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訓練 第十單元 酸和堿(含解析)
-
資源ID:107015460
資源大?。?span id="ik2gi20" class="font-tahoma">292KB
全文頁數(shù):2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26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20年中考化學專題訓練 第十單元 酸和堿(含解析)
第十單元 酸和堿一、單選題 1.下列驗證實驗不能成功的是()ABCD2.如圖所示,向試管中加入哪種物質(zhì)后,氣球有可能鼓起來()A 冰塊B 硝酸銨C 食鹽D 氫氧化鈉3.根據(jù)下列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某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A 溶液中滴入石蕊仍為紫色B 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C 溶液中滴入石蕊顯紅色D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顯色4.鹽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產(chǎn)生H,故有許多共同的性質(zhì)。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打開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霧B 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鐵銹C 濃鹽酸、濃硫酸都可用來干燥氧氣D 在稀鹽酸、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都有白色沉淀5.肥皂水呈弱堿性,則肥皂水的pH可能是()A 9.5B 7.0C 5.6D 1.26.下列關于物質(zhì)用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食鹽可用作調(diào)味品B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堿性土壤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 鹽酸可用于金屬除銹7.向某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曲線圖合理的是()ABCD8.下列制備CuCl2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 Cu放入稀鹽酸中充分攪拌B CuO放入稀鹽酸中充分攪拌C Cu放入稀硫酸中攪拌后再加稀鹽酸D Cu(OH)2放入MgCl2溶液中充分攪拌9.推理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A 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 堿中都含有氫氧根,所以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C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變紅,所以CO2是酸D 堿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所以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都是堿10.某同學郊游時不慎被蜜蜂蟄傷,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為減輕疼痛可以在蟄傷處涂抹()A 食醋(pH2)B 牛奶(pH6.5)C 礦泉水(pH7)D 肥皂水(pH10)11.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過多的病人空腹時最宜食用的是()A 橘子 B 葡萄 C 牛奶 D 玉米粥12.下列四個圖像分別表示四個過程,其中正確的是()A 服用某種胃藥主要成分為Al(OH)3治療胃酸過多B 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C 常溫下,相同質(zhì)量的鋅和鐵分別與足量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硫酸反應D 將一定質(zhì)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fā)水分,直至有少量晶體析出13.通過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酸性溶液對橡膠制品具有較強的腐蝕作用,而堿性溶液對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蝕性。據(jù)此你覺得下列試劑的存放方法正確的是()ABCD14.如圖所示,將密閉的相互連通的裝置放在天平上,調(diào)節(jié)天平使之平衡,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稀,燒堿潮解B 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飽和,燒堿潮解C 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D 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15.根據(jù)學科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 滴加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B 滴加石蕊溶液顯藍色的溶液C 能夠與堿發(fā)生反應的溶液D 常溫下,pH<7的溶液二、填空題 16.化學興趣小組以堿的性質(zhì)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請完成下列問題。(1)小組同學將無色酚酞溶液分別滴入NaOH溶液、Ca(OH)2溶液中,溶液均由無色變?yōu)開色。(2)NaOH和Ca(OH)2都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3)“具體”到“抽象”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思想,通過對NaOH和Ca(OH)2性質(zhì)的認識,抽象得出堿類物質(zhì)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堿類物質(zhì)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本質(zhì)原因是_。