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1建筑結構的基本知識

上傳人:wux****ua 文檔編號:21827817 上傳時間:2021-05-10 格式:PPT 頁數:51 大?。?2.39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單元1建筑結構的基本知識_第1頁
第1頁 / 共51頁
單元1建筑結構的基本知識_第2頁
第2頁 / 共51頁
單元1建筑結構的基本知識_第3頁
第3頁 / 共5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4.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單元1建筑結構的基本知識》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單元1建筑結構的基本知識(5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JIANZHULIXUE YU JIEGOU 1主 編 : 吳 承 霞 劉 衛(wèi) 紅單 元 1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 2 單 元 1 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目 錄 3 單 元 1 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 能力目標知識要點相關知識掌 握 建 筑 結 構 的 概念 及 分 類 建 筑 結 構 的 概 念 和分 類 建 筑 結 構 的 定 義 、 組 成 ; 建 筑 結 構 的分 類 及 各 種 結 構 的 優(yōu) 缺 點理 解 建 筑 結 構 的 功能 要 求 , 掌 握 結 構的 極 限 狀 態(tài) 建 筑 結 構 的 功 能 要求 結 構 的 安 全 等 級 ; 結

2、 構 的 設 計 使 用 年限 , 結 構 的 功 能 要 求 ; 結 構 的 可 靠 性和 可 靠 度 ; 結 構 的 極 限 狀 態(tài)能 了 解 地 震 的 類 型及 破 壞 作 用 , 掌 握抗 震 設 防 分 類 、 設防 標 準 及 抗 震 設 計的 基 本 要 求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地 震 的 基 本 概 念 ; 地 震 的 破 壞 作 用 ;建 筑 抗 震 設 防 分 類 和 設 防 標 準 ; 抗 震設 計 的 基 本 要 求了 解 學 習 建 筑 結 構的 任 務 和 學 習 方 法 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標 和 學 習 方 法 建 筑 結 構 的 課 程 內 容

3、 ; 學 習 目 標 ; 學習 要 求 4 中 國 建 筑 具 有 悠 久 的 歷 史 和 鮮 明 的特 色 , 在 世 界 建 筑 歷 史 上 占 有 重 要 的 地位 。 在 這 漫 長 的 歲 月 中 , 中 國 建 筑 逐 步發(fā) 展 形 成 獨 特 的 建 筑 體 系 , 在 城 市 規(guī) 劃 、園 林 、 民 居 、 建 筑 技 術 與 藝 術 等 方 面 均取 得 了 輝 煌 的 成 就 。 古 往 今 來 , 中 國 出現 了 許 多 著 名 的 建 筑 物 , 秦 漢 的 萬 里 長城 , 南 北 朝 的 寺 觀 、 塔 樓 和 石 窟 , 明 清時 代 的 故 宮 等 至 今

4、仍 讓 人 為 之 贊 嘆 。 單 元 1 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 5龍 門 石 窟 西 安 大 雁 塔 單 元 1 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 6水 立 方 鳥 巢 單 元 1 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 71.1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概 述 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8建筑是供人們生產、生活和進行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各類建筑都離不開梁、板、墻、柱、基礎等構件,它們相互連接形成建筑的骨架。建筑中由若干構件連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間體系稱為建筑結構(圖1.2)。 1.1.1 建 筑 結 構 的 概 念 及 分 類圖 1.2 建 筑 結

5、 構 骨 架 知 識 點 1: 什 么 是 建 筑 結 構 ? 什 么 是 作 用 ? 什 么是 荷 載 ? 作 用 與 荷 載 之 間 有 什 么 區(qū) 別 和 聯(lián) 系 ?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9 這里所說的“作用”是指能使結構或構件產生效應(內力、變形、裂縫等)的各種原因的總稱。作用可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即習慣上所說的荷載,是指施加在結構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結構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載、風荷載等。間接作用是指引起結構外加變形或約束變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礎沉降、溫度變化等。建筑結構由水平構件、豎向構件和基礎組成。水平構件包括梁、板等,用以承受豎向荷載;豎向構件

