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第五版第11章外匯與國際收支題庫及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貨幣銀行學第五版第11章外匯與國際收支題庫及答案.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外匯與國際收支
一、填空題
1、外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 、
和 。
2、一國是否有能力實行本幣的自由兌換,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 、
和 。
3、外匯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 ; 。
4、從1996年12月1日起,我國基本實現(xiàn)了 的人民幣自由兌換,成為所謂的“ ”。
2、 5、匯率主要有以下兩種標價法: 和 。
6、金本位條件下兩種貨幣的含金量之比稱為 ,它是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
7、在金幣本位制下,匯率波動的界限是 ,最高不超過 ,即鑄幣平價加運費;最低不低于 ,即鑄幣平價減運費。
8、關于紙幣流通條件下匯率決定的理論中, 抓住了貨幣內在特性,一致深受學術界的推崇,占據(jù)主流地位。
9、所謂“ ”是指在自由交易條件下,由于存在商品套購,任何一商品在不同地方都只能是同樣的價格。
10、根據(jù)貨幣當局是否對匯
3、率變動進行干預,浮動匯率可分為 和
。
11、根據(jù)一國貨幣是否與他國貨幣建立穩(wěn)定關系,浮動匯率可分為 、
和 。
12、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 、
和 。
二、 單項選擇題
1、以下( )是錯誤的。
A、外匯是一種金融資產(chǎn)
B、外匯必須以外幣表示
C、用作外匯的貨幣不一定具有充分的可兌性
D、用作外匯的貨幣必須具有充分的可兌性
2、美元對英鎊按( )計價。
A、
4、直接標價法 B、間接標價法
C、美元標價法 D、應收標價法
3、以整數(shù)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數(shù)額的本國貨幣的標價法是( )。
A、直接標價法 B、間接標價法
C、美元標價法 D、應收標價法
4、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單位的外幣折算的本國貨幣增多,說明本幣匯率( )。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不確定
5、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數(shù)值的上下波動與相應的外幣的價值變動在方向上(
5、 ),而與本幣的價值變動在方向上( )。
A、一致 相反 B、相反 一致
C、無關系 D、不確定
6、關于紙幣流通條件下匯率決定的理論中,( )抓住了貨幣內在特性,一致深受學術界的推崇,占據(jù)主流地位。
A、國際借貸論 B、匯兌心理論
C、購買力平價論 D、貨幣論
7、通常情況下,一國的利率水平較高,則會導致( )。
A、本幣匯率上升 外幣匯率上升
B、本幣匯率上升 外幣匯率下降
C、本幣匯率下降 外幣匯率上
6、升
D、本幣匯率下降 外幣匯率下降
8、通常情況下,一國國際收支發(fā)生順差時,外匯匯率就會( )。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不確定
9、一國價格水平上漲,會導致國際收支( ),該國的貨幣匯率( )。
A、順差 上升 B、順差 下降
C、逆差 上升 D、逆差 下降
10、各國中央銀行往往在外匯市場通過買賣外匯對匯率進行干預,當外匯匯率 ( )時,賣出外幣,回籠本幣。
A、
7、過高 B、過低
C、不一定 D、都不是
三、判斷正誤題
1、根據(jù)1996年我國頒布的外匯管理條例,外匯包括外幣在內,但比外幣的范圍更廣。( )
2、一國是否有能力實行本幣的自由兌換取決于穩(wěn)定的國際收支和是否充足的外匯準備。( )
3、以整數(shù)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數(shù)額的本國貨幣的標價法是
間接標價法。( )
4、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單位的外幣折算的本國貨幣增多,說明本幣匯率上升。( )
5、在間接標價法下,一定數(shù)額的本幣兌換成更多的外匯,說明
8、本幣匯率下降。( )
6、從各國的政府行為來看,提高利率往往成為穩(wěn)定本國貨幣匯率、防止其大幅度下跌的重要手段。( )
7、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之間存在著一種倒數(shù)關系。( )
四、名詞解釋
1、外匯 2、貨幣的可兌性 3、匯率 4、直接標價法 5、間接標價法 6、鑄幣平價 7、固定匯率制度 8、特里芬難題 9、浮動匯率制度 10、自由浮動匯率制度 11、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12、單獨浮動匯率制度 13、聯(lián)合浮動匯率制度 14、釘住浮動匯率制度
五、簡答題
9、 1、什么是外匯?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2、簡述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3、簡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主要內容。
4、什么是特里芬難題?
六、論述題
1、試分析浮動匯率制度的利弊。
2、試比較浮動匯率制度與固定匯率制度的優(yōu)劣。
3、試述國際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對策有哪些?
