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學設計全套

上傳人:戰(zhàn)神 文檔編號:52338130 上傳時間:2022-02-08 格式:DOCX 頁數(shù):18 大?。?6.83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2年春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學設計全套_第1頁
第1頁 / 共18頁
2022年春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學設計全套_第2頁
第2頁 / 共18頁
2022年春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學設計全套_第3頁
第3頁 / 共18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2年春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學設計全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春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學設計全套(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春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第三單元宇宙教學設計全套 1.《太陽系大家庭》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1課。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隸屬于小學科學課程標準13.4.1中的“知道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日、地、月系統(tǒng),本課在此基礎上擴大研究范圍,研究太陽系這個“大家庭”。 教科書探索板塊中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學生在活動手冊上添加除了太陽、地球、月球以外自己所知道的天體,補充完善太陽系的天體信息,然后與同學交流。第二個活動,學生將重點了解太陽自身的一些特點。第三個活動,了解太陽系大家庭中的

2、其他天體。通過這三個活動,學生在收集、整理、匯報、完善信息的過程中對太陽系有了更科學、系統(tǒng)地認識。 【學生分析】 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對日、地、月系統(tǒng)已有一定的認識,在本課中,學生需要通過收集資料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太陽及太陽系。所以學生需要有較強的證據(jù)意識,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提取關鍵材料來構建太陽系的概念。由于學生對太陽系的認識程度不同,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前概念情況及教學條件,提供充足的資料輔助學生完成本課的學習。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及其衛(wèi)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是太

3、陽系的中心。 科學探究目標 1.收集資料,認識和了解太陽。 2.能夠根據(jù)資料提煉太陽系的相關信息。 科學態(tài)度目標 認識到在討論交流中對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對于豐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認識是必要的。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感受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會更深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 難點:學會從收集、處理、完善信息的科學學習過程中認識太陽系。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太陽系的基本資

4、料單、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看圖引入。 教師出示日、地、月系統(tǒng)圖,與學生一起回顧日、地、月系統(tǒng)的相對運動關系和主要特點。 明確:太陽是一顆恒星,地球是一顆行星,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 2.導入問題。 教師提問:“除此之外,太陽系中還有哪些天體?” 預設:除此之外,太陽系中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天體…… 設計意圖:通過日、地、月系統(tǒng)的回顧拋出問題,喚醒學生對太陽系的原有認知,引發(fā)學生對于太陽系的大小、空間等問題的思考,為學

5、生全面認識太陽系奠定基礎。 二、探索 1.畫一畫你知道的太陽系。 (1)出示學生活動手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和交流。 (2)說一說我們要怎樣記錄,要注意些什么。例如:天體應該如何來表示?應該畫在什么位置? (3)完成記錄后,與其他同學交流。 2.了解太陽。 (1)出示太陽資料單,學生進行閱讀。資料單上可包含太陽的質量、大小、構造、演化、太陽活動等基本資料。 (2)學生對資料進行篩選和整理,提取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進一步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取的信息,歸納總結并板

6、書太陽的基本信息。 3.了解太陽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體。 學生根據(jù)記錄匯報自己所知道的太陽系中的天體,并對這些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有些天體可以直接觀察到,如月球、木星、金星等;有些天體比較小或者距離地球比較遠,需要借助天文望遠鏡才能更好地觀察,教師可以出示它們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第二個活動,學生可以經(jīng)歷對太陽系的信息收集、篩選、提取、加工過程,能充分了解太陽系;第三個活動引導學生用肉眼觀察看得見的天體以及借用工具觀察距離很遠的天體,啟發(fā)學生對天體的相對大小、與地球的相對距離等問題進行初步的思考。 三、研討 1.交流和

7、分享自己所畫的太陽系大家庭中都有哪些天體。 2.說說這些天體的相對大小、形狀、軌道、顏色等特征。 預設:太陽系中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天體,它們都是行星,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矮行星;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有些行星也有衛(wèi)星環(huán)繞它們運行;太陽系中還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天體。 設計意圖:通過研討的兩個問題,學生將會認識到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與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學生將更加全面了解這些天體的各種特征。 四、拓展 1.出示彗星的相關資料,展示彗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 2.介紹太陽系的邊界和范疇,讓