6、包括柱、墻等,其作用是支承水平構件或承受水平荷載;基礎的作用是將建筑物承受的荷載傳至地基。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0 (1) 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結構是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總稱。素混凝土結構是指由無筋或不配置受力鋼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在建筑工程中一般只用做基礎墊層或室外地坪。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配置鋼筋的混凝土結構。在混凝土內配置受力鋼筋,能明顯提高結構或構件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能。 知 識 點 2: 按 照 所 用 材 料 不 同 , 建 筑 結 構 可 以分 為 哪 幾 類 ? 各 有 何 特 點 ?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

7、1 在結構承受荷載之前,預先對混凝土受拉區(qū)人為地施加壓應力,以抵消或減少外荷載產生的拉應力,從而達到使構件在正常的使用荷載下不開裂,或者延遲開裂、減小裂縫寬度的目的,這種結構稱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圖 1.3 鋼 筋 混 凝 土 結 構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2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優(yōu)點: 就地取材 耐久性好 整體性好 可模性好 耐火性好 剛度大,承載力高 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3 (2) 砌體結構由塊體(磚、石材、砌塊)和砂漿砌筑而成的墻、柱作為建筑物主要受力構件的結構稱為砌體結構(圖1.4),它是磚砌體結構、石砌體結構和砌塊砌體結構的統(tǒng)稱。圖 1.4

8、 砌 體 結 構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4 砌體結構主要有以下優(yōu)點: 取材方便,造價低廉。 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及耐久性。 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隔音性能,節(jié)能效果好。 施工簡單,技術容易掌握和普及,也不需要特殊的設備。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5 (3) 鋼結構鋼結構系指以鋼材為主制作的結構(圖1.5)。圖 1.5 鋼 結 構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6 鋼結構具有以下主要優(yōu)點: 材料強度高,自重輕,塑性和韌性好,材質均勻; 便于工廠生產和機械化施工,便于拆卸,施工工期短; 具有優(yōu)越的抗震性能; 無污染、可再生、節(jié)能、安全,符合建筑可

9、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可以說鋼結構的發(fā)展是21世紀建筑文明的體現。鋼結構的缺點:易腐蝕,需經常用油漆維護,故維護費用較高;耐火性差,當溫度達到250時,鋼結構的材質將會發(fā)生較大變化,當溫度達到500時,結構會瞬間崩潰,完全喪失承載能力。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7 (4) 木結構木結構是指全部或大部分用木材制作的結構(圖1.6)。這種結構易于就地取材,制作簡單,但易燃、易腐蝕、變形大,并且木材使用受到國家嚴格限制,因此已很少采用。圖 1.6 木 結 構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8 (5) 混合結構由兩種及兩種以上材料作為主要承重結構的房屋稱為混合結構(圖1.7

10、)。圖 1.7 混 合 結 構(a) 磚 混 結 構 ; (b) 木 結 構 與 混 凝 土 的 混 合 結 構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19 多層混合結構一般以砌體結構為豎向承重構件(如墻、柱等),而水平承重構件(如梁、板等)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有時采用鋼木結構。其中以磚砌體為豎向承重構件,鋼筋混凝土結構為水平承重構件的結構體系稱為磚混結構。高層混合結構一般是鋼-混凝土混合結構,即由鋼框架或型鋼混凝土框架與鋼筋混凝土筒體所組成的共同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鋼混凝土混合結構不僅具有鋼結構建筑自重輕、截面尺寸小、施工進度快、抗震性能好的特點,還兼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剛度大、防火

11、性能好、成本低的優(yōu)點。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20圖 1.8 胡 夫 金 字 塔 圖1.9 埃菲爾鐵塔圖1.10 佛宮寺木塔 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21 0.1.1 地 基 與 基 礎 知 識 點 3: 建 筑 結 構 應 滿 足 哪 些 功 能 要 求 ? 其 中 最 重要 的 一 項 是 什 么 ? 如 何 定 義 建 筑 結 構 的 極 限 狀 態(tài) ?( 1) 結 構 的 安 全 等 級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安全等級 破壞后果 建筑物類型 一級 很嚴重 重要的房屋(影劇院、體育館和高層建筑等)二級 嚴重 一般的房屋三級 不嚴重