第十一章 外匯與國際收支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外國貨幣 外幣支付憑證 外幣有價證券
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 其他外匯資產(chǎn)
2、是否具有穩(wěn)定對外經(jīng)濟的實力
是否具有穩(wěn)定國際
10、收支和匯率的能力
是否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
3、外匯是一種金融資產(chǎn)
外匯必須以外幣表示
用作外匯的貨幣必須具有較充分的可兌性
4、經(jīng)常項目交易 第八條款成員國
5、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
6、鑄幣平價
7、黃金輸送點 黃金輸出點 黃金輸入點
8、購買力平價論
9、一價定律
10、自由浮動 管理浮動。
11、單獨浮動 釘住浮動 聯(lián)合浮動
12、利率 國際收支 價格水平 中央銀行直接干預
二、單項選擇題
1、C
11、 2、A 3、A 4、B 5、B 6、C
7、B 8、B 9、D 10、A
三、是非判斷題
1、對 2、錯 3、錯 4、錯 5、對 6、對
7、對
四、名詞解釋
1、外匯:具有動態(tài)和靜態(tài)兩方面的含義。外匯的動態(tài)含義是指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貨幣的國際匯兌行為和過程,即藉以清償國際債權和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經(jīng)營活動。外匯的靜態(tài)含義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于對外支付的金融資產(chǎn)。
2、貨幣的可兌性:是指一種貨幣能夠不受限制地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
12、的特性。
3、匯率:又稱匯價、外匯行市、外匯牌價,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即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兌換比率。
4、直接標價法:又稱應付標價法,是指一國以整數(shù)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數(shù)額的本國貨幣的標價法。
5、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是指一國以整數(shù)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數(shù)額的外國貨幣的標價法。
6、鑄幣平價:金本位條件下兩種貨幣的含金量的之比。鑄幣平價市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
7、固定匯率制度:是以某些相對穩(wěn)定的標準或尺度作為依據(jù),以確定匯率水平的一種制度。
8、在特里芬難題: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國若大量對外輸出美元,會導致美元自身
13、的危機,若限制輸出美元,國際貨幣體系就會面臨國際貨幣的數(shù)量短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這種內在缺陷后來被稱為在特里芬難題。
9、浮動匯率制度:是指一種匯率的變動主要由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求決定,因而不受任何指標限制的匯率制度。
10、自由浮動匯率制度:又稱不干預浮動匯率制度,是指貨幣當局對匯率上下浮動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完全聽任外匯市場的供求變化自由漲落的一種浮動匯率制度。
11、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又稱干預浮動匯率制度,是指貨幣當局采取各種方式干預外匯市場,使匯率水平與貨幣當局的目標保持一致的一種浮動匯率制度。
12、單獨浮動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的匯率不與其他國家的貨幣發(fā)生固定聯(lián)系,其匯率根
14、據(jù)外匯市場的供求變化而自動調整的一種浮動匯率制度。
13、聯(lián)合浮動匯率制度:是指某些國家出于相互間發(fā)展經(jīng)濟關系的需要,組成某種形式的經(jīng)濟聯(lián)合體(如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建立穩(wěn)定的貨幣區(qū),對區(qū)內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規(guī)定一個比值和上下波動幅度,而對區(qū)外國家貨幣的匯率則采取聯(lián)合浮動的一種浮動匯率制度。
14、釘住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將本國貨幣釘住一種貨幣(作為貨幣錨)或若干種貨幣(作為貨幣籃),是本國貨幣與這些外幣的匯率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而對其他國家的貨幣則隨該貨幣錨或貨幣籃浮動的一種浮動匯率制度。
五、簡答題
1、答案要點:外匯具有動態(tài)和靜態(tài)兩方面的含義。外匯的動態(tài)含義是指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
15、貨幣的國際匯兌行為和過程,即藉以清償國際債權和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經(jīng)營活動。外匯的靜態(tài)含義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于對外支付的金融資產(chǎn)。
外匯具有三個基本特征:外匯是一種金融資產(chǎn);外匯必須以外幣表示 ;用作外匯的貨幣必須具有較充分的可兌性。
2、答案要點: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
⑴利率。一般情況下,一國利率水平較高,則該國金融資產(chǎn)的收益率也較高,這就會吸引大量國外資金的流入,從而導致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急劇增加,本幣匯率上升。反之,一國若降低利率,就會使短期資本流往國外,造成對外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導致本幣匯率下降。
⑵國際收支。一國國際收支發(fā)生順差,意味著外匯收入大于支出,在外匯市場上表
16、現(xiàn)為外匯的供過于求,導致外匯匯率下跌。國際收支若為逆差,則會出現(xiàn)外匯供不應求,造成外匯匯率上升。
⑶價格水平。一國價格水平的上升,會削弱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造成出口減少,進口增加,使國際收支出現(xiàn)逆差,造成外匯市場上外匯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導致本幣匯率下降。
⑷中央銀行的直接干預。各國中央銀行為了避免匯率波動對國內經(jīng)濟造成不利影響,往往會對外匯進行干預,即由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從而使匯率波動趨于緩和或穩(wěn)定在某個水平上,也可使匯率上浮或下浮到某個合適的水平上。
