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4.5 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 4.5.2 線段的長短比較跟蹤訓(xùn)練4含解析新版華東師大版
《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4.5 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 4.5.2 線段的長短比較跟蹤訓(xùn)練4含解析新版華東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4.5 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 4.5.2 線段的長短比較跟蹤訓(xùn)練4含解析新版華東師大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4.5.2線段的長短比較4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如圖,下列等式中錯誤的是( ?。? A. AD﹣CD=AB+BC B. BD﹣BC=AD﹣AC C. BD﹣BC=AB+BC D. AD﹣BD=AC﹣BC 2.如圖,把AB延長到C,使BC=2AB,再延長BA到D,使AD=3AB,則DC等于AB的( ?。? A. 4倍 B. 5倍 C. 6倍 D. 7倍 3.如圖,點C為線段AB上一點,若線段AC=12cm,AC:CB=3:2,D、E兩點分別為AC、AB的中點,則DE的長為( ) A. 6 cm B. 12 cm C. 4 cm D. 10 cm 4.如圖,已
2、知線段AB=8cm,點C是AB上任一點,點M、N分別是AC和CB的中點,則MN的長度為( ?。? A. 5cm B. 4cm C. 3 cm D. 2 cm 5.如圖,C是線段AB的中點,D是線段AC上一點,且DC=,若BC=4,則DC等于( ?。? A. 1 B. C. D. 2 6.已知線段AB,在AB的延長線上取一點C,使AC=2BC,在AB的反向延長線上取一點D,使DA=2AB,那么線段AC是線段DB的( ?。┍叮? A. B. C. D. 7.點M、N都在線段AB上,且M分AB為2:3兩部分,N分AB為3:4兩部分,若MN=2cm,則AB的長為( ?。? A
3、. 60cm B. 70cm C. 75cm D. 80cm 8.已知線段AB=6cm,在直線AB上畫線段AC=2cm,則線段BC的長是( ) A. 4cm B. 3cm或8cm C. 8cm D. 4cm或8cm 二.填空題(共6小題) 9.如圖,點C、點D在線段AB上,E、F分別是AC、DB的中點,若AB=16cm,CD=7cm,則線段EF的長為 _________ cm. 10.如圖,點C是線段AB上的一點,M、N分別是AC、BC的中點,且MN=24cm,則線段AB= _________?。? 11.如圖,AB=3,AC=5,延長BC到D,使BD=4BC,則AD的長是
4、 _________?。? 12.如圖,C是線段BD的中點,AD=3,AC=7,則AB的長等于 _________?。? 13.已知線段AB=5,在直線AB上取點C,使BC=7,點D為AC的中點,則線段BD的長度為 _________ . 14.延長AB到C點,使BC=AB,D為AC的中點,BC=2,則AD= _________ . 三.解答題(共10小題) 15.如圖,線段AB=14cm,C是AB上一點,且CB=5cm,O為AB的中點,求線段OC的長度. 16.已知:如圖,B、C是線段AD上兩點,且AB:BC:CD=2:4:3,M是AD的中點,BM=15cm,求線段M
5、C的長. 17.如圖,C為線段AB的中點,N為線段CB的中點,CN=1cm.求線段CB、線段AC、線段AB的長. 18.畫圖并計算:已知線段CD;延長CD到B,使,延長DC到A,使CA=CB,若AB=12,求CD的長. 19.如圖,已知線段AB=12cm,點C為AB上的一個動點,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1)若點C恰好是AB中點,則DE= _________ cm; (2)若AC=4cm,求DE的長; (3)試?yán)谩白帜复鏀?shù)”的方法,說明不論AC取何值(不超過12cm),DE的長不變. 20.如圖,O是AC的中點,M是AB的中點
6、,N是BC的中點,試判斷MN與OC的大小關(guān)系. 21.如圖,線段AB=8cm,C為AB上一點,且AC=3.2cm,又知M是AB的中點,N是AC的中點,求M、N兩點間的距離. 22.如圖,點C是線段AB的中點,點D、E分別是線段AC、CB的中點. (1)若線段AB=10cm,求線段AC和線段DE的長度; (2)若線段AB=a,求線段DE的長度. (3)若甲、乙兩點分別從點A、D同時出發(fā),沿AB方向向右運動,若甲、乙兩點同時到達(dá)B點,請你寫出一組符合條件的甲、乙兩點運動的速度. 23.如圖,已知C是線段AB上一點,點D和點E分別是AC、CB的中點,若AC=4
7、cm,CB=3cm,求線段DE的長. 24.兩條相等線段AB,CD有三分之一部分重合,M,N分別為AB,CD中點.若MN=12cm,求AB的長. 第四章圖形的初步認(rèn)識4.5.2線段的長短比較4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如圖,下列等式中錯誤的是( ?。? A. AD﹣CD=AB+BC B. BD﹣BC=AD﹣AC C. BD﹣BC=AB+BC D. AD﹣BD=AC﹣BC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圖形,結(jié)合選項看看求出的差是否相等即可. 解答: 解:A、∵AD﹣CD=AC=AB+BC,故本選項正確; B、BD
