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 驅遣我們的想象 教案 教學設計.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 驅遣我們的想象 教案 教學設計.docx(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驅遣我們的想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了解作者觀點,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
1. 領會作者鑒賞文學作品的方法,用于自己的鑒賞實踐。
2. 讓學生體驗閱讀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觀點
1. 理清論證思路【教學難點】
學習欣賞文藝作品的方法【教學流程】
一、 激趣導入
繪本《田鼠阿佛》是一個充滿隱喻的故事。故事中的阿佛為小田鼠們講述“陽 光”“顏色”朗誦“詩歌〃,小田鼠們通過想象,感受到了溫暖、美好,度過了寒 冷的冬天。小田鼠的講述隱喻著超越物質生活的文學。當物質不能滿足人們時, 人們可能更需要文學來獲得精神的滿足。那么要怎樣才能理解文學獲得精神的滿 足呢
2、?讓我一起來學習這篇談如何欣賞文學作品的文章《驅遣我們的想象》。
二、 明確學習目標
本文節(jié)選自葉圣陶先生的文章《文藝作品的鑒賞》,講如何欣賞文藝作品。 請大家注意題目中的“驗遣”二字,作者沒有用“發(fā)揮”“調動”等普通詞匯, 用相對陌生的“驅遣”,更能引發(fā)讀者的思考?!膀屒病笔球屖埂⒉钋驳囊馑?。驅 遣想象也就是要發(fā)揮、調動我們的想象。
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三、 字詞過關(tii) 橋垸
(tii) 橋垸
(yao)
歌謠
(qi)
契合
(kuang)
曠遠
,悵然意境飛博 海隅 可安拘泥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觀點
(一) 結合文章題目,找出文章的中心
3、論點。
“我們鑒賞文藝,最大目的無非是接受美感的經驗,得到人生的受用。要達 到這個目的,不能夠拘泥于文字。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才能夠通過文字,達到 這個目的?!?
(二) 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的論證思路。
五、精讀文段,學習如何驅遣想象
(一) 精讀8-10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驅遣想象來理解這兩句詩的。
1. 文中哪些句子是在描述具體的想象過程?
2. 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作者是如何驅遣想象來鑒賞這兩句詩的嗎?
明確方法:看文字構成一幅怎樣的圖畫。也就是將語言轉化為畫面。
3. 你能結合實例具體談談怎么驅遣想象將語言轉化為畫面嗎?
“大漠”、“長河”、“孤煙”、“落日”,傳出北方
4、曠遠荒涼的印象。這是景物 特點帶給我們的想象?!爸薄弊郑姷脹]有一絲.風,當然也沒有風聲,于是更來 了個靜寂的印象;“圓”字,是說“落日”掛在地平線上的時候才見得“圓”。圓 圓的一輪“落日”不聲不響地襯托在“長河”的背后,這又是多么靜寂的境界啊! 隨著這些文字以及作者的引導,我們的腦海出現(xiàn)了一幅北方荒涼曠遠的落日圖, 由此感受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靜寂”的意境,從而體會到鑒賞詩歌的愉快。這 就是由想象畫面而體會詩歌的意境。
4. 列舉詩句鑒賞,加深對這種鑒賞方法的認識。
李煜詞“問君能有兒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趺蠢斫庠娙说某罹w? 想象一下“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畫面:春天河水暴漲,河面寬
5、闊無邊,滔滔 大江,滾滾而去,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盡頭,這就是他此刻心中愁緒滿懷的感 覺,愁緒滿懷,隨時要決堤崩潰,無法消除,沒有盡頭。
杜甫在《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本拔飩鬟_了什么情感?
“無邊”不盡”呈現(xiàn)的是登高遠望看到的景物之廣闊?!笆捠挕倍郑屛?們仿佛聽見疾風之中,黃葉紛紛而下的聲音,一派“蕭索”“凄涼”的景象?!皾L 滾”二字寫出河水的洶涌,結合前句的蕭蕭,我們會由流水想到歲月如洪流,光 陰易逝。這兩句詩傳達出一種沉郁悲涼的意境,抒發(fā)了作者沉重的心情。
(二) 精讀11-13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驅遣想象來理解這篇文章的。
1. 文中哪些句子是在描述具體的想
6、象過程?
2. 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作者是如何驅遣想象來鑒賞《海燕》的嗎?
明確方法: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海燕。也就是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
3. 你能結合實例具體談談怎么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嗎?
想象自己就是海燕,“在閃電中間,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揚揚地飛掠著”,那 就將看見了聚集的陰云、耀眼的閃電,以及洶涌的波浪,聽見了震耳的雷聲、怒 號的海嘯。體會到,一場暴風雨之后,天地將被洗刷得格外清明,那時候在那格 外清明的天地之間飛翔,是一種無可比擬的舒適愉快。自然就會萌生海燕的心情: “暴風雨有什么可怕呢?迎上前去吧!教暴風雨快些來吧!讓格外清明的天地快 些出現(xiàn)吧!”于是,我們便理解了海燕
7、敢于戰(zhàn)斗的精神。這就是將自己想象成文 中的角色,代入情感體驗。
4. 結合詩歌《鄉(xiāng)愁》加以品析,加深對這種鑒賞方法的體會
余光中《鄉(xiāng)愁》。我們一定會將自己想象成詩歌中的主人翁,少年時候,離 家讀書,通過寫信向母親訴說思念;長大后,為生活奔走他鄉(xiāng),除了對母親的思 念還有對愛人的惦念,偶爾乘船回家以解相思之苦;再后來,母親去世,只能在 她墳前緬懷悼念;現(xiàn)在,則是生活在臺灣,與祖國遠隔重洋,無法回去自己日思 夜想的祖國,家鄉(xiāng)。這就是將自己想象成文藝作品中的角色,代入自己的情感體 驗。
六、細讀文章,學習如何論述
(-)關于舉例論證。
文章舉的兩個例子,論證思路兒乎一致,會不會顯得重復?能否
8、刪掉其中 一個?
