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資料]對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技術秘密概念的辨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法律資料]對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技術秘密概念的辨析(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對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技術秘密概念的辨析
在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中,轉讓標的企業(yè)無形資產通常被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沒有納入資產評估范圍,從而導致大量國有資產流失。為此,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的《關于規(guī)范國有企業(yè)改制工作的意見》特別強調,向非國有投資者轉讓國有產權的,企業(yè)無形資產必須納入評估范圍。它所規(guī)定無形資產包括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商譽等。但在
財政部專門規(guī)范無形資產評估的部門規(guī)章——《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中,第3條規(guī)定的無形資產中并沒有提到“非專利技術”,只有“專有技術”。其所規(guī)定無形資產包括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兩種??杀嬲J無形資產包括專利
2、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而我國《合同法》第八章技術合同中只提到“技術秘密”,根本就沒有提到“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按照有關司法解釋,《合同法》第八章所涵蓋的技術成果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和其他能夠取得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如植物新品種、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新藥成果等)。上述有關立法都沒有對“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技術秘密”加以明確地定義,因此,單從概念上來看,我們無法弄清楚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這就給規(guī)則適用和遵從帶來許多的麻煩。公司、企業(yè)設立時,“非專利技術”可以作為出資投入到新設立企業(yè),從而成為企業(yè)的資產,但
3、在資產評估時,我們卻從資產評估規(guī)則中找不到“非專利技術”的評估規(guī)則,如果要進行產權轉讓,我們也不能從合同法中找到關于“非專利技術”轉讓的規(guī)則。由于立法概念使用上的隨意和混亂,人們在實踐中就容易對規(guī)則含義產生誤解和分歧,增加交易成本。因此,有必要對上述概念含義進行辨析,澄清。
本文通過對我國相關立法進行文獻上梳理,通過有關法律規(guī)范、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的比較對上述概念進行辨析,以澄清上述概念的真實含義,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以確保在實踐中相關概念能夠得到正確理解,相關規(guī)則得到準確適用。
一、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與技術秘密在我國有關立法使用上的比較
通過立法文獻的檢索和梳理,我們可以
4、發(fā)現:目前國內立法對“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和“技術秘密”概念使用非?;靵y,在同一場合下,立法同時使用了上述三個概念,但所有相關立法都沒有相關概念的含義進行明確的解釋,盡管如此,通過有關法律規(guī)范的比較,我們可以從中把握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
(一)、“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在公司或企業(yè)法關于設立出資有關規(guī)定中的比較
我國《公司法》第24條規(guī)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但同樣是關于出資方式的規(guī)定,我國外商投資企業(yè)法和其他有關立法的有關規(guī)定卻同時使用了“非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兩個不同的概念(詳見表一用非專利技術出資或折股
5、列表說明;表二用專有技術出資列表說明)
通過列表對法律規(guī)范的梳理與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在公司或企業(yè)設立出資的規(guī)定上,有的立法使用的是“非專利技術”的概念,有的立法使用的是“專有技術”的概念,但結合有關法律規(guī)范所確立的規(guī)則與有關立法上下文的比較,可以看出,“專有技術”與“非專利技術”的含義應該是相同的,可以相互替代的。
(二)、財務會計、稅收立法有關無形資產的定義上,“非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是兩個相互替代的概念
表一 用非專利技術出資或折股列表說明
《公司法》第80條用貨幣、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出資出資方式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第8條中外合作
6、者的投資或者提供的合作條件可以是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其他財產權利出資方式或合作條件
《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第7條臺灣同胞投資者可以用可自由兌換貨幣、機器設備或者其他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等作為投資。
《中小企業(yè)促進法》第28條國家鼓勵個人或者法人依法以工業(yè)產權或者非專利技術等投資參與創(chuàng)辦中小企業(yè)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財政部、科技部《關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yè)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指導意見》允許科技人員以個人擁有的專利技術或非專利技術非職務發(fā)明 ,作價折合為一定數量的股權
國務院《鼓勵軟件企業(yè)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若干政策》第20條群體或個人從企業(yè)外
7、帶入的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可直接在企業(yè)作價折股分配
國務院《關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試行資本金制度》之三投資項目資本金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7條以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出資的,股東或者發(fā)起人應當對其擁有所有權;以土地使用權出資的,股東或者發(fā)起人應當擁有土地使用權