8、學生認識到太陽系整個系統(tǒng)的空間概念。 設計意圖:彗星是一種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天體,認識彗星的運轉軌道旨在讓學生對太陽系的空間概念有一個大概的感知。 【板書設計】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有兩個記錄要求:一是讓學生畫一畫他所知道的太陽系中的天體;二是經(jīng)過全班研討后,對太陽系天體圖進行修正和補充。 活動手冊上標注太陽和地球兩個天體,在添加其他天體時,由于受到空間限制,只需要讓學生用圓點表示天體,并寫出名稱,天體間的相對大小和相對距離不是本課的重點研究范疇。 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匯總表匯總各小組匯報的信息,從而得到

9、一張相對比較完整的太陽系天體圖。學生可以用另外一種顏色的筆在活動手冊上記錄經(jīng)過全班研討后的新收獲,將太陽系天體圖補充完整。此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與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2.《八顆行星》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2課。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繼續(xù)研究太陽系,第1課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太陽系中的天體,雖然并未著重講解八顆行星,但是這些行星的名稱都被提及,學生會有一定的印象。 教科書探索板塊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閱讀八顆行星的基本數(shù)據(jù)表,第二個活動是八顆行星排序,第三個活動是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通過層層遞

10、進的三個活動,學生最終建立起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對八顆行星的位置有充分的了解。 【學生分析】 讓學生建立太陽系行星位置關系模型是本課的重要活動。學生利用提供的八顆行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數(shù)據(jù),根據(jù)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建立的行星相對位置模型,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是均勻的。在太陽系中,八顆行星是十分渺小的。本課不僅會加深太陽和太陽系中的組成天體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理解力,對建立有關宇宙空間的概念十分有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它們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

11、 科學探究目標 按一定比例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在此基礎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對位置關系模型。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2.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與客觀事實是有一定距離的。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并可以逐漸被人們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按一定比例對八顆行星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對應排序。 難點:利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對位置關系模型。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透明

12、膠、雙面膠、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出示太陽系示意圖。 2.提出問題:太陽系的八顆行星有哪些? 3.學生簡單回答,教師板書行星名稱。 4.繼續(xù)追問:八顆行星是如何排列的呢? 設計意圖:通過提出問題幫助學生回憶各行星的名稱,引發(fā)學生對天體大小和相對距離這一問題的深入思考,也是對學生關于八顆行星的原認知進行調查。 二、探索 1.閱讀八顆行星的基本數(shù)據(jù)表。 (1)出示八顆行星的基本數(shù)據(jù)表,請學生分享從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13、 預設:學生能夠感受到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相差比較大,大小相差也比較大。 (2)學生自由分享,根據(jù)八顆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數(shù)據(jù)找到距太陽“最近”和“最遠”的行星;根據(jù)八顆行星的赤道直徑數(shù)據(jù)找到“最大”和“最小”的行星。 2.給八顆行星排序。 預設:學生進一步將數(shù)據(jù)進行一一比較,再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重組和排。 方法1:按離太陽的遠近排序。 方法2:按直徑大小排序。 出示學生活動手冊,學生將排序結果填寫在活動手冊上。 3.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 (1)給每個小組準備材料: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

14、透明膠、雙面膠。 (2)學生將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將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shù)字。 (3)教師引導:如何確保八顆行星都能排列在長紙帶上,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應該排列在哪一個折痕處? 預設:此環(huán)節(jié)各行星均可用圓圈或圓點表示,再寫上名稱,雖然八大行星的基本數(shù)據(jù)表中有行星直徑大小的數(shù)據(jù),但是行星直徑大小相差巨大,無法在紙帶上呈現(xiàn),行星直徑大小的數(shù)據(jù)無須處理。 (4)學生對照折痕的數(shù)量,將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學生活動手冊上,根據(jù)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將八顆行星標記在長紙帶上。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排序、建模三個活動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

15、到八顆行星排列和大小的規(guī)律。排序活動只是對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的比較,為后面建立行星位置關系模型時處理數(shù)據(jù)建立基礎,降低難度。 三、研討 1.教師引導學生將制作好的紙帶模型,以太陽為中心,按照正北、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八個不同的方向粘貼在班級黑板上。 2.教師將各小組相同的行星以弧線相連,繪制出八顆行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 3.組織學生交流:你們是如何處理數(shù)據(jù)的? 預設: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不同,制作模型的效率也會不同。因為處理數(shù)據(jù)是一個難點,學生可以充分交流各小組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 4.引導學生思考:觀察全班制作的八顆