12、 次要的房屋 表 1.1 建 筑 結 構 的 安 全 等 級 22 (2) 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所謂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類 別 設 計 使 用 年 限 (年) 示 例 4 5臨時性結構 3 25易于替換的結構構件 2 50普通房屋和構筑物 1 100 紀念性建筑和特別重要的建筑結構 表 1.2 結 構 的 設 計 使 用 年 限 分 類 23 (3) 結構的功能要求建筑結構在規(guī)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三項功能要求。 安全性指結構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條件下,能承受可能出現

13、的各種作用;在設計規(guī)定的偶然事件(如強烈地震、爆炸、車輛撞擊等)發(fā)生時和發(fā)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體穩(wěn)定性,即結構僅產生局部的損壞而不致發(fā)生連續(xù)倒塌。 適用性指結構在正常使用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例如,不會出現影響正常使用的過大變形或振動等。 耐久性指結構在正常維護條件下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即在正常維護條件下結構能夠正常使用到規(guī)定的設計使用年限。例如,結構材料不致出現影響功能的損壞,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不致因保護層過薄或裂縫過寬而銹蝕等。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24 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是結構可靠的標志,總稱為結構的可靠性。結構可靠性的定義是:結構在規(guī)定時間內,在規(guī)定

14、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能力。在這里,規(guī)定時間是指設計使用年限;規(guī)定條件是指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維護,不包括錯誤設計、錯誤施工和違反原來規(guī)定的使用情況;預定功能指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 結 構 的 設 計 使 用 年 限 雖 然 與 結 構 使 用 壽 命 有 聯(lián) 系 ,但 不 等 同 。 當 結 構 的 使 用 年 限 超 過 設 計 使 用 年 限 后 , 并不 意 味 著 結 構 就 要 報 廢 , 但 其 可 靠 度 將 逐 漸 降 低 。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25 (4) 結構功能的極限狀態(tài)結構能滿足功能要求,則稱結構“可靠”或“有效”,否則

15、稱結構“不可靠”或“失效”。區(qū)分結構工作狀態(tài)“可靠”與“失效”的界限是“極限狀態(tài)”。因此,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可定義為: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tài)就不能滿足設計規(guī)定的某一功能(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要求,該特定狀態(tài)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tài)。結構極限狀態(tài)分為以下兩類: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1.1 建 筑 力 學 與 結 構 概 述 261.2結 構 抗 震 知 識 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27 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 1) 唐 山 大 地 震( 2) 汶 川 地 震( 3) 日 本 地 震 知 識 點 4: 地 震 的 相 關 概 念 、 分 類 及 地

16、 震的 破 壞 作 用 。 28 (1) 地震的成因及分類地震俗稱地動,是一種具有突發(fā)性的自然現象,其作用結果是引起地面的顛簸和搖晃。地震發(fā)生的地方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震中附近地面運動最激烈,也是破壞最嚴重的地區(qū),稱為震中區(qū)或極震區(qū);地面上某處到震中的距離稱為震中距;地震時地面上破壞程度相近的點連成的線稱為等震線;震源至地面的距離稱為震源深度(圖1.11)。地震引起的振動以波的形式從震源向四周傳播,這種波就稱為地震波。1.2.1 地 震 的 基 本 概 念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29圖 1.11 地 震 示 意 圖 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0 (2) 震級和烈

17、度地震的震級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級,用符號M表示。地震的震級M,一般稱為里氏震級。當震級提高一級,地面振動振幅增加約10倍,而能量增加近32倍。一般來說,M2的地震,人們感覺不到,稱為微震;M=24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M5的地震,會引起建筑物不同程度的破壞,統(tǒng)稱為破壞性地震;M7的地震稱為強烈地震或大地震;M8的地震稱為特大地震。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區(qū)的地面及建筑遭受到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1 地 震 的 震 級 與 地 震 烈 度 是 兩 個 不 同 的 概 念 ,對 于 一 次 地 震 , 只 能 有 一 個 震 級 , 但 可 以 有 多個 烈 度 。

