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全冊教案[共49頁]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全冊教案[共49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全冊教案[共49頁](5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jié) 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教學目標 知識 1、概述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2、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fā)展過程的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自身形態(tài)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技能目標 參加資料分析和技能訓練等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目標 認同人類起源與發(fā)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觀點。 重點和難點 ①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②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③認同現代
2、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搜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chuàng)論觀點的資料及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等。 學生:搜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狀態(tài)的圖片資料。 授課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人類的起源 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認識觀察現代類人猿 推測森林古猿當時的生活狀況 敘述課前搜集的有關人類起源的相關資料和內容,小組之間相互交流。 傾聽教師有關生物進化論與神創(chuàng)論的介紹,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觀看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 通過對比找出現代類人猿與人的異
3、同點。 通過觀察圖片和錄像片,小組以合作的方式嘗試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況。 組織交流、評價,并補充。 介紹有關生物進化論觀點與神創(chuàng)論觀點的爭論,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中,存在著唯物觀和唯心觀點的斗爭。 指導學生閱讀圖書和觀看錄像,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問題、思索、回答,并補充。 鼓勵和引導學生從運動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膽進行想像,并進行適當的補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環(huán)境的變化 (地殼的運動導致) 分析課本中的資料,小組之間互相質疑、討論,達成共識:地殼的劇烈運動,使自然環(huán)境發(fā)生變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組織學生分析,教師進行補充、糾
4、正。 古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證據及歷程 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 觀察早期的古人類化石,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根據 書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東非人”所生活的時期及進化狀況、進化的地位。 小組討論、分析交流: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在形態(tài)、勞動、使用工具、語言等方面的變化。 分組游戲。(肢體表達一句話的意思,體會語言的重要性) 指導學生觀察圖中的要點(骨骼的長短、粗細,骨盆的 形態(tài)等)并進行分析,引導答疑,樹立進化的觀點。 強調人類進化過程中幾個方面的重要變化。 提醒學生在生活中應很好地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 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發(fā)展 小組討論: 明確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
5、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尊重生態(tài)規(guī)律。 人猿同祖,人猿應友好相處。我們有責任保護好珍稀、瀕危的現代類人猿。 教育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 滲透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情感教育。 板書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jié) 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課后作業(yè):課時練 第二節(jié) 人的生殖 知識目標: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說明它們的功能。 能力目標:1.描述受精過程以及胚胎發(fā)育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2.運用觀察的方法,有關的插圖和模型,培養(yǎng)
6、學生的識圖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學之中,結合學生現狀,講解上述內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學的性知識和正確的性道德觀,并認識到對其身心健康具有現實及長遠的意義。 2.與父母交流自己對生育和養(yǎng)育的認識,增進敬愛父母的情感。 重點、難點分析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2.如何理解生殖的過程和胚胎的營養(yǎng)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教學準備: ①排卵、受精和開始懷孕的動態(tài)多媒體課件。 ②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多媒體課件示意圖。 ③男性和女
7、性生殖系統(tǒng)側面剖圖掛圖 。 ④印制好的《青春期心理、生理現狀調查》若干份。 教學過程 引言 大家知道,生物的“生”一是指有生命,能夠新陳代謝,而另一方面是指種族和生命的延續(xù),或稱之為繁殖。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 根據老師的講解,逐漸進入問題情景。 【 引言 解到被子植物的生殖發(fā)育,那么人類新個體的產生也要經歷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fā)育形成新個體。這一過程是靠人體的什么系統(tǒng)來完成?組成這個系統(tǒng)的器官都有那些呢?每個器官又有什么功能呢?…… 新授: 生殖 系統(tǒng) 請同學們觀察與思考圖3 出示掛圖:男性生殖系統(tǒng)掛圖