8-9段體現(xiàn)論證思路的語句: 11-13體現(xiàn)論證思路的語句:
“如果單就字面解釋…… “如果單就字面解釋……
或者再提出疑問…… 或者進一步追問……
我該說得清楚一點兒…… 要領會這首詩……
像這樣驅遣著想象來看……" 像這樣驅遣著想象來看……
明確:第一個例子,側重論證“接受美感經驗"為目的的鑒賞,第二個例子側 重論證〃得到人生受用〃為目的的鑒賞。文章最后一段是對前文兩個例子的總結, 形成前后照應。同時,這兩個例子雖然都是論述如何驗遣想象,具體內容卻不同, 前者驅遣想象的方法是想象文字背后的畫面,后者則是將自己想象成文藝作品中 的角色。所以,這兩個例子不可以刪掉
9、其中一個。
(二) 關于文章論證邏輯
文章談的是驅遣我們的想象,為什么要從“文藝”與“文字”的關系說起, 并論述“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系呢?也就是文章的第1-7段的內容,有什 么作用呢?
明確:在文章的第1-7段,作者提出了 “文藝是文字的集合體”“文字是作 者與讀者的一道橋梁”等觀點,告訴我們,文藝作品主要通過描寫和想象,表達 所見所感。這些內容實際上是在為后文的論述做知識鋪墊,是在論述為什么要驅 遣想象。文章第8到13段則是論述如何驅遣想象,這就構成了本文的論證邏輯, 先說為什么,再說怎么辦。
(三) 關于文章論證語言
“先就作者的方面說”
“現(xiàn)在就讀者的方面說”
“我該
10、說得清楚一點兒”
“像這樣驅遣著想象來看……”
“這一點必須弄清楚?!?
“再來看另一些詩句o "
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語言邏輯嚴密,但也比較樸實,甚至接近口語。 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語言呢?這與文章寫作內容有關系。這是一篇文藝論文,屬 于議論性文章,自然要求語言要邏輯嚴密。同時,文藝論文是一種特殊的議論文, 有較強的學科屬性,需要一定專業(yè)知識才能讀懂,為了讓更多普通人讀憧,作者 選擇了淺易樸實的語言。
七、學以致用,寫段鑒賞文字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驅遣想象”這種鑒賞方法,你能參照文中的 兩個例子,為下面的詩句,寫段鑒賞文字嗎?
1.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
11、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 涯?!币灰获R致遠《天凈沙?秋思》
就字面意思而言,這兒句并不難懂。正值太陽落山時候,我騎著馬趕路,看 見一棵老樹上枯藤纏繞,烏鴉停歇,流水小橋旁有一戶人家,于是我感慨道:斷 腸人在天涯。為什么稱自己為斷腸人?其實稍加想象,我們眼前就出現(xiàn)一幅寫意 山水畫。一輪夕陽就快落山,詩人牽一匹瘦馬駐足路旁,一邊是“枯藤”“老樹” “昏鴉”,傳遞出蕭索、凄涼、寒冷頹敗之感;一-邊是“小橋”“流水”“人家” 傳遞出溫暖美好之感。此刻,設身處地想一想,遠離故土之人怎不生出濃烈的思 鄉(xiāng)之情?于是便有了 “斷腸人在天涯”的感慨。
2.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币灰魂?/p>
12、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就字面意思而言,夜晚躺在床上聽見外面風雨交加,睡著后就夢到自己騎著 戰(zhàn)馬跨過冰河征戰(zhàn)沙場的往事。我們將自己當成陸游,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夜 闌臥聽風吹雨”是在暗示作者徹夜難眠,為什么睡不著?是因為想著如何收復國 土,然而,現(xiàn)實是我只能閑居鄉(xiāng)村,無用武之地。于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聽著 外面風雨交加,倍感心煩意亂,就算睡著一會兒,也是夢到自己在戰(zhàn)場拼殺。由 此,我們對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就有了深刻體察。
驅遣想象,我們便能從文字中讀到作者的所見所感,體會到文字背后的深意。
八、 作業(yè)
1. 為文章補充一個驅遣想象鑒賞作品的例子。
2. 閱讀葉圣陶的文章《文藝作品的鑒賞》,學習更多文學鑒賞方法。
九、 結語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就懂得要理解文學作品獲得精神的滿足,就 必須要驅遣我們的想象。小田鼠們之所以能在田鼠阿佛的描述中感受到溫暖美好, 不就是因為它們想象文字背后畫面、意境嗎?希望大家能將“驅遣想象”的方法, 應用到閱讀中,收獲更多的美感經驗和人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