18、 一 般 來 說 離 震 中 愈 遠 地 震 烈 度 愈 小 ,震 中 區(qū) 的 地 震 烈 度 ( 震 中 烈 度 ) 最 大 。 我 國 地震 烈 度 分 為 112度 。 搜 一 搜 : 唐 山 地 震 、 汶 川 地 震 各 是 幾 級 地 震 , 地震 時 震 中 區(qū) 地 震 烈 度 又 各 是 多 少 度 ?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2 (1) 地表的破壞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地表的破壞現象為:地裂縫、噴砂冒水、地面下沉及河岸、陡坡滑坡(圖1.12)。1.2.2 地 震 的 破 壞 作 用圖 1.12 地 表 的 破 壞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3 (2) 建筑物破壞 結

19、構喪失整體穩(wěn)定性。房屋建筑或構筑物是由許多構件組成的,在強烈地震作用下,構件連接不牢、支撐長度不夠和支撐失穩(wěn)等都會使結構喪失整體性而破壞。 強度破壞。對于未考慮抗震設防或設防不足的結構,在具有多向性的地震力的作用下,會使構件因強度不足而破壞(圖1.13)。如地震時磚墻產生交叉斜裂縫,鋼筋混凝土柱被剪斷、壓酥等。 地基失效。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地基承載力可能下降甚至喪失,也可能由于地基飽和砂層液化而造成建筑物沉陷、傾斜或倒塌(圖1.14)。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4圖 1.13 建 筑 物 破 壞 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5圖 1.14 地 基 失 效 1.2 結 構 抗 震

20、知 識 36 (3) 次生災害次生災害是指地震時給排水管網、煤氣管道、供電線路的破壞,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質和核物質容器的破裂,造成的水災、火災、污染、瘟疫等嚴重災害(圖1.15)。圖 1.15 次 生 災 害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7 (1) 抗震設防依據 基本烈度一個地區(qū)的基本烈度是指該地區(qū)今后50年時間內,在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到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烈度。 設防烈度一般情況下,可采用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的地震基本烈度。我國規(guī)定69度必須進行抗震設防。1.2.3 建 筑 抗 震 設 防 分 類 和 設 防 標 準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8 (2) 抗震設防目標建

21、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10)規(guī)定以“三個水準”來表達抗震設防目標,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一水準:當遭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區(qū)設防烈度的地震(小震)影響時,建筑一般應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仍能繼續(xù)使用。 第二水準:當遭受本地區(qū)設防烈度的地震(中震)影響時,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損壞,經一般修理和不需修理仍能繼續(xù)使用。 第三水準:當遭受高于本地區(qū)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影響時,建筑不致倒塌或不發(fā)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39 (3)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將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程度不同,分為以下四類:

22、甲類建筑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fā)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后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筑(如核電站,核設施,水庫,大壩,堤防,貯油、貯氣、貯存易燃易爆及劇毒、強腐蝕物質的設施等); 乙類建筑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筑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后果,需要提供設防標準的建筑(如消防、急救、供水、供電、通訊等); 丙類建筑甲、乙、丁類以外的一般建筑(如一般的公共建筑、住宅、旅館、廠房等); 丁類建筑抗震次要建筑(如儲存物品價值低的一般倉庫,人員活動少的輔助建筑等)。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40 (4) 抗震設防標準

23、甲類建筑地震作用應高于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 乙類建筑地震作用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當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 丙類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要求。 丁類建筑地震作用應符合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應允許比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適當降低,但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41 所謂建筑抗震概念設計是指根據地震災害

24、和工程經驗等所形成的基本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進行建筑和結構總體布置并確定細部構造的過程。建筑抗震概念設計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如下: 選擇對抗震有利的場地和地基; 選擇對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 選擇技術上、經濟上合理的抗震結構體系。1.2.4 建 筑 抗 震 概 念 設 計1.2 結 構 抗 震 知 識 421.3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標 和 學 習 方 法 1.3 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 標 和 學 習 方 法 43 建筑結構或構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即承受荷載后應不致破壞和失穩(wěn),變形、裂縫等也不超過規(guī)定的限值,并能達到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在滿足可靠性的同時,還應具有經濟性??煽?/p>