8、﹣BC=CD=AD﹣AC,故本選項正確; C、BD﹣BC=CD=AD﹣AB﹣BC≠AB+BC,故本選項錯誤; D、AD﹣BD=AB=AC﹣BC,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兩點之間的距離的應(yīng)用,主要考查學(xué)生的計算能力. 2.如圖,把AB延長到C,使BC=2AB,再延長BA到D,使AD=3AB,則DC等于AB的( ?。? A. 4倍 B. 5倍 C. 6倍 D. 7倍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把BC=2AB和AD=3AB代入DC=AD+AB+BC,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BC=2AB,AD=3AB ∴DC=AD+AB+BC=3AB+A
9、B+2AB=6AB,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兩點間的距離的應(yīng)用,主要考查學(xué)生的推理能力. 3.如圖,點C為線段AB上一點,若線段AC=12cm,AC:CB=3:2,D、E兩點分別為AC、AB的中點,則DE的長為( ?。? A. 6 cm B. 12 cm C. 4 cm D. 10 cm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求出BC,求出AB,根據(jù)線段中點求出AD,AE,即可求出DE. 解答: 解:∵AC=12cm,AC:CB=3:2, ∴CB=8cm, ∴AB=8cm+12cm=20cm, ∵D、E兩點分別為AC、AB的中點, ∴AD=AC=6cm,AE=
10、AB=10cm, ∴DE=AE﹣AD=4cm,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兩點之間的距離和線段的中點的應(yīng)用,注意:根據(jù)D為AC的中點得出AD=AC. 4.如圖,已知線段AB=8cm,點C是AB上任一點,點M、N分別是AC和CB的中點,則MN的長度為( ) A. 5cm B. 4cm C. 3 cm D. 2 cm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由已知條件可知,MN=MC+CN,又因為M是AC的中點,N是BC的中點,則MC+CN=AM+BN=AB. 解答: 解:∵M是AC的中點,N是BC的中點, ∴MC=AM=AC,CN=BN=BC, ∴MN=MC+CN=
11、AC+BC=(AC+BC)=AB=4cm. 故選B. 點評: 利用中點性質(zhì)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倍分關(guān)系是解題的關(guān)鍵,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選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題的簡潔性.同時,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也是十分關(guān)鍵的一點. 5.如圖,C是線段AB的中點,D是線段AC上一點,且DC=,若BC=4,則DC等于( ?。? A. 1 B. C. D. 2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線段的中點得出AC=BC=4,根據(jù)DC=AC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 解:∵C是線段AB的中點,BC=4, ∴AC=BC=4, ∵DC=AC, ∴DC=4=1
12、,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和線段的中點,關(guān)鍵是求出AC的長,題目比較好,難度不大. 6.已知線段AB,在AB的延長線上取一點C,使AC=2BC,在AB的反向延長線上取一點D,使DA=2AB,那么線段AC是線段DB的( ?。┍叮? A. B. C. D. 考點: 比較線段的長短. 分析: 熟悉線段的概念和定義,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解答: 解:根據(jù)題意:AC=2BC,得:AB=BC,又DA=2AB,則DB=DA+AB=3AB,又AC=2BC=2AB.則AC是線段DB的倍. 故選A. 點評: 能用同一條線段表示兩條線
13、段,從而找到它們的關(guān)系. 7.點M、N都在線段AB上,且M分AB為2:3兩部分,N分AB為3:4兩部分,若MN=2cm,則AB的長為( ?。? A. 60cm B. 70cm C. 75cm D. 80cm 考點: 比較線段的長短.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由題意可知,M分AB為2:3兩部分,則AM為AB,N分AB為3:4兩部分,則AN為AB,MN=2cm,故MN=AN﹣AM,從而求得AB的值. 解答: 解:如圖所示,假設(shè)AB=a, 則AM=a,AN=a, ∵MN=a﹣a=2, ∴a=70. 故選B. 點評: 在未畫圖類問題中,正確畫圖很重要.所以能畫圖的一定
