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課課練含答案古詩三首燕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課課練含答案古詩三首燕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實用文檔 用心整理
1、古詩三首(第一課時)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 給下列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標出)
融化(r 印 gr du) 燕子(y m y m) 鴛(yu m y m)鴦(y mg i mg)
2. 默寫古詩《絕句》。
3. 結(jié)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說《絕句》寫了怎樣的畫面
參考答案
1.r dn gV y diV yu mV y m gV
2. 默寫《絕句》。
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3. 春天的陽光和煦溫暖,大自然一片生機勃勃的美麗景象, 春風吹來,帶著 花草的清香,河灘上冰雪融化,泥土變得潮濕而
2、松軟,引得燕子飛來含泥筑巢, 溫暖的沙子上還偎依著一雙雙的鴛鴦。
1、古詩三首(第二課時)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 連線,把漢字和相關(guān)讀音連起來。
hu I ch 印 g t tn l u y a
豚蘆芽惠崇
2. 寫出自己對加點字詞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 ?? ???
3. 用自己的話寫出《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的意思
參考答案
1. hu ich 印 gt tn l uy a
惠崇 豚蘆芽
2. (1)三兩只枝:兩三枝桃花。
(2) 鴨先知:群鴨好像最早感覺到了春天的信
3、息。
(3) 蘆芽:蘆葦?shù)哪垩俊?
(4) 河豚:一種有毒的魚。
(5) 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場上銷售。
3. 竹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調(diào)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 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1、古詩三首(第三課時)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 看拼音,寫字詞
y m zi yu m y m g hu ich dn g l uy a
( ) ( )( )( )
mdzi xi ao x 1 f m zh oj b uji dn
( ) ( )( )( )
2?《絕句》的作
4、者是 朝的詩人 ,被稱為 。《惠崇春江晚
景》的作者是 朝的詩人 ?!度榈乐小返淖髡呤? 朝的詩
人 o
3.把《三衢道中》相關(guān)的句子寫下來。
(1) 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xù)前行。
(2) 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
(3) 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
(4) 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參考答案:
1. y m zi yu ① y mghu ich dngl uy a
燕子鴛 鴦 惠崇 蘆芽
meiz ixi a x if m zh ou b uji a
梅子小 溪泛舟不減
2. 唐
5、杜甫詩圣宋蘇軾宋曾幾
3. (1)小溪泛盡卻山行(2)綠陰不減來時路
(3)梅子黃時日日晴(4)添得黃鸝四五聲
2、燕子(第一課時)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 看拼音,寫漢字。
cdu ch 岔 gchu if u x in gch 岔 gj uj i l uegj o
( )( )( )( )( )
2. 作者先觀察燕子的 ,接著觀察 ,然后觀察
最后觀察 。
3 ?在括號內(nèi)填上恰當?shù)脑~。
(
)的羽毛
()地吹拂(
)的翅膀
()地掠過
(
)的柳絲
()地蕩漾(
)的春天
()的燕子
參考答案
1.湊成 吹拂形成 聚集掠過
2?外形
6、、趕來、飛行、停歇
(如毛)的細雨
3. (烏黑)的羽毛(微微)地吹拂(輕快有力)的翅膀
(千條萬條)的柳絲(一圈一圈)地蕩漾(爛漫無比)的春天(爛漫無比)的燕 子
2、燕子(第二課時)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將上下兩排的字,用橫線連成詞。
悄俏消
峭哨稍
梢捎
壁取靜
帶子息
眉
2.填空:
(1) 一 身(
)的羽毛,
一雙()的尾巴,一對()的翅膀,湊成了
()的小燕子。
(2)有的(
)過()
的湖面,()或()偶爾()了一下水面,
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開去
3. 仿照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抓住特點,寫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外形
參考答案
1. 靜悄取消捎帶哨子稍息眉梢
2. ( 1)烏黑剪刀似的輕快有力那樣可愛的活潑
(2)橫掠波光粼粼 翼尖剪尾沾蕩漾
3. 有一只公雞長得非常高大,通紅通紅的冠子,全身都披著漂亮的羽毛,在 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尾巴上的羽毛更是五顏六色,各外耀眼。它還有兩條金 黃色的粗壯的腿,走起路來趾高氣揚的,一副旁若無人、居高臨下的樣子。
7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