8、 對照圖3仔細觀察 仔細讀圖確認各器官的位置 正確填寫圖4的各部分名稱。 請同學們觀察與思考圖5 出示掛圖:女性生殖系統(tǒng)掛圖 對照圖5仔細觀察 仔細讀圖確認各器官的位置 正確填寫圖6的各部分名稱。 對于重要器官的功能,結合男性和女性成人的第二性征,有助于學生理解睪丸和卵巢的功能。 聽講后結合身邊的成年人進行思考,理解掌握睪丸和卵巢的功能。 生殖 過程 邊示多媒體課件邊講解: 1.精子的特點; 2.卵細胞的特點; 3.排卵、受精和開始懷孕的動態(tài)課件。 仔細觀察,認真聽講,深刻領會,從而理解生殖的過程。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11頁圖IV-8理解從胚胎到新生兒產出的大致過程
9、。 閱讀教材11頁圖IV-8理解從胚胎到新生兒產出的大致過程。區(qū)分胚胎和胎兒。 胚胎或胎兒在母體內是如何生活的呢,對照12頁圖IV-9聽老師的講解。 完成老師的習題:胚胎或胎兒與母體進行的物質交換。 示動畫:分娩的過程。 由此可知,父母的生育不容易,特別是母親,為了你的誕生,要經歷生與死的考驗,作為子女的你應該怎樣做。 交流:描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時,父母的經歷 《第二節(jié) 人的生殖》 【講新課】首先了解什么叫生殖。生殖是指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人類的生殖細胞是怎樣產生的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人類的生殖系
10、統(tǒng)。人體的生殖系統(tǒng)分為男性生殖系統(tǒng)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 【展示】男性生殖系統(tǒng)掛圖(側剖圖)。 【講解】首先讓學生明確圖中各部分的位置(用投影幻燈片),最后歸納如下: 1.內生殖器: (1)睪丸:一對,位于陰囊,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精管:輸送精子的通道。 2.外生殖器:陰囊、陰莖。 從圖上可以看出:男性輸尿管長,它有排尿和排精雙重作用。 男性的生殖細胞是精子,精子很小,長約60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等于一微米),有長尾,形如蝌蚪,能游動。 下面介紹女性生殖系統(tǒng)和構造。 【展示】女性生殖系統(tǒng)
11、的掛圖(側剖圖)。 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各器官的功能如下:(用投影幻燈片)。 1.內生殖器: (1)卵巢:一對位于盆腔子宮兩側,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 ?。?)輸卵管:輸送卵子的通道。 ?。?)子宮: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陰道:胎兒產出的通道。 2.外生殖器:(外陰)。 由于女性在生殖過程中有妊娠、分娩過程,因此結構要比男性生殖系統(tǒng)復雜。 女性的生殖細胞叫卵細胞,直徑0.1毫米以上,幾乎用肉眼可以看到。在正常情況下,兩側卵巢每月只有一枚卵細胞成熟,卵細胞是一個帶放射冠的球體。它的細胞質里含有豐富的卵黃,卵黃是胚胎發(fā)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yǎng)
12、物質。 【建議】在講到子宮時是否考慮可增加一點關于它的位置、結構及分娩時變化方面的知識。(倒置梨形,平滑肌組成,正常重量50克,分娩時凈重1500克,腔容量增加500倍等。)講到陰道時,陰道口外的處女膜問題,未婚女子從事劇烈運動也可破裂,因此不能根據處女膜是否完整,判別是否為處女。 卵細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進入輸卵管。在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會與之結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由輸卵管進入子宮發(fā)育。(看多媒體課件) 【建議】學生這時肯定會想到,如果卵巢排出的卵細胞沒有受精怎么辦,應提示學生,這正是下次課要講的內容之一(月經的由來)。為下節(jié)課內容打下伏筆
13、。 最后講胚胎的形成和發(fā)育時是否可以把本節(jié)課內容前后串聯起來,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 胚胎在母體子宮發(fā)育時所需要的養(yǎng)料和氧,都是通過胎盤(圖Ⅳ-9)從母體獲得的;胚胎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謝產物,也是通過胎盤從母體排出的,因此,婦女在懷孕的九個多月的時間里擔負著自己和胎兒兩個人的代謝負擔,要適當注意營養(yǎng)和休息,以保證自己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同時照顧好孕婦是大家的責任。 【課上作業(yè)】 練習:課時練 課后作業(yè):填寫問卷調查(請看小資料部分)。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人
14、的生殖 一、生殖: 1.概念: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 2.生殖系統(tǒng):(1)男性 A.內生殖器: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腺、前列腺 B.外生殖器:陰莖、陰囊 ?。?) 女性 A. 內生殖器: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 B.外生殖器:外陰 3.生殖細胞:精子、卵細胞。 二、受精,胚胎發(fā)育及營養(yǎng)(用課件,見屏幕上) 好好學習,關心體貼父母,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解的活,報答父母的生育和養(yǎng)育之恩。 第三節(jié) 青春期 知識目標: 1.知道青春期的特點。
15、 2.能正確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 3.知道青春期的衛(wèi)常識。 能力目標:通過活動,培養(yǎng)觀察、思考能力;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 1.養(yǎng)成青春期衛(wèi)生保健的習慣。 2.形成正確的性觀念。 3.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諧的人際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青春期身體變化及青春期心理衛(wèi)生 課前準備: 教師: 1.實物投影儀 2.投影片 3.年級學生情況 4.指導學生排練小品 學生:預習,排練小品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二節(jié) 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生理變化 身高、體重突增;
