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5、6單元 檢測題2 新人教版.doc
-
資源ID:3291036
資源大?。?span id="lzqx0he" class="font-tahoma">5.89M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5、6單元 檢測題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5、6單元 檢測題2 新人教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1.在中國近代,國共曾有過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圖片對應的歷史事件中能體現(xiàn)這種合作的有(C) ,B.五四運動) ,C.北伐戰(zhàn)爭) ,D.遵義會議)2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zhàn)爭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如果為鼓舞國民革命軍勝利進軍譜寫一首軍歌,你認為最合適的歌詞是(C)A張燈又結彩,紅色政權建起來 B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C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 D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3(xx邵陽)周恩來、賀龍等領導的南昌起義爆發(fā),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這一歷史事件距今(C)A70 周年 B80 周年 C90 周年 D100 周年4(xx鹽城)如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間軸。其中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形成于(B)AA BB CC DD5(xx郴州)1934年11月6日的晚上,三位女紅軍借宿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沙洲村的徐解秀家,四個人蓋著她床上的一塊爛棉絮和一條女紅軍自帶的棉被。第二天紅軍要開拔了,三位女紅軍把她們僅有的一條棉被剪了一半給徐解秀這感人的故事發(fā)生在(B)A北伐戰(zhàn)爭時期 B紅軍長征時期 C抗日戰(zhàn)爭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6(xx岳陽)按照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為積極開展“研學旅行”,岳陽市某校今年的夏令營活動選擇了遵義。你認為下列最能體現(xiàn)遵義紅色旅游特色的是(D)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開天辟地 煥然一新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轉危為安 生死攸關7(xx重慶)了解歷史時序是歷史學習的基本目標。下列歷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C)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葉挺獨立團奪取汀泗橋臺兒莊戰(zhàn)役的勝利 紅一方面軍到達吳起鎮(zhèn)A B C D8(xx河北)為紀念某重大歷史事件,一首題為冬夜題的詩寫道:“古都兵變動天寒,化作長城碧血丹。國共緩攻矛與盾,軍民披瀝膽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載硝煙憲政殘。青史每翻常滴淚,何時兩岸結新歡?!薄啊睉?B)A紅軍長征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重慶談判9(xx濰坊)右圖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一幅漫畫,作者主張(C)A開展游擊戰(zhàn) B片面抗戰(zhàn)C全民族抗戰(zhàn) D消極抗戰(zhàn)10(xx河北)著名詩篇露營之歌寫道:“鐵嶺絕巖,林木叢生,暴雨狂風,荒原水畔戰(zhàn)馬鳴。圍火齊團結,普照滿天紅。同志們!銳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來呀!果敢沖鋒,逐日寇,復東北,天破曉,光華萬丈涌”中國人民“復東北”的壯舉應始于(C)A馬關條約的簽訂 B九國公約的簽署C.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fā) D.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11(xx威海)下圖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發(fā)行的,以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為背景的郵票?!鞍賵F大戰(zhàn)”是(A)A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B全國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勝利C人民解放軍轉入戰(zhàn)略進攻的標志D抗戰(zhàn)以來中國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重大勝利12(xx青島)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發(fā)生85周年之際,全國多地舉行主題活動,提醒人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十四年抗戰(zhàn)其實并不像抗日神劇里那樣簡單,血肉筑長城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關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原因表述正確的有(A)中國軍民的浴血奮戰(zhàn)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國民黨政府始終如一的積極抗戰(zhàn)A B C D二、判斷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有關史實或史論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在題號前括號中填寫“T”,錯誤的填寫“F”。) (F)13.1928年底,張學良發(fā)表通告,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至此,南京政府實現(xiàn)了國家的真正統(tǒng)一。(T)14.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會議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T)15.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zhàn)后的奮斗方向。三、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題4分,第17題6分,第18題10分,共20分。)16(4分)閱讀下圖,回答問題。圖一圖二(1)圖一中的“陸軍軍官學?!笔菄埠献骱髣?chuàng)辦的哪所軍校?(1分)黃埔軍校。(2)圖二是國民革命時期哪次戰(zhàn)爭的勝利進軍形勢圖?這次戰(zhàn)爭的首要打擊對象是誰?(2分)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形勢圖)。吳佩孚。(若學生答北洋軍閥或?qū)桥彐?、孫傳芳、張作霖都列出,也可給分)(3)請說說圖一與圖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1分)黃埔軍校培養(yǎng)的政治和軍事人才為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進軍奠定了基礎。17(6分)(xx益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材料二博古等人在紅軍長征出發(fā)前,既不做深入細致的政治動員,也不做長途行軍作戰(zhàn)的準備。他們把突圍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行動緩慢,始終擺脫不了敵人。材料三紅軍連續(xù)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人員折損過半,只剩3萬多人。紅一方面軍原來準備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蔣介石調(diào)集重兵布成口袋陣,企圖一舉消滅紅軍。材料四草地位于川陜甘邊界,綿延幾百千米,到處是野草叢生的沼澤和散發(fā)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其中,無法生還。紅軍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殺軍馬或煮皮帶充饑,常常背靠背宿營,互相取暖;手挽手行進,趟過泥沼。就這樣,紅軍歷盡艱難,走出了草地。紅軍將士穿著單衣,踏著沒膝的積雪,頂著怒吼的狂風,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團結互助的精神戰(zhàn)勝了風雪,翻越了夾金山。(1)用圖中字母回答:(3分)1935年1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地點:_B_。紅一方面軍與陜甘根據(jù)地的紅軍會師的地點:_E_。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地點:_D_。(2)據(jù)材料二、三、四,分別概括指出紅軍長征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2分)材料二:“左”傾路線的錯誤指揮;材料三:敵軍的圍追堵截;材料四: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3)以上材料折射出長征精神的哪些內(nèi)涵?(1分)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 團結互助的協(xié)作精神;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等。18(10分)(xx長沙)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下發(fā)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zhàn)”概念的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一),sdo5(圖二)材料二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fā)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nèi)f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1935年風云兒女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歌詞(1)材料一中圖一反映的歷史事件在中國抗戰(zhàn)進程中處于什么地位?圖二是為紀念哪一歷史事件所建的紀念館?(2分)抗戰(zhàn)開始的標志;南京大屠殺。(2)義勇軍進行曲發(fā)表后,為促成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國共產(chǎn)黨提出了哪一主張?全民族抗戰(zhàn)開始后,八路軍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是哪次?這些說明中國共產(chǎn)黨在抗擊日本侵略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百團大戰(zhàn);中流砥柱。(3)中國在1942年1月1日與蘇美等國共同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這說明了什么?(2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4)綜上,從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中你得到哪些啟示?(3分) 珍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挑戰(zhàn)。人類在對付共同的敵人時,應該聯(lián)合起來團結作戰(zhàn)(最大的啟示);發(fā)展經(jīng)濟增強綜合國力,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國際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