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 長方體和正方體 回顧整理二教案 青島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 長方體和正方體 回顧整理二教案 青島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 長方體和正方體 回顧整理二教案 青島版
一、串聯(lián)情境,喚醒舊知
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回顧整理了本單元的所有知識,提出并解決了許多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一些練習。
1、 動腦填一填
3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78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3.2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用心判一判
(1)一臺冰箱的容積大約是320毫升。( )
(2)一個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與體積相等。( )
(3)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30立方
2、厘米,它的長是6厘米,寬是5厘米,高是1厘米。( )
[設計意圖]串聯(lián)情境,通過基礎練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為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
二、自主練習,加深理解
1、出示綜合練習第5題
做一個長5分米、寬三分米、高1.5分米的抽屜,如右圖,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料?(木板的厚度忽略不計)
先觀察圖示或聯(lián)系家中抽屜的形狀,思考抽屜有哪幾個面?再解答以此鞏固表面積知識,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2、出示綜合練習第6題
用240厘米長的鐵絲做一個最大的長方體框架,再用紅布做成燈籠,至少需要紅布多少平方厘米?這個燈籠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想一想這
3、到題求得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引導學生理解用“240厘米長的鐵絲做成一個最大的正方體框架,棱長是多少”這一關鍵問題。這個問題弄明白后,再求體積和表面積,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解決問題的能力。
3、出示綜合練習第7題
學生根據(jù)獨立填表,教師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空格的數(shù)是怎樣算出來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設計意圖]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解題思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獨立解決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他們把握知識的關鍵部分,做到重點突出,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有關長方體正方體的問題,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以下問題
4、,要仔細讀題,動腦思考呀。
1、出示綜合練習第8題
一個集裝箱長是9米,寬是3.2米,高是2.5米。
(1)制作這樣一個集裝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鋼板?
(2)這個集裝箱的容積大約是多少立方米?(厚度忽略不計)
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容積的?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計算集裝箱的容積時,因為厚度忽略不計,所以從里面量的長寬高和題目給出的長寬高的數(shù)據(jù)是一樣的。通過解決這一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對比中進一步體會物體表面積和體積之間的區(qū)別。
2、出示綜合練習第9題
右圖是一盞羊皮燈。3個燈罩的形狀是大小相同的長方體,長是1.6分米,寬是1.6分米,高是2.5分米。制作這盞羊皮燈至少需要羊皮多少平方
5、分米?
動腦想一想,解決這個問題要先求什么?如果要求1個燈罩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羊皮就是要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3、出示綜合練習第10題
一個長方體,如果高增加3厘米,就變成棱長為8厘米的正方體。原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操作學具觀察體會,再思考中明確長方體變成正方體后長和寬都沒有發(fā)生變化,變化的只有高,所以長方體的長和寬都是8厘米,高是(8-3)厘米。然后再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教師還可以借助此題,溝通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聯(lián)系: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4、出示聰明小屋。
這是一道發(fā)展空間觀念的益智題,供
6、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教師通過讓學生動手搭出實物模型,幫助思考。學生通過觀察計算得到體積是35立方厘米,表面積是15×6=90平方厘米。提醒學生在數(shù)的時候要想辦法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特別要留心被遮住的小正方體。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是有層次和針對性的。從填空判斷到實際問題的應用,都滲透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獲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這樣學生即有效的鞏固了學習成果,又真切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附送:
2021-2022年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 長方體和正方體 回顧整理四教案 青島版
教材簡析:
本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后安排的。通過
7、這一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體積意義的理解,初步感知物質存在狀態(tài)的多樣性;另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獲得通過實驗獲取知識的經(jīng)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逐步形成關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通過參與提出猜想、驗證猜想等系列實踐活動,經(jīng)歷一個比較完整的小課題研究的過程,獲得初步的實驗研究經(jīng)驗。
3、增強進一步探索科學知識的熱情,培養(yǎng)科學志趣,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具準備:
食鹽、石塊、攪拌棒、自來水、抹布、燒杯6只。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量筒,都裝了一些水,現(xiàn)在我把一塊石頭放到
8、一個量筒中,你看有什么變化?
生:老師,我們發(fā)現(xiàn)水面升高了。
師:為什么水面升高了?
生:因為石塊占有一定的空間,石塊放進水里就要排開同樣體積的水。所以水面升高了。
你能算出石塊的體積嗎?
[學生試做,得出水和石塊的體積。]
那么現(xiàn)在杯中水與石塊的體積之間的關系,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嗎?
[學生個人發(fā)言: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石塊和水的體積和]
2、師:老師現(xiàn)在把食鹽放到水中,攪拌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食鹽消失了,溶解在水中了。
師:對,象食鹽這樣均勻的分布在水中就稱為溶解。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趣的溶解現(xiàn)象》。板書課題。
3、在你的操作臺上有食鹽,如果把它放進水里會
9、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學生猜想:水的體積+食鹽的體積=鹽水的體積
師:下面我們做實驗來驗證一下結果到底是怎么樣的好嗎?
[設計意圖] 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常用的方法是將物體放入水中,用求體積差的方法解決,這種現(xiàn)象是學生熟知的。經(jīng)驗使他們錯誤的認為,溶解問題仍然遵循這個規(guī)律:水的體積+鹽的體積=鹽水的體積。但事實并非這樣,學生產生困惑,從而激起實驗研究的興趣,初步學會用數(shù)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二、探究研討,學習新知:
1、出示探究目標及要求:
(1)取適量的水和適量的鹽,想辦法測量并計算出它們的體積?
(2)將鹽倒入水中,用玻璃棒攪拌至完全溶解,形成鹽水;測量并計算出鹽水的體積。
(
10、3)比較水和鹽的體積之和與鹽水的體積是否相等。
(4)實驗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隨時記錄好《實驗記錄》。
實驗記錄
水的體積
鹽的體積
鹽水的體積
?
?
?
?
通過實驗我發(fā)現(xiàn):------------------------------------。
(5)實驗過程中注意愛護實驗儀器,要輕拿輕放。
[學生分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2、總結:
各小組匯報研究的過程、方法及結果:通過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鹽水的體積大于水的體積。
生2:我發(fā)現(xiàn)鹽水的體積并不等于鹽和水的體積之和。
生3:我發(fā)現(xiàn)了當加的鹽很少的時候,鹽水的體積變化不
11、大,基本等于水的體積。
……
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我們的實驗很成功。誰能完整的說出鹽水的體積的情況?
生:水的體積<鹽水的體積<水的體積+食鹽的體積。當很多水加入少量鹽的時候,鹽水的體積變化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計。
師:總結的非常正確、簡練、全面。
[設計意圖]教師要引導學生經(jīng)歷“大膽猜測——積極驗證——產生新問題——進一步分析問題尋找根源”的過程。
三、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1、大家知道還有那些物體也有溶解的特性?說說看。
2、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xiàn)象呢?請同學們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溶解的有關知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高:
1、根據(jù)實驗和查閱的資料,寫出實驗報告。
2、談談活動過程中用到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教學反思:
從課堂表現(xiàn)來看,學生能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參與;從課堂實施看,我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追隨探究的腳印一路走來,使學生擁有持久的學習動力。實驗中學生對“適量”做出了恰當?shù)慕忉?,對鹽水的體積做了深入透徹的探究。較好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實驗具有科學性,結果是從學生的親身實踐中、從多次不同體積的水和鹽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注重科學事實、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的意識,也感受了科學探究的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