表二 用專利技術出資列表說明
《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已廢除)第2條之(二)以圖紙、技術資料、技術規(guī)范等形式提供的工藝流程、配方、產品設計、質量控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專有技術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
8、》第22條合營者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工業(yè)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作價出資。
《外資企業(yè)法實施細則》第25條外國投資者可以用可自由兌換的外幣出資,也可以用機器設備、工業(yè)產權、專有技術等作價出資
廣電總局和商務部《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企業(yè)管理暫行規(guī)定》第7條中方可以以現金方式出資,也可以用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或其他物料、工業(yè)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作價出資。外方須以現匯方式出資
表三 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在稅收、財務立法中使用比較列表說明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8條規(guī)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
9、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營業(yè)稅暫行條例》附件中關于無形資產范圍土地使用權、專利、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商譽
《企業(yè)會計制度》第43條無形資產,是指企業(yè)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杀嬲J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無形資產》第3條無形資產可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杀嬲J無形資產包括專利
10、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1條無形資產是指企業(yè)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
財政部《企業(yè)財務通則》第20條無形資產是指企業(yè)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表四 專有技術列表說明
《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第19條為科學研究、開發(fā)能源、發(fā)展交通事業(yè)、農林牧業(yè)生產及開發(fā)重要技術提供專有技術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可享受稅收減免待遇
財政部頒布的《資產評估準則——無形
11、資產》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杀嬲J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從表三、表四中立法關于無形資產外延的解釋可以看出,有的包括了“非專利技術”而沒有“專有技術”,而有的包括了“專有技術”而沒有“非專利技術”,結合相關法律規(guī)范所表達真實含義來看,在上述有關立法中,這兩個概念是兩個等同概念,可以相互替代。
(三)、“技術秘密”在合同法或科技法的立法中的使用
“非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可以作為資本用于“出資”,財務會計上也承認其為無形資產,但在合同法和科技法中,用于技術貿易交易的技術成果卻并沒有提
12、到“非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只提到“技術秘密”,這就是說,單從字面上來看,要轉讓“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在合同法和有關科技法中卻很難找到法律依據。
表五 技術秘密列表說明
《合同法》第347條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的讓與人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技術資料,進行技術指導,保證技術的實用性、可靠性,承擔保密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法》第28條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技術秘密保護制度,保護本單位的技術秘密。職工應當遵守本單位的技術秘密保護制度
《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第2條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技術秘密保護制度,保護本單位的技術秘密。職工應當遵守本單位的技術秘密保護
13、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fā)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紀要的通知》(法200184號)合同法第十八章所稱技術成果,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作出的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等技術方案,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和其他能夠取得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如植物新品種、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新藥成果等)
表五說明,合同法和科技法中的“技術秘密”是否就是“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或者其包含“非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或者是非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的構成部分。要弄清楚它們之間關系,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有關法律解釋來加以說明和澄清。
二、行政
14、和司法解釋對“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和“技術秘密”含義的闡釋
(一)、司法解釋對“非專利技術”含義的闡釋
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正確處理科技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fā)19956號)(已經廢除)的司法解釋中對“非專利技術”的含義作出了明確的闡釋,它指出:符合下列條件的技術成果才能認定為非專利技術:(1)含技術知識、經驗和信息的技術方案或技術訣竅;(2)處于秘密狀態(tài),即不能從公共渠道直接獲得;(3)有實用價值,即能使所有人獲得經濟利益或競爭優(yōu)勢;(4)擁有者采取了適當保密措施,并且未曾在沒有約定保密義務的前提下將其提供給他人。該司法解釋是針對原來《技術合同法》中技