16、行星位置模型,你有什么認識或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學生真正地去建立行星位置關系模型,并將全班的模型放在一起觀察。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些圖片與真實的太陽系相差得太遠,實際上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實在差異太大。根據(jù)數(shù)據(jù)來建模,學生就能夠體會到建模過程的客觀性。 四、拓展 布置課后觀察活動:觀察木星,如果有條件的同學可借助雙筒望遠鏡來觀察。 思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我們探索宇宙帶來了哪些便利? 設計意圖:持續(xù)而有效的課外觀測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宇宙的欲望,幫助學生積累感性經(jīng)驗。木星巨大而又明亮,很容易辨認出來,并且我們還可以借助雙筒望遠鏡等工具

17、來觀察木星及其衛(wèi)星,讓學生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觀測工具的進步,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會逐漸深化。 【板書設計】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有兩處需要記錄:一是讓學生給八顆行星排序,二是將整理后的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給八顆行星排序有兩種方法,學生只需要根據(jù)排序要求把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很快就能完成排序。雖然排序的難度不大,但給八顆行星排序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到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與自身大小沒有關系,也為學生進一步處理數(shù)據(jù)建立基礎,降低難度。 學生在建立紙帶模型時,長紙帶會有40多個折痕,利用長紙帶的折痕數(shù)量作為參考,40多個

18、折痕的長度與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的距離數(shù)據(jù)449600(萬千米)做比較,就能給學生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一些啟發(fā)。從遠處著眼,學生能夠更好地對八顆行星進行布局,避免出現(xiàn)畫不下的情況。 3.《日食》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3課。本課繼續(xù)研究太陽系,重點關注太陽系中天體的運行。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它支配著太陽系中所有其他天體的運行。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在運行過程中,天體會發(fā)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現(xiàn)象,比如日食。 教科書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模擬三球運動。學生可以利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發(fā)光,地球儀(或

19、大球)模擬地球,用乒乓球(或小球)模擬月球。第二個活動是模擬日食。第三個活動是匯總觀察結果。本課通過這三個活動為主線開展循序漸進的探究學習。 【學生分析】 日食是學生已知或觀察過的一種天文現(xiàn)象,把日食作為主題,對學生來說不僅有趣、有吸引力,還在于日食的發(fā)生與地球、太陽、月球三者的相對大小和相對運動有關,有助于學生認識太陽系的組成和運行狀態(tài)。同時,日食現(xiàn)象說明了宇宙天體是運動著的,這部分內(nèi)容是學生認識天體運動的典型素材之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日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xiàn)象。 科學探究目標

20、1.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模擬日食現(xiàn)象。 2.對模擬實驗中的現(xiàn)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根據(jù)模擬實驗中的現(xiàn)象進行邏輯推理和解釋。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3.保持關注典型天文現(xiàn)象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并可以逐漸被人們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模擬日食現(xiàn)象。 難點:對模擬實驗中的現(xiàn)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根據(jù)模擬實驗中的現(xiàn)象進

21、行邏輯推理和解釋。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三張顏色和大小不同的圓紙片、支架、雙面膠、畫日食現(xiàn)象的圓片紙、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看圖引入。 出示太陽、地球、月球運動軌道圖。 2.提出問題:你們觀察過日食嗎?知道日食是怎么發(fā)生的嗎? 預設:學生對日食現(xiàn)象有一定的了解和興趣。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它支配著太陽系中所有其他天體的運行。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在運行過程中,天體會發(fā)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現(xiàn)象,比如日食。

22、 3.學生對日食現(xiàn)象進行簡單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提出問題,調查學生前概念,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二、探索 1.模擬三球運動。 (1)出示手電筒、大球、小球。 (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這些物品模擬太陽、地球、月球的運動?在模擬三球運動的過程中,你觀察到了什么? (3)組織學生自由分享,相互交流。 (4)通過交流,提取信息。 總結: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相對位置時刻在發(fā)生變化,在某一個特殊時刻,太陽、地球和月球有可能會處在同一條直線上,手電筒的光線有可能會被擋住。 2.模擬日食。

23、 (1)提出問題:月球真的能擋住太陽嗎?能否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我們的推測? (2)引導學生思考:用什么物體來模擬天體?天體的大小關系如何?天體應該如何擺放?人應該在哪里觀察?如何觀察?等等。 (3)出示模擬實驗器材:三個大小和顏色不同的紙片、支架。 (4)講解模擬實驗方法:將三張紙片擺放在一條直線上,在地球紙片上打上一個觀察孔,讓月球紙片和觀察孔高度一致,將月球紙片轉到離地球紙片遠近略有不同的兩個位置上,通過觀察孔觀察“月球”擋住“太陽”的情況。 (5)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并將看到的日食現(xiàn)象畫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3.匯總觀察

