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中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突破練 專題八 第三節(jié) 文言文比較閱讀

  • 資源ID:11756722       資源大?。?span id="x0obtvn" class="font-tahoma">84KB        全文頁數:1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中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突破練 專題八 第三節(jié) 文言文比較閱讀

第三節(jié)文言文比較閱讀(一)(2016,安徽)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55)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節(jié)選)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歐陽修醉翁亭記(節(jié)選)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豁然開朗(開闊敞亮的樣子)(2)阡陌交通(交錯相通)(3)悉如外人(完全,都)(4)泉香而酒洌(清澈)(5)雜然而前陳者(擺開,擺放,陳列)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土地平坦空闊,房屋整整齊齊(2)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3桃花源記選段已用“”分為兩個層次,請分別概括其內容。漁人發(fā)現并進入桃花源。桃花源中的景象。4兩段選文分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請簡要概括。桃花源記:生活和平安寧,百姓怡然自樂。醉翁亭記:太平祥和,與民同樂。(二)(2016,鹽城)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56)【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注釋】涂潦:泥沼雨水。畚鍤:箕畚鐵鍬。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相與步于中庭(散步,漫步)(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只是)(3)軾詣武衛(wèi)營(到去)(4)卒全其城(最終,終于)2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積滿了水一樣清澈透明,水里(好像)還有水藻荇菜交相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而已)。(2)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動不安,我和誰守城呢?(3)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蘇軾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過家門也不進去。4【甲】文表現了蘇軾安閑自適的心境,還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乙】文記述了蘇軾率領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跡,表現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1)宦途失意的苦悶。(2)勤于政事,愛護百姓。(三)(2016,郴州)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57)【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乙】上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蔽赫髟唬骸皟韧庵伟玻疾灰詾橄?,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注釋】上:指唐太宗。儻:倘若。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管夷吾舉于士(獄官)(2)困于心衡于慮(通“橫”,梗塞、不順)(3)病雖愈(即使)(4)四夷俱服(臣服,服從)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的才干。(2)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所以(我)很希望多次聽到你們的進諫爭辯。3甲文開頭連用六個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開頭運用比喻的作用又是什么?甲文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煉之后,終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乙文運用比喻,用治病來比喻治國,說明國家雖然強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謹慎,居安思危。4結合甲文的觀點,說說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钡脑颉<孜母嬖V我們憂愁禍患能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會導致頹廢衰亡。唐太宗雖身處太平盛世,但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為可貴、可喜。(四)(2015,廈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58)【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偃f,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乃進專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節(jié)選自史記刺客列傳)【注釋】甲士:身穿鎧甲的武士。窟室:地下室。長鈹:長矛。詳為足疾:假裝腳有毛病。詳通“佯”,假裝。擘:拆,掰開。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樣子(非常生氣的樣子)(2)倉鷹擊于殿上(通“蒼”)(3)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派,派遣)(4)酒既酣(盡興地喝酒)2與甲文“以頭搶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B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C計日以還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天下人(都)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2)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鎧甲的)武士,然后準備酒席,宴請王僚。4簡答題。(1)外交辭令往往藏有“潛臺詞”,委婉含蓄。請說出【甲】文中“與臣而將四矣”的“潛臺詞”。我也要效仿這三個人,刺殺你(或“同歸于盡”)。(2)孔子曾說:“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請結合甲乙兩文,分別說說唐雎和專諸作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體表現。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現在他面對強秦,不卑不亢,不畏強權,用機智的語言面對秦王脅迫,最終贏得了國土的保全,不辱君命;乙文中專諸在王僚排兵布陣的情況下,依然毫不畏懼,將刀藏在魚腹中,刺死王僚,不辱君命。(五)(2016,徐州)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59)【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疽摇苛辽儆幸萑褐牛灾?,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于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杰出,遂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后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選自晉陳壽進諸葛亮集表)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B )A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B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C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D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志慮忠純(志向)(2)悉以咨之(詢問,咨詢)(3)時人異焉(感到)驚奇,(感到)詫異(4)益州既定(已經,之后)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D )A有所廣益益慕圣賢之道B性行淑均大道之行也C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所識窮乏者得我與D江南悉平悉如外人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獎懲功過、好壞(獎勵好的,懲罰壞的),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不同。