14、要畫圖這樣才直觀形象,便于思維. 8.已知線段AB=6cm,在直線AB上畫線段AC=2cm,則線段BC的長是( ) A. 4cm B. 3cm或8cm C. 8cm D. 4cm或8cm 考點: 比較線段的長短. 專題: 分類討論. 分析: 畫出圖形,分情況討論: ①當(dāng)點C在線段AB上; ②當(dāng)點C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 ③因為AB大于AC,所以點C不可能在AB的延長線上. 解答: 解:如上圖所示,可知: ①當(dāng)點C在線段AB上時,BC=AB﹣AC=4; ②當(dāng)點C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時,BC=AB+AC=8. 故選D. 點評: 注意根據(jù)題意,分情況討論,要畫
15、出正確的圖形,結(jié)合圖形進行計算. 二.填空題(共6小題) 9.如圖,點C、點D在線段AB上,E、F分別是AC、DB的中點,若AB=16cm,CD=7cm,則線段EF的長為 11.5cm cm.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AB和CD的值求出AC+BD,根據(jù)線段的中點求出CE+DF,代入CE+DF+CD求出即可. 解答: 解:∵E、F分別是AC、DB的中點, ∴CE=AC,DF=BD, ∵AB=16cm,CD=7cm, ∴AC+BD=16cm﹣7cm=9cm, ∴CE+DF=9cm=4.5cm, ∴EF=CE+DF+CD=4.5cm+7cm=11.5cm,
16、 故答案為:11.5cm 點評: 本題考查了線段的中點和兩點間的距離,關(guān)鍵是能根據(jù)題意求出CE+DF的長,題目比較典型,是一道比較好的題目. 10.如圖,點C是線段AB上的一點,M、N分別是AC、BC的中點,且MN=24cm,則線段AB= 48cm?。?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M、N分別是AC、BC的中點,可得MC=AM,CN=BN,再根據(jù)MN=24cm,可得AB的長. 解答: 解:∵M、N分別是AC、BC的中點, ∴MC=AM,CN=BN, 又∵MN=24cm,MN=MC+CN, ∴AB=AC+MC+CN+NB+2(MC+CN)=242=48(cm)
17、, 故答案為:48c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線段中點的性質(zhì)是解題關(guān)鍵. 11.如圖,AB=3,AC=5,延長BC到D,使BD=4BC,則AD的長是 11?。?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求出BC,再求出BD,代入AB+BD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AB=3,AC=5, ∴BC=5﹣3=2, ∵BD=4BC, ∴BD=8, ∴AD=AB+BD=3+8=11, 故答案為:11.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關(guān)鍵是求出各個線段的長度. 12.如圖,C是線段BD的中點,AD=3,AC=7,則AB的長等于 11 . 考點: 比較線
18、段的長短.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AD和AC已知,所以可以得出CD的長度,點C是BD的中點,所以CD的長度等于BD長度的一半,從而可求出BD的長度,進而可求出AB的長度. 解答: 解:∵AD=3,AC=7∴CD=4. ∵點C是線段BD的中點∴BD=2CD=8 AB=BD+AD=3+8=11.故應(yīng)填11. 點評: 本題考點:線段中點的性質(zhì),根據(jù)題干圖形得出各線段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結(jié)合已知條件即可求出AB的長度. 13.已知線段AB=5,在直線AB上取點C,使BC=7,點D為AC的中點,則線段BD的長度為 1或6?。?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此題由于點的位置不確
19、定,故要分情況討論:①當(dāng)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②當(dāng)點C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時,分別利用線段關(guān)系求解即可. 解答: 解:①如圖1,當(dāng)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 ∵AC=(AB+BC)=5+7=12;D為AC的中點, ∴AD=AC=12=6, ∴BD=AD﹣AB=6﹣5=1. ②如圖2,當(dāng)點C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時, ∵AC=(BC﹣AB)=7﹣5=2;D為AC的中點, ∴AD=AC=2=1, ∴BD=AD+AB=1+5=6. 故答案為:1或6.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解題的關(guān)鍵是根據(jù)題意正確畫出兩種情況的圖形. 14.延長AB到C點,使BC
20、=AB,D為AC的中點,BC=2,則AD= 4 . 考點: 比較線段的長短.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由已知條件可知,AB=6,則AC=AB+BC,又因為D為AC的中點,故AD可求. 解答: 解:如圖,∵BC=2,BC=AB ∴AB=6 ∴AC=8 ∵D為AC的中點 ∴AD=4. 點評: 在未畫圖類問題中,正確畫圖很重要.所以能畫圖的一定要畫圖,這樣才直觀形象,便于思維. 三.解答題(共10小題) 15.如圖,線段AB=14cm,C是AB上一點,且CB=5cm,O為AB的中點,求線段OC的長度.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線段的和差,可