(4)將Ca(OH)2溶液與Na2CO3溶液反應后所得混合物進行過濾,向濾液中滴入幾滴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則原濾液中溶質(zhì)的組成可能是_。17.同學們在學習酸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構建了如圖知識網(wǎng)絡,A、B、C、D是不同類別的無機化合物,“”表示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有_。(2)物質(zhì)C應是酸、堿、鹽中的哪類物質(zhì)?_。(3)寫出圖中一個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18.同學們在課外學習活動中知道了鈉和鎂著火不能用CO2來滅火。他們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 Mg 能在CO2中燃燒:2MgCO2=2MgOC,但沒有找到有關鈉能否與CO2反應的介紹有同學認為鈉能發(fā)生類似于CO2與鎂的反應,可能的化學方程式為_。于是同學們展開了以下探究:實驗將燃著的鈉伸入裝有干燥的CO2的集氣瓶中,鈉能在CO2中繼續(xù)燃燒。查閱資料Na2O是白色固體,能與CO2反應生成Na2CO3,與H2O反應生成NaOH。提出猜想同學們認為鈉在CO2中燃燒的產(chǎn)物應該與 Mg 在CO2中燃燒的產(chǎn)物情況有所不同,并對產(chǎn)物提出了以下凡種猜想:通過理論分析,猜想_(填序號)肯定是錯誤的,理由是:_。驗證猜想Na2O、C_、CNaOH、CNa2O、Na2CO3、C通過理論分析,猜想_(填序號)肯定是錯誤的,理由是:_。驗證猜想在步驟(2)中BaCl2溶液加入至過量的目的是_。在步驟(3)中也可以通過加入的_方法進行檢驗(任寫一種試劑)結論猜想_(填序號)正確。19.中和反應在生活生產(chǎn)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某實驗小組的同學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稀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1)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2)小組認為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反應時沒有明顯現(xiàn)象,可依據(jù)中和反應是_反應(選填“放熱”或“吸熱”)來驗證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該驗證實驗中用到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和_等。小組認為也可借助于下列溶液來驗證反應是否真的發(fā)生,你覺得可行的是_。A無色酚酞溶液 B氯化鈉溶液 C硫酸銅溶液(3)小華同學向盛有氫氧化鈣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竟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此時他立即停止了滴加,小組決定對燒杯內(nèi)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根據(jù)中和反應的原理,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_,還可能含什么溶質(zhì)呢?猜想假設猜想甲:含有Ca(OH)2;猜想乙:含有HCl;猜想丙:含有HCl與Ca(OH)2的混合物。實驗探究小夏認為不需要實驗就能否定丙的猜想,理由是_。小騰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并振蕩,觀察到溶液不變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甲,你認為他排除的原因是_。小飛只用一種溶液完成了對猜想乙的驗證,請你幫他完成實驗表格:反思拓展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就是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即:氫離子氫氧根離子水,將該表達式用化學符號表示為_。20.如圖所示,進行中和反應實驗:(1)在A的實驗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開色。(2)寫出C的溶液中溶質(zhì)可能存在的幾組情況_。(用化學式表示)(3)若73 g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鹽酸與127 g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試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21.某化學小組以“酸堿鹽”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探究活動。探究1:研究常見的物質(zhì)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反應程度。探究2:研究酸的性質(zhì)硫酸、鹽酸和鋅反應通過探究實驗,同學們發(fā)現(xiàn)硫酸和鹽酸溶液都可以和鋅反應產(chǎn)生氫氣。產(chǎn)生這種共同現(xiàn)象的原因為_。探究3:探索未知濃硝酸和銅制取氣體。已知Cu4HNO3(濃)=Cu( NO3)2H2O2NO2。NO2能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NO和NO2都是空氣的污染物。(1)利用該反應制取二氧化氮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圖所示裝置中的_。收集NO2的方法為_。(2)反應NOXNO2中,X的化學式應為_;若用濃硝酸和銅制取NO,應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探究4:興趣小組同學向盛有澄清石灰水1 000 g的大燒杯中加入10 g碳酸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去沉淀,剩余液體總質(zhì)量為1 009.8 g,那么所加碳酸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_。22.同學們在學習酸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構建了如圖知識網(wǎng)絡,A、B、C、D是不同類別的無機化合物,“”表示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反應的現(xiàn)象_。