24、結果。 (1)教師張貼班級匯總表,給每組學生提供兩張圓片紙。 (2)學生將1號位置(近)和2號位置(遠)所看到的日食現(xiàn)象畫在圓片紙上,張貼在班級匯總表中。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三球運動為模擬日食做鋪墊,然后學生匯報觀察總結這三個活動,讓學生對日食現(xiàn)象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三、研討 1.提出問題:你們觀察到日食現(xiàn)象了嗎?月球處于遠近不同的位置時看到的現(xiàn)象有何不同? 學生結合班級匯總表,交流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教師小結:當月球位置距離地球較近時,月球能夠擋住整個太陽;當月球位置距離地球稍遠時,月球不能擋

25、住整個太陽。 2.引導學生結合前面的學習,描述太陽系是怎樣的天體系統(tǒng)。 教師總結:太陽系是一個運動著的天體系統(tǒng),這些天體都在不停地相對運動,相對運動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現(xiàn)象。 設計意圖:通過研討學生能夠從匯總表中得出“近大遠小”的道理。同時也幫助學生梳理對太陽系這個天體系統(tǒng)的理解。 四、拓展 1.出示“金星凌日”的圖片(或視頻),介紹“金星凌日”是如何發(fā)生的。 2.提出問題:金星的直徑和地球差不多大,為什么金星看上去那么??? 3.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學習,對“金星凌日”現(xiàn)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設計

26、意圖:借助“金星凌日”現(xiàn)象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太陽系的認識,加深學生對于天體的相對大小、相對距離、相對位置關系的理解,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建立宇宙的空間觀念意識。 【板書設計】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有三個內(nèi)容需要填寫:一是讓學生畫出觀察到的日食現(xiàn)象;二是根據(jù)模擬實驗,畫出日食發(fā)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示意圖;三是對模擬日食實驗進行解釋。 因為學生在“地球”紙片上的觀察孔進行觀察,所以看到的現(xiàn)象會比較直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一只眼觀察。畫日食現(xiàn)象時,太陽沒有被擋住的部分留白,被擋住的部分涂黑。 畫太陽、地球、月

27、球三者的相對位置示意圖時,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模擬實驗中三個紙片所擺放的位置來畫,這里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要從立體圖轉化為平面圖。 “我的解釋”部分學生可以對1號位置(近)和2號位置(遠)所看到的現(xiàn)象不一樣進行解釋,也可通過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對日食現(xiàn)象是如何發(fā)生的進行解釋。 4.《認識星座》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4課。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開展對星座的學習和認識。涉及星座的教學內(nèi)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初步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個“星座”模型,第三部分利用星座找方向,第四部分認識夏季星空,第五部分利用活動觀

28、星盤觀星。本課主要對前兩部分開展教學。 【學生分析】 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對星座已有一定的認識,并且還能說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稱。但是對于星座的含義及特征,可能會知之甚少。如何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星座的概念,將是本課的重要教學目標。本課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導學生建立一個北斗七星的模型,讓學生客觀真實地去認識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確的有關星座的概念,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也不同。 科學探究目標 制作星座模

29、型,對模型進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釋。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認識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養(yǎng)對天文方面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會越來越多。 【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正確的星座概念,認識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難點:學會用各種材料建立北斗七星模型。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紙板、細線、橡皮泥、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聚焦 導語:夜晚,我們能看到

30、天空中閃爍的星星,天空中眾多的恒星組成了不同的星座,你知道哪些有關星座的知識?你是如何知道它們的? 學生自由分享交流。 設計意圖:調查學生的前概念和原認知。 二、探索 1.初步了解星座。 (1)教師介紹星座的由來及其作用,出示統(tǒng)一的星座圖。 (2)學生初步瀏覽統(tǒng)一的星座圖,找一找常見的星座名稱,認一認它們的星座圖形。 2.建一個星座模型。 (1)出示制作星座模型的材料:正方形紙板、細線、橡皮泥。 (2)制作方法。 ① 按要求在紙上打小孔,按長短要求把細線剪好掛在小

31、孔上,再把橡皮泥球掛在細線的下端。 預設:紙板上的孔位和線長短的數(shù)據(jù),實際上是根據(jù)北斗七星與地球的實際距離和七顆星的相對位置關系來確定的。橡皮泥小球掛在紙板上的位置不同,有的離我們遠,有的離我們近。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打成這樣小孔?線為什么這樣長? ② 把模型放到投影機的光束中(或用手電筒照射),轉動模型,讓光從四個角度照射模型,學生分別將橡皮泥球的影子畫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預設:學生可能會畫下許多不同的圖形。因為光只有從模型的某一個側面照射時,學生才會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構成了一個勺子形。 設計意圖:第一個活動讓學生初步