3、答案要點:1944年,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lián)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決定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并實行固定匯
17、率制度。這一制度或體系后來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其基本內容有:
與會各國確認1934年1月美國規(guī)定的1美元含純金0.888671克的含金量,即35美元1盎司的黃金官價。美國則承諾對黃金的可兌性,即參與這一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的中央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各國可為本國貨幣規(guī)定一個含金量,用作與美元的匯率的基準。各國也可不規(guī)定本國貨幣的含金量,而只規(guī)定與美元的比價,稱作中心匯率。同時,還規(guī)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黃金平價或中心匯率上下各1%的幅度內波動,各國的中央銀行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便保持外匯行市的穩(wěn)定,使它不至于偏離規(guī)定的波動幅度。若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xiàn)根本性不平衡,
18、則可在10%的限度內調整其含金量或兌換美元的中心匯率。10%以上的調整幅度,須報經(jīng)基金組織批準。
4、答案要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雖然為戰(zhàn)后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穩(wěn)定環(huán)境,促進了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但它在建立之初就具有重大的內在缺陷。耶魯大學教授特里芬就指出,由于美元成為各國貨幣的釘住對象,就衍生為具有干預貨幣、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功能的國際貨幣。為了滿足世界經(jīng)濟對國際貨幣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美國必須通過國際收支逆差源源不斷的對外輸出美元。但是,美國國際收支的持續(xù)逆差會導致美元匯率不穩(wěn),這就會引發(fā)整個世界經(jīng)濟的動蕩。此外,隨著美元的不斷外流,美國的黃金儲備量不足以滿足美元的兌付需要。一旦各國發(fā)現(xiàn)
19、持有的大量美元不能全部轉換成黃金,就會導致對付危機。因此,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國若大量對外輸出美元,會導致美元自身的危機,若限制輸出美元,國際貨幣體系就會面臨國際貨幣的數(shù)量短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這種內在缺陷后來被稱為特里芬難題。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與固定匯率制度相比,浮動匯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⑴浮動匯率制度有助于發(fā)揮匯率對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
⑵可以防止國際游資的沖擊,減少國際儲備需求;
⑶浮動匯率制度使得一國內外均衡易于協(xié)調。
浮動匯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⑴浮動匯率制度不利于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fā)展;
⑵助長了國際金融市場上
20、的投機活動;
⑶浮動匯率制度又可能引發(fā)競相貶值;
⑷有可能引發(fā)通貨膨脹。
2、與浮動匯率制度相比,固定匯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有:
⑴固定匯率制度更有利于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fā)展;
⑵固定匯率制度使各國不易進行匯率的競相貶值;
⑶政府為了維持固定利率就不能以可能引發(fā)通貨膨脹的速度增加貨幣供應量。
固定匯率制度的弊端主要有:
⑴固定匯率制度不利于發(fā)揮匯率對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
⑵不能很好地經(jīng)受國際游資的沖擊,同時又必須持有大量的國際儲備;
⑶固定匯率制度下,不易協(xié)調內外經(jīng)濟均衡。
3、主要原因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
(1)經(jīng)濟周期。在經(jīng)濟繁榮時期,由于國內需求旺盛,進口相應
21、增加,出口反而減少,則國際收支可能出現(xiàn)逆差。反之,在經(jīng)濟蕭條時期,則國際收支可能出現(xiàn)順差。這種因經(jīng)濟周期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就稱為周期性不平衡。
(2)國民收入。隨著一國經(jīng)濟增長率的高低變化,氣鍋民收入也會相應增加或減少。
(3)貨幣價值。一國貨幣在國內的實際購買力的變動,也會影響其國際收支。這種由貨幣價值變化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就稱為貨幣性不平衡或價格性不平衡。
(4)經(jīng)濟結構。當一國的經(jīng)濟結構與整個世界的經(jīng)濟結構不相一致或不相協(xié)調時,其商品和勞務的出口就會發(fā)生困難,國際收支可能會出現(xiàn)逆差。
主要對策在于:
(1)依靠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在國際金本位制度下,一國的國際收支是
22、通過黃金的輸出入而自動調節(jié)的。在紙幣流通條件下,一國的國際收支已無法借助黃金的輸出入而自動調節(jié)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jié)的效果受到極大的削弱。
(2)采取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手段。包括支出轉移政策,支出增減政策。支出轉移政策是指通過改變支出的流向,鼓勵用語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由國外轉向國內,最終改善國際收支的一種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手段。支出增減政策:是指通過增加或減少國民收入,以改變可用于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數(shù)量的一種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手段。
(3)采取融資手段。在前兩項對策不能有效調節(jié)國際收支時,可采取融資手段。包括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方面。
(4)進行直接管制。是政府通過強制性的行政手段實現(xiàn)國際收支平衡的方法。在改善國際收支方面,其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但也有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