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二部分專題二-群文通練-二-感受一種植物-竹子(散文閱讀)
-
資源ID:123419522
資源大?。?span id="ik5l6wy" class="font-tahoma">30.50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二部分專題二-群文通練-二-感受一種植物-竹子(散文閱讀)
群文通練二感受一種植物竹子(散文閱讀)微導語竹,是古代四君子之一,經(jīng)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是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墒?,在現(xiàn)現(xiàn)代文人的筆下,它被賦予更多的意蘊和情感。請細讀下面兩篇寫竹的散文,看看它們又賦予竹子如何的意蘊和情致呢?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畢文后題目。淡竹蘇滄桑初秋,我和她相遇在江南湖州一種叫“百草原”的山林中。她是竹,植物中的另類。她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對于百草原的其她植物,像一種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揚花灌漿的妙齡,名牌大學生般躊躇滿志;銀杏終于褪去了一身濃艷,和藍天的高潔媲美;法國梧桐是誠實人,沉浸在年代長遠的優(yōu)越感里,并不懂得,有一種鵝掌梧桐,要悄然替代它無敵的位置;蘭花三七,像極薰衣草,卻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誠地朝一種方向,像被一種崇高使命蠱惑;浮萍無根,卻有心肺,掙脫著隨波逐流的命運。貪婪的蔓,不知羞恥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邊噬血,一邊甜言蜜語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攢足勁兒,在喊我要生存!我要開花!我要成果!甚至那口奇異的古井,都像藏著無窮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過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將井沿繼續(xù)壘高,水會如何?她是竹,是植物中的另類。其實,名利、金錢、權勢,猶如陽光雨露的垂愛,蜜蜂花蝶的青睞,她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彎下腰,要費心機要將每一條根都變成利爪,團結土壤,虛偽地贊美越來越污濁的空氣;要與昆蟲講和,與風霜妥協(xié);對蒼蠅漠視,對強加在身上的種種不公委曲求全,才干安身立命,才干有飛黃騰達的也許??墒?,她的節(jié)生來就是直的,她不能彎腰;她的心生來就是空的,她不肯費盡心機。真的是空的嗎?不。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早已成就一種美妙的小宇宙有與生俱來的某些堅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達智慧,有對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愛,與筍的親,與周邊無數(shù)青光綠影的促膝長談,開懷暢飲,有鳥兒偶爾駐足的呢喃,有清風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祿,荒蕪繁雜的每一秒時光都格外靜謐而美好。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是永遠的盈滿。更讓我驚異的,她不僅直,空,并且淡。她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員。從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紅、淡褐、淡綠、淡泊。因此,她與世無爭到看淡生死。她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風,成陰,美化環(huán)境;死可以做篾,成為最土最實用的曬竿、瓜架、涼席,竹桌、竹椅、竹籃。她也可以很出世。她是簫與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隨天籟之音往來天地之間,優(yōu)雅散淡而雋永。固然,這并不表達她逆來順受,她會和壓在頭頂上的積雪抗爭,她不容許荒草占領腳下的領地,她搖曳著枝竿向毒蛇示威,她告訴所有的竹要獨善其身兼愛天下。她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她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她是鄭板橋,“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jié)節(jié)干霄,有君子之豪氣凌云,不為俗屈”。她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她是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她是瘋瘋顛顛的釋道濟公,“數(shù)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她是岳飛、辛棄疾,她是中國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斬而為箭,射而則達”她是我們身邊那些堅守著什么的人。她們懂得,濃墨重彩是一輩子,云淡風清也是一輩子。奴顏婢膝是一輩子,坦蕩瀟灑也是一輩子。她們選擇了后者,等于選擇了物質上的清瘦,心靈上的豐衣足食。于是,這些自由快樂的心靈,站在一種孤寂的陣營里,成為人世間越來越彌足貴重的另類,風雨過處,仰天長笑。