32、了解星座,樹立正確的星座觀。第二個活動,建造一個星座模型。建造星座模型與前面的建?;顒觽戎攸c有所不同,本課重點在于如何讓學生明白模型所傳遞的意思。 三、研討 1.教師展示班級匯總表,各小組把從四個角度照射的投影圖形分別張貼在班級匯總表中。 2.學生觀察各小組所畫的圖像,并討論交流。 3.提出問題:我們畫下來的星座圖像相同嗎?為什么會不同呢?哪一個圖像和北斗七星的形狀相同? 4.教師小結學生的交流情況。 引發(fā)思考: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動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我們對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教師總結:組成北斗七星的星體離我們

33、有遠有近,北斗七星的形狀是我們從地球這一個角度所看到的情況,但實際上,一個星座是由遠近不同、沒有關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組成的視覺圖像。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jù)記錄下來的橡皮泥的影子圖形進行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就模型傳遞出來的信息進行交流。 四、拓展 1.出示北斗七星的詳細資料。 2.閱讀資料,學生進一步認識星座,并嘗試描述、總結北斗七星的大小、遠近等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北斗七星的學習進一步認識星座。帶有具體數(shù)據(jù)的拓展資料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大的震撼,學生對宇宙空間將會有新的認識,明白原來這樣遙遠距離的星空,同樣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表示。

34、 【板書設計】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需要學生畫出不同方向北斗七星的投影圖,填寫模型帶來的啟示。 學生使用投影機(或手電筒)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來的影子會比較大,可以引導學生先用一張白紙放在屏幕上,在白紙上先畫出七個橡皮泥小球的影子,然后再抄到學生活動手冊上。 5.《夏季星空》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星座相當于夜空中星星的平面坐標。由于本課教學時間臨近我國的夏季,選擇夏季星空作為研究對象具有更好的實踐意義。教科書中讓學生根據(jù)北斗七星尋找北極星以便夜間確定方向。由于北極星位于地球自轉軸北端

35、所指的中心,所以北極星始終在北方,如果指導學生進行夜晚觀察活動,北斗七星和北極星都是可以觀察到的,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天文興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星座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學會利用星座尋找方向,認識夏季主要星座的特征,最后利用活動觀星盤觀星,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開展觀星活動。 制作活動觀星盤,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星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星座的位置關系來認識星座。由此,學生在實際觀察活動中認識到星座在天空中有規(guī)律的運動變化——因地球自轉時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因地球公轉而形成的星座逐漸西移現(xiàn)象。這里的活動觀星盤可以讓學生在家里提前制作。

36、 【學生分析】 學生對星座的認識有一定的了解,能說出幾個星座,但對認識星座在生活中的作用不太清楚,而且缺少實際觀察星座的方法。但是學生對有關星座的神話傳說非常感興趣,對星星的研究的興趣也非常大,這些都是有利于完成本課學習任務的因素。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根據(jù)北極星辨認方向,嘗試根據(jù)星座的特征觀察認識星座。 2.制作活動觀星圖,并運用到實際的觀察中去。 科學態(tài)度目標 培養(yǎng)觀星等天文活動的興趣,認識到較長時間內(nèi)持續(xù)地觀察星空活動的

37、意義。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意識到星座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意識到我們可以利用工具更好地認識宇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幾種觀星方法。 難點:制作活動觀星圖,并能利用它在夜晚進行觀星。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活動觀星盤、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觀星軟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看圖引入。 教師出示幾張星座圖,提問:“你知道他們是什么星座嗎?” 學生自由分享回答。 2.提出問題。

38、 教師:白天,我們可以利用天空中的太陽來辨認方位;夜晚,我們也可以利用星座辨認方位。 提問:這些星座有什么作用呢?我們應該如何去認識天空中的星座呢?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星座探究的興趣,同時給出本課需要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明確探究方向。 二、探索 活動一:利用星座找方向 1.導入。 北極星是一顆不太亮的星,但它始終在北方,所以能幫助我們在夜間辨別方向。 2.過程。 (1)教師出示北斗七星和大熊星座的圖片,帶領學生認識大熊星座。 提問:你能在大熊座上找到北斗七

