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級科學下冊 5.2《人類的朋友》教案 大象版.doc
-
資源ID:5685259
資源大?。?span id="dvxkhpx" class="font-tahoma">15.50KB
全文頁數: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年(春)五年級科學下冊 5.2《人類的朋友》教案 大象版.doc
2019年(春)五年級科學下冊 5.2人類的朋友教案 大象版教學內容人類的朋友教學目標1、分析“發(fā)面”的實驗數據,知道酵母在發(fā)面過程中的作用。2、觀察、認識酵母菌,知道酵母菌的形態(tài)特征。3、利用多種方法,研究、發(fā)現以食用菌為主的更多的有益微生物。4、利用微生物知識,制作泡菜。教學重點實驗證明酵母菌、細菌(乳酸菌)等是人類的朋友。教具、學具:盆、面粉、500毫升量筒、酵母粉、開水、白糖、玻璃棒、顯微鏡。教學過程1、把生活常識移入課堂,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知道酵母菌在發(fā)面中的作用及影響酵弱菌生長繁殖的要素?!鞍l(fā)面”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但把“發(fā)面”活動拿到課堂中來,對學生來說卻是一件易事。在做這個實驗前,面與水的比例酵母粉數量的多少,水溫的高低,都需要老師耐心細致地向學生介紹清楚。雖然是生活常識,但對學生來說卻不是一件易事。特別是發(fā)面過程中不要用溫度過高的水,水溫過高,會直接影響發(fā)面的過程。因為酵母菌不能在高溫中生活。更重要的是,高溫水會傷害學生,如不注意,會燙傷學生。對發(fā)面過程的觀察與記錄,需要事先準備好記錄紙,要不斷提醒學生注意時間,否則從記錄的數據中難以找到規(guī)律,“我們的發(fā)現”也就不準確了。培養(yǎng)、觀察酵母菌,實驗可操作性強,學生一定也非常喜歡,但在觀察過程中,需要老師再次重復顯微鏡的使用方法,這既是實驗規(guī)則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學生進行的一項養(yǎng)成教育。2、通過多種方法,研究有益的微生物,了解、發(fā)現、交流更多微生物的利用價值。教材中給出了調查、查閱資料和采訪活動等研究活動,其中的調查和采訪等方法,僅在課堂上是完不成的,需要進出教室,走進社會,走向自然。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探究性學習,課程標準中給予的要求是:調查生活中的真菌,特別是食用菌種類。因此,教室外的探究應以食用菌類知識為主,可就近調查食用菌生產廠,到農貿市場采訪等等。教材第62頁的一段圖文對話,小明說:“這個蘑菇很漂亮,味道也一定很鮮美!”小蘭說:“漂亮的蘑菇往往是毒蘑菇,我們千萬不能吃!”其用意是提醒學生,有些菌類很漂亮,但并不是都能食用,有的毒性很強,誤食會危及生命。同時,讓學生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3、表達與交流交流更多微生物的利用價值,教材中沒有展開,但卻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拿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發(fā)現,交流自己的研究過程,為后面撰寫科學小論文積累材料。4、制作泡菜,驗證有益菌的價值與作用。這是一個課外“動手做”活動。教材中對制作過程交代得很清楚,在課堂上還要進一步點撥,使學生不僅能親手制作泡菜,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動手,清楚泡菜生產過程中細菌的作用,以及泡菜的營養(yǎng)價值。附送:2019年(春)五年級科學下冊 5.3微生物的危害說課稿 大象版一、 課標的地位:本課是第五單元的第三課,重在了解微生物的危害,課標要求學生知道常見的有害微生物,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明確要與微生物和平共處。從而讓學生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的兩面性。二、教材的分析:本節(jié)課學生通過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初步認識常見的有害微生物,形成一定的初步感性認識。然后學生多層次的交流與表達,從而讓學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常見的病毒有哪些,并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三、學情的剖析:學生大部分思維活躍,并且善于思考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因而學習氛圍較濃,形成了“愛學習、愛交流、愛質疑、愛探究”的好局面。但也有極少數同學有點膽怯,不是十分善于學習。四、教法的探討:本次課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手段,從收集資料、表達親身經歷、交流資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中問、問中學。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一位引領者。五、訓練的效果:學生通過收集資料、交流資料、教師的點撥、填寫并交流調查表遞進式的引導,學生對常見的有害微生物有了深刻的認識,并知道運用科學知識來預防它抵御它。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六、施教的流程:課前收集資料 表達親身經歷 交流資料 產生問題 共同探究 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