(2)物質(zhì)C應是酸、堿、鹽中的哪類物質(zhì)?_。(3)寫出圖中一個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23.硫酸和鹽酸既是實驗室常用的試劑,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們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點。(1)它們都能使紫色石蕊試劑變?yōu)開色。(2)它們都能除鐵銹,寫出鹽酸與鐵銹主要成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3)它們都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該類反應叫_反應。(4) 打開兩瓶分別盛有濃硫酸和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出現(xiàn)白霧的是_。24.鹽酸是實驗室常用的重要試劑,請回答下列問題:(1)為探究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設計下列實驗方案:向5 mL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鹽酸,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向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鹽酸至過量,溶液pH變化的曲線正確的是_(填寫字母標號)。(2)實驗室可以利用稀鹽酸等藥品,通過連接下圖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氫氣。制取二氧化碳氣體裝置的連接順序是_(填寫字母,下同),制取氫裝置的連接順序是_。塊狀固體加入試管中的方法是_。檢查發(fā)生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25.氯化鈉是重要的調(diào)味品。如圖分別表示生成氯化鈉的不同化學反應,請根據(jù)圖示回答相關問題:圖1是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微觀示意圖由圖1可知,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與_(填字母序號)密切相關。A最外層電子數(shù) B質(zhì)子數(shù)C電子層數(shù)圖2描述了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圖中A、B、C三處中B處應填入的化學符號是_。圖3所示物質(zhì)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26.如圖所示,進行中和反應實驗(1)B中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2)寫出C的溶液(除酚酞外)溶質(zhì)可能存在的幾組情況_(用化學式表示)(3)反應過程中,不斷滴入稀硫酸的話,溫度會如何變化?_。三、實驗與探究 27.在一次化學實驗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對兩個實驗進行探究。實驗一: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是哪一種粒子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鈉離子或氫氧根離子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實驗(1)在第一支試管中加入約2 mL蒸餾水,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F(xiàn)象:溶液不變色;(2)在第二支試管中加入約2 mL氯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F(xiàn)象:_;(3)在第三支試管中加入約2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現(xiàn)象:_。結論_。實驗二:用注射器向充滿某種氣體的軟塑料瓶中注入一種液體(如圖),振蕩,發(fā)現(xiàn)塑料瓶變癟,探究氣體和液體可能是什么物質(zhì)?猜想氣體和液體可能是_(寫一組即可)。實驗用試管取少量實驗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試劑_,產(chǎn)生相應的現(xiàn)象,其化學方程式為_。評價上述實驗完成后,能否驗證你的猜想_,理由是_。28.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小段鎂條(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鎂條表面有_產(chǎn)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發(fā)現(xiàn)問題為了再次觀察上述反應現(xiàn)象,小林同學用較長的鎂條重做上述實驗,但發(fā)現(xiàn)了異常現(xiàn)象,試管中出現(xiàn)了白色沉淀。實驗驗證1小林同學針對兩次實驗的不同,設計對比實驗方案,探究出現(xiàn)異?,F(xiàn)象的原因。得出結論鎂條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與_有關。追問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質(zhì)?查閱資料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鎂54.8 g;鎂能與熱水反應產(chǎn)生一種堿和氫氣;氯化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做出猜想猜想一:鎂;猜想二:氯化鎂;猜想三:氫氧化鎂,猜想的依據(jù)是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驗證2將白色沉淀洗滌干凈,分別取少量沉淀于A、B、C試管中,進行如表實驗:四、計算題 29.某化學活動小組用稀鹽酸對赤鐵礦中Fe2O3含量進行測定(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黃色殘液。