39、星嗎? 學生回答。 (2)繼續(xù)追問:如何根據(jù)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的位置? 預設: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 學生思考。 3.小結。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在北半球,人們通常使用北斗七星來尋找北極星,從而確定方向。北斗七星的勺子前端(勺口)兩顆星連線向外延長5倍處便能找到北極星。 設計意圖:夜間人們對于方向的判斷是比較難的,所以,通過觀察星空中北極星的位置,人們就能夠很好地辨認方向。 活動二:認識夏季星座 1.出示夏季星空圖,教師提供認識星座的一些方法。 (1)定方向

40、。 (2)找明顯特征。 引導學生思考:圖中的星座有何明顯的標志? (3)找亮星,定星座。 織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個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找到它們,也就找到了天琴座、天鵝座、天鷹座三個星座。 2.教師介紹牛郎織女的故事。 提出問題:天琴座和天鷹座的主要標志是什么? 延伸拓展:教師介紹其他星座的主要特征。 預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來幫助學生認識星座的主要特征??椗桥缘乃念w不太亮的星,就是押送織女的天兵;牛郎旁的兩顆星,就是他擔筐中的兩個子女;銀

41、河就是阻隔他們的一條河流。這些可以形象地說明星座的特征,也可以激發(fā)學生觀星的興趣。 設計意圖:學生對夜晚星空的觀察缺少經(jīng)驗,教師介紹三種觀星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尋找星座的方法,便于學生實踐,激發(fā)學生觀星興趣。 活動三:利用活動觀星盤觀星 1.學生準備事先制作好的活動觀星盤。 2.教師講解活動觀星盤的使用方法。 (1)將活動觀星盤舉過頭頂,并轉動觀星盤。 (2)讓盤上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的方位,根據(jù)盤中的星座來認識天上的星座。 3.根據(jù)學生情況成立班級觀星課外小組,并在適當時間組織幾次觀星

42、活動。 4.教師強調有關課外觀星的安全事項。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觀星盤進行實地觀星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親身感受星空的魅力,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三、研討 1.提出問題:認識星座有什么作用? 預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幫助學生了解星座的作用,比如星座在很久以前就被水手、旅行者當作識別方向的重要標志,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星座用于方向識別的作用逐漸減弱,但是航天器還是通過識別亮星來確定自身的位置和航向。 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2.提出問題:我們有哪些辨識星座的方法? 3.學生回顧認識星座的主要方法。 預

43、設:我們可以通過找星座的明顯特征、找亮星的方法辨識一些常見的星座。我們還可以利用活動觀星盤,將盤上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對照辨識其他的星座。 4.教師小結學生的交流情況。 四、拓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安裝有關識別星座的軟件,利用手機軟件辨認星座,讓夜間觀星更加方便。 【板書設計】 6.《浩瀚的宇宙》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6課。從本課開始,學生將了解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銀河系是比太陽系層次更高的天體系統(tǒng)。它是由恒星和其他各種天體組成的巨大天體集團,其中

44、包括太陽在內(nèi)的上千億顆恒星和各種類似的星云以及星際物質。但是人們在長期的觀測中發(fā)現(xiàn),銀河系以外更廣闊的宇宙空間里,還有許許多多像銀河系一樣龐大的星系。這種河外星系,目前已發(fā)現(xiàn)約10億個。 本課學生將通過制作銀河系模型了解銀河系的結構,并通過觀察、評價自己制作的銀河系模型,提出一些對于宇宙有價值的問題。探索宇宙的結構及其運動是天文學家們的主要課題之一,教科書利用形象的資料展示科學家的一些重要探索成果:1.宇宙是由許多龐大的星系組成的,而且至今未發(fā)現(xiàn)其邊界;2.宇宙還在不斷地膨脹;3.恒星有一個較長而復雜的演變過程。通過這些知識,學生對宇宙的結構和運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頭腦中建立起有

45、關宇宙系統(tǒng)的概念。如宇宙是浩大深邃的,是由許多龐大的星系組成的,星系奇異亮麗,恒星多彩變化,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總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宇宙有著無窮的魅力。 【學生分析】 學生上節(jié)課學習了星座的相關知識,接著會思考天空中還有什么,這使得他們對于宇宙充滿了探索欲望??赡苡行W生已經(jīng)通過閱讀課外科技類書籍或是觀看網(wǎng)絡視頻資料,了解了一些關于宇宙的知識,但這絲毫不會影響他們對宇宙的探索欲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tǒng)。 2.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膨脹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46、 科學探究目標 1.制作銀河系模型,對模型進行評價和改進。 2.根據(jù)模型,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認識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意識到宇宙是運動和變化的。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會越來越多。 【教學重難點】 重點: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膨脹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難點:制作銀河系模型,對模型進行評價和改進。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陀螺、紙片、米粒、膠水、學生活動手

