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8 木蘭詩期末同步習(xí)題 新人教版(共8頁DOC)
-
資源ID:147792192
資源大?。?span id="o3skpn2" class="font-tahoma">205.50KB
全文頁數(shù):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8 木蘭詩期末同步習(xí)題 新人教版(共8頁DOC)
最新資料推薦8木蘭詩1木蘭詩是我國_時北方的一首_民歌,選自_(朝代)_編的_。它與_合稱“樂府雙璧”。2下列加點字詞注音全對的一項是()A機杼(zhù) 軍帖(ti) 可汗(kè hán) 鞍韉(jin)B轡頭(pèi) 胡騎(qí) 啾啾(ji) 霍霍(huò)C阿姊(z) 紅妝(zhung) 濺濺(jin) 戎機(róng)D金柝(tuò) 云鬢(bìn) 鎧甲(ki) 燕山(yàn)3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1)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2)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3)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木蘭當戶織() (2)昨夜見軍帖()(3)旦辭爺娘去() (4)萬里赴戎機()(5)朔氣傳金柝() (6)木蘭不用尚書郎()(7)出郭相扶將() (8)出門看火伴()5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1)寫木蘭從軍后艱苦的戰(zhàn)地生活的對偶句是: 。(2)贊頌?zāi)咎m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于男子的議論句是: ?(3)寫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 。(4)寫木蘭經(jīng)歷戰(zhàn)爭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緊張的戰(zhàn)斗的句子是:_。(5)寫木蘭矯健英姿的句子是: 。(6)寫木蘭一家人高高興興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 。6對詩句品味有誤的一項是()A萬里赴戎機:“萬里”極言征程之遠,“赴”表現(xiàn)動作之迅速、果敢。B關(guān)山度若飛:跨越關(guān)塞和山嶺,像飛一樣,展現(xiàn)了木蘭的矯健英姿。C朔氣傳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聲音在寒氣中傳送,表現(xiàn)軍旅生活的單調(diào)、無聊。D寒光照鐵衣:用寒光和鐵衣,展示邊關(guān)將士的英武風(fēng)采。7對第三段中的“不聞但聞”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采用對比手法,反映戰(zhàn)事緊迫。B采用反復(fù)手法,表達了木蘭對親人的深切懷念。C采用對比手法,表達了木蘭對親人的深切思念,極大地豐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復(fù)手法,表達了木蘭與親人分離極其悲痛的心理。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選文中連用四個“我”的作用是什么?_9由選文最后一段演變而來的成語是什么?其含義是什么?_10品味“開”“坐”“脫”“著”“理”“帖”這六個動詞的表達作用。_11分析“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這兩句詩的表達作用。_12有人說,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犯了“欺君之罪”。你的看法如何呢?請簡述理由。_(一)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八十始得歸() (2)采葵持作羹()(3)兔從狗竇入() (4)不知貽阿誰()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_(2)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_15用詩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現(xiàn)在怎樣?_16全詩表達了一個怎樣的主題?_(二)【甲】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選自木蘭詩)【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選自石壕吏)17請你從木蘭詩中找出與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句子。_18木蘭詩中寫了木蘭征途中的“夜色”,石壕吏中也寫了“夜色”,它們在詩中各起什么作用?_19請分析“木蘭從軍”和“老嫗應(yīng)征”各自的緣由,并分別寫出作者對這兩件事的態(tài)度。_木蘭詩的美學(xué)趣味木蘭詩是南北朝時的樂府民歌。那么詩歌為什么從“唧唧復(fù)唧唧”的蟋蟀聲開始唱起呢?其實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中,當蟋蟀聲響起的時候,是農(nóng)家準備冬衣的時節(jié),所以“木蘭當戶織”非常順理成章。從這第一句詩歌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木蘭是個非常勤勞的女孩。才是初秋,木蘭就在張羅著冬天里的事情,可見她的戰(zhàn)略眼光,運籌帷幄、未雨綢繆。但就是這么一個勤勞聰敏的女孩,今天卻不再織布,而是在那里嘆息,“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這讓長輩們著實感到意外。于是便有了“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的關(guān)心,但在這里是誰在發(fā)問真的無關(guān)緊要,要緊的是“思”與“憶”該怎么解釋,因為緊接著一句“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與后文的“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產(chǎn)生矛盾。