16、卵巢、睪丸迅速發(fā)育;神經系統(tǒng)、心臟和肺功能明顯增強 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及健康度過青春期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yè): 引言:青春期寄語 出示圖片資料分析青春期生理方面的變化 根據討論總結并強調衛(wèi)生保健 提出問題,引出小品,引導討論,明確方向。 強調正確對待青春期及調試方法。 有疑惑要及時與好朋友交流或與家長老師溝通。 聆聽 觀察、思考討論交流 總結得出結論 演小品 討論,解決疑惑,健健康康度過青春期。 養(yǎng)成良好的生理心理衛(wèi)生習慣,珍惜人生的黃金時期——青春期。 教學過程:(P14---17) 板書設計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青春期寄語 第二節(jié) 青
17、春期 一、青春期的生理變化 身高、體重突增;卵巢、睪丸迅速發(fā)育;神經系統(tǒng)、心臟和肺功能明顯增強 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及健康度過青春期 課堂小結 引言: 投影展示并真情地朗誦: 青春期是人生關鍵時期,是人生過渡時期,走好青春期,是未來成功的基石。在座的同學們有的已經步入了青春期,有的即將步入青春期。有人說,青春期是花季、是雨季。所有關心你的人們會說,你們不要被鮮花陶醉,不要被暴雨打濕,你們要用理智迎接這花季雨季。理智思考之時是你長大之時。人來到世界上,要走過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把握好每個時期是你一生的成功。 怎樣才知道自己到了青春期呢?投影展
18、示圖片資料并出示討論題(見課本P14) 身體其它方面的變化(學生不好意思講)由老師講(略) 在青春期會有那些疑惑?應該怎么辦?演小品;每個小品演后適時請同學討論解答,教師補充(過程略) 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及心理變化。同學們的觀察、思考、討論都很好,尤其是表演小品的同學更為出色。青春期會有很多疑惑或誘惑,你怎樣把握好青春期呢?我建議同學們要與家長、老師、好朋友及時溝通;我把這幾句話送給你們: 如果你想一年受益,你就種花;如果你想十年受益,你就種樹;如果你想終生受益,你就種理想。 認真傾聽并進入新課 觀察思考 小組交流: 1. 男孩和女孩開始身高突增的年齡有差別:一般
19、地說,女孩早于男孩 2. 圖中數據只是某地區(qū)的男女平均值,因此會與自己有區(qū)別。 3. 通過觀察卵巢睪丸發(fā)育趨勢的曲線圖可以發(fā)現,隨著睪丸卵巢的發(fā)育,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依次明顯增加,體重也增加,所以,體形也會放發(fā)生變化。 《小品一》請假(大意是女生向體育老師請假被批準,男生有意見) 《小品二》上課走神(大意是男生第一次遺精,女生初潮不知如何應對,致使上課好朋友之間傳紙條,影響上課) 《小品三》赴約嗎?(大意是一女生接到同班一帥氣男生的紙條,約她晚上去看電影,去還是不去?)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yǎng) 第一節(jié) 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 教學目標 ①說出人體需要的主
20、要營養(yǎng)物質。知道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和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來源。 ②了解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來源和缺乏癥狀。 ③加深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處理數據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 ④讓學生關注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認同人類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是來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⑤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難點 ①營養(yǎng)物質的類別,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生對探究數據的處理。 ②探究活動的組織,如何減少實驗的誤差是該節(jié)的難點。 課前準備 教師: ①學生分成4~5人一個小組,選出組長,并進行分工,分別負責操作、記錄、處理數據發(fā)言。 ②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和
21、比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的各種材料用具。 學生: ①調查人們都吃哪些食物。 ②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不模仿教材中現成的裝置,怎樣利用廢棄物制作實驗裝置,各小組帶上自制的裝置。(其中錐形瓶、溫度計、試管夾、鐵勺由教師提供)。 ③預習無機鹽、維生素相關知識,上網查相關資料豐富以上知識。并結合知識自編自演與之相關的病人,課堂上表演。 課時分配:2課時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yǎng) 第一節(jié) 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 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來源。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并且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來源廣泛 探究:
22、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制定計劃 實施計劃 得出結論 表達交流 水 無機鹽與維生素 種類 缺乏時病癥 相應食物治療 膳食纖維 小結,談收獲 練習鞏固 作業(yè):進一步探究 認真聽題,積極思維并舉手回答。 寫出兩種常吃的食物,查閱教科書第41-42頁“常見食物成分表”,并填寫在教科書上。 討論:①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呢? ②不同食物所含營養(yǎng)物質的種類和數量是否相同?比較、歸納得出結論。 在教師指導下看書自學與同學交流。舉出含糖類較多的食物,寫在圖IV-18的旁邊,再舉
23、出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寫在圖IV-20的旁邊。 討論細胞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與體細胞所含物質有什么聯系?在老師的啟發(fā)下討論得出答案。 看教材第23頁中的插圖,學生互相交流,各小組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并確定問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確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不同作出的假設也就不同,實驗的方法步驟也會有區(qū)別。 各小組根據自己小組提出的問題充 分討論后作出假設。 根據小組確定的探究課題,制定探究計劃,并對制定的計劃進行討論完善后,各小組用自制的裝置和教師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課前的分工進行操作。 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和分