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環(huán)境污染,對其進行了處理,過濾該殘液,取100 g濾液,向其中不斷加入某未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資料:FeCl33NaOH=Fe(OH)33NaCl)通過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選擇合理的數(shù)據(jù),計算所加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項,實驗通過兩者混合后總體積變小(CO2被吸收),說明CO2能與燒堿溶液反應;B項,實驗控制可燃物溫度相同、可燃物與空氣接觸相同,乒乓球片更易燃燒,說明其著火點比紙片低,正確;C項,實驗中,互不接觸的兩種試劑在玻璃管中出現(xiàn)反應的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運動;D項,用有氣體產(chǎn)生的實驗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時,要想得出“反應前后物質(zhì)總質(zhì)量不變”的結論,反應需在密閉裝置中進行。2.【答案】D【解析】根據(jù)氣球能鼓起來的原因考慮,只有瓶內(nèi)氣壓增大才能使氣球鼓起來,再根據(jù)如何能使瓶內(nèi)氣壓增大來思考:由于試管與瓶子里面是不相通的,所以使氣球鼓起來的原因只能是由于熱脹冷縮造成的。A項,冰塊溶于水會使試管溫度降低,瓶內(nèi)氣體因遇冷收縮氣壓變小,導致氣球變癟,錯誤;B項,硝酸銨溶于水會吸熱使試管降溫,瓶內(nèi)氣體因遇冷收縮氣壓變小,導致氣球變癟,錯誤;C項,食鹽溶于水溫度保持不變,瓶內(nèi)氣壓不變,所以氣球不變,錯誤;D項,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會使試管內(nèi)溫度升高,瓶內(nèi)氣壓因氣體受熱膨脹而增大,故氣球鼓起來,正確。故選D。3.【答案】B【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堿性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堿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4.【答案】B【解析】A項,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易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而氯化氫氣體易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霧;但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揮發(fā)性,故沒有白霧,錯誤;B項,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與鐵銹(氧化鐵)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水,正確;C項,由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常用做干燥劑;但濃鹽酸不具有吸水性,故不能做干燥劑,錯誤;D項,稀硫酸能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硫酸鋇沉淀;而稀鹽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了可溶性的氯化鋇和水,故沒有沉淀生成,錯誤。5.【答案】A【解析】A項,pH9.5,大于7,顯弱堿性;B項,pH7,顯中性;C項,pH5.6,小于7,顯酸性;D項,pH1.2,小于7,顯酸性。故選A。6.【答案】B【解析】A項,食鹽是常用調(diào)味品;B項,熟石灰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C項,干冰可以用于制冷可用于人工降雨;D項,鹽酸可以和鐵銹成分氧化鐵反應。7.【答案】C【解析】向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漸升高,當鹽酸和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等于7,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的pH大于7。故選C。8.【答案】B【解析】根據(jù)物質(zhì)間的反應制備某種物質(zhì),解答時只要判斷出每一組物質(zhì)能否發(fā)生反應,然后看能否生成要制備的物質(zhì)即可。A項,銅和稀鹽酸不反應,不能制得氯化銅,錯誤;B項,氧化銅可以鹽酸反應而生成氯化銅,正確;C項,銅不能夠和酸反應,所用不能夠用此方法來制取氯化銅,錯誤;D項,氫氧化銅不溶于水,不可以和MgCl2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銅,錯誤。9.【答案】B【解析】A項,非金屬氧化物與堿溶液的反應,不屬于中和反應,錯誤;C項,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錯誤;D項,碳酸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其屬于鹽溶液,錯誤。10.【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酸堿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因為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因此需要堿性物質(zhì)來中和,在所給選項中,肥皂水的pH>7,呈堿性,符合題意。11.【答案】D【解析】人的胃液中含有鹽酸,對于胃酸過多的人應降低其酸性,可食用堿性食物以中和多余的酸。A項,橘子的pH小于7,顯酸性,錯誤;B項,葡萄的pH小于7,顯酸性,錯誤;C項,牛奶的pH小于7,顯酸性,錯誤;D項,玉米粥的pH大于7,顯弱堿性,正確。12.【答案】B【解析】A項,稀鹽酸顯酸性,服用某種胃藥主要成分為Al(OH)3治療胃酸過多時,酸性變?nèi)?,pH變大,錯誤;B項,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先與稀硫酸反應,不生成沉淀,然后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沉淀,正確;C項,相同質(zhì)量的鋅和鐵分別與足量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硫酸反應,鋅的反應速率快,鐵最終產(chǎn)生的氫氣質(zhì)量大,錯誤;D項,將一定質(zhì)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fā)水分,達到飽和之前,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增大,達到飽和之后,硝酸鉀的溶解度不變,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錯誤。13.