1請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她可以很入世:_(2)她也可以很出世:_答案(1)給人類的現(xiàn)實生活帶來物質上的協(xié)助。(2)可以超越實用的藩籬,給人以精神的愉悅和享有。2本文題為“淡竹”,第3段卻寫到了稻子、銀杏、梧桐等,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答:_答案用了對比(或反襯)的手法,運用稻子、銀杏、梧桐等植物對名利的欲望和拼爭,與淡竹形成對比,體現(xiàn)淡竹的清瘦且憔悴,突出(反襯)淡竹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堅貞自守的品格。豐富了文章的內容,突顯主旨。為下文寫淡竹做鋪墊。3請賞析文中畫線的語段。答:_答案(1)運用了比方、擬人手法,把淡竹比作李白、文天祥等人,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了淡竹不慕富貴名利、堅貞不屈、自守高潔的品格和既能獨善其身,又能兼愛天下的士大夫風范。(2)大量引用詩文,既體現(xiàn)了人的特點,也顯示了竹的精神。(3)運用了排比、反復的手法,使竹的精神被集中充足地體現(xiàn)出來,語言有氣勢。(4)運用了聯(lián)想,由淡竹的特點聯(lián)想到人的精神,用人的精神體現(xiàn)竹的特點,深化了主題,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涵。4閱讀全文,分析文中“淡”的豐富意蘊。答:_答案淡竹的顏色淡,她淡泊名利,看淡生死(堅守氣節(jié),不彎腰,不屈服,遠離金錢、名利、權勢),體現(xiàn)出作者對熱心功名者的鄙視與唾棄,對堅守氣節(jié)、淡泊名利者的贊美與謳歌,呼喚人們注重心靈的豐富飽滿,保持心靈的自由快樂。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畢文后題目。竹秀木心莫干山以多竹出名,挺拔、茂密、青翠,蔽山成林,望而動衷。特別是上午,繚霧初散,無數(shù)高高的梢尖,首映日光而搖曳,便覺眾鳥酬鳴為的是竹子,長風為竹子越嶺而來, 我亦為看竹子乃將雙眼休眠了一夜。莫干山的竹林,高接浮云,密得不能進去踱步。竹林里極為干凈,長年無人打掃,卻像日日有人潔除。為什么?什么意思呢?神圣之感在我心中升起繼而淡然惋惜了那山上的居民,山下來的商客,為的是吃筍,買賣筍干,箬葉可制鞋底,斫伐以筑屋搭棚,劈削而做成種種篾器,當竹子值錢時,功能即奴性。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的交錯。更有畫竹,詠竹,用竹為擔,為篙,為斗械,為刑具都已必不可少,都已可笑,都已寂寞。是我在寂寞。夏季八月來的,借詞養(yǎng)病,求的是清閑,喜悅這以山為名的諸般景色。八月,九月,十月。讀和寫之余,漫步山間。山民告余曰:太早太晏不要走動,有虎,有野豬,從后山來。我不甚信,也聽從了勸告。某夜,果有虎叩門,用腳爪嘶啦嘶啦地抓門。門是小書房一側的后門,是扉,板扉,厚的,以一銅插銷閂著。我恬然不懼而竊笑,斷定它進不來。此君自然很不凡,諒必是聞到了生人氣,懂得我就在門內,但它不懂退后十步,奔而撞之。況且門外三步即竹林,它借不到?jīng)_力。西洋式的白漆硬質板扉,哪里就抓得破。然而在這嘶啦嘶啦聲中,我就寫不下去了,只能站在門邊恭聽沒了,虎去矣,也不聞它拜別的腳步聲,虎行悄然無跫,這倒是可怕的。那時,戰(zhàn)后的莫干山尚未通電,入夜燃白禮氏礦燭一支。老虎走了,我同樣有失望的感覺。姑且埋頭書寫不遠的坡下,人聲大作,鳴鑼,放銃她們發(fā)現(xiàn)它的侵犯了,足見剛剛來的不折不扣是一匹猛虎。我似乎很榮幸。雪下大了。南國的下雪天不刮風。竹梢承雪而不動,村犬不吠,靜極了,雪和虎爪同樣著落無聲。靜極靜極我也不發(fā)任何聲息。就床,還是一味地冷。熄燭時,吹氣這樣的響。照片,在日記里,日記在錦盒中,錦盒在枕邊照片在日記里名字叫“竹秀”,奇怪叫“竹秀”。任何名字都同樣。開始就懂得這正是絕望的。這樣的人,就由于這樣照片是托人轉言,說我要離開杭州了,想有一張,成果較好,給了,背面有字,“竹秀敬贈”在日記里說“想念你”也不恰當,想念什么。贊美亦無從贊美后來,指后來這本日記中有兩頁:“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以一頁約三百個“竹秀”計算,兩頁自然約六百個“竹秀”。不知自己的兩個字被寫了幾百次。兩個字接連不斷地寫,必然愈寫愈潦草,潦潦草草,就不像了,唯我懂得這歪斜而連貫的就是“竹秀”。是睡著了的,戛然一聲厲響,夜太靜,才如此驚人。屋后的竹被積雪壓折。又是一枝斷了,竹子已不細,可見雪真厚,還在紛紛不止,天明有偉大的雪景可賞。漸入蒙眬,醒,折竹的厲聲,也是睡夢不沉。雪景賞過了,偉大,圣潔。冬季莫干山,也和溫帶的其她的山同樣枯索荒蕪,銀雪蓋在竹上、樹上、屋頂上、巉巖上、石級上,就此溫柔而繁華。下雪時,雪初霽時,無風,并不凜冽,比夏令還爽亮,雪光反映入室,天花板一片新白。半年山居,初回都市的頭一兩天,屢興“再上山去多好”的感喟。幾乎事事得重新視聽適應。我已經(jīng)山化,要蛻變、市化,重做市民。人膽怯寂寞,膽怯到無恥的限度。換言之,人的某些無恥的行徑是由于膽怯寂寞而做出來的。我算是膽怯寂寞的人嗎?老虎,竹秀再住半年,也許也會無恥了。在都市中,更寂寞。路燈桿子不會被雪壓折,承不住多少雪,厚了,會自己掉落。(選自木心哥倫比亞的倒影,有刪改)5請簡要分析文章第一、二兩段的作用。答:_答案文章第一、二兩段是作者的游思,將讀者帶入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和心境:居山而多竹,竹林高而密,鳥鳴和著竹吟。第一段純寫景,以景起興,表白作者的心情是閑適而愉悅的。引起下文,轉入本文主題,作者緊張竹子因有功用而具有奴性,正是由于作者的寂寞才會有如此的擔憂,同步與文章結尾相呼應。6請簡要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照片,在日記里,日記在錦盒中,錦盒在枕邊照片在日記里名字叫“竹秀”,奇怪叫“竹秀”。答:_答案運用了反復和頂針的手法。長期的寂寞產生的疏離感和陌生感,使得作者對本來熟悉的名字也覺得奇怪了。