24、析得出結 論: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不同。 小組代表發(fā)言,小組間進行交流。 如:誤差大的進行反思。 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同時產生強烈的探求欲望。 積極、涌躍通過“醫(yī)生看病”的活動,輕松、愉快學習掌握相關知識。 學生根據活動情況將相關知識填入P25表1及P26表2。 積極發(fā)言,談自己收獲及感想。 學生自行完成練習,可小組討論。 設疑、提問、引入新課巡視,指導學生查閱表格。觀察大多數學生完成后,引導學生對這兩種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進行比較,并引導學生討論,適時給予鼓勵性評價。 細胞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與人體細胞所含物質有什么
25、聯系? 創(chuàng)設情景,指導學生看書。 巡視檢查大多數學生完成后,組織小組討論交流,給予鼓勵性評價。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到各個小組進行個性化指導。 為學生提供實驗材料和用具,指導完善探究方案。 提示學生注意減少實驗的誤差和注意安全。 巡視并對探究過程予以適當的點撥指導。 引導學生從各組的報告中發(fā)現問題,吸取經驗。 指導學生分析誤差的原因。 創(chuàng)設疑問,引入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組織、引導學生診斷、討論。 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維持其學習積極性。小結有關內容。 巡視指點
26、 第二節(jié) 消化和吸收 教學目標: ①描述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過程;③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并得出合理的結論;④嘗試解讀營養(yǎng)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圖;⑤分析小腸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說出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②分析小腸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難點: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準備:①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掛圖;②相關的實驗準備;③制作小
27、腸壁結構折疊模型 教學時數:2課時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進行新課 一、食物在消化系 統(tǒng)中的變化 1、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 2、探究饅頭在中腔中的變化 提出問題 制定并實施計劃 表達交流、得出結論 3.消化的全過程 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 (1)〈資料分析〉 小腸的特點 (2)〈進一步探究〉 家畜小腸的內部結構 三、小結、課后練習 (1)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2)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胖瘦
28、與消化吸收的關系。 觀看畫面、回答問題 (1)思考,結合自己的體驗回答 口腔內與消化有關的結構和主要作用。 (2)細嚼饅頭,說出自己嘗出什么味道?并思考為什么會嘗出甜味? (3)根據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計劃。交流探究計劃,實施探究計劃 (4)小組交流探究過程、結果和結論并分析。 (5)提出改進意見 (6)全班交流觀察的現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結論。 (7)概括消化的概念 ①仔細觀看,為完成“西瓜子歷險記”作準備。 ②思考、回答問題。 ③觀察實驗現象并回答問題 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④設計表格,歸納總結,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
29、能。 ⑤展示自己設計的表格,并相互評價。 閱讀資料,比較:大腸、小腸的特點,理解小腸的特點與其功能的適應。 用放大鏡觀察,加深理解小腸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觀察、理解小腸內表面的皺壁及絨毛的作用。 課后完成 (1)設問引起學生疑惑,激發(fā)學習欲望。 (2)教師啟發(fā):引入新課 演示消化系統(tǒng)組成的課件、提問 (1)引出口腔中的消化,讓學生體會進食時牙齒、舌、唾液的作用。 (2)請學生嚼咀饅頭,設問,引出饅頭在口腔中發(fā)生的變化,引起學生進行探究。 (3)媒體演示P30探究提示及參考方案。 (4)教師巡回指導、答疑。 (5)指導學生進一步完善探究計
30、劃。 (6)鼓勵、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補充。 (7)引導學生歸納消化的概念 ①媒體演示消化的全過程 ②設問:胃病和肝炎對消化的影響及其保健。 ③演示P33的演示實驗,提問:膽汁對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④插入練習P35第2題和P35技能訓練。布置P35第1題 ⑤評價、肯定學生的設計 引導學生分析P33的資料比較大腸、小腸的特點有何異同。 指導學生觀察豬小腸的特點。 展示制作的小腸內表面的折疊模型。 小結: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布置P35練習第3題 第三節(jié) 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 教學目標 1.舉例說
31、出什么是合理營養(yǎng) 2.關注食品安全 3.嘗試運用有關合理營養(yǎng)的知識,設計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關心長輩的飲食。 4.認同環(huán)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tǒng)一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 ①關注合理營養(yǎng)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②學生通過分析,認同環(huán)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tǒng)一性。 難點 設計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由意識轉化為行為。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一、合理營養(yǎng) 1.不注意合理營養(yǎng)的危害。 2.什么是合理營養(yǎng)? 3.“我”該怎么做? 4.運用知識指導生活,設計午餐食譜。 合理營養(yǎng) 關注健康生活,進行情感教育。
