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璧山縣青杠初級中學校八年級語文下冊醉翁亭記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重慶市璧山縣青杠初級中學校八年級語文下冊醉翁亭記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8.醉翁亭記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1.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
3.積累文言詞匯,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
◇情感與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習重點】:(1)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主題。
(2)積累文言詞匯。
【學習難點】: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
學法指導:回顧小結,歸納學習。
課前預習
自主預習
一
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悶,他經(jīng)常去滁州西南的瑯琊山飲酒抒懷,并與山寺內(nèi)的住持智仙和尚結為莫逆之交。智仙為方便好友游訪,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
2、子,供歐陽修休息、飲酒。歐陽修用自己的別號“醉翁”為這座亭子命名。后來,便寫了《醉翁亭記》。本文是慶歷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貶為滁州太守時寫的。文章極其生動地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huán)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fā)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復雜感情。
預習檢測
二
1.聽讀。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要求:聽清字音,必要時在書上注漢語拼音。
2.正音。(幻燈出示下列字詞,請學生讀準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釀( ) 僧( ) 輒( ) 霏( ) 暝( )
3、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僂( ) 洌( ) 朝( )而往
課中探究
知識探究
一
1.《醉翁亭記》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以荻桿畫地教讀。24歲考取進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職,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齊讀第1自然段。
3.結合注釋翻譯第一自然段。
4、
蔚然 。 深秀, 。
山行 。
峰回路轉:回, 。 轉, 。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翼然,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指亭四角飛檐翹起。臨,靠近。
飲少輒醉:輒,就。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樂:欣賞山水的樂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領會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飲酒上。
4、學生自譯,然后抽查。
5、概括段意。
合作交流
二
1、齊讀第2自然段。
2、結合注釋翻譯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
5、霏開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層意思時常用,I近乎“要說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樹林里的霧氣。 ”
云歸而巖穴暝:云歸,云霧聚攏在山中。巖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變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發(fā)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氣。
佳木秀而繁陰:佳木,好的樹木。秀,枝葉繁茂。繁,濃密的。
風霜高潔:即風高霜潔,形容秋高氣爽,霜色潔白。
3、學生自譯,然后抽查。
4、概括段意。
探究質(zhì)疑
三
1、齊讀第3自然段。
2、結合注釋翻譯第3自然段。
至于負者歌于途:至于,連詞,多用于句子開頭,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負者,背負著東西的人。
6、、
傴僂提攜:傴僂,彎腰駝背的樣子,這里指老人。提攜,拉著手行走,這里指被拉著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葷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雜然而前陳者:雜然,錯雜。陳,擺放。
宴酣之樂:酣,盡興地喝酒。
非絲非竹:絲、竹,指音樂。絲,弦樂器。竹,管樂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飲時以飲酒為賞罰的一種游戲。
弈者勝:弈,下棋。
觥籌交錯: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I,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shù)用的簽子。交錯,交互錯雜。
蒼顏白發(fā):蒼顏,臉色蒼老。
頹然乎其間者: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指醉醺醺的樣子。
3、學
7、生自譯,然后抽查。
4、概括段意。
精讀品析
四
1、齊讀第4自然段。
2、結合注釋翻譯第4自然段。
已而夕陽在山:已而,過了一會兒,不久。
樹林陰翳: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
鳴聲上下:上下,樹上樹下。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其樂,樂他所樂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樂趣。第一個“樂”字是動詞,第二個“樂”字是名詞。
醒能述以文者:述,記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謂誰:謂,為,是。
3、學生自譯,然后抽查。
4、概括段意。
課后拓展
1.表達全文主旨的一個字是什么?
2.文中寫出了誰“樂”7
3.太守,眾賓為何
8、而“樂”?
4.文中怎樣寫出了滁州百姓之樂?
5.滁人歡樂情狀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從滁州百姓之樂中,可以體會出什么內(nèi)涵?有沒有太守之樂在里邊?
6.提問:本文寫景上有什么特色?
7.本文語言有很大的特色。駢散相間,多為散句,但也間有駢句,特別是使用21個“也”字作句尾,韻味濃郁;巧妙地用了25個“而”字使文章流暢優(yōu)美,從容婉轉。本文還有一些千古傳誦的名句,如“環(huán)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等等。這些名句要熟記、牢記,并理解其內(nèi)涵。
8.朗讀課文。朗讀時要注意21個“也”語氣不盡相同。“也”大致表達了以下幾種語氣:
(1)而
表并列( ) 表承接( )
表修飾( ) 表轉折( )
(2)也
表陳述( ) 表肯定 ( )
表感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