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學總復習 主題三 身邊的化學物質 課時訓練08 金屬與金屬礦物練習
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學總復習 主題三 身邊的化學物質 課時訓練08 金屬與金屬礦物練習1.xx·海淀期末下列屬于金屬材料的是()A.玻璃B.鋼鐵C.木材D.陶瓷2.xx·海淀期末下列實驗中,研究金屬物理性質的是()圖Z8-1銅片和鋁片相互刻畫,觀察何種金屬表面有劃痕加熱銅片,觀察銅片表面是否變黑加熱銅片一端,觀察另一端的蠟燭是否熔化,如圖Z8-1所示A.B.C.D.3.xx·成都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新金屬。根據(jù)右表信息推測其用途錯誤的是()A.用于焊接金屬B.制造航天飛機C.制外科手術刀D.用于通訊設備4.能與無色硝酸銀溶液反應,使溶液變?yōu)樗{色的金屬是()A.鋁B.鐵C.銅D.銀5.xx·朝陽一模圖Z8-2中文化衫:你的“魅力”偷走我的“心”。該反應能發(fā)生是由于鎂單質()圖Z8-2A.金屬光澤美麗B.導電性優(yōu)良C.金屬活動性強D.延展性好6.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的規(guī)律,將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金屬分別放入到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足量稀鹽酸中,經實驗測定并繪制出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Z8-3)。分析圖像得到的以下結論中,一定正確的是()圖Z8-3A.金屬甲比金屬乙活潑B.金屬甲比金屬乙的相對原子質量大C.金屬乙比金屬甲與鹽酸的反應速率大D.金屬乙比金屬甲的化合價高7.把一根潔凈的鐵釘放在足量的鹽酸中:在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鐵釘逐漸消失;溶液質量增加。以上敘述正確的是()A.B.C.D.8.xx·安順 “愚人金”實為銅鋅合金,外觀與黃金極為相似,常被不法商販冒充黃金牟取暴利。下列關于鑒別“愚人金”與黃金的實驗方案,合理的是()比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灼燒,表面變色的是“愚人金”浸沒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氣泡產生的是“愚人金”浸沒在硫酸鋅溶液中,表面附著白色物質的是“愚人金”A.B.C.D.9.xx·連云港已知:金屬X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金屬Y和Z不能;將Y 、Z分別投入稀鹽酸中,Y溶解并產生氣泡,Z無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氧化物的化學式只能表示為XOB.Y能將X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單質形式存在D.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X>Y>Z10.xx·襄陽改編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過程中,測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如圖Z8-4所示。下列有關該反應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圖Z8-4A.起點到a點過程中,溶液中硝酸銅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B.c點,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C.d點,溶液中的溶質為Fe(NO3)2和Cu(NO3)2D.e點,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2種物質圖Z8-511.xx·燕山一模鋅錳電池(俗稱干電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構造如圖Z8-5所示。(1)根據(jù)圖判斷,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2)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圖Z8-6所示:圖Z8-6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寫出過程中涉及的反應方程式: _。 過程中加入溶液A后進行的操作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中H2O2也有可能分解生成氧氣B.固體E是混合物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鋅的溶質質量高1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如圖Z8-7所示裝置探究溫度對CO還原Fe2O3的影響(固定裝置略)。查閱資料:CO2+ZnCO+ZnO;FeCl3溶液遇KSCN溶液變紅。圖Z8-7(1)儀器a的名稱是,裝置B的作用是,尾氣處理的方法是。 (2)將研究小組分為兩組,按如圖Z8-7裝置進行對比實驗,甲組用酒精燈,乙組用酒精噴燈對裝置D進行加熱,其產物均為黑色粉末(純凈物)。兩組分別用產物進行以下實驗:步驟操作甲組現(xiàn)象乙組現(xiàn)象1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鹽酸溶解,無氣泡,溶液呈淺黃綠色(含兩種金屬離子)溶解,有氣泡,溶液呈淺綠色2取少量步驟1所得溶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變紅無現(xiàn)象則甲組步驟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乙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3)從安全考慮,本實驗應在裝置和(填序號)之間添加裝置E防止倒吸。 (4)該對比實驗結果表明CO的還原能力隨溫度的升高而(填“增強”或“減弱”)。 13.xx·平谷二?;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一起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實驗(1)把打磨后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得出結論: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是。 (2)請寫出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的反應方程式_。 提出問題小組同學驗證本實驗時出現(xiàn)了異?,F(xiàn)象:有的試管中鐵絲表面沒有紅色固體出現(xiàn),反而出現(xiàn)了黑色固體。為了探究此現(xiàn)象,小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序號實驗觀察時間(分鐘)3 33 生成固體顏色黑色紅色紅色解釋與結論(3)通過上述實驗能得出鐵絲表面有黑色固體產生,與溫度有關的實驗序號是。 (4)通過上述實驗除了能得出鐵絲表面有黑色固體產生與溫度有關,還能得出與有關。 反思與評價(5)針對此異常現(xiàn)象,你還想探究的問題是。 參考答案1.B2.C解析 比較兩種金屬的硬度,屬于金屬的物理性質;證明銅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屬于金屬的化學性質;證明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屬于金屬的物理性質。3.A解析 本題考查金屬的性質與用途,根據(jù)表格中的信息結合用途進行分析。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該金屬的熔點為2 500 ,較高,如果用于焊接金屬需要加熱很長時間,會消耗很多能源,故不能用于焊接金屬,A錯誤;該金屬的硬度大,耐腐蝕,密度小,熔點高,故可以制造飛機,B正確;該金屬硬度大,耐腐蝕,可以制外科手術刀,C正確;該金屬具有導電性,故可用于通訊設備,D正確。4.C5.C6.C解析 曲線的斜率代表反應速度,根據(jù)圖像可知,金屬乙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斜率大,反應需要的時間短,說明金屬乙的反應速率快,即金屬乙的金屬活動性強,金屬乙比甲活潑,故A錯誤,C正確;根據(jù)金屬和酸溶液反應的時間與氫氣的質量關系圖像,無法判斷金屬甲和乙在化合物中化合價的高低及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故B、D錯誤。7.D8.D解析 比較硬度,兩者的硬度都很大,無法比較,錯誤;灼燒,銅能夠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表面變黑色的是“愚人金”, 正確;浸沒在稀硫酸中,鋅能夠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因此表面有氣泡產生的是“愚人金”, 正確;浸沒在硫酸鋅溶液中,三種金屬都不能和硫酸鋅反應,無法鑒別,錯誤。9.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X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但其化合價不一定是+2價,其氧化物的化學式不一定為XO,A錯誤;X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金屬Y和Z不能,說明三種金屬中X的活動性最強,Y不能將X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B錯誤;將Y、Z分別投入稀鹽酸中,Y溶解并產生氣泡,Z無變化,說明Y的活動性比Z強,即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X>Y>Z,D正確;Z的活動性最弱,但其在自然界中不一定以單質存在,C錯誤。10.B解析 解答此題時關鍵抓住反應的先后順序,將鐵粉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AgNO3+FeFe(NO3)2+2Ag,Cu(NO3)2+FeFe(NO3)2+Cu。根據(jù)反應的特點,金屬活動性差距大的優(yōu)先反應,故鐵粉先和硝酸銀反應,硝酸銀反應完成后,繼續(xù)加入的鐵粉再和硝酸銅反應。故曲線從加入鐵粉到b點以前,隨鐵粉的加入,硝酸銀逐漸減少,硝酸亞鐵逐漸增多,濾渣中只有銀,濾液中有硝酸亞鐵、硝酸銅和硝酸銀。到b點時,加入的鐵粉和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故b點時濾渣只有銀,濾液中有硝酸亞鐵和硝酸銅。過了b點后,加入的鐵粉和硝酸銅開始反應,在向d點行進的過程中硝酸亞鐵繼續(xù)增多,硝酸銅逐漸減少,在到d點以前,濾渣是銀和銅,濾液中有硝酸亞鐵和硝酸銅。到d點時加入的鐵粉和硝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濾渣是銀和銅,濾液中只有硝酸亞鐵。過了d點后,加入的鐵粉過量不再發(fā)生反應,濾渣是銀、銅和鐵,濾液中只有硝酸亞鐵。根據(jù)上述分析,a點時,濾液中有硝酸亞鐵、硝酸銅和硝酸銀,雖然硝酸銅的質量沒有變化,但溶液總質量發(fā)生變化,所以硝酸銅的質量分數(shù)也變化,A錯誤;c點時,濾渣中只有銀和銅,滴加稀鹽酸,無氣泡,B正確;d點時,濾液中只有硝酸亞鐵,C錯誤;e點時,濾渣中有銀、銅和鐵,D錯誤。11.(1)銅帽、鋅筒(2)Zn+H2SO4ZnSO4+H2,Zn+CuSO4ZnSO4+Cu過濾ABC12.(1)酒精燈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點燃或收集(2)Fe3O4+8HCl2FeCl3+FeCl2+4H2O鐵(3)AB(4)增強13.(1)Fe 大于Cu(2)Fe+CuSO4FeSO4+Cu (3)和(4)硫酸銅溶液的濃度(5)鐵的含碳量不同是否影響實驗結果(合理即可)解析 進行實驗 (1)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可知,把打磨后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說明鐵的活動性比銅強;(2)鐵絲與硫酸銅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解釋與結論 (3)第組實驗生成的固體顏色為黑色,第組實驗生成的固體顏色為紅色,兩組實驗唯一的區(qū)別是溫度不同,說明鐵絲表面是否有黑色固體產生與溫度有關;(4)第組實驗生成的固體顏色為黑色,第組實驗生成的固體顏色為紅色,兩組實驗唯一的區(qū)別是硫酸銅溶液的濃度不同,說明鐵絲表面是否有黑色固體產生與硫酸銅溶液的濃度有關。反思與評價 (5)對于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現(xiàn)象的不同,我們還可以從鐵的含碳量、金屬顆粒大小等角度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