32、 二、食品安全 整體感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怎樣購買安全食品。 ①包裝食品的安全。(會讀包裝內容)。 ②非包裝食品的安全(有一雙火眼金睛) 2、預防食物中毒 3、防止食品污染。 通過討論,認同環(huán)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統(tǒng)一性。 4、了解綠色食品。 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相關知識 方案一:①學生課前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自主討論不良飲食習慣、不合理營養(yǎng)的危害。②觀察討論歸納:怎樣做才是合理營養(yǎng)。③師生、生生合作為該班制定一個合理營養(yǎng)文明公約。④再次為家長重新設計一份午餐食譜,并對比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班評一評,比一比
33、,然后參加全年級的設計賽,并把好的作品辦成生物???。 方案二:4人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性學習,閱讀書上提供的信息并觀察書上的插圖或自制投影片,結合身邊實例相互討論交流,在教師引導下進一步明確什么是合理營養(yǎng)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設計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譜并利用節(jié)假日親自烹調為長輩獻上一份愛心。 閱讀課后“營養(yǎng)師”資料,拓寬視野。 方案三:4人小組合作,以課題形式展開調查,收集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寫出調查報告,課堂上小組交流,相互評價,并用所學知識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為長輩敬孝心。(注:書上第三節(jié)內容可作為學生調查過程中查閱的資料之一。) 學生根據課前布置,發(fā)布收集到的有關食品安
34、全的消息 學生閱讀食品包裝盒上的內容,分組討論,并推舉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 學生就課前詢問了解的常識進行組間交流。 小專家進行現場小講座,學生聽取有關知識,并可提問和補充。 學生思考問題,展開討論,解決問題。 學生討論:1、能用發(fā)霉、變質的殘羹剩飯或飼料喂養(yǎng)家禽家畜嗎?為什么? 2、有人說有“蟲眼”的蔬菜水果,農藥含量少,可放心購買。對嗎? 學生在教師啟發(fā)下思考:實際生活中哪些行為最終會導致食品的污染? 學生通過討論,認同環(huán)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統(tǒng)一性。 方案一:學生閱讀有關資料,思考并了解綠色食品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 方案二:根據討論提綱小組自主合作討論人類活
35、動與環(huán)保、食品安全之間的關系,學生閱讀“綠色食品”資料,以便拓寬視野,并自主地在課外收集此方面的信息(如轉基因食品)(可通過剪報、上網查詢、收看電視相關節(jié)目、VCD光碟等途徑獲得。) 督促學生完成課前任務并指導學生觀察、自學、組織全班交流。 點評;引導學生對比了解科學知識前后對健康生活的作用。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列舉教師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典型實例及指導學生閱讀書上提供的報刊信息,引入課題;引導學生討論,組織并參與全班交流、點評,保證交流的正確性、有效性。歸納并用投影片展示該如何合理營養(yǎng)。 課前提出課題(調查當地青少年營養(yǎng)不良狀況;調查因不注意飲食安全帶來的危害)指導學生開
36、展調查(訪問、查閱資料)組織交流,做出評價。 聽取學生的資料發(fā)布,引導學生分析,組織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對學生發(fā)言予以肯定并糾正補充某些內容。 聽取學生發(fā)言,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比較,建議學生課后到菜市場進行“實戰(zhàn)演習” 和學生一起聽取小講座,對進行表演的同學予以充分肯定 教師提出思考問題 認真聽取學生討論并及時調控。 引導學生深層次地從防治環(huán)境污染的角度認識食品安全問題。 肯定學生的分析,再次強調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指導學生閱讀39頁綠色食品的資料,鼓勵學生上網查詢,進一步了解該方面的信息。 展示討論提綱,指導閱讀,鼓勵學生課外學
37、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jié)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分析資料,說出呼吸道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同呼吸道對空氣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體驗“食不言”,養(yǎng)成”食不言”的好習慣。 重點和難點 重點: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組成和呼吸道作用。 難點:說出呼吸道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呼吸系統(tǒng)組成圖,寫有呼吸系統(tǒng)各器官名稱的紙片,雙面膠。 2.給參加表演的
38、學生提出要求的投影片 學生準備: 小組所扮演角色的資料。 教學流程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生活設問 1.問題推斷 2.簡圖展示 2.粘貼標識 3.指導活動 3.角色扮演 4.遞進探究 4.思考交流 5.小結陳述 5.評議小結 教學過程 教師修改意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課 1.設問:魚兒離不開水,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1.思考回答:魚離開水不能呼吸.它的呼吸器官鰓不能利用空氣中的氧氣。 2.探究:當一個人不小心落了水,若搶救不及時會導致意外死亡,有誰知道死亡的真正原因?
39、 2.學生推斷。 (1)可能是腸胃里進了大量的水。 (2)口鼻進入大量的水,憋氣致死。 (3) 3.陳述:意外死亡真正原因是由于口鼻內進了大量的水,不能呼吸所致。當一千人降生到這個世界時.就生存而言,不僅僅需要食物,也需要氧。食物獲取與消化系統(tǒng)有關,氧獲得與哪種系統(tǒng)密切相關呢?是呼吸系統(tǒng)。讓我們一起進入呼吸系統(tǒng),探索呼吸系統(tǒng)的奧秘。(學 生相互補充)。 3.印證求真。 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1.履示:氧氣進入人體與呼吸系統(tǒng)有關。呼吸系統(tǒng)有哪些器官呢?出示呼吸系統(tǒng)模式圖(無文字說明),請大家觀察,結合經驗說一說。請一位同學自告奮勇地上來填圖。 1.填一填
40、:用字符(呼吸遭、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完善呼吸系統(tǒng)組成圖。 2.小結:呼吸系統(tǒng)組成包括兩個部分: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 2.學生評議,相互補充,小結綜述。 呼吸系統(tǒng)作用 1.啟發(fā)提問:溺水者在搶救以前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內的污物? 1.思考回答:清除口鼻內污物有利于氣體進入體內。 學聲評議補充, 2.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鼻內污物的目的是什么? 2.是使溺水者的呼吸道通暢,以利于氣體進入肺,否則容易進入胃內.回氣時可以帶動胃內食物返出.出現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 3.設問:自古呼吸一條路,溺水者搶救實例充分說明了呼吸