21、得AC的長,根據(jù)線段的中點,可得AO,再根據(jù)線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 解:AC=AB﹣CB=14﹣5=9(cm), O為AB的中點, A0=OB=142=7(cm), OC=AC﹣AO=9﹣7=2(c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根據(jù)線段的和差解題是解題的關(guān)鍵. 16.已知:如圖,B、C是線段AD上兩點,且AB:BC:CD=2:4:3,M是AD的中點,BM=15cm,求線段MC的長.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由已知B,C兩點把線段AD分成2:4:3三部分,所以設(shè)AB=2xcm,BC=4xcm,CD=3xcm,根據(jù)已知分別用x表示出AD,MD,
22、從而得出BM,繼而求出x,則求出CM的長. 解答: 解:設(shè)AB=2xcm,BC=4xcm,CD=3xcm 所以AD=AB+BC+CD=9xcm 因為M是AD的中點 所以AM=MD=AD=4.5xcm 所以BM=AM﹣AB=4.5x﹣2x=2.5xcm 因為BM=15cm, 所以2.5x=15,x=6 故CM=MD﹣CD=4.5x﹣3x=1.5x=1.56=9c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利用中點性質(zhì)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倍分關(guān)系是解題的關(guān)鍵,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選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題的簡潔性.同時,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也是十分關(guān)鍵的一
23、點. 17.如圖,C為線段AB的中點,N為線段CB的中點,CN=1cm.求線段CB、線段AC、線段AB的長.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由N為線段CB的中點,CN=1cm,可求出CB,由C為線段AB的中點,可求出AC,即可得到AB的長. 解答: 解:∵N為線段CB的中點,CN=1cm, ∴CB=2CN=2cm. ∵C為線段AB的中點, ∴AC=CB=2cm. ∴AB=2AC=4cm.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解題的關(guān)鍵是運用中點求線段的長度. 18.畫圖并計算:已知線段CD;延長CD到B,使,延長DC到A,使CA=CB,若AB=12,求CD
24、的長.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延長CD到B,使,可得D是BC的中點,根據(jù)延長DC到A,使CA=CB,可得C是AB的中點,根據(jù)線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 解:如圖 根據(jù)CA=CB,若AB=12,CB=AC=6, 根據(jù)延長CD到B,使, CD=DB=3.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畫圖是解題關(guān)鍵,根據(jù)線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19.如圖,已知線段AB=12cm,點C為AB上的一個動點,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1)若點C恰好是AB中點,則DE= 6 cm; (2)若AC=4cm,求DE的長; (3)試?yán)谩白帜复鏀?shù)”的方法,說明不論A
25、C取何值(不超過12cm),DE的長不變.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1)由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C點為AB的中點,求出AC,BC,CD,CE的長度,運用DE=CD+CE即可得出答案. (2)先求出BC,再利用中點關(guān)系求出CD,CE即可得出DE的長. (3)設(shè)AC=acm,由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可得DE=CD+CE=(AC+BC)=AB=6cm,即可得出不論AC取何值(不超過12cm),DE的長不變, 解答: 解:(1)∵AB=12cm,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C點為AB的中點, ∴AC=BC=6cm, ∴CD=CE=3cm, ∴D