【答案】C【解析】A項,硫酸顯酸性,會腐蝕橡皮塞,使橡皮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不易打開,錯誤;B項,碳酸鈉顯堿性,會腐蝕玻璃瓶塞,使兩者粘在一起不易打開,錯誤;C項,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會腐蝕玻璃瓶塞,但是瓶塞是橡膠的,正確;D項,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會腐蝕玻璃瓶塞,使兩者粘在一起不易打開,錯誤。14.【答案】D【解析】由于燒堿具有吸水性,導致天平右邊質(zhì)量增加;左邊不飽和食鹽水溶劑水減少,溶液變濃,質(zhì)量減少;所以天平指針一段時間后偏右,故選D。15.【答案】D【解析】A項,滴加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是堿性溶液,錯誤;B項,滴加石蕊溶液顯藍色的溶液是堿性溶液,錯誤;C項,能夠與堿發(fā)生反應的溶液除了酸之外還可以是某些鹽、某些酸性氧化物等,錯誤;D項,常溫下,pH<7的溶液中H濃度大于OH濃度,溶液顯酸性,正確。16.【答案】(1)紅(2)CO22NaOH=Na2CO3H2O(或CO2Ca(OH)2=CaCO3H2O)(3)堿溶液中都含有OH(4)NaOH或NaOH和Ca(OH)2【解析】(1)NaOH溶液、Ca(OH)2溶液均顯堿性,可使無色的酚酞溶液變紅;(2)NaOH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方程式分別是:CO22NaOH=Na2CO3H2O;CO2Ca(OH)2=CaCO3H2O;(3)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堿類物質(zhì)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堿類物質(zhì)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本質(zhì)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4)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鹽酸和碳酸鹽反應生成氣體,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向濾液中滴入幾滴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則原濾液中溶質(zhì)一定不含有碳酸鈉,一定含有氫氧化鈉;若氫氧化鈣和碳酸鈉恰好反應,則溶質(zhì)是氫氧化鈉,若反應物過量,還可能含有氫氧化鈣。17.【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紅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2)鹽(3)Ca(OH)22HCl=CaCl22H2O【解析】(1)氧化鐵是紅色(或紅棕色)的金屬氧化物,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現(xiàn)象是:紅色(或紅棕色)固體不斷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2)根據(jù)圖示可以看出C既可以和鹽酸反應又可以和氫氧化鈣反應,應該是一種(可溶性)鹽;(3)中和反應是酸和堿之間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氫氧化鈣是強堿,鹽酸是強酸,二者之間可以發(fā)生中和反應。18.【答案】4NaCO22Na2OCNaOH中有氫元素而反應物中沒有氫元素Na2CO3NaOH中有氫元素而反應物中沒有氫元素C(碳)有白色沉淀生成酚酞Na2O完全除去碳酸鈉,以免碳酸鈉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CuSO4溶液【解析】由題目給出的信息可知:根據(jù)Mg在CO2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判斷,鈉和二氧化碳中反應生成氧化鈉和碳,配平即可;做出猜想后,通過理論分析,猜想肯定是錯誤的,因為NaOH中有氫元素而反應物中沒有氫元素;將產(chǎn)物溶于適量水中,部分溶解,試管底部有黑色固體,一定有碳;取(1)所得少量上層清液,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肯定有Na2CO3;取(2)所得少量上層清液,加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紅色,燃燒產(chǎn)物中肯定有Na2O;加入過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完全除去碳酸鈉,以免碳酸鈉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在步驟( 3 )中也可以通過加入CuSO4溶液、CuCl2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等,進行檢驗;通過探究可知,猜想是正確的。19.【答案】(1)Ca(OH)22HCl=CaCl22H2O(2)放熱溫度計AC(3)提出問題氯化鈣實驗探究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二者不共存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使酚酞溶液變紅,現(xiàn)不變紅,故溶質(zhì)不可能含氫氧化鈣碳酸鈉氣泡產(chǎn)生反思拓展HOH=H2O【解析】(1)根據(jù)題中的敘述找出反應物、生成物,根據(jù)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進行書寫方程式,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鈣和水;(2)根據(jù)溫度計示數(shù)的變化確定反應是否放熱,根據(jù)加入試劑法確定兩種物質(zhì)是否恰好完全反應解答。(3)提出問題根據(jù)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進行解答;實驗探究根據(jù)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進行解答即可;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遇中性或是酸性溶液不變色,可以據(jù)此解答;氯化鈣溶液可以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沉淀,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可以據(jù)此解答,注意加入的碳酸鈉溶液必須是足量的。20.