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3.不懂就要問(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3.不懂就要問(教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3不懂就要問(略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挨、背、圈”,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基本要求。
3.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簡單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必備品格
。
4.能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關(guān)鍵能力力格
【教學重點】 學會會認字和會寫字,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理解孫中山回答同學的那句話,學習他的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學難點】結(jié)合具體的時代背景,理解為什么孫中山寧可冒著挨打的危險,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教學課時】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筆
2、順動態(tài)演示 朗讀音視頻 建議使用榮德基小學課件)
【教學過程】
內(nèi) 容
榮德基課件頁碼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直接導題,了解人物。
質(zhì)疑課題:
1.板書課題:不懂就要問
2.質(zhì)疑課題:看到這個題目,同學們心中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
預設(shè):課文里是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3.課件出示孫中山頭像,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印象說說:你知道這是誰嗎?(孫中山)
人物簡介:孫中山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被后人稱為國父。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國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談話過渡: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孫中山先生
3、小時候的一件事。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設(shè)計意圖: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要更多地放手學生自學,教師出示自讀提示,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書,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閱讀能力?!?
3.獨立學習,提出質(zhì)疑。
(1)這篇課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xiàn)在請大家放開聲音讀一遍課文,讀完之后,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2)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3)根據(jù)學生交流,教師梳理主要問題:
①“照例”是什么意思?
②“先生”是誰?
③“戒尺”是
4、什么?
④什么是“私塾”?
⑤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要壯著膽子?
⑥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其他同學都嚇呆了?
……
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爭取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
【設(shè)計意圖:通過自讀自悟,自學課文,找到自己學習中的的困難,互相交流,共同探究解決。鍛煉了學生自學和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
4.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背誦 照例 圈出 一段 練習 糊涂 嚇呆 戒尺 厲聲 挨打 清楚
(重點指導生字“誦”為平舌音,“楚”為翹舌音;前鼻音“圈、段、練”,后鼻音“誦”等。)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
5、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指導讀有關(guān)動作的詞語:背誦 圈出 練習
(2)學習多音字:挨(āi ái) 背(bēi bèi) 圈(quān juàn)
練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①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挨(āi ái)
āi 1>依次,順次:挨門逐戶;2>靠近:挨近、肩挨著肩。
ái 1>遭受:挨打、挨罵;2>拖延:挨時間、挨延。
②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
背(bèi bēi)
Bèi1>身體后面從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2>物體的后
6、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3>用背部對著,與“向”相對:背光;4>向相反的方向:背道而馳;5>避開,離開:背地、背井離鄉(xiāng);6>憑記憶讀出:背書、背誦;7>違反:違背。
bēi人用背馱東西,引申為負擔:背負、背包。
③接著,先生在孫中山的書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孫中山念一句。
圈(quān juàn juān)
quān >1環(huán)形,環(huán)形的東西:圓圈、花圈、圈套、畫圈;2>周,周遭:跑了一圈兒;3>畫環(huán)形:圈閱、圈點、圈定。
juàn 養(yǎng)家畜的棚欄:圈舍、圈養(yǎng)、圈牢、豬圈。
juān關(guān)閉起來,用柵欄等圍起來:把雞圈起來。
練讀一讀。
①妹妹挨(
7、ái)打了,她很委屈,跑過來挨(āi)著我坐下。
②放學路上,弟弟背著背(bēi)包,一邊走著,一邊背(bèi)誦古詩。
③王小明用紅筆在書上圈(quān)出了一個不懂得詞語:羊圈(juàn)。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私塾】 極短的時間。
【照例】 是我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shè)于家庭、宗族或鄉(xiāng)村內(nèi)部的民間幼兒
教育機構(gòu)。
【霎時】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對事物一點兒也不明白。
【戒尺】 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糊里糊涂】 形容自得其樂或自以為是的樣子。
【搖頭晃腦】
8、 舊時教師對學生體罰時所用的木板。
【鴉雀無聲】 依照慣例或常情。
(4)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5.再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出示問題:
(1)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課文寫了什么?(課文寫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方法指導(一):
①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文中的兩幅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的內(nèi)容。
②看插圖分別對應了故事中的哪些內(nèi)容。
③借助插圖,分步把故事的內(nèi)容說清楚。
方法指導(二):
①認真對課文。
②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說說故事先講了什么,接著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③把各部分
9、內(nèi)容連起來,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對孫中山“不懂就問”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孫中山“不懂就問”反映了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方法指導(一):(從孫中山的角度思考)
①私塾先生是非常嚴厲的,為什么孫中山還要壯著膽子問先生?
②當先生拿著戒尺厲聲問孫中山的時候,孫中山害怕嗎?
③從孫中山“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钡幕卮鹬心芨惺艿绞裁??
方法指導(二):(從同學們、私塾先生的角度思考)
①同學們被孫中山的提問嚇呆了,他們會怎樣想?
②先生為什么會打破習慣把書中的道理講給同學們聽?
2.根據(jù)提示,學生自讀課文,完成相關(guān)問題。
三、研讀課文,交
10、流展示
1.教師補充資料:
(1)私塾:在孫中山小的時候是沒有學校的,想上學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個時候由教師自己設(shè)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用個別教學,沒有教材,也沒有學習的年限。
(2)先生:那個時候稱呼老師為“先生”。先生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一切都得聽老師的,學生不許多問。
2.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讀課文,看課文插圖,對比想一想,同學們的表現(xiàn)與先生的態(tài)度怎樣?
