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石鐘山記》教案(2) 滬教版第四冊.doc
-
資源ID:2606552
資源大小:23KB
全文頁數(shù):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石鐘山記》教案(2) 滬教版第四冊.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石鐘山記教案(2) 滬教版第四冊課文說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 年6月),是蘇軾由黃州貶所調(diào)往汝州途經(jīng)江西時所作,當時,蘇軾已經(jīng)47歲,仕途之路幾經(jīng)波折。文中寥寥數(shù)語對環(huán)境描繪得詭譎陰森,正與后赤壁賦與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曠相諧,正是這些不經(jīng)意的點滴記錄卻讓我們感受到他心靈的顫動和氣息。 這篇特別的游記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執(zhí)著的赤子情懷,而這只屬于精神無比豐厚的人。 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叭K”:蘇洵(父)蘇軾 蘇轍(子名與車有關(guān))“唐宋八大家”:韓愈、王安石、柳宗元 歐陽修、“三蘇”、曾鞏。他是中國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構(gòu)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體現(xiàn)“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觀點,結(jié)果“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一貶再貶。創(chuàng)豪放一派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石鐘山記教案 一、導入:俗話也說:“眼見為實”,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韋斯克博士卻用事實證明了“眼見”也出錯。他進行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給參加減肥夏令營的青少年,每人發(fā)了一個杯子,用來倒橙汁喝。所發(fā)的杯子容量相等,卻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兩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見對一件事情的認識是必須不僅要眼見還要親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今天蘇軾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范例。(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三、先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掃除生字詞障礙以及停頓。 四、課文分為三段,逐段研習。 (一)老師邊讀邊理解字詞,句式。(通譯) 以為:認為 臨:接 微風鼓浪:鼓,激蕩 常:一直,時間副詞 鐘磬:(磬,qng,古樂器名,曲尺狀平面體,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計發(fā)聲。用玉或石頭制成。 偏義復詞:偏在“鐘”) 訪:探尋 雙石:兩塊石壁 騰:傳揚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導朗讀第一段 我覺得得重視誦讀,這一段整散結(jié)合讀起來很有韻致。(我喜歡把散文也按讀詩的語調(diào)來讀,有點唱的意味) “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薄翱鄱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馀韻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聲基本都全了,讀起來很有頓挫感,“胡”還是輕聲。 還須注意,作者質(zhì)疑的反問句也要讀出反問語氣! 2、質(zhì)疑。 (1)石鐘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話: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2)文章一開始講“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為什么作者不直接講出來位置,而要引用水經(jīng)中的話?是不是多余的。 (自圓其說即可) (3)對石鐘山命名的緣由有哪兩種解釋?提出這兩種解釋的人各持什么依據(jù)?人們對此持何種態(tài)度?作者對這兩種解釋提出質(zhì)疑的理由是什么? a依據(jù)事實 b人們的態(tài)度 c質(zhì)疑理由 酈說 a下臨深潭, 微風鼓浪, 水石相搏, 聲如洪鐘。 b人常疑之 c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李說 a得雙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聲函胡, 北音清越 b余尤疑之 c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3)齊背第一段。 二、研讀第二段 (一) 1、老師邊讀邊理解字詞,句式。(通譯) 舟:名作狀, 適:去(“之”、“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號,六月丁丑,陰歷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紀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獨:副,僅 搏:擊 且且:也也 有大石當中流:(當,dng)有塊大石頭在水流中間。 察:細看 淺深:同義復詞,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蕩漾 澎湃:形容波浪沖刷 與風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詞,代風水。 汝識之乎:(識zh),這里結(jié)合上下文的意思,應釋為“知道”。) 因笑謂: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賓語前置。條件:一是否定句或疑問句,二是代詞作賓語。 2、指導誦讀: “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作者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 ;那段景物描寫也要讀出作者恐怖驚懼的心理,有如臨其境感。作者“因笑謂邁曰”想想該怎樣讀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來的興奮和自豪) (二)探疑 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誰一起探尋石鐘山的? 用原文的話回答: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板書背誦要點) 2、在真正去之前,廟里小童沿用李渤之發(fā)做了演示(為什么要插這一筆?答曰:以訛傳訛,可嘆李渤謬論流毒之廣。) 文中哪幾句話: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親自考察??疾熘凶髡咭姷搅耸裁矗牭搅耸裁??(用原文回答) 看到: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 聽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這是水上的聲音) (噌吰如鐘鼓不絕:鼓,說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詞義項即所敲之鼓外,還有動詞的義項即以手擊鼓之意,引申為“敲擊”。而“噌吰”課本中的解釋是形容鐘聲宏亮,所以“如鐘鼓不絕”中的鼓應為動詞,譯為像敲擊鐘的聲音響個不停。) 作者的心情怎樣:余方心動欲還 ( 動:驚。害怕、恐懼,精神緊張,周圍的環(huán)境詭譎陰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顧艱險這樣的地方,足見他的勇氣和膽量?,F(xiàn)在不是流行探險這一運動嗎?攀登珠穆朗瑪,穿越荒灘戈壁,探險原始森林,不僅為了科學研究,更為了挑戰(zhàn)自身。) 好,大家來讀這一段,讀出作者的感受來。 4、作者沒有離開這種離開恐怖的環(huán)境,他怎么做了,發(fā)現(xiàn)聲音從那里來的?