【答案】(1)紅(2)NaCl或NaCl與HCl(3)11.7%【解析】(1)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變成紅色,其溶液的酸堿度大于7;(2)如果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完全反應,則可知其溶質(zhì)為NaCl;又因為溶液無色,則氫氧化鈉反應完全,可能稀鹽酸過量,此時溶質(zhì)為NaCl和HCl兩種;(3)設生成NaCl的質(zhì)量為xNaCl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NaCl%。21.【答案】探究1:Na2CO3(或CaCO3)有氣泡產(chǎn)生探究2:硫酸和鹽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探究3:(1)B向上排空氣法(2)O2排水法探究4:2.12%【解析】探究1:因鹽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產(chǎn)生氣泡的明顯現(xiàn)象,可以用來檢驗鹽酸。探究2:酸的共同特征是電離出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決定了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探究3:(1)制取二氧化氮的反應物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屬于固液、常溫型。因為二氧化氮易與水反應,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法比較:4629可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故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2)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反應物為氧氣;因為濃硝酸和銅反應先生成二氧化氮,再由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同時說明一氧化氮難溶于水,故采用排水法收集。探究4:根據(jù)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差可知,生成CaCO3沉淀的質(zhì)量為1 000 g10 g1 009.8 g0.2 g設:反應物中Na2CO3的質(zhì)量為x碳酸鈉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2.【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紅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2)鹽(3)Ca(OH)2H2SO4=CaSO42H2O【解析】由題中所提供的信息知(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反應的現(xiàn)象為Fe2O36HCl=2FeCl33H2O;紅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2)因為物質(zhì)C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故應是酸、堿、鹽中的鹽類;(3)圖中一個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H2SO4=CaSO42H2O。23.【答案】(1)紅(2)Fe2O36HCl=2FeCl33H2O(3)中和(或復分解)(4)濃鹽酸【解析】根據(jù)酸的通性分析。(1)硫酸和鹽酸都屬于酸,它們的陽離子都是H,故都能使紫色石蕊試劑變紅;(2)由于酸液能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堿性氧化物)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鹽酸與鐵銹(氧化鐵)反應會生成氯化鐵和水,故其反應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3)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是復分解反應的一種;(4)濃鹽酸具有強烈的揮發(fā)性,并且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體在瓶口會與水蒸氣形成白霧,而濃硫酸沒有此性質(zhì),所以打開兩瓶濃酸,瓶口出現(xiàn)白霧的是濃鹽酸。24.【答案】(1)氫氧化鈉溶液變?yōu)榧t色,又逐漸變成無色A(2)a、c、ba、b、c先將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塊狀固體放在試管口,使塊狀固體緩緩滑到試管底部將橡膠管用止水夾夾住,然后通過長頸漏斗向試管內(nèi)注水,當水浸沒長頸漏斗下端后,長頸漏斗內(nèi)的水面不再下降,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解析】(1)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加入酚酞溶液后可使其變?yōu)榧t色。隨著滴加鹽酸,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溶液堿性逐漸減弱直至變?yōu)橹行?,酚酞在中性中呈無色;所以可以觀察到氫氧化鈉溶液變?yōu)榧t色,又逐漸變成無色。實驗開始時溶液呈堿性,其pH大于7;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pH逐漸減小。當加入鹽酸的量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pH等于7;再加入鹽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所以應選A項。(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以收集時應從c管通入。因此儀器連接順序為a、c、b。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應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所以收集時應從b 管通入。因此儀器連接順序為a、b、c 。塊狀固體加入試管中的方法是先將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塊狀固體放在試管口,使塊狀固體緩緩滑到試管底部。檢查發(fā)生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將橡膠管用止水夾夾住,然后通過長頸漏斗向試管內(nèi)注水,當水浸沒長頸漏斗下端后長頸漏斗內(nèi)的水面不再下降,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25.