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化學試題-貼近生活 走向社會促進少年兒童思想品德的良好形成
-
資源ID:27000349
資源大?。?span id="1bovivn" class="font-tahoma">24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8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精編]化學試題-貼近生活 走向社會促進少年兒童思想品德的良好形成
貼近生活走向社會促進少年兒童思想品德的良好形成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認為教育必須與生活相結合,與社會同步發(fā)展。在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由于他們年齡小,是非判斷標準不清,意志自制能力較弱,模仿性和可塑性共存,極易受外界有害因素的影響,這就給少年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認為運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針對小學生的認知、情感及行為方面的特點,充分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把思想品德教育融于形式多樣的社會活動之中,以最優(yōu)化的教育效果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一、多看,在看中分辨美與丑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其核心就是闡明學校教育必須從社會生活出發(fā),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惡是同時存在的,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善于捕捉學生遇到的任何一個情景、提醒他們留心觀察,再稍加點撥幫助他們分辨出其中的對與錯、美與丑。當然,我們更要盡可能地組織一系列社會活動來豐富他們看生活的閱歷,通過鮮明突出的形象獲得什么能為,什么不能為的基本品德觀念。如在低年級階段,為了培養(yǎng)學生愛護花草樹木,把學生帶進公園,首先讓他們觀賞園中美麗的花草,從中培養(yǎng)他們的愛美之心,再看園丁如何翻土、澆水、修剪,從中體會勞動的艱辛,最后再教育他們珍惜勞動成果,愛護花草樹木。公園的花草要愛護,馬路邊、校園內(nèi)的一草一木都要愛護。又如為了讓學生能明辨是非,遵紀守法,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組織他們參觀了縣看守所。通過參觀,讓學生不但知道了犯人就是做了壞事的人,還讓他們初步明白了不能做壞事,不能當壞人的簡單道理。再如,為了使少年兒童懂得珍愛動物,珍愛生命,我還讓每位同學飼養(yǎng)一種小動物,或者栽種一株花草,一個月后在班級交流體會,從中使學生認識到培育生命的艱苦,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自己養(yǎng)的小動物、種一株花草是多么的不易,同時讓學生深層次的領悟到父母養(yǎng)育他們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生命的重要,要愛惜生命。除此以外,我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外出旅游,參與社區(qū)活動,以及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參觀德育基地等活動,多渠道、全方位地向?qū)W生展示生活及社會的各個層面,讓他們在看了又看中逐漸明辨出人世間的美與丑,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二、多聽,在聽中感悟是與非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少年兒童知識貧乏,不善于抽象概括,光是多看,還不能完全看出不同的生活情景中所表現(xiàn)的品德行為的本質(zhì)特征,更不能由此就形成良好的品德觀念,從而做一個真誠善良的人。尤其是在復雜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他們會更加無所適從。但每一個少年兒童都具有好學上進、愿做好孩子的一面,對于教師和他人的評價總能樂于接受。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他們的這個特點,讓他們在多聽中受到教育。為了培養(yǎng)學生能樂意聽取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可以經(jīng)常搞一些“真情告白”式的小聚會,老師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把各人優(yōu)、缺點分別寫在事先準備好的“樹葉”上,讓他們先坦誠說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再聽一聽同學們和老師對他的評價,接著讓他們把優(yōu)點“樹葉”貼在樹枝上,把缺點“樹葉”貼在樹底下,最后將大家所有的優(yōu)點“樹葉”系上金色的彩帶,將大家所有的缺點“樹葉”掃進垃圾箱。通過聽取他人對自己的評析,使學生在肯定自身的長處同時,找準短處,確立追趕目標,不斷進步,逐漸改掉自身的缺點成為優(yōu)秀學生。在對學生進行法紀教育時,學校經(jīng)常把民警同志請到學校,進行淺顯易懂的法制講座,充分利用學生對警察叔叔敬仰的天性,使學生在聽取那些緊扣學生思想的傾向性和針對性案例中,順利地把一些善與惡、是與非的道理灌輸進自己的心靈,使他們切身感悟到防微杜漸和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的道理。例如,我們班上有個學生,看到別人的玩具、好的學習用品就想占為己有,找他談話時,他并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偷,還說是拿來玩的,“借”用一下,忘記還給主人了。通過聽法制講座以后,他充分認識這種行為能導致自己能走上犯罪道路,從此一改陋習,成了一名優(yōu)秀學生。除此以外,每年清明節(jié)我們還帶領學生參加祭掃活動,讓他們在烈士墓前聆聽先烈們的事跡介紹,從而使他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必須好好珍惜的道理;另外,我們還開展了聽有益的故事、聽先進事跡報告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精心選擇適合少年兒童特點的內(nèi)容,盡量以身邊人、身邊事為典型事例,讓學生在反復聽中悟出生活中的是與非。三、多做,在做中品嘗苦與樂“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又一個教育思想,他說過:“首先是先生做,在做上教,學生才可在做上學?!比绻麑W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像學習文化知識那樣,傾向于死記硬背,而不善于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容易言行脫節(jié),看和聽只能使他們對道理初步的了解和感悟,所以,要想培養(yǎng)他們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關鍵還在于讓他們多做,在做中完善自我???、腦、手并用是對少年兒童的進行品德教育的立體式、綜合化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我們可以在學生理解和認識了某些規(guī)范、行為準則后,要求他們付諸于行動。例如小學生守則的教育,要逐條進行教學,教一條落實一條;另一方面,我們也可先進行實際訓練,在學生對該行為具有習慣性舉動之后,再引導他們逐步理解其實質(zhì)含義,例如愛勞動教育。由于獨生子女大多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因此,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如:穿衣、洗漱、整理床鋪、打掃衛(wèi)生、清洗衣物等,讓他們初步具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再組織他們參加社區(qū)勞動,如擦洗街道護欄,到居民小區(qū)撿廢紙等,讓他們?nèi)谌肷鐣ンw驗勞動的艱辛和樂趣。同時,我還帶學生參觀工業(yè)園區(qū),讓他們看到工人勞動的辛勞,從而明白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們還開展了“讓學生當一天家”的活動,讓自己在家充當父母的角色,從早晨做早餐到買菜做午飯、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等一切家務,再調(diào)查父母一天還要做哪些工作,從而體會父母的勞累,使他們明白自己要學會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父母的負擔。除此之外,我們還開展了折紙、捏橡皮泥、手工編織、訂鈕扣等比賽,逐步培養(yǎng)出他們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tài)度,懂得勞動光榮,不勞動可恥的道理,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品位生活的苦與樂。多做也就是對一定行為的多次重復,我們在組織活動時一定要防止這種重復的單調(diào)性,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嚴格制度、合法界限下感到辛苦的同時,得到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精神上得到滿足而轉化為一種有力的強化因素,進而鞏固某種行為,促進某種良好品德的形成??傊?,我認為少年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單純地搞,也不能亂搞突擊,什么活動月和評比競賽之類的形式主義是完全要不得的,我們應該堅持它的生活性、社會性和長久性。我相信只要貼近生活,走向社會,少年兒童的良好品德最終就能良好形成。此資料由網(wǎng)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