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25課《治水必躬親》練習(xí)題 蘇教版.doc
-
資源ID:3374733
資源大?。?span id="rjzny4t" class="font-tahoma">24KB
全文頁數(shù):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25課《治水必躬親》練習(xí)題 蘇教版.doc
治水必躬親一1.解釋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5分)(1)不可執(zhí)一,泥于掌故(泥: )(2)流有緩急,潴有淺深(潴: ) (3)非咨詢不窮其致(窮: )(4)布袍緩帶(緩帶: ) (5)必如是而后事可舉(如是: )3.辨別下邊各組句子中多義詞的意思。(4分)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以情動人( )致:非咨詢不窮其致( )錯落有致( )躬:是以必得躬歷山川( )鞠躬盡瘁( )舉: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 )舉世聞名( )4.海瑞當(dāng)年是如何治河的?請用課原話回答。(3分) 5.填空。(3分)治水必躬親選自 ,作者,代江蘇金匱人。文章論述了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為例,說明治水不但要,而且要。6.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停頓不正確的是()(3分)A.治水必躬親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7.海瑞是一個廉潔奉公的清官,也是一個身體力行、操勞奔忙、造福百姓的實干家。下面這些句子,分別表現(xiàn)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質(zhì)?(4分)布袍緩帶,冒雨沖風(fēng),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 親給錢糧,不扣一厘 參考答案:(1)泥:拘泥(2)潴:水停聚的地方(3)窮:追究到底(4)緩帶:寬束衣帶(5)如是:像這樣2.(1)隨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橫行勒索一文錢財。(2)必須像這樣,以后才能做成事情。(3)如果貪圖安逸,害怕辛勞,計較私利,忘記公益,只想遠遠的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辦不好了。3、真實情況;情感事理;情趣親自;身體成功;全4.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fēng),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5.履園叢話;錢泳;清;治水必躬親;海瑞;躬親;清廉6.C7.為真實、全面地了解情況,不辭勞苦、事必躬親。廉潔奉公、造福百姓。(意近即可)二1、為什么說治水必躬親?用原文回答。2、治水要防止哪些現(xiàn)象 ?用原文回答。3、第二段就治水問題作者講了兩個方面,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這兩個方面的結(jié)果,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造成這兩種結(jié)果的原因分別是什么。4、作者在這段文字中表明的觀點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5、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一個形象?讀了課文之后,你對這個人物有哪些新的認識。6、海瑞當(dāng)年是如何治水的,請用原文語句回答。7、請從本文中概括出兩個成語。8、作者認為“事舉”“水利興”的必要條件是什么?9、作者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證明“治水必躬親”這個觀點的?10、關(guān)于文章結(jié)構(gòu):第一段,論述治水必躬親的原因。文章開頭一句,用兩個“不可”,從反面強調(diào)治水不可固執(zhí)一端;接著用“蓋”領(lǐng)起下文,解釋不可固執(zhí)一端的原因,并用兩個“非不”雙重否定句式,強調(diào)治水必須觀察、測量和廣泛征求意見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結(jié)論,提出論點。 第二段,以海瑞為例,說明治水落石出但要躬親,而且要清廉。這段先從正面說海瑞治水不但躬親,而且清廉。后從反面說,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謀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辦不好。參考答案:1.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 .既不可執(zhí)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芭e”是因為海瑞能深入實際不畏艱辛,清廉治水?!安慌e”是因為好逸惡勞,貪財求利,不聽取正確的意見 .治水必躬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實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海瑞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個清官,他為民請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貪,剛正不阿等等。課文中他躬親治水,不畏艱辛,為民著想,清正廉潔.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fēng),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好逸惡勞,見利忘義.躬親、清廉(用原文“冒雨沖風(fēng),親給錢糧,不扣一厘”也行).事實論證、對比論證三 1文中“海忠介”即_,是_(朝代)曾罵過皇帝的清官?,F(xiàn)代著名歷史學(xué)家、雜文家_曾寫過一部關(guān)于他的歷史劇_。 2翻譯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 _ (2)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_ 3第二段就治水問題作者講了兩個方面,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這兩個方面的結(jié)果,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造成這兩種結(jié)果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_ 4作者在這段文字中表明的觀點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 A第一段中的“蓋”字是句首發(fā)語詞,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觀點發(fā)表議論。 B第二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治水,一實一虛,對比分明,很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C作者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第一段講道理,第二段側(cè)重擺事實,講道理與擺事實相結(jié)合很好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構(gòu)成排比,很有氣勢;“是以”一句是對上文的總結(jié),并運用了對偶的句式。參考答案:1海瑞 明朝 吳晗海瑞罷官2(1)不觀察、測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實情況,不訪問、征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它的情況。(2)所以一定要親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勞,深入實際。3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舉”是因為海瑞能深入實際不畏艱辛,清廉治水?!安慌e”是因為好逸惡勞,貪財求利,不聽取正確的意見。4治水必躬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實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5C四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側(cè)階。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fā)粟與饑寒。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雨雪三日( )(2)雨雪三日而不霽( ) (3)晏子入見,立有間( )(4)逸而知人之勞( ) (5)公披狐白之裘( )(6)乃令出裘發(fā)粟與饑寒( ) 2下列句子與“雨雪三日而不霽”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B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 C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D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景公覺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 _ 4這段文字中晏子勸諫君王的方式是( ) A犯顏直諫,言君王當(dāng)與民同饑寒。B慷慨陳詞,分析治國成敗的關(guān)鍵。 C再三反問,令君王自悟其過失。 D相機啟發(fā),并以仁君來期勉君王。 5讀了本文后,你認為景公是一個怎樣的君王?參考答案:1(1)下 (2)放晴 (3)一會兒(4)安閑 (5)獸皮大衣 (6)給予 2A 3“披狐白之裘”,非天不寒,而是保暖好。景公只從自身的感覺出發(fā)看問題。 4D 5只顧自己享受生活,不體恤天下百姓,有些糊涂;啟而能發(fā),及時省悟,知錯能改,不算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