25、和經濟是一對矛盾體。例如,當構件材料、受力、截面形狀等已經確定時,構件截面尺寸過小,則可能因承載能力不夠而導致結構破壞,或者因變形或裂縫過大而不能正常工作;反之,如果構件截面尺寸過大,則構件承載能力將過于富裕,勢必增加造價,造成不必要的浪費。1.3.1 教 學 任 務1.3 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 標 和 學 習 方 法 44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理解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進行結構的受力分析和簡單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理解結構計算的基本原則,掌握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的承載力計算方法,能正確識讀結構施工圖,并能理解建筑施工中的一般結構問題。1.3.2 教 學 目 標1.3 課

26、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 標 和 學 習 方 法 45 本課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等專業(yè)的主干專業(yè)課。學習本課程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 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本課程的理論本身就來源于生產實踐,它是前人大量工程實踐的經驗總結。因此,學習本課程時,應通過實習、參觀等各種渠道向工程實踐學習,加強練習、課程設計等,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1.3.3 學 習 要 求1.3 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 標 和 學 習 方 法 46 (2) 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結構問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即使是同一構件在給定荷載作用下,其截面形式、截面尺寸、配筋方式和數量等都可以有多種答案。這時往往需要綜合

27、考慮適用、材料、造價、施工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做出合理選擇。1.3 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 標 和 學 習 方 法 47 (3) 要重視各種構造措施?,F行結構實用計算方法一般只考慮了荷載作用,其他影響(如混凝土收縮、溫度影響以及地基不均勻沉降等)難以用計算公式表達。規(guī)范根據長期工程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些構造措施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所謂構造措施,就是對結構計算中未能詳細考慮或難以定量計算的因素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構造措施與結構計算是結構設計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因此,學習時不但要重視各種計算,還要重視構造措施。1.3 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 標 和 學 習 方 法 48 (4) 要

28、注意學習有關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結構設計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是國家頒布的關于結構設計計算和構造要求的技術規(guī)定和標準,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人員都應遵循。我國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有以下四種不同情況: 強制性條文(規(guī)范用黑體字編排),雖然是技術標準中的技術要求,但已具有某些法律性質(將來可能會演變成“建筑法規(guī)”),一旦違反,不論是否引起事故,都將被嚴厲懲罰,故必須嚴格執(zhí)行。 要嚴格遵守的條文。規(guī)范中正面詞用“必須”,反面詞用“嚴禁”,表示非這樣做不可,但不具有強制性。 應該遵守的條文。規(guī)范中正面詞用“應”,反面詞用“不應”或“不得”,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 允許稍有選擇或允許有選擇的條文。表示允許稍有選

29、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正面詞用“宜”,反面詞用“不宜”;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表示。1.3 課 程 教 學 任 務 、 目 標 和 學 習 方 法 49 1. 建筑中由若干構件連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間體系稱為建筑結構。作用可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即習慣上所說的荷載,間接作用不能稱為荷載。2. 按照承重結構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和混合結構五種類型。3. 設計使用年限就是房屋建筑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持久年限。4. 建筑結構在規(guī)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三項功

30、能要求。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總稱為結構的可靠性。單 元 1 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 50 5. 結構可靠性是結構在規(guī)定時間內,在規(guī)定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能力。6. 地震按其發(fā)生的原因可分為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誘發(fā)地震以及構造地震。7. 地震發(fā)生的地方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地面上某處到震中的距離稱為震中距。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區(qū)的地面及建筑遭受到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8. 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表現在結構喪失整體穩(wěn)定性;強度破壞;地基失效。9. 抗震設防目標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單 元 1 建 筑 結 構 的 基 本 知 識 JIANZHULIXUE YU JIEGOU 51地 址 : 武 漢 市 武 昌 珞 獅 路 122號郵 編 : 430070電 話 : 027-87394412 87383695傳 真 : 027-87397097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