41、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呼吸道僅僅是氣體的通道嗎? 3.學生沉思。 4.指導學生看書。 4.學生閱讀資料分析”,分小組討論呼吸道的作用。 5.活動指導:現在向大家介紹幾個小朋友,他們將有助于我們了解呼吸道作用。有請各位小朋友;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分別由一人扮演,順序入場。 插話:你們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它們又有什么作用呢? 注意對課堂的調控,引導學生判斷敘述的準確性 5.角色扮演: 小鼻子:嗨!我是鼻子,是空氣進入肺的第一關;我們的呼吸道成員都有骨或軟骨作支架,而且有彈性,管腔保持開放狀態(tài),管壁不致坍陷,阻礙氣流進出。我的鼻腔前部有鼻毛。
42、 鼻毛有阻擋灰塵,過濾空氣作用。我的能力足有限的,如果粉塵過多,我依然束手無策,只有寄希望我的兄弟氣管、支氣管處理。我的鼻粘膜還能分泌黏液,粘膜內有毛細血管。黏液有濕潤作用.毛細血管有溫暖作用。 這就是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鼻子。 咽:嗨!我是咽,既是食物通道,又是空氣的通道。 喉:嗨!你們好!我是喉,有聲帶,可發(fā)出聲音,你們可要好好保護我,否則出現喉炎就麻煩了。我的喉口有會厭軟骨,呼吸打開,使空氣暢通無阻。吞咽時蓋住喉口,可要小心啦,不要邊吃飯邊談笑,否則,食物誤人氣管那就麻煩了。 討論與交流 1.根據活動設計系列問題(投影顯示)。 (1)呼吸道有什么結構功能保證
43、氣流暢通? (2)患重感冒時,往往用嘴呼吸,在這種情況下,早上醒來時會覺得嗓子非常干,這說明了什么?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3)若氣管炎若不及時治療,容易患肺炎:,這是為什么? (4)痰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不要隨地吐疑? (5)呼吸道除了保證氣流暢通外,還有哪些作用?這些作用是如何實現的? 1分組討論, 學生代表發(fā)表對問題的看法.學生相互補充。 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探究。 A.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 B.北歐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括的人相比.鼻子形狀可能有什特點,為什么? 2.教師
44、小結 2.呼吸道“小伙伴”評議、小結。 本課小結 1.小結:現在大家可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嗎?呼吸道作用: 一、 氣陣進出肺的通道 二、溫暖、清潔、濕潤, 1.學生記錄。 2.呼吸道能力有限,保持環(huán)境十空氣新鮮、清潔十分重要。為了能吸收到安全的氧,試問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2.學生即興作答,自由發(fā)揮。 本課小結 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認識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以及呼吸系統(tǒng)及器官的功能與作用。 板書設計 一、呼吸系統(tǒng)組成 鼻 咽 呼吸系統(tǒng) 呼吸道 支氣管 氣管 肺 二、呼吸通作用 1.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2.清潔、濕潤、溫暖 教后感
45、 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氣體交換的原理。 2.通過測量胸圍差,概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3.通過資料分析等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能力目標 1.通過測量胸圍差,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2.能動手操作本節(jié)課實驗,并對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自己的胸圍差,使學生能對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從而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呼吸系統(tǒng)的好處。 ●教學重點 1.肺與外界的氣體
46、交換。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3.通過測定胸圍差,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和觀察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觀察、總結能力。 ●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測量胸圍差的方法。 2.通過模擬實驗,找出胸廓容積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3.分析設計對照實驗的目的。 ●教學方法 實驗法、綜合法、講解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軟尺、多媒體、模擬實驗模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提出問題,明確學習目的)外界的空氣經過呼吸道的處理后是如何進入肺部的
47、?在肺中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氣體又是如何達到全身各處的? 學生:(猜測并假設) (1)當肺變大時外界空氣就進去了;當肺變小時,肺內氣體就排出。 (2)當氣體到達肺后,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輸到全身各處。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發(fā)表看法,設置懸念)同學們敢于大膽猜測和設想,這種精神很好,現在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你們的假設是否正確,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多媒體畫面,讓學生觀看肺的動畫片)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肺有節(jié)奏地呼氣和吸氣,每分鐘大約呼吸16次。 教師:(讓學生自己體會感
48、覺)現在請同學們用手按在胸部兩側,深深地吸氣,你會感覺到肋骨如何運動?胸廓如何變化? 學生:(讓學生看肺的動畫:肺有節(jié)奏地呼氣和吸氣,同時仔細體會感覺,研究討論后得出的結論)當深深地呼氣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當深深呼氣時肋骨向下向內運動,胸廓變小。 教師:剛才同學們僅憑感官感覺到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不是準確呢?是否與科學事實相符呢?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進行準確的測量呢? 學生:(動腦筋,提出實驗辦法及方案,對自己的感覺充滿自信)用軟尺測量吸氣和呼氣時胸圍的長度。如果吸氣時長度變大,呼氣時長度變小,就說明我們的感覺是對的。 教師:好,同學們想的辦法很好