(2)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諸葛亮當時才二十七歲,就提出(建議)良策,親自出使(到)孫權那里,請求吳國助援。5【甲】文表現了諸葛亮的忠誠,忠心耿耿,深謀遠慮,遠見卓識,而【乙】文則表現了諸葛亮的才華出眾,有勇有謀。(六)(2016,寧波)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0)【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乙】伏伽曰:“臣聞性相近,習相遠。今皇太子諸王左右執(zhí)事,不可不擇。大抵不義無賴及馳騁射獵歌舞聲色慢游之人,止可悅耳目,備驅馳,至拾遺補闕,決不能也。泛觀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亂之。愿選賢才,澄僚友之選。”帝大悅,即詔:“周、隋之晚,忠臣結舌,是謂一言喪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與天道,然冀弼諧以輔不逮,而群公卿士罕進直言。伏伽至誠慷慨,據義懇切,指朕失無所諱。其以伏伽為治書侍御史,賜帛三百匹。”(選自新唐書卷一百三列傳第二十八)【注釋】伏伽:孫伏伽,唐初大臣,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子姓:子孫,子孫輩。僚友:指官職相同的人。帝:指唐高祖。1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泛觀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亂之。2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D )A齊王下令后,當面諷刺齊王者可以接受上等獎賞。B齊國和燕、趙、韓、魏打仗,最終戰(zhàn)勝了這些國家。C“不義無賴”及“慢游之人”,只可用來愉悅耳目,以供騎馬奔馳。D孫伏伽指出唐高祖的過失,無所避諱。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一年以后(過了一年),即使(就是)想進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2)周、隋之晚,忠臣結舌,是謂一言喪邦者。周、隋兩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說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會亡國(一言堂會讓一個國家滅亡)。4勸諫有多種方式。鄒忌委婉勸諫,通過家事、國事類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結論;孫伏伽直言進諫,通過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選賢才,澄僚友之選。(用原文語句回答)5聯系上下文,結合下面句中加點詞語,分析齊威王和唐高祖這兩個人物的共同特點。王曰:“善?!蹦讼铝畹鄞髳?,即詔“乃”為“于是、就”的意思,“即”為“立即、立刻”的意思,說明齊王下令和唐高祖發(fā)布詔書速度快,行事果斷。說明他們都是虛心納諫、心胸寬廣、廣開言路的帝王。(七)(2016,南充)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1)【甲】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鬩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乙】余十一二歲時,聞從叔燦若公言:里有齊某者,以罪戍黑龍江,歿(m死)數年矣。其子稍長,欲歸其骨,而貧不能往,恒蹙(c)然如抱深憂。一日,偶得豆數升,乃屑以為末,水摶成丸,衣以赭(zh紅褐色)土,詐為賣藥者以往,姑以紿(di欺哄)取數文錢供口食耳。乃沿途買其藥者,雖危癥亦立愈。轉相告語,頗得善價,竟藉是達戍所,得父骨以篋負歸。歸途于窩集遇三盜,急棄其資斧,負篋奔。盜追及,開篋見骨,怪問其故,涕泣陳述,共憫而釋之,轉贈以金。方拜謝間,一盜忽擗(p)砞m(捶胸頓足)大慟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數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顧及不能耶?諸君好住,吾今往肅州矣?!闭Z訖,揮手西行。其徒呼使別妻子,終不反顧。蓋所感者深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湮于沙上(埋沒)(2)不亦顛乎(通“癲”,瘋狂)(3)雖危癥亦立愈(即使)(4)終不反顧(回頭看)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A求之下流,固顛固國不以山溪之險B轉贈以金扶蘇以數諫故C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歸途于窩集遇三盜D以篋負歸負勢競上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按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找到了(石獸)。(2)此人孱弱如是,尚數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顧及不能耶?這人如此孱弱,尚能歷盡艱辛,到千里之外尋找父親的遺骨。我這個堂堂男子漢,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嗎?4你從這兩則故事中得到怎樣的啟示?【甲】文的啟示:“遇到問題,如果不從實際出發(fā),而是主觀臆斷,就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甚至鬧出笑話來”或“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或“實際經驗有時比書本知識更可靠”。【乙】文的啟示:“做人要盡孝道”或“有志者事竟成”或“做好事與盡孝道都能夠感染影響別人”等等。(八)(2016,荊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2)【甲】愚公移山(節(jié)選)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疽摇抠u蒜老叟【清】袁枚南陽楊二相公精于拳術,每至演武場傳授槍棒,觀者如堵。一日,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揶揄之。楊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磚墻,陷入尺許,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墻,不能打人?!睏盍R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縛于樹,解衣露腹。楊故取勢于十步外,奮拳擊之。老人寂然無聲,但見楊雙膝跪地,叩頭曰:“晚生知罪矣?!卑纹淙褗A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縱之,已跌出一石橋外矣。老人徐徐負蒜而歸,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釋】睨:眼睛斜著看。揶揄:出言嘲笑、諷刺。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 )A叩石墾壤叩頭曰:“晚生知罪矣?!盉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D雜然相許陷入尺許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B )A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裝土石)B始一反焉(開始)C觀者如堵(墻)D老人鼓腹縱之(放開)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甲文段中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的遙遠,說明了移山工程的艱巨,顯示了愚公的氣魄。B乙文段中畫線句“拔其拳/已夾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的節(jié)奏劃分是正確的。C甲乙兩文段都運用了對比手法。甲文段將妻子和愚公進行對比,乙文段將賣蒜老叟與楊二進行對比。