作者用意識流、短句,句子中間夾雜著省略號,論述方式的選擇很符合終日一人思維的狀態(tài)。7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文章標題“竹秀”的理解。答:_答案“竹秀”一方面是一種人名,是作者懷念的對象;“竹秀”也指莫干山秀美壯觀奇崛的竹林景色。作者表面上寫人、寫竹景,實則是在抒發(fā)自己的寂寞之情。8有人用“看似尋常最奇崛”來形容木心的這篇散文,請談談你對此的理解。答:_答案作者在文章中隨意地書寫寂寞,文章安排散蕩縈回,到處“節(jié)外生枝”,又到處關聯(lián)契合,給人以無盡的回味。精謹?shù)恼Z言里,流露著寂寞,也流露著作者看慣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的睿智與深刻,體現(xiàn)了作者內心的沉著與虔誠。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譯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暗馈?“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懊?“名”也是可以闡明的,它并非一般的“名”)?!盁o”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測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測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似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達到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注釋第一種“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guī)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恒:一般的,一般的。第一種“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tài)。第二個“名”是動詞,闡明的意思。無名:指無形。有名:指有形。母:母體,本源。恒:常常。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謂:稱謂。此為“指稱”。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方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jīng)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因此玄之又玄也。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妙者,微之極也。萬物始於微而后成,始於無而后生,故常無欲空虛,可以觀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徼,歸終也。凡有之為利,必以無為用;欲之所本,適道而后濟。故常有欲,可以觀其終物之徼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兩者,始與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異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則謂之始,在終則謂之母。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謂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謂之然也。謂之然則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則是名則失之遠矣,故曰玄之又玄也。眾妙皆從同而出,故曰眾妙之門也。延伸閱讀2蘇轍老子解道可道,非常道。難道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後可常耳。今夫仁義禮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為義,而禮不可以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後在仁為仁,在義為義,在禮為禮,在智為智。彼皆不常,而道常不變,不可道之能常如此。名可名,非常名。道不可道,而況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則圓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自其無名,形而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立矣。自其有名,播而為萬物,萬物育而名不可勝載矣。故無名者道之體,而有名者道之甩也。聖人體道以為天下用,入於衆(zhòng)有而常無,將以觀其妙也。體其至無而常有,將以觀其徼也。若夫行於其徼而不知其妙,則粗而不神矣。留於其妙而不知其繳,則精而不遍矣。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以形而言有無,則信兩矣。安知無運而為有,有復而為無,未嘗不一哉。其名雖異,其本則一,知本之一也,則玄矣。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又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玄之又玄,衆(zhòng)妙之門。言玄則至矣,然猶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則盡矣,不可以有加矣,衆(zhòng)妙之所從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