49、。我們現在就可以通過測量胸圍來探究呼吸運動中胸廓容積是否發(fā)生變化?,F在請同學們參照課文中的實驗方案,分組實驗。(提醒學生要注意實驗要領)1.測量時身體取自然站立姿勢,雙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氣,呼吸要均勻。2.軟尺的位置要合適。3.軟尺不要有折轉。4.作好記錄數據:盡力深吸氣終了時的胸圍長度,盡力深呼氣終了時的胸圍長度;5.測三次記錄好數據并設計表格,算出平均值。 學生:〔實驗活動:根據實驗要求每3~4人一組(男女分開)。測三次后將胸圍差數據記錄在各小組設計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各小組分別向老師匯報〕 教師:(組織學生對胸圍差數值進行分析,提出如下問題進行討論) 1.你的
50、胸圍差明顯嗎?同年齡同性別的同學胸圍差有差別嗎?如果有差別,原因是什么? 2.胸圍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積的變化嗎?除胸廓前后徑、左右徑的變化外,還可能有什么變化影響胸廓的容積?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討論后得出) 1.我們的胸圍差(不)明顯。同學間的胸圍有差異,這與年齡、性別以及是否經常鍛煉有關。 2.胸圍差并不能全代表胸腔容積的變化。除胸廓前后徑、左右徑的變化外,隔肌的收縮和舒張也會影響胸廓的容積。 教師:很好。同學們剛才通過準確測量,認真計算,得出正確的結論和推測。 教師:(播放多媒體,演示肋間肌收縮和舒張,膈肌收縮和舒張。讓學生仔細觀
51、察) 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后討論:當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時肋間肌和膈肌是如何運動的?胸廓容積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邊觀察邊討論,互相補充后做答)當呼氣時肋骨間的肌肉收縮,胸廓的前后徑、左右徑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也增大,胸腔容積變大;呼氣時正好相反。 教師: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是不是和同學們所描述的那樣?是由于吸氣后使胸廓擴大,還是由于胸廓擴大導致吸氣? 學生:(1)是由于吸氣后使胸廓擴大。 ?。?)是由于胸廓擴大導致吸氣。 教師:請會游泳的同學說說,剛下水時,如果水超過胸部。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學生:會感到呼吸困難(吃力)
52、,胸廓受到水的擠壓,胸廓擴張受到影響。 教師:古代有些女子將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緊,以保持苗條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響,體質下降。為什么? 學生:胸廓的擴張受到影響,吸氣受到影響,不能正常呼吸,體質下降。 教師:通過以上兩例,你能說出胸廓擴張和呼吸的關系嗎? 學生:胸廓擴張,胸腔容積變大,吸氣;胸廓受壓, 胸腔容積縮小,呼氣。 教師:同學們說的是否正確呢?我們通過模擬實驗來研究,(模擬膈肌的運動)你們從模型中看出兩氣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氣球在什么情況下漲大?在什么情況下回縮? 學生:兩氣球代表兩葉肺,橡皮膜代表膈肌;當橡皮膜收縮時,氣球脹大;當橡皮膜舒張時
53、,氣球回縮。 [課堂小結]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一個容器中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氣體的總量沒有改變,當容器的容積增大時,氣體壓力就?。蝗莘e縮小時,氣體壓力就大。胸廓也是這樣,當氣體壓力低于外界壓力時空氣就被吸入;當氣體壓力高于外界壓力時,空氣就被壓出。 肺富有彈性,當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收縮使得胸腔容積擴大時,肺便擴張,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縮小,于是氣體就被吸入。當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舒張使得胸腔容積縮小時,肺便收縮,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增大,于是氣體就被排出。 ?。垤柟讨R] 教師:現在我們共同回憶一下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原理及過程。 學生:回答(
54、略)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活動與探究 課題:測量與計算肺的容積。 材料:圓氣球、軟尺。 制定計劃: 得出結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蹖胄抡n]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并且又學習了第二節(jié)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中的第一個問題,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也就是肺通氣。肺通氣包括吸氣和呼氣,(復習:示小黑板)那么氣體到達肺部以后發(fā)生什么變化?又是如何到達全身各處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板書: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壑v授新課] 氣體擴散的原理
55、: 教師:媽媽在廚房里炒菜,我們在外面就能聞到炒菜的香味,為什么?說明了什么? 學生:在外面能聞到炒菜的香味,是菜的香味從廚房里飄到外面的緣故,說明了香味能由近及遠地飄,即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 教師:很好。人體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來實現的。 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教師:P50“資料分析”,1、演示實驗同,2、分析表格中的數據,3、討論以下問題) 1.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渾濁程度不同說明了什么? 2.在實驗裝置中,為什么要設置甲瓶? 3.人體呼出的氣體和環(huán)境中的氣體有什么差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 學生:(學生認真閱讀
56、“資料分析”,分析討論實驗數據,分組思考、討論、互相補充后作答) 1.甲瓶中石灰水的渾濁程度小,說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渾濁程度大,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2.在實驗中,甲瓶是這個實驗的對照組,起到對比的作用。 3.從數據表中看出: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少,氧氣的含量較多;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多,氧氣含量較少。由此可以推測,在人體內也發(fā)生了類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樣的過程。根據對呼吸道和肺的結構的分析,可以推斷這一變化發(fā)生在肺部。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為什么會在肺部發(fā)生這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怎樣發(fā)生的呢?