D乙文“賣蒜老叟”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時候都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2)楊故取勢于十步外,奮拳擊之。楊二特意在十步外擺好姿勢,舉起拳頭用盡力氣向老人打去。(九)(2016,張家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3)【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乙】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陽朱氏家,常與一術者游。會術者病篤,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奔匆云浞脚c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內文正懷中。文正方辭避,而術者氣已絕。后十余年,文正為諫官,術者之子長,呼而告之曰:“爾父有神術,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當以還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識宛然。(選自東軒筆錄)【注釋】悴:困苦。睢(su)陽:古地名,今河南境內。術者:術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病篤:病重。通“納”,放入。俾(b):使。宛然:依然如故。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所惡有甚于死者(厭惡)(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假如)(3)會術者病篤(適逢,正趕上)(4)今汝成立(長大成人)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2)即以其方與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內文正懷中。就把這秘方和煉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懷中。3試用【甲】文的主要觀點,結合【乙】文內容,簡要評價范仲淹?!炯住课牡闹饕挠^點是“舍生取義”,【乙】文中范仲淹雖然貧困,面對秘方和白金卻毫不動心,多年后將秘方和白金交付死者的兒子,為人正直,守承諾。范仲淹堅持自己的做人準則,知羞明恥,是心中有“義”的人。(十)(2016,廣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4)【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劌論戰(zhàn))【乙】夫戰(zhàn),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國藩于此數語,常常體念。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chuàng)于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chuàng)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陽,氣已竭而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養(yǎng)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之自斃。此善于用氣者也。(節(jié)選自曾國藩挺經)【注釋】荀罃(yng):春秋時晉國大將。逼陽: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1請用“/”為下面句子斷句。(標兩處)受創(chuàng)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又何間焉(參與)(2)望其旗靡(倒下)(3)惟荀罃之拔逼陽(攻下)(4)先備外援(準備)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A孫仲謀之攻合肥故克之B預料城之不能遽下此何遽不為福乎C此善于用氣者也京中有善口技者D漸就衰竭之故故克之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2)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大概用兵并無其他奧妙,經常保持銳氣而不用盡罷了。5結合【甲】【乙】兩文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用兵者應該怎樣利用士氣取勝?(1)當敵人士氣衰竭,我方士氣高漲時要及時進攻。(2)要善于保存士氣,不要“初氣過銳”。(3)當士氣衰竭時要設法振作士氣。(4)當不能迅速取勝時,要善于蓄養(yǎng)銳氣。(十一)(2016,河南)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5)【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乙】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笨鬃釉唬骸笆抑?,必有忠信?!狈翘撗砸?。陛下秉四海之眾,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開之不廣,取之不明,勸之不篤。傳曰:“土之美者善養(yǎng)禾,君之明者善養(yǎng)士?!敝腥私钥墒篂榫印Tt書進賢良,赦小過,無求備,以博聚英俊。(節(jié)選自漢書)【注釋】秉:執(zhí)掌。柱干:比喻擔當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資質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B )A故雖有名馬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B食不飽,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把語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馬吃一頓(次)有時(或許)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要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yǎng)它。3“也”常表示某種語氣,同時暗含情感。結合語段【甲】第一段的內容,說說其結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對千里馬被埋沒的痛惜(不平)之情。4根據語段【甲】和語段【乙】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填空。兩個語段都在談人才問題,都認為社會上有人才。人才怎樣才能不被埋沒?語段【甲】用托物寓意的寫法,強調統治者應善于發(fā)現人才;語段【乙】用道理論證(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強調統治者應采取措施,招賢納士。(十二)(2016,白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6)【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乙】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聞而往游焉。愛其山水,歸而以琴寫之,作醉翁吟三疊。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會余恩冀之間。夜闌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聲而無其辭,乃為之辭以贈之。(節(jié)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2)日出而林霏開(消散)(3)雜然而前陳者(陳列,陳設;擺開)(4)余奉使契丹(出使)2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B )A山之僧智仙也好奇之士也B而不知人之樂聞而往游焉C太守與客來飲于此余作醉翁亭于滁州D醒能述以文者歸而以琴寫之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2)有其聲而無其辭,乃為之辭以贈之。有醉翁吟的曲譜卻沒有詞,我就寫了詞來贈給他。4關于醉翁亭的建造者,【甲】【乙】兩文各有什么說法?用原文語句回答?!炯住课模鹤魍ふ哒l?山之僧智仙也。【乙】文:余作醉翁亭于滁州。5醉翁亭記全文貫穿一個“樂”字。作者因什么而“樂”?請概括作答。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樂民之樂)。