47、冊等。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導語:天空中的每一顆恒星都類似太陽一樣發(fā)光發(fā)熱,也有很多類似太陽系一樣的天體系統(tǒng)。我們的太陽系屬于一個恒星集團——銀河系,那么,銀河系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星系呢? 學生自由分享。 2.提出問題:宇宙中還有類似的星系嗎?宇宙有多大? 預設:宇宙的結構浩大而有序,第一級是類似太陽系一樣的天體系統(tǒng);第二級是包含太陽系在內(nèi)的銀河系;第三級是銀河系外和銀河系一樣大的星系集合——河外星系;最后一級是宇宙,包含已知和未知的星系。 引導學生大膽猜想,用自己的語

48、言描述宇宙。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從廣闊無垠的宇宙聚焦到銀河系,使探究問題更明確,更有針對性。 二、探索 1.認識銀河系。 (1)教師介紹銀河系的基本情況和數(shù)據(jù),出示銀河系的“側視圖”和“結構圖”,標記出太陽在銀河系中的大致位置。 (2)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銀河系像什么?你能描述銀河系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嗎? 2.建立銀河系模型。 (1)出示制作銀河系模型的材料:陀螺、紙片、米粒、膠水。 (2)講解銀河系模型的制作方法。 ①在紙片上模擬畫出銀河系的“核球”和幾條“旋臂”,畫好后剪下

49、來。 ②把一些米粒粘在紙片上,模擬銀河系的“恒星”。 ③最后把紙片固定在陀螺上旋轉。 (3)學生制作并觀察旋轉的“銀河系”模型。 預設:學生會發(fā)現(xiàn)高速旋轉過程中的“銀河系”比靜止狀態(tài)下的“銀河系”更接近銀河系的“側視圖”。 (4)教師引導學生對照銀河系的“側視圖”,對我們制作的模型進行評價并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將問題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設計意圖:通過制作“銀河系”模型,將銀河系可視化,直觀探究與銀河系相關的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在動手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關銀河系的問題。 3.河外星系。 教師講解:類

50、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很多,人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河外星系”。同時,教師出示一些典型的河外星系的資料和圖片。 提問:我們宇宙空間有多大? 預設:不論對于地球、太陽還是整個太陽系來說,銀河系都是一個無可比擬的巨大天體系統(tǒng)。但是,通過空間望遠鏡,人類發(fā)現(xiàn)了銀河系以外的星系,例如仙女座星系、獵犬座星系等,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都在高速運動著。 預設:宇宙還處于青年時期,還在長大,還在膨脹。 設計意圖:通過對河外星系的了解,學生認識到銀河系并非宇宙的邊界,銀河系外還有廣闊的宇宙空間,體會到宇宙的浩瀚及無窮魅力。 三、研討 1.提問:

51、銀河系是怎樣的一個星系?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描述銀河系。 預設:引導學生參照銀河系模型,說出“巨大”“運動”等關鍵詞。 2.思考:宇宙有多大?這個問題應該如何回答? 學生自由分享他們知道的宇宙。 預設: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計算一下1光年到底等于多少千米,當學生不能順利讀出那一長串零的時候,可能就會領悟到這個數(shù)字代表的距離之大,也可能會領悟到宇宙之大。 3.設置情境,布置任務: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聯(lián)系,你能用中文格式寫下我們的通信地址的嗎? 預設:在書寫具體的通信地址時,我們需要

52、考慮到銀河系、太陽系、地球、中國等之間的層級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給外星人寫信的方式,拉近學生與宇宙探索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宇宙探究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四、拓展 組織學生觀看恒星變化相關的視頻資料。 教師總結:宇宙充滿著活力,組成宇宙的主要天體在不斷地高速運動著,恒星還在發(fā)生著變化。 【板書設計】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需要學生根據(jù)銀河系的“側視圖”和“結構圖”對自己制作的銀河系模型進行評價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制作模型是“地球與宇宙領域”的重要學習方法,本課的模型制作方法比較簡單,學