26、E=CD+CE=6cm, 故答案為:6. (2)∵AB=12cm,AC=4cm, ∴BC=8cm, ∵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CD=2cm,CE=4cm, ∴DE=6cm, (3)設(shè)AC=acm, ∵點D、E分別是AC和BC的中點, ∴DE=CD+CE=(AC+BC)=AB=6cm, ∴不論AC取何值(不超過12cm),DE的長不變,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線段的中點的性質(zhì),關(guān)鍵在于認(rèn)真的進行計算,熟練運用相關(guān)的性質(zhì)定理. 20.如圖,O是AC的中點,M是AB的中點,N是BC的中點,試判斷MN與OC的大小關(guān)系. 考點: 比較線段的長短. 分析: 根
27、據(jù)線段中點定義得出BM=AB,BN=BC,求出MN=BM+BN=AC,根據(jù)O是AC的中點得出OC=AC,即可推出答案. 解答: 解:∵M是AB的中點,N是BC的中點, ∴BM=AB,BN=BC, ∴MN=BM+BN=(AB+BC)=AC. 又∵O是AC的中點,∴OC=AC, ∴MN=OC, 即MN與OC的大小關(guān)系是MN=O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線段的中點和比較線段的長短等知識點,關(guān)鍵是求出MN=AC和OC=AC. 21.如圖,線段AB=8cm,C為AB上一點,且AC=3.2cm,又知M是AB的中點,N是AC的中點,求M、N兩點間的距離.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28、 分析: 根據(jù)線段的中點定義求出AN和AM,相減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M是AB的中點,AB=8cm, ∴AM=AB=4cm, ∵AC=3.2cm,N是AC的中點, ∴AN=AC=1.6cm, ∴MN=AM﹣AN=4cm﹣1.6cm=2.4cm, 答:M、N兩點間的距離是2.4c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和線段中點的定義,關(guān)鍵是求出AN和AM的長,題目比較典型,難度不大. 22.如圖,點C是線段AB的中點,點D、E分別是線段AC、CB的中點. (1)若線段AB=10cm,求線段AC和線段DE的長度; (2)若線段AB=a,求線段DE的長度. (3)
29、若甲、乙兩點分別從點A、D同時出發(fā),沿AB方向向右運動,若甲、乙兩點同時到達(dá)B點,請你寫出一組符合條件的甲、乙兩點運動的速度. 考點: 比較線段的長短. 專題: 數(shù)形結(jié)合. 分析: (1)、(2)根據(jù)圖示,找出線段AC、DE與線段AB的關(guān)系,然后求其值; (3)根據(jù)公式速度=解答. 解答: 解:(1)∵點C是線段AB的中點, ∴AC=AB, 又∵AB=10cm, ∴AC=5cm; ∵點D、E分別是線段AC、CB的中點. ∴DC=AC,CE=BC, ∴DE=DC+CE=AB=5cm,即DE=5cm; (2)∵DE=AB,AB=a, ∴DE=a; (3)∵點
30、C是線段AB的中點,點D、E分別是線段AC、CB的中點, ∴設(shè)AD=DC=CE=EB=S,甲、乙的運動速度分別為v1、v2, 則根據(jù)題意,得 =, ∴=, ∴甲、乙兩點運動的速度只要符合這個比例即可.例如v1=4m/s,v2=3m/s;v1=8m/s,v2=6m/s等.答案不唯一.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比較線段的長短.利用中點性質(zhì)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倍分關(guān)系是解題的關(guān)鍵,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選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題的簡潔性.同時,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也是十分關(guān)鍵的一點. 23.如圖,已知C是線段AB上一點,點D和點E分別是AC、CB的中點,若A
31、C=4cm,CB=3cm,求線段DE的長.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根據(jù)圖示找出DE與AC、CB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然后將已知數(shù)值代入解答即可. 解答: 解:∵點D是AC的中點,AC=4cm, ∴DC=AC=2cm; 又點E是CB的中點,CB=3cm, ∴CE=CB=1.5cm; ∵DE=DC+CE, ∴DE=3.5cm.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的計算,在解答此題時,采用了數(shù)形結(jié)合的數(shù)學(xué)思想. 24.兩條相等線段AB,CD有三分之一部分重合,M,N分別為AB,CD中點.若MN=12cm,求AB的長. 考點: 兩點間的距離. 分析: 設(shè)AB=CD=
32、3acm,則,BC=acm,求出BM=acm,CN=acm,根據(jù)MN=BM﹣BC+CN代入得出a﹣a+a=12,求出a即可. 解答: 解: 設(shè)AB=CD=3acm,則,BC=acm, ∵M,N分別為AB,CD中點, ∴BM=AB=acm,CN=CD=acm, ∵MN=12cm,MN=CM+CN=BM﹣BC+CN, ∴a﹣a+a=12, a=6, 3a=18 即AB=18c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和線段的中點,主要考查學(xué)生的計算能力.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