道屬于海洋空間利用方式中的海洋交通運輸;海洋交通運輸包括陸地上的碼頭,其受氣候影響很小。答案3.D4.B2014年8月7日渤海早報訊自2004年以來,天津臨港區(qū)圍海造陸為天津新增120平方千米土地。據此完成第56題。5臨港所造陸地主要是天津的()。A.商業(yè)區(qū)B.工業(yè)區(qū)C.住宅區(qū)D.行政區(qū)6有關圍海造陸的敘述,正確的是()。A.圍海造陸是緩解人多地少矛盾的最好途徑B.圍海造陸是人類利用海洋空間的古老而科學的方式C.圍海造陸不需要其他配套建設D.100多年來,澳門人利用此辦法使土地面積擴大了1倍解析第5題,臨港所造陸地主要是天津的工業(yè)區(qū)。第6題,圍海造陸是緩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徑,但需要科學論證。答案5.B6.D讀下面世界著名運河,完成第79題。7中,能夠大大縮短從黑海到北海之間航線的是()。A.B.C.D.8一貨輪從圣彼得堡出發(fā)選最近航線到新加坡,沿線必經過的中的兩個運河為()。A.B.C.D.9從運河通航費用收入中,獲益最大的國家是()。A.美國B.巴西C.巴拿馬D.墨西哥解析第7題,根據經緯度及運河的延伸方向判斷,為巴拿馬運河,為萊茵河多瑙河運河,為蘇伊士運河,為基爾運河。萊茵河注入北海,多瑙河注入黑海,若無萊茵河多瑙河運河,從黑海到北海,就要經土耳其海峽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航線較遠。第8題,圣彼得堡臨波羅的海,從這里出發(fā)到新加坡最短航線要經波羅的海北海地中海紅海北印度洋航線,基爾運河和蘇伊士運河在此航線上。第9題,巴拿馬運河位于巴拿馬,運河通航費用收入是巴拿馬一項重要經濟來源。答案7.B8.B9.C港口是海上交通運輸中的重要節(jié)點。讀圖,完成第1013題。10有關港口的說法,正確的是()。A.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積的水域和陸域,供船舶出入、停泊,客貨集散B.現代港口的建設為保護環(huán)境,多為純自然港C.泥沙淤積的沿?;蚝涌?不能建設港口D.煙臺港是中國的第一大海港11圖中幾個港口,經濟腹地最大的是()。A.B.C.D.12如果該港口位于35N附近太平洋西岸,從這里開往35N附近太平洋東岸的船舶,按最短的航線行駛,其航行方向為()。A.從西向東,按緯線航行B.先向西北,再向西南航行C.按經線穿越北冰洋航行D.先向東北,再向東南航行13該船只航行在太平洋中部時()。A.順風順水B.順風逆水C.逆風順水D.逆風逆水答案10.A11.B12.D13.A讀下圖,完成第1416題。14一貨輪從A地出發(fā)前往洛杉磯,最近航線必經過()。A.好望角B.巴拿馬運河C.麥哲倫海峽D.曼德海峽1512月22日一貨輪從A地出發(fā),經半個月航行到達法國南部馬賽港,有關此次航行的說法中可信的是()。A.航行期間正午日影先朝北,再朝南B.整個航程順風、順水C.必經過英吉利海峽D.到達馬賽時,當地正值溫和多雨期16一油輪從委內瑞拉駛往圖中A地,經過圖中B海域時,船員看到()。A.漂浮的海冰B.狂風巨浪C.順水航行D.船體下沉解析A地為巴西里約熱內盧,由此前往洛杉磯,最近航線需經過巴拿馬運河。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船向北航行,正午日影一直朝北;航行期間有順流航行,也有逆流航行;從A走最近航線到馬賽,須經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此時北半球為冬季,馬賽為地中海氣候,此時溫和多雨。B區(qū)域的洋流從東南向西北流動,與油輪航向相反;該區(qū)域為熱帶海域,無漂浮的海冰;此區(qū)域處于赤道無風帶,常年風浪較小;此區(qū)域為亞馬孫河入海口,淡水注入量大,鹽度低,使船體吃水變深。答案14.B15.D16.D17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須德海原是一個伸入陸地的海灣,灣內岸線長達300千米,灣口寬僅30千米。1932年,荷蘭人修筑寬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攔海大堤,把須德海灣與北海隔開,不僅根除了風暴潮對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陸地面積,造就了一個大型淡水湖艾瑟爾湖。材料二須德海圍海造陸工程示意圖。(1)荷蘭花費大量的資金大面積圍海造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目前,荷蘭又將圍墾的一些低地“退陸還?!?主要原因是什么?(3)荷蘭等歐洲國家積極推進京都議定書的簽訂,為什么?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圍海造陸的原因及危害。荷蘭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圍海造陸是緩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徑;圍海造陸不當會造成一系列的生態(tài)和環(huán)境問題;京都議定書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答案(1)荷蘭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圍海造陸不僅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同時還可增加生存空間。(2)荷蘭地勢低平,圍海造陸往往會導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鹽漬化等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3)京都議定書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荷蘭等國地勢低平,海平面上升將淹沒大量的土地。18下圖是“某海灣圍海造地前后的對比圖”。指出圍填海前后的變化,并就其中一項變化,說明其對環(huán)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對策。解析結合圖例對比兩幅圖,可發(fā)現變化有濕地消失、山林被破壞、海灘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灣消失等。答案圍填海前后的變化:濕地消失、山林被破壞、海灘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灣消失等。(答出三項即可)負面影響及對策:濕地消失負面影響:影響生物多樣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鳥類棲息。對策:在新生土地上營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建設人工濕地和水域。山林被破壞負面影響:填海采石場破壞山林景觀,誘發(fā)巖坡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對策:對巖坡進行生態(tài)恢復,結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災害。海灘消失負面影響:造成海灘旅游資源破壞。對策:利用新增圍海大堤和土地資源,開發(fā)新的旅游項目,可營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灘。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負面影響: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暢,誘發(fā)次生鹽漬化。對策:開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及加強圍填海區(qū)抗洪排澇能力等。海灣消失負面影響:海灣漁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遷出,影響漁民的生產、生活。對策:應通過合理的補償安置,解決該區(qū)域漁民的生產、生活問題。(答出任何一項負面影響及對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