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背答) 5“舟回至兩山間”,作者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背他) 這是另一種聲音“窾坎鏜鞳之聲”,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 所以石鐘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這種“窾坎鏜鞳之聲”和“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可作者為什么要用“無射”“歌鐘”做喻呢? (1)為了說明山有鐘聲,因為“無射”“歌鐘”都是鐘名 (2)“無射”本來是古代很好聽的樂曲的名字,那么以無射命名的大鐘演奏的音樂必定也十分悅耳了,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鐘山發(fā)出的水聲悅耳,不僅有深沉的旋律還有宏大的氣勢。 (3)襯出作者經(jīng)過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悅和興奮,真的那么好聽嗎?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這是對酈道元的側(cè)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酈道元 這一段寫夜間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了鐘聲和山形水勢的關(guān)系,找出了始終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三)背誦指導: 路經(jīng)始終山小童證明以聲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聲音來源大石中的窾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jié) 三、研讀第三段 (一)老師邊讀邊理解字詞,句式。(通譯) 臆斷:(臆,y)僅憑主觀推測來斷定。 事不目見:事,名詞狀語 殆與余同:殆,副詞,差不多 終不肯:副,始終 此世所以不傳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會思考的人 乃:竟 實:真實的原因 是以:因此 (二)解疑 1、在考察的基礎上作者得出怎樣的結(jié)論?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作者用反問句發(fā)表肯定的論斷 (1)第一句用反問句有什么好處? 語氣強烈,突出全文的主旨 2、那么長期以來關(guān)于始終山命名的由來疑團得不到解決,作者認為原因是什么? 第一 言之不詳,人常疑之 (酈道元) 第二“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第三“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斧斤考擊,以訛傳訛。 (李渤、小童) 3、哪句話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 作者為什么“嘆酈元”而“笑李渤”? 引申:你認為作者笑酈元李渤可取嗎? 蘇軾只說對了一部分原因。 A命名與聲音有關(guān)。山的命名與“鐘”字有關(guān),“鐘”在古代就是樂器,代表例子有編鐘。那么,此山的名字當是取山之發(fā)音如樂器之美妙。蘇軾的實地考察印證了這一點。 B與它的山形有關(guān)。有一種觀點認為枯水季節(jié)山下有洞,可以容納數(shù)百人,深不可盡,都是事實,山如覆鐘,所以,這也是得名的原因。 (不過,蘇東坡畢竟不是學地質(zhì)的,他來到石鐘山只不過是路過,他一個外行人能做到如此執(zhí)著已經(jīng)不錯了,我們要學習這種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四、齊背全文。(搞各種形式的背誦活動) 五、討論:石鐘山記給我們什么啟示。 參考: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盡信書不如無書”,要敢于質(zhì)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證,還要尊重事實。大家能不能舉出一些科學家大膽質(zhì)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說”。還有布魯諾捍衛(wèi)哥白尼的學說。伽利略提出空氣阻力學說。毛澤東不迷信陳獨秀,在革命關(guān)鍵時刻堅持真理。鄧小平反對“兩個凡是”,提出改革開放。無論是科學家還是革命家,他們這種敢于質(zhì)疑的思想都是一種科學思想,以為科學家提出一個觀點遠遠要比證明一個觀點更難,所以,質(zhì)疑是一種很可貴的科學精神,我們在學習中要培養(yǎng)這種精神。 石 鐘 山 記 作者:蘇軾水經(jīng)上說:“鄱陽湖口有座石鐘山?!贬B道元認為,這山下面臨深潭,微風掀起波浪時,水和石互相撞擊,發(fā)出的聲音象大鐘一樣。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F(xiàn)在把鐘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音,何況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尋訪了它的遺跡,在潭邊上找到兩座山石,敲著聽聽它的聲音,南邊的山石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的山石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的敲擊停止以后,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這種說法,我更加懷疑。能敲得發(fā)出鏗鏘作響的山石。到處都有,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元豐七年農(nóng)歷六月丁丑那天,我從齊安乘船到臨汝去,正好大兒子蘇邁將要到饒州德興縣做縣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夠看到這座叫做“石鐘”的山。廟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頭,在雜亂的石壁中間選擇一兩處敲打它,發(fā)出硿硿的響聲,我仍舊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單獨和邁兒坐小船,到絕壁下面。大石壁在旁邊斜立著,高達千尺,活象兇猛的野獸、奇怪的鬼物,陰森森的想要撲過來抓人似的;山上棲息的鶻鳥,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著;還有象老頭子在山谷中咳著笑著的聲音,有的人說:“這就是鸛鶴?!蔽艺闹畜@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噌吰的聲音象擊鼓敲鐘一樣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細地觀察,原來山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的深淺,微微的水波進入里面,沖蕩撞擊,便形成這種聲音。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鐃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庇喾叫膭佑€,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船劃回到兩山中間,快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來人,中間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風吹浪打吞進吐出,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跟先前噌吰的聲音互相應和,好象音樂演奏起來一樣。我因而笑著對邁兒說:“你明白嗎?發(fā)出噌吰響聲的,那是周景王的無射鐘,發(fā)出窾坎鏜鞳響聲的,那是魏莊子的歌鐘。古人沒有欺騙我們??!” 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情沒有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主觀地推斷它的有無,能行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的見聞相同,可是說得不夠詳盡;一般做官讀書的人又總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絕壁下面,所以沒有誰能了解真相;而漁夫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口說出用筆寫出來。這就是這座山(命名的真實原由)在世上沒能流傳下來的緣故啊。而淺陋的人竟用斧頭敲擊來尋求用鐘命名的原由,還自己認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況記載下來,嘆息酈道元記敘的簡略,而笑李渤見識的淺陋。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