57、 學生:可能是肺具有一定的結構特點適合氣體的擴散作用吧。 教師:那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肺的結構特點吧。(播放多媒體展示肺泡的結構,讓學生仔細觀察肺泡有哪些結構特點適合進行氣體交換) 教師:肺泡的數量很多,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肺泡這樣的特點很適合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教師:(播放多媒體,展示“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動畫圖)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肺部的氣體變化是否是因為氣體的擴散作用。 學生:(認真觀看“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動畫圖,經過討論補充,得出結論)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靜脈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
58、含量比靜脈血中的少,因此靜脈血流經肺泡外的毛細血管時,肺泡內的氧便透過肺泡壁、毛細血管壁擴散到血液里;同時靜脈血里的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肺泡壁擴散到肺泡中,然后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教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那么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樣到達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 學生:進入血液中的氧,通過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 教師:氧最后是在細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播放多媒體,演示血液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的毛細血管網時,血液中的氧和各組織器官進行新陳代謝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相互擴散的過程,讓學生觀察、分析后作答)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得出結論)氧最后是在組
59、織器官中的毛細血管被利用的。 [課堂小結] 教師:(播放多媒體畫面展示這兩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現在請同學們回憶“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所有內容。 學生:互評和檢查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是否已經達到了學習目標。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以評價和鼓勵。 指導學生討論課后練習,給予點撥、幫助、引導。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一、 肺通氣 二、 肺內的氣體交換 氣體交換的原理: 擴散作用(高濃度——低濃度) 三、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四、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鞏固練習] 1.測定胸圍差時,被測者要自然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均勻呼吸
60、,還要做到(答案:A?。? A.不挺胸、不屏氣 B.挺胸、不屏氣 C.挺胸、屏氣 D.不挺胸、屏氣 2.氧氣進入人體最終要到達(答案:C ) A.肺 B.血液 C.細胞 D.心臟 3.做人工呼吸進行口對口吹氣時,每分鐘吹氣的次數應是(答案:B ) A.12~14次 B.16~18次 C.60~70次 D.100次以上 4.在學校體檢中,強強同學的肺活量三次測試結果分別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毫升。請問強強的肺活量應是(答案:D?。? A.3100毫升 B.3500毫升 C.3600毫升 D
61、.3800毫升 5.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肺泡周圍毛細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過的細胞層數為(答案:B?。? A.1層 B.2層 C.3層 D.4層 6.人在劇烈運動后,呼出的氣體比吸入的氣體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答案:B?。?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水蒸氣 7.人在溺水時,受阻礙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煤氣中毒時,受阻礙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 答案:A C) A.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B.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C.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D.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8.某夫婦被懷疑害死了一女嬰,
62、法醫(yī)在鑒定時將死嬰的肺部剪下一塊,投入水中,結果肺塊下沉,法醫(yī)判斷嬰兒為產前死亡,這對夫婦無罪。法醫(yī)判定的理由是(答案:D?。? A.肺泡內充滿了痰液 B.肺會吸水呈海面狀 C.肺泡充滿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氣呈實體狀 9.適應于肺泡與外界空氣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是(答案:B ) A.鼻腔內有鼻毛 B.氣管、支氣管都有軟骨支架 C.肺泡壁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D.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10.體育課進行100米賽跑后,同學們出現的現象是(答案:B) A.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都不變 B.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都增加
63、 C.呼吸比較深,呼吸頻率不變 D.呼吸比較淺,呼吸頻率增加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眾所周知,長江、黃河養(yǎng)育了億萬中華兒女。同樣,在我們體內也有一條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它能及時將養(yǎng)料運輸給細胞,又能及時運走體內的廢物。這條運輸線就是遍布在全身的血管(blood vessel),血管里流動著血液(blood)。 第一節(jié) 流動的組織-------血液 課型:新授課 課時:2 教材分析:以生活實際為背景,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血液的組成和功能,可以較好地突破重點解決
64、難點。 學情分析:學生對血液既熟悉又陌生。雖有流血、驗血的經歷,但對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還知之甚少。所以教師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于掌握。 教學目標: 1、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 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情景---實驗探究----分析討論---解決疑難----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1、血漿(blood plasma)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 成分:90%的水 血
65、漿蛋白7% 2、血細胞(blood cell ) 紅細胞(RBC):無核、兩面凹的圓餅狀。含血紅蛋白(Hb),呈紅色。 功能:運輸氧 白細胞(WBC):有核、數量少。 功能:吞噬細菌和病毒 血小板(PLT):無核、最小、形狀不規(guī)則。 功能:凝血、止血 激情、質疑 分析資料 相互交流 觀察、分析、表述、交流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 進一步鞏固 解答 創(chuàng)設情景:為什么失血過多會死亡? 出示資料 質疑:為什么
66、把血液稱為“流動的組織”? 演示實驗:加入抗凝劑后的雞血出現分層現象 問題:分幾層? 有什么成分? 其功能如何? 組織學生實驗: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巡視指導 知識回顧 感悟與收獲 達標檢測:瞭望角 布置作業(yè) 第二節(jié) 血流的管道------血管 課型:新授課 課時:2 教材分析:以觀察小魚尾鰭實驗為背景,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描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學會區(qū)分三種血管。 學情分析:學生對血管的知識知之甚少,所以教師要注意多從感性認識出發(fā),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1、 描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市教育局冬季運動會安全工作預案
- 2024年秋季《思想道德與法治》大作業(yè)及答案3套試卷
- 2024年教師年度考核表個人工作總結(可編輯)
- 2024年xx村兩委涉案資金退還保證書
- 2024年憲法宣傳周活動總結+在機關“弘揚憲法精神推動發(fā)改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專題宣講報告會上的講話
- 2024年XX村合作社年報總結
- 2024-2025年秋季第一學期初中歷史上冊教研組工作總結
- 2024年小學高級教師年終工作總結匯報
- 2024-2025年秋季第一學期初中物理上冊教研組工作總結
- 2024年xx鎮(zhèn)交通年度總結
- 2024-2025年秋季第一學期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總結
- 2024年XX村陳規(guī)陋習整治報告
- 2025年學校元旦迎新盛典活動策劃方案
- 2024年學校周邊安全隱患自查報告
- 2024年XX鎮(zhèn)農村規(guī)劃管控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