既然你木蘭“無所思”“無所憶”,也就是什么都不想,那為何又想到了“可汗大點兵”時阿爺征榜上有名的事情呢?所以閱讀木蘭詩這個問題不能回避。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這幾句詩句呢?我國著名學(xué)者吳小如先生說,我國最早的現(xiàn)存民歌應(yīng)該是從詩經(jīng)中的“國風(fēng)”開始的,到漢樂府的古詩十九首之言“所思”(如“有所思”“所思在遠道”)“長相思”“思君令人老”等等,都是指男女或夫婦之思。至于飲馬長城窟行之“下言長相憶”、西洲曲之“憶梅下西洲”,則“所憶”都是指男女情人或夫妻之間的思念。由此可見,“思”和“憶”應(yīng)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思”和“憶”無所不包,而狹義的“思”和“憶”則專指男女之間的互相思念。木蘭詩也是民歌北朝民歌,這樣詩中“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應(yīng)該怎樣理解就一清二楚了。這從同是北朝民歌的折楊柳枝歌可得到旁證:“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边@里也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但那個女子“所思”“所憶”的只是“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的關(guān)于男女之間的情愛之事。木蘭堅決地回答“無所思”“無所憶”的用意,意在說明自己并非少女懷春,而是想到父親年老,出征作戰(zhàn)有很大的困難,但想到自己是女兒身,能不能出征,作戰(zhàn)時會不會受傷或死亡等高危險性的問題時,她不能不有所顧慮。這才是她詩歌開頭嘆息的根本原因。當然,如果較真,那么只要問木蘭“代父從軍”有沒有經(jīng)過官府同意,為什么沒有人檢舉,女扮男裝如此長的時間,怎么會沒有“火伴”懷疑、發(fā)現(xiàn),于是我們會覺得一切都是假的,也就無法再讀下去,也因此感受不到它的動人心魄的美和魅力。所以,閱讀文學(xué)作品,我們要時刻牢記這樣一點,即文學(xué)是一種虛擬,是一個假定,木蘭詩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就是一種夸張,一種大家相互約定俗成的假定。但如果你以為木蘭詩就是要寫殘酷戰(zhàn)爭,通過戰(zhàn)爭來展現(xiàn)木蘭是個巾幗英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面對即將發(fā)生的殘酷戰(zhàn)爭,木蘭詩卻從“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凝重,突然變成“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輕快。但是緊接著的后文“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又換作了凝重,有人以為這八句“這種不滿足于木蘭英勇堅強的一面,也不把乍離雙親的少女情懷簡單化,以發(fā)掘木蘭心靈深處隱秘的手法,客觀上也反映出北朝時期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dān)和痛苦”。我們覺得甚是牽強,否則寫木蘭戰(zhàn)場生活的“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又何以舉重若輕,沒有一絲殘酷感,反而是一種輕松的氛圍。從中可見,木蘭詩這篇文章還另有意圖。這從文章對事件的處理,尤其是木蘭凱旋后用濃墨重彩著力渲染上我們更可以看出。木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面對這一節(jié),通常的做法往往是不分析,采取回避策略,說木蘭不稀罕賞賜和官爵,歸心似箭,希望過寧靜的田園生活。但這樣的分析有脫離文章實際的嫌疑。因為詩歌中只說木蘭“不用尚書郎”,而沒有說木蘭不要可汗的賞賜。那么依照文章的實際,我們可以得出木蘭應(yīng)該是接受了可汗的“百千強”的賞賜的結(jié)論。至于木蘭“不用尚書郎”而“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她的女性身份。因為她對可汗說的是“送兒還故鄉(xiāng)”而不是“送女還故鄉(xiāng)”。在通篇詩歌中,當她面向長輩或長官說話時,除了“送兒還故鄉(xiāng)”這句中木蘭是自稱“兒”外,其余均自稱“女”。當然這里也表現(xiàn)女性與男性對人生價值傾向的不同,因為女性更愿意享受家庭的歡樂、親情的融融,而不是對榮譽之類的身外之物趨之若鶩。到了“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一節(jié)里,敘述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輕快,簡直是輕捷流轉(zhuǎn)。尤其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一句,在火伴們的一片驚訝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木蘭對自己是女兒身的無比自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段也照應(yīng)了開頭:“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痹跀⑹鲋?,迎候木蘭得勝歸來的人,除了木蘭的親人,再也沒有別的人了。在后文“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的敘述里,同樣沒有提到木蘭的“男朋友”或者“未婚夫”的蛛絲馬跡。從這里,我們就更進一步解決了“無所思”“無所憶”仿佛費解的疑竇,凸顯她作為不同于當時一般少女的高大形象。這也恰恰說明只要機會均等,女性也完全可以承擔(dān)起家國重任。詩歌用浪漫主義手法,通過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jié),在贊揚木蘭高貴品質(zhì)的同時,在1 700多年前,一個男性完全是主宰的時代里,突破了“女不如男”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木蘭干了當時男人干的工作,而且比男人干得還出色,還成了英雄,為千千萬萬婦女揚眉吐氣。