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019版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相關讀物1 孟子見梁惠王講義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

  • 資源ID:6275874       資源大小:541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19版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相關讀物1 孟子見梁惠王講義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

孟子見梁惠王亞圣孟子孟子(約前372前289),戰(zhàn)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父名激,母鄒氏。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F(xiàn)有孟子七篇傳世。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孟子三歲喪父,孟母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中“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后,魏又稱梁,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國在幾次重大戰(zhàn)役中慘遭失敗,失去了昔日的強盛。梁惠王決心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于是,約在公元前321前320年,梁惠王“卑詞厚幣以招賢者”,為振興魏國聚集人才。在這種背景下,六十歲左右的孟子,率領門徒,“后車數(shù)十乘,從者數(shù)百人”(孟子滕文公下)浩浩蕩蕩來到魏國。梁惠王見到孟子劈口就問:“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而孟子游說的目的是要推行仁政,仁政以“義”為思想基礎,而梁惠王講利,兩種思想針鋒相對。因此,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當頭潑了一瓢冷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從孟子的記載看,孟子以尖銳的言辭抨擊了魏國的政治,在梁惠王面前表現(xiàn)了獨立的個性和人格。孟子對梁惠王的評論是:這是一位“糜爛其民”的“不仁者”(孟子盡心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其具體內容如下:(1)孟子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币馑际钦f,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至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并成為“十三經(jīng)”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2)孟子仁政學說孟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發(fā)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于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長遠利益。孟子一方面嚴格區(qū)分了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另一方面,主張統(tǒng)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tǒng)治者。(3)孟子道德倫理孟子把道德規(guī)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wěn)定和天下的統(tǒng)一就有了可靠保證。孟子見梁惠王一文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著重闡述了孟子先“仁義”而后“利”的政治思想和策略。文中的孟子不是不講“利”,他只是擴大了“利”的內涵,擴大了“利”的效用。他的治國之道,有著長遠的打算,仁義也是“利”,道德也是“利”,這些是廣義的、長遠的“利”,是大利,不是狹義的金錢財富的“利”,也不只是權利的“利”。如果君主實行了這樣的大利,將仁義用在治國、內政外交上,那么在互相征伐的戰(zhàn)國時代,最后的勝利必然屬于這個施行“仁義”的國家,所謂的“利”自然隨之而來了。對應學生用書P13一、識字注音1弒其君(sh )2.千乘之國(shng)3.不饜(yn)二、一詞多義1征2危3遺4利5焉三、古今異義1千乘之國國2千乘之家家四、詞類活用1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名詞的使動用法,使得利)2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 (名詞活用作動詞,講仁義之道)3不遠千里而來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遠)4茍為后義而先利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先)五、辨識下列文言句式類型并翻譯1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句式:判斷句,“必”有判斷意味。譯文:殺掉它的國君的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2何以利吾國?句式: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以何利吾國”。譯文:怎樣使我的國家得利?六、名句積累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2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3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對應學生用書P131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解讀梁惠王一見孟子,就急不可耐地問孟子此來能否“有以利吾國”,是十足的實用主義意識,也暴露了他企圖行“霸道”,荼毒生靈以逞個人之志的思想。這正是孟子所反對的,所以引起孟子的反感。這也是孟子一番游說最終失敗的原因。2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苯庾x孟子對利欲熏心的梁惠王毫不客氣,一句“王何必曰利”封住了梁惠王的錯誤話題?!耙嘤腥柿x而已矣”則將對話引到自己的軌道上來,牢牢掌握了話語權。這是孟子強悍人格的體現(xiàn)。下面孟子用三個“何以利”指出梁惠王思想的危險之處:如此會危及你的國家的安全,何談去征服其他國家呢?這樣擊中了梁惠王的軟肋,使他暫時放棄自己的想法,將思路轉到孟子的思路上來。這體現(xiàn)了孟子高超的論辯藝術。1孟子對“利”有怎樣的認識?他是怎樣引導梁惠王棄“利”言“義”的?明確在孟子看來,只顧追求“利”就會忽略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培養(yǎng),國君失國、大夫失家、臣子犯上作亂的問題都是因為“交征利”而引起的。于是,在這段與梁惠王的對話中,孟子高舉“仁義”大旗,先否定了梁惠王的言“利”之辭,然后具體陳說“利”字當頭的危害,再輕輕點出“仁義”的效用,最后重申梁惠王應該講求“仁義”,而舍棄“利”。2孟子的“義利觀”,到今天還有沒有現(xiàn)實意義?明確在孟子看來,只追求利益,會使人忽略對道德的完善和培養(yǎng),使行動失去合宜的準繩?!疤煜挛跷酰詾槔麃?;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由此可見,利對人的誘惑是十分巨大的。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個人的“利”,只要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并且和集體、國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對社會也是有好處的。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利”多指的是“權力”和“金錢”等,很多人獲取了很多物質財富,但是精神空虛。對這樣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話,無疑是一味“清醒劑”。孟子的“義利觀”對于我們今天公民的道德規(guī)范建設,也很有借鑒意義。3孟子的文章雄辯滔滔,氣勢奪人,試從文章的章法、語言等方面談談這篇文章的藝術特點。明確其一,講究章法。針對梁惠王對“利”的關心,孟子首先用“仁義”當頭攔?。恢虚g先指出舉國上下只知道追求“利”會使國家有危險,再具體陳說危險何在,把君主求“利”的危害說足說透。所以,接下來的兩個排比句雖然只是用否定句式輕輕點出“仁義”的好處,但很具有說服人的效果,一瀉千里之勢至此結住,有四兩撥千斤之效。最后用和開頭類似的話結束,起到首尾呼應、強化主旨的效果。其二,善于鋪排。梁惠王只是問“有以利吾國”,孟子就由此向下逐級推衍,指出大夫、士人、庶人也只會關心什么對他們有利,排出三個大同而小異的并列短句;再概括性地點明一句“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之后,孟子大概覺得只這樣說還不夠清楚,也不足以震撼人心,就又用兩個結構相同的復句具體說明“上下交征利”的可怕后果,兩個復句在意思上也有遞進的關系。短短的一段文字,主要由整飭的排比句式構成,排比句之間在意思上又緊密相連,讀起來不容間歇,斬截痛快。

注意事項

本文(2019版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相關讀物1 孟子見梁惠王講義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為本站會員(tia****nde)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