15、術成果所作的司法解釋,《合同法》頒布后,《技術合同法》廢除,該司法解釋也被最高人民法院廢除。盡管如此,其從構成要件的角度對非專利技術的含義的闡釋在今天仍然具有參考價值,它也是關于“非專利技術”概念最權威的解釋。
(二)、司法解釋關于“技術秘密”含義的闡釋
表六 專有技術、非專利技術、技術秘密、商業(yè)秘密要領比較列表說明
概念定義出處
非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1)含技術知識、經驗和信息的技術方案或技術訣竅;(2)處理秘密狀態(tài),即不能從公共渠道直接獲得;(3)有實用價值,即能使所有人獲得經濟利益或競爭優(yōu)勢;(4)擁有者采取了適當保密措施,并且未曾在沒有約定保密義務的前提下將其
16、提供給他人。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關于正確處理科技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意見》(已經被廢除)
專有技術未公開過,未取得工業(yè)產權法律保護的制造某種產品或者應用某項工藝以及產品設計、工藝流程、配方、質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知識原對外經濟貿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已經被廢除)
技術秘密技術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fā)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紀要的通知
商業(yè)秘密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
17、息和經營信息反不正當競爭法
表六說明,從概念上比較來看,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與技術秘密內涵與外延基本是等同的,屬于商業(yè)秘密的一個構成部分。
(三)、部委規(guī)章關于“專有技術”含義的行政解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原對外經濟貿易部在1987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已經被廢除),它對專有技術的含義作出了明確解釋,即是指未公開過、未取得工業(yè)產權法律保護的制造某種產品或者應用某種工藝以及產品設計、工藝流程、配方、質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知識。雖然這個行政規(guī)章已經廢除,但其對“專有技術”的定義目前仍然被許多高校
18、教科書所引用。
從以上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來看,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技術秘密是三個等同概念,其內涵與外延并無實質上差別。
三、結論與辨析
從我國有關立法進行比較和對照,從有關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對有關概念的定義的比較,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非專利技術”與“專有技術”是兩個等同的概念。我國公司法的有關立法同時使用了這兩個概念,并且兩個概念可以相互進行替換。
在關于設立公司出資方式的立法中,我國外商投資企業(yè)使用的是“專有技術”的概念,而我國《公司法》卻使用的是“非專利技術”概念?!吨腥A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yè)法》第25條關于外國投資者出資的規(guī)定,使用的確是“專有
19、技術”,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第8條關于中外合作者的投資或者提供的合作條件的規(guī)定卻使用的是的“非專利技術”,更有意思的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第22條關于合營者出資的規(guī)定中,只有“專有技術”而沒有“非專利技術”。我國《公司法》第24條關于股東出資的規(guī)定中,也只提到“非專利技術”而沒有提到“專有技術”,雖然不同法律文本使用了不同的概念,但規(guī)定卻都是相同的,即投資者以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出資的,不得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20%。
從三資企業(yè)法與《公司法》的關系上來說,它們是特殊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因此,結合上述立法整個關于出資制度的規(guī)定來看,“非專利技術”與“專有技術”都是兩
20、個完全可以互換的等同概念。
通過對有關立法的梳理、規(guī)則的比較,結合有關行政部門和最高司法機關司法解釋,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和技術秘密是三個可以相互替換的等同概念。
(二)、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和技術秘密作為一種未公開的、具有實用性的、當事人保密的技術信息,屬于企業(yè)商業(yè)秘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WTO知識產權協(xié)議》第39條規(guī)定,在保證按照巴黎公約1967年文本第10條之2的規(guī)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提供有效保護的過程中,成員應依照本條2款,保護未披露過的信息,只要該信息符合下列三個條件:(1)在一定意義上,其屬于秘密,就是說,該信息作為整體或作為其中的內容的確切組合
21、,并非通常從事有關該信息工作之領域的人們所普遍了解或容易獲得的;(2)因其屬于秘密而具有商業(yè)價值;(3)合法控制該信息之人,為保密已經根據有關情況采取了合理措施。明確將商業(yè)秘密納入了知識產權保護的范疇,也就是將企業(yè)保密的未公開的具有商業(yè)價值的信息作為企業(yè)無形財產納入了法律保護的范疇。1993年在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首次將商業(yè)秘密納入了法律保護范疇,并在立法中給商業(yè)秘密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即“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北M管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商業(yè)秘密保護法”,但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商業(yè)秘密都被看作是企業(yè)的無形財產。
從《反不正當競爭法》給商業(yè)秘密下的定義來看,商業(yè)秘密不僅包括技術秘密,還包括其他具有商業(yè)價值保密信息,如企業(yè)客戶名單、商業(yè)計劃、經營戰(zhàn)略、財務信息、管理模式和訣竅等。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商業(yè)秘密概念的外延要比技術秘密、專有技術和非專利技術大得多,具有商業(yè)價值的未公開的技術信息只是商業(yè)秘密一個組成部分。
文章來源:中顧法律網 (免費法律咨詢,就上中顧法律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