(十三)(2016,河池)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7)【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張岱湖心亭看雪)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A念無與為樂者(想念,思念)B相與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與余舟一芥(小草)D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大酒杯)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C )A相與步于中庭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詩)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D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門人甚眾(勞山道士)3下面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甲文寥寥數語描繪了月夜小景,語言凝練而又意味深長。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與張懷民相知的喜悅。C乙文“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字,從聽覺入手,寫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甲乙兩文都是作者被貶后所寫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寫金陵人飲酒的場面,是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4把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院地面如積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織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寒氣彌漫,白茫茫一片,只見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5古游記大多較簡。通常開篇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環(huán)境,中間寫景,篇末感懷。甲乙兩文也是如此,甲文強調“閑”,乙文著重“癡”,你是如何理解這“閑”與“癡”的?蘇軾的一個“閑”字,把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樂觀豁達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長;而張岱的“癡”表現他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充分彰顯了他鐘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十四)(2016,黃岡)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8)【甲】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翼、雍,然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币椅淘唬骸安钜?,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弊匀粘鲋帘∧?,已至半山矣?!咀⑨尅康冢悍课荨⒄?、家。冀、雍:古代兩個州名,在今約山西、陜西、甘肅一帶。曩:以往、過去。1解釋下列加點的實詞。(1)略無闕處(通“缺”,中斷)(2)屬引凄異(延長)(3)二人對酌(飲酒)(4)越錢塘,絕長江(橫渡)2選出下列語句中加點字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 C )A或王命急宣或異二者之為B故漁者歌曰溫故而知新C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雖不能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趣味無窮。(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從太陽出山(早晨)開始登山,到傍晚時,(他們)已經到半山腰了。5(1)三峽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山多)、隱天蔽日(山高)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只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就能戰(zhàn)勝客觀的困難。(十五)(2016,陜西)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69)【甲】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節(jié)選自曾國藩家信)【乙】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注釋】甲文是曾國藩寫給兒子的家信。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希望,盼望)(2)余服官二十年(做,當)(3)四支僵勁不能動(同“肢”,四肢)(4)腰白玉之環(huán)(腰間佩帶)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B )A余為少慰余不愿為大官B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戴朱纓寶飾之帽C可以處樂以衾擁覆D太豐則吾不敢也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你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4【甲】【乙】兩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經歷勸誡后輩的。他們共同認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做到勤奮,自持,能吃苦(或刻苦)。(十六)(2016,襄陽)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導學號:49192170)【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虞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睂m之奇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倍瑫x滅虢。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zhí)虞公。(節(jié)選自宮之奇諫假道)【注釋】享祀豐潔:享祀,祭祀的物品。豐潔,豐盛潔凈。據:保佑。易物:改變祭品???y):句中語氣詞。馮依:依據。馮(pn)同“憑”。若晉取虞:晉,晉國。虞,虞國。下文中“虢”,讀“gu”,即虢國。而明德以薦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為芳香的祭品奉獻神靈。吐:指不食所祭之物。以其族行:帶領他的家族出走。臘:歲終祭祀。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其鄉(xiāng)人曰(他的)(2)惟德是依(只)2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D )A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B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C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遂襲虞,滅之D可以一戰(zhàn)宮之奇以其族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根據實情判斷。4甲文中的莊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國家,甲文從“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可知,乙文從“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可知(用原文作答)。5甲文中,曹劌認為“信”(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取勝的先決條件;乙文中,宮之奇認為神佑國家的根本依憑是什么?說說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皬浴?或:“明徳”“仁德”“重德”“重視仁德”等),是從宮之奇的話“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看出來的。

注意事項

本文(中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突破練 專題八 第三節(jié) 文言文比較閱讀)為本站會員(san****019)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