【答案】AH3Cl22NaClO2=2ClO22NaCl【解析】(1)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于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密切相關;(2)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的實質(zhì)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分子,B處是鹽酸電離出來的氫離子;(3)在NaClO2中,鈉元素是1價,氧元素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則有(1)x(2)×20,x3;據(jù)圖可以看出,該反應是 Cl2和NaClO2反應生成了ClO2和NaCl,故填3,Cl22NaClO2=2ClO22NaCl。26.【答案】(1)H2SO42NaOH=Na2SO42H2O(2)Na2SO4Na2SO4與H2SO4(3)升高【解析】氫氧化鈉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C為無色,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為無色,若恰好反應則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鈉,若硫酸過量則還含有硫酸鈉;中和反應是釋放能量的過程。27.【答案】實驗一:(2)溶液不變色(3)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NaOH溶液中是OH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實驗二: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鹽酸Na2CO32HCl=2NaClCO2H2O不能,因上述實驗只能驗證氣體可能是CO2,而不能確定是何堿液【解析】實驗一:(1)蒸餾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溶液不變色,說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2)用試管取約2 mL氯化鈉溶液,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會觀察到溶液不變色,說明鈉離子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3)用試管取約2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會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說明NaOH溶液中是OH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實驗二: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從而造成瓶內(nèi)氣體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塑料瓶變癟。取少量實驗后塑料瓶中的溶液是碳酸鈉溶液,滴加稀鹽酸,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CO2H2O;可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塑料瓶重新鼓起來。上述實驗完成后,由于只能驗證氣體可能是CO2,而不能確定是何堿液,故不能驗證猜想說法正確。28.【答案】氣泡MgH2SO4=MgSO4H2得出結論鎂條長度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實驗驗證2沒有氣泡產(chǎn)生消失不消失Ag【解析】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溶液和氫氣,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小段鎂條(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鎂條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學的實驗,鎂條長度越長,產(chǎn)生白色沉淀越多,則鎂條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與鎂條長度有關。由題意,鎂能與熱水反應產(chǎn)生一種堿和氫氣,即鎂與熱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氫氣,猜想三為氫氧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2O=Mg(OH)2H2。實驗驗證2A項,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由實驗結論,猜想一不正確,但這種白色沉淀能溶于鹽酸,則沒有氣泡產(chǎn)生,白色沉淀消失。B項,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鎂54.8 g,易溶于水,由實驗結論,猜想二不正確,則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C項,加入適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說明白色沉淀能與酸反應;繼續(xù)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大量白色沉淀,說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應為氯化銀沉淀,則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離子是:Mg2、Ag。29.【答案】設與生成2.14 g1.07 g氫氧化鐵所消耗的20 g溶液中NaOH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x。答: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解析】從表中加入的氫氧化鈉可以看出40 g以前沒有生成沉淀,是在中和鹽酸,140 g和160 g氫氧化鈉都是生成沉淀5.35 g,由于無法判斷是否是60 g才開始沉淀,和140才完全沉淀,所以不能利用以上數(shù)值。但是從60到80,可以判定20 g氫氧化鈉一定對應2.14 g1.07 g沉淀氫氧化鐵沉淀。所以以此為計算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