53、生只需要照著示意圖模仿即可。這里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制作的模型進行評價,如外觀是否與教科書中給出的“側視圖”相符合;米粒分布是否符合事實形狀;米粒粘貼情況以及能否快速轉動,等等。學生根據(jù)評價及建議可對模型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進。 這里的制作模型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希望學生能夠根據(jù)模型進行推理和想象,從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教學的重點應是讓學生去思考并提出有意思的問題,并不是讓學生去解決所有問題。通過問題的交流和分享,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深層次激起學生探求宇宙的欲望。 7.《探索宇宙》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7

54、課。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涉及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教科書用豐富的資料展示了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重要的科技成果,如各種望遠鏡和航天器等,讓學生了解人類在探索宇宙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努力甚至犧牲,從中感受到科學家對待未知世界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本課中學生將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收集資料,對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然后就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以及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開展討論。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的科學考察技術和方法不斷改進,對宇宙的認識也不斷深化,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宇宙是龐大而神秘的,激勵著人類不斷探索宇宙。 我國在探索宇宙方面

55、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觀看視頻等方式進行了解,讓學生關心時事,關注到科學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并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學生分析】 學生對宇宙的認識只是它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現(xiàn)象,并不是完整的,學生還沒有更深入地探索宇宙中更多的天體,也沒有系統(tǒng)地進行梳理、歸納、排列,或者說還沒有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整體輪廓。探索宇宙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發(fā)揮想象力,建立抽象的空間概念,難度不太大。所以,就學生已知的、初步的理性思維和搜集材料的能力及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月球、地球等天體的了解),教學時應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用

56、恰當?shù)姆椒ㄌ幚硭眯畔⑸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2.人類通過改進技術和工具,不斷地認識和探索的宇宙。 科學探究目標 通過多途徑收集資料,對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 科學態(tài)度目標 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會越來越多。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人類如何通過改進技術和工具,不斷認識和探索宇宙的過程。

57、 難點:通過多途徑收集與宇宙有關的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關于人類探索宇宙的紙質、圖片、視頻等資料。 教師準備:宇宙知識相關網(wǎng)站、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 導語:自從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對我們身處的宇宙充滿了好奇和濃厚的興趣。我們?nèi)祟愂窃鯓犹剿饔钪娴哪??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如何幫助人類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學生自由分享。 教師小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探索宇宙的方法發(fā)生了改變,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也發(fā)生了改變。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充分

58、利用學生對科技進步與宇宙探索之間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對此話題的積極討論,營造課堂學習的良好氛圍。 二、探索 1.教師出示人類探索宇宙的相關資料(或提供拓展資料及相關的網(wǎng)站)。 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 教師提示學生,梳理資料時應著重提取以下兩方面的信息: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了解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教師可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梳理和提煉信息。 (1)人類在探索宇宙各階段中,我們應該提煉哪些信息? (2)提煉出來的信息應該怎樣進行梳理? (3)你能用時間線的方法大致排序嗎?

59、 第一階段: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第三階段:航天時代。 (4)神舟、天宮、嫦娥、玉兔分別對應了我國哪項太空探索工程? 預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順利發(fā)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fā)射,宇航員在太空首次出艙活動。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成功發(fā)射,“神舟八號”順利升空,隨后在太空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兩次,“嫦娥”系列探月衛(wèi)星、“玉兔”號月球車等項目順利實施等,未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 3.學生將提煉的關鍵信息記錄下來,進行分享交流。

60、 4.師生歸納總結提煉的關鍵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過程的思考,建立時間軸,認識到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宇宙空間探索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研討 1.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豐富的資料,實際上是人類不停地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結果。那么,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你獲得了哪些太空知識?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研討分享。 預設:比如說,2世紀時,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統(tǒng)治了西方對宇宙的認識長達1000多年,直到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體系的理論——日

61、心說。日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xiàn)象,但是那時候的人們不能解釋這一奇怪的現(xiàn)象,于是賦予了日食許多神話故事和傳說,后來人類通過觀測逐漸解開了這個謎題。 2.根據(jù)資料,教師組織學生研討:我國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學生進行分享交流。 預設:這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以時間線的形式闡述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大事記,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fā)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未來,我國航天員還要開展登月考察……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采用分享交流的方式,創(chuàng)造輕松活躍的良好環(huán)境,讓學生思維發(fā)生碰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四、拓展 學生互相分享交流自己參加過的天文類實踐活動,再說說以后還可以參加哪些活動。 預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參加課外天文類實踐活動的建議,比如參加學校的天文社團活動、留意近期會出現(xiàn)的天文現(xiàn)象、附近的天文臺信息等。 【板書設計】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