在語言特色上,樸素自然的口語,精妙絕倫的律句,以及譬喻的新奇幽默和運用排比的反復(fù)詠嘆,在加強詩歌的音樂性和表現(xiàn)力的同時,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百讀不厭。參考答案8木蘭詩1南北朝 樂府 北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 孔雀東南飛 2.C(解析:此題考查平時容易讀錯的字音的掌握情況。A項中的“帖”應(yīng)讀ti;B項中的“騎”應(yīng)讀jì;D項中的“燕”應(yīng)讀yn。) 3.(1)對偶 (2)夸張 (3)反問 (4)排比、互文 4.(1)對著 (2)軍中的文告 (3)早晨 (4)戰(zhàn)事 (5)北方的寒氣 (6)愿做 (7)外城 (8)同伍的士兵 5.(1)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2)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4)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5)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6)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6.C 7.C 8.表達木蘭與家人團聚、重溫和平的女子生活的喜悅心情。 9.撲朔迷離。 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但是跑起來的時候就很難辨別哪個是雄的,哪個是雌的。后用來形容事物錯綜復(fù)雜,難以辨別。 10.表現(xiàn)了木蘭歸家的喜悅和對故物的親切之情。 11.不僅寫出了火伴的驚訝情態(tài),還從側(cè)面寫出了木蘭的英雄氣概。 12.這個說法欠妥當。在“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下木蘭代父從軍,為國分憂,一方面表現(xiàn)了木蘭對國家的忠誠,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木蘭的孝道。木蘭代父從軍是木蘭“忠”“孝”精神的表現(xiàn)。 13.(1)才 (2)菜湯 (3)洞 (4)給 14(1)遠遠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邊松樹、柏樹很多,墳?zāi)挂淮蠖选?(2)走出門外向東望去,(心情極其悲痛,)眼淚就流了下來,沾濕了我的衣裳。 15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16.全詩通過對一個久別家鄉(xiāng)、重歸故里的老兵回家時所見情景的描述,表現(xiàn)了他的孤獨和凄涼,反映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也體現(xiàn)了人民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憎恨之情?!緟⒖甲g文】(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路上碰到一個同鄉(xiāng)的人(,問):“(我)家里還有什么人?”(同鄉(xiāng)的人說:)“遠遠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邊松樹、柏樹很多,墳?zāi)挂淮蠖?。?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里進去,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院子里長著野生的谷子,井臺上長著野生的葵菜。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湯和飯一會兒都熟了,卻不知送給誰(吃)!走出門外向東望去,(心情極其悲痛,)眼淚就流了下來,沾濕了我的衣裳。17示例一:旦辭黃河去。 示例二:旦辭爺娘去。 示例三:暮宿黃河邊。 示例四:暮至黑山頭。 18木蘭詩中的“夜色”與下文“不聞”“但聞”的內(nèi)容相關(guān),所以它在詩中所起的作用為:烘托木蘭離家遠征,思念親人的心情。而石壕吏中的“夜色”與文中吏捉人、吏之怒、婦之苦的情狀相關(guān),所以它在詩中所起的作用為:烘托兵荒馬亂、家破人亡的悲慘氣氛。(意思對即可) 19.同是“從軍”“應(yīng)征”,但木蘭從軍的原因是:家無長兄,代父從軍。老婦應(yīng)征的原因是:家中老翁已逃走,男人已被征盡,老婦被迫應(yīng)征。作者各自的態(tài)度是:前者對木蘭代父從軍的愛國精神進行了熱情的贊美,后者表現(xiàn)了作者對戰(zhàn)亂中人民遭受苦難的深切同情和對差吏抓人的兇暴氣焰的無情揭露。【乙文參考譯文】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應(yīng)對。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啼哭得是那樣悲傷!(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zhàn)。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zhàn)死?;钪娜斯们一钜惶焖阋惶欤廊サ娜司陀肋h不會復(fù)生了!(老婦我)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一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們連夜趕回軍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yīng)征,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泣聲。天亮后(我)繼續(xù)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六日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22: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