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單元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 教案系列三》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單元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 教案系列三(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燭之武退秦師
課題:《燭之武退秦師》
教
學(xué)
目
標(biāo)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左傳》,明確文言現(xiàn)象,重點掌握本文虛詞“以”“之”“焉”“而”“其”的用法及詞類活用。
(2) 學(xué)會利用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討論,引導(dǎo)學(xué)生逐步深入文本,品味人物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興趣,感受燭之武強大的人格魅力。
重點
1. 明確文言現(xiàn)象并掌握。
2、品味人物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難點
1. 詞類活用。
2. 特殊句式。
教學(xué)方法、手段
多媒體
教學(xué)過程(教學(xué)設(shè)計):
2、步驟、內(nèi)容、教學(xué)活動
個性補充
第一課時
一、 課堂導(dǎo)入
略
二、整體感知
(一)秦、晉圍鄭的背景
(二)介紹《左傳》
二、 讀一讀
1、 學(xué)生讀
2、 聽錄音或老師范讀
明確:注意以下朗讀
晉\軍函陵
秦伯說
失其所與,不知
3、 自讀
4、 齊讀
三、 提示學(xué)生標(biāo)注文言現(xiàn)象的方法和符號。
虛詞(空心圈)
詞類活用(三角形)
通假字(雙橫線)
古今異義(單橫線)
特殊句式(波浪線)
四、 結(jié)合書下的注解及工具書,運用標(biāo)注文言現(xiàn)象的方法和符號疏通全文,注意積累本文的文言現(xiàn)象。
1、 學(xué)生單獨完成
2、 小組討論,總結(jié)成果,提出疑
3、問
3、 小組展示成果并質(zhì)疑
4、 教師補充、解疑并總結(jié)
明確:(一)通假字
1、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矣)
2、 共其乏困(共----供)
3、 秦伯說(說----悅)
(二) 古今異義
1、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古義:不能。今義:沒有能力)
2、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把……作為。今義:認(rèn)為)
3、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
4、 行李之往來(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人。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場合)
(三) 詞類活用(掌握4-----5個即可
4、)
1、 燭之武退秦師(退,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撤兵)
2、 晉軍函陵(軍:名詞用作動詞,軍隊駐扎)
3、 夜縋而出(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間)
4、 越國以鄙遠(yuǎn)(鄙: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鄙,把……當(dāng)做邊邑。遠(yuǎn):形容詞作名詞,遠(yuǎn)國,指鄭國)
5、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用作名詞,恩惠)
6、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朝、夕:名詞做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7、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向西。肆:形容詞用作動詞,延伸、擴張)
8、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缺,形容詞使動用法,使虧損、損傷)
9、 闕秦以利晉(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獲利)
10、 與
5、鄭人盟(盟:名詞用作動詞,簽訂盟約)
(四) 虛詞
1、 以
(1) 以其無禮與晉(介詞,表因果,因為)
(2) 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用)
(3) 越國以鄙遠(yuǎn)(連詞,表順承,而)
(4) 焉用亡鄭以陪鄰(連詞,表目的,來)
(5)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介詞,把)
(6) 以亂易整(介詞,用)
2、 之
(1) 公從之(代詞,代佚之狐)
子犯請擊之(代詞,代秦軍)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代詞,指土地)
亦去之(代詞,代鄭國)
(2) 為君圖之(代詞,代闕秦以利晉這件事)
(3) 鄰之厚,君之薄也(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翻譯)
臣之壯也
6、,猶不如人(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翻譯)
3、 焉
(1) 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2)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3)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4、 而
(1) 今急而求子(連詞,表順承,才)
(2)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連詞,表順承)
(3) 夜縋而出(連詞,表修飾)
(4)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連詞,表并列)
5、 其
(1) 以其無禮于晉(代詞,代鄭國)
又欲肆其西封(代詞,它)
失其所與(代詞,自己)
(2) 君知其難也(指示代詞,那)
(3) 吾其還也(副詞,表商量語氣,
7、還是)
(五) 特殊句式
1、 判斷句
(1) 是寡人之過也(……也)
鄰之厚,君之薄也(……,……也)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斷)
2、 倒裝句
(1) 狀語后置
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以其無禮于晉,且于楚貳也)
B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佚之狐于鄭伯言曰)
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若亡鄭而于君有益)
(2) 賓語前置
何厭之有(有何厭。之,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3、 省略句
A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
B(燭之武)辭曰
C(燭之武)許之
D夜縋而出,見秦伯,(燭之武)曰
E敢以(之)煩執(zhí)事
F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G(秦伯)與鄭人盟
8、
(六) 固定結(jié)構(gòu)
“所”字結(jié)構(gòu)形式:所+動詞
1、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道的)
2、 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沒有害處的)
3、 失其所與(結(jié)交的同盟者)
五、 課后作業(yè)
1、 復(fù)習(xí)所學(xué)內(nèi)容 2、熟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 導(dǎo)入
略
二、 合作探究
(一) 學(xué)生思考課后習(xí)題
A學(xué)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B教師補充并總結(jié)
明確: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1)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欲揚先抑,主動提出問題,燭之武沒有站在若果的立場哀求可憐,而是似
9、乎站到了秦國的立場,消除了秦伯的戒心,使談話得以進(jìn)行。
(2)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從亡鄭的結(jié)果說明亡鄭對晉有利而對秦有害,運用了對比的收費。因為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jǐn)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lián)盟的虛偽性,卻巧妙的點名秦、晉畢竟是兩國的事實。這樣既符合事實,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lián)盟的基礎(chǔ),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3)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以存鄭的好處利誘秦伯,與上一層的亡鄭之害對比,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說第二層是分析危害以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是引
10、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xù)挑撥秦、晉關(guān)系,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的種種好處。攻鄭還是友鄭,秦伯當(dāng)然要權(quán)衡利弊了。
(4)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
在一番拉攏引誘后,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guān)系,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fù)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了。
(5)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6) 從歷史說到現(xiàn)實,進(jìn)一步分析晉國貪得無厭,嚷秦伯意識到將要到來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駐守。
小結(jié):燭之武善于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言談中又似
11、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從而打動了秦伯。
三、有人用三個字歸納燭之武的性格形象,請問用哪三個字恰當(dāng)?
明確:1、義
燭之武雖長期未受到重用,但面對國家危難之際,他不計前嫌,只身說退秦軍,這足以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1、 勇
兩方交戰(zhàn),生死未卜;出使秦國,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智
明確:燭之武說退秦師的過程足見其超凡的智慧。
三、 課堂小結(jié)
燭之武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在失意中進(jìn)取,雖一直不被重用,卻始終守望著,終于在晚年一鳴驚人,寫就了人生的光輝一頁。
五、課后作業(yè)
背誦全文
板書設(shè)計: 《燭之武退秦師》
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說退秦師:博好感、動君心、陳矛盾、測未來
晉軍撤退
燭之武:義、勇、智
最新精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