(2)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先生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1)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是怎樣讀書的?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
11、孫中山小時侯在私塾讀書。那時侯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至于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
讀句子,說說從中能感受到什么?(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學生讀書比作唱歌,形象地寫出了學生讀書的狀態(tài)。從“從來不講”我了解到當時先生是怎樣教書的。)(板書:私塾讀書 從來不講)
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你也來仿寫一個這樣的句子。(我像小蜜蜂從花叢中采蜜一樣從讀書中獲取知識。)
(2)孫中山小時后的學習怎樣?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
一天,孫中山來到學校,照例把書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學的功課。
讀句子,說說從中能感受到
12、什么?(“照例”寫出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學的功課”對于孫中山來說不是偶然的。)
(3)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么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讀上面的句子,說說你了解到什么?(孫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問?!皦阎懽印闭f明當時的教學方法不允許學生提問,孫中山這一問可要冒著被戒尺打的風險呢!)(板書:糊里糊涂背 沒用 壯著膽子 講講)
(4)對于孫中山的提問,同學們有什么表現(xiàn)?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說說讀句子后了
13、解到什么?(“搖頭晃腦”寫出了同學們讀書時的狀態(tài)?!皣槾袅恕睂懗隽水敃r同學們表情的變化,從“鴉雀無聲”可以感受到當時問題的嚴重性。)
拓展交流:孫中山向老師提問,把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想一想,同學們此時會想寫什么?(同學們會想:孫中山膽子真大,先生肯定會揍他的。)(板書:同學們 嚇呆)
(5)對于孫中山的提問,先生有什么表現(xiàn)?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
先生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說:“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F(xiàn)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
先生講得很詳細,大家聽得很認真。
讀一讀,說說自己從中感受到什么?(先
14、生的表現(xiàn)說明先生并沒有生氣,而是對孫中山主動提問表示了贊揚與肯定,并耐心地講解。)(板書:先生 講得認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文后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1)小組交流。
(2)小組代表發(fā)言,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5.你對孫中山不懂就問的看法是( A )
A. 孫中山不懂就問的態(tài)度和勇氣,值得我學習。
B. 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也要敢于去問。
C. 孫中山不尊重老師。
6.教師小結(jié):孫中山當時就有寧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可貴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設(shè)計意圖:有感情朗讀是學習語言文字,駕馭語言文字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
15、生表達思想、發(fā)表見解的重要途徑,三年級學生應該培養(yǎng)有感情朗讀的能力?!?
四、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全班交流)
這篇課文記敘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贊揚了孫中山不懂就問的態(tài)度和勇氣和勤學好問的精神,啟發(fā)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要敢于去問。(板書:不懂就問 勤學好問)
五、課堂小結(jié):
這篇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學習時明知可能挨打,還是向老師提問的故事,反映了他學習主動、喜歡刨根問底的好品質(zhì)。我們要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學習孫先生“不懂就問”這一良好的習慣。
16、 六、主題延伸:
1.提出問題:讀了本文,我們懂得了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要敢于去問。此時,課文中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寫在下面,然后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1)學生自由書寫。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jié):孫中山小時候讀書背誦,不糊里糊涂,能夠自己提出問題,正如名人所講“讀書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里,孫中山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問,他認為“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種“勤學好問、讀書求理”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2.積累格言,明讀書道理。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些關(guān)于讀書方面的格言,請你用心讀一讀,悟一悟,定會
17、有收獲。
(1)奮發(fā)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2)蜂采百花釀佳蜜,人讀萬卷知深理。
(3)書聲歌聲聲悅耳,粉筆鋼筆筆生花。
(4)恒心搭起通天橋,勤奮撥開智慧門。
(5)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6)千古文章書卷里,百花消息雨聲中。
(7)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來自勉呢?
七、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童年的問號》《不懂就問》
(一)閱讀《童年的問號》思考:
1.文章寫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如果有興趣,查閱資料,了解:蘋果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飛向天空呢?壺蓋為什么要
18、跳舞?天上到底有多少顆星星?
(二)閱讀《童年的問號》思考:
1.你要向列寧學習什么?
2.你讀懂了嗎:屎克螂為什么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
八、當堂檢測(選做)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九、課后作業(yè)(選做)
1.推薦閱讀《童年的問號》《不懂就問》,完成相關(guān)練習。
2.請完成本課《典中點》“基礎(chǔ)練習”“主題探究”板塊的習題。
(1)
(2)
(4)
(3)
(6)
(7)
(8—14)
(15)
19、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33)
(36—37)
(
20、38)
板書設(shè)計
私塾讀書 從來不講
不 糊里糊涂背 沒用
懂 敢于 勤學
就 壯著膽子 講講——同學們 嚇呆
要 提問 好問
問 先生 講的認真
不懂就問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在教學設(shè)計中,聯(lián)系課程標準,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設(shè)置了“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教學時,緊緊圍繞“讀”設(shè)計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使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感,讀有所悟,讀有所疑,讀有所得,真正感受到讀書的收獲。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參與的課堂活動及時評價,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腦、善于思考、自覺獲取知識的習慣。
不足之處: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發(fā)言、交流和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用洪亮的聲音、清晰的語言,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探究交流中文明有序地發(fā)言,認真、專注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