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9章 中國戊戌變法 第3節(jié) 戊戌變法的失敗學案 北師大版選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9章 中國戊戌變法 第3節(jié) 戊戌變法的失敗學案 北師大版選修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1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戊戌變法的失敗戊戌變法的失敗學習目標:1.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2.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重點:新舊勢力的交鋒。2.難點: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意義。教材整理 1新舊勢力的交鋒1舊勢力(1)大肆攻擊保國會,組織“非保國會”與之對抗。(2)百日維新期間,變本加厲地對抗新政。(3)加緊制造反對新政的輿論,對康有為的攻擊毀謗不遺余力。(4)對光緒帝頒布的新政上諭,采取敷衍搪塞甚至公然抵制。2新勢力(1)與舊勢力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2)光緒帝也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抗爭。(3)策動袁世凱殺掉榮祿,甚至還想策動兵變圍困慈禧太后的居所。教材整理 2戊戌變法的失敗1戊戌
2、政變:9 月 21 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宣布“臨朝聽政”,囚禁光緒帝,殺害“戊戌六君子”。2廢除新政,舊制得到恢復。3失敗原因(1)根本:維新派力量不夠壯大。(2)主觀維新派的領袖人物不是掌權者。僅借助于一些官員和光緒帝的認同和支持。忽視了宣傳和發(fā)動下層民眾。深度點撥如何認識戊戌政變的發(fā)生?戊戌政變的發(fā)生是必然的,這主要取決于守舊勢力對自身根本利益的維護。戊戌變法的實質是一場資產階級的維新變法運動,主要目的是通過變法在中國建立起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這是封建地主勢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無法容忍的。教材整理 3戊戌變法的影響- 2 -1歷史意義(1)戊戌變法是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它要逐步變革封建專制制
3、度為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度,符合當時歷史發(fā)展的進步趨勢。(2)戊戌變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它直接激發(fā)于列強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機,啟發(fā)和張揚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思想。(3)戊戌變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維新派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宣傳和張揚西學,促進國人的思想解放。2經驗教訓(1)維新派幻想在不推翻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前提下,進行政治改革的道路行不通。(2)戊戌變法比過去的洋務運動有了質的進步。(3)為以后更加進步的社會勢力丟掉改良幻想,運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爭,提供了歷史依據。知識網絡史論要旨1.維新派試圖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是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是進步的。2.維新派表現了強烈
4、的愛國熱情,其為變法而甘愿犧牲的精神可歌可泣,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為中華文明發(fā)展史提供了寶貴財富。探究點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意義史 料解 讀史料一(康有為)不但沒有時時提醒光緒帝注意爭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時時鼓勵光緒帝學習俄國彼得大帝“乾綱獨斷”,這就遠離了當時的政治現實康有為等維新派和光緒,從和平變法開始,卻逐步走向武裝政變之路,鋌而走險,最后歸于失敗也就無可避免了改革必然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沒有周全的設計??涤袨?、光緒對此幾乎是全然不顧,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強力反對,反對者并非都是上層的頑固分子,也有中下層官員、士子和民眾?;仡櫸煨缰販貧v史省略號將
5、史料一意思分為三層, 抓住每一層的關鍵詞, 如第二層的“鋌而走險”等。- 3 -史料二“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了,但它畢竟觸動了傳統(tǒng)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代國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嘗試。以后發(fā)生的歷次革命運動,從現代化的進程看,都與戊戌變法有著歷史的連續(xù)性。也正因為如此,史學界才會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仡櫸煨缰販貧v史注意史料二前兩句話的主旨,它們與最后一句話是因果關系?!臼妨蠎谩?1)據史料一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缺乏斗爭策略(或缺乏政治斗爭經驗);緊急關頭鋌而走險,企圖武裝政變;對改革缺乏周全設計;缺乏群眾基礎。(2)據史料二,史學界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
6、現代化進程的起點的主要依據是什么?【提示】觸動了傳統(tǒng)中國的政治體制,影響其后歷次革命運動?!臼氛撏卣埂烤S新變法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意義(1)失敗原因根本原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于弱小,而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生存, 力量薄弱,這就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弱小,而新勢力的主要階級來源就是民族資產階級。舊勢力的階級根基封建勢力在中國有千年歷史,力量雄厚。重要原因:資產階級維新派改革的策略不當。a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脫離廣大人民群眾。b只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光緒帝和少數官僚。c對袁世凱和帝國主義列強抱有不切實際的幻
7、想。d變法策略比較激進,缺乏循序漸進的過程。e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2)歷史意義愛國性:從時代背景分析,變法運動是在甲午戰(zhàn)爭失敗于鄰國日本后,中華民族遭遇空前危機的情況下開始的,所以救亡圖存是變法的直接目的。從這個意義上看,變法是愛國的,是進步的。進步性:從變法的內容看,政治上要求實行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經濟上要求發(fā)展資本主義,這些要求是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的。啟蒙性:從變法運動的過程看,上書、演講、辦團體、宣傳變祖宗之法,乃至掀起百日維新,這些使民眾接觸到了資產階級思想,認識到封建思想的弊端,從而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4 -(2016濱州高二檢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戊戌時
8、期維新派思想家所建構的新的思想理論體系, 不僅“參中西之新理”,而且“合經子之奧言,采儒佛之微旨”張錫勤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稿材料二中國倡民權者,以先生為首,然其言實施政策,則注重君權。以為中國積數千年之習慣,且民智未開,驟予以權,固自不易。況以君權積久如許之勢力,茍得賢君相,因而用之,風行雷厲,以治百事,必有事半而功倍者。先生之議,謂當以君主之法,行民權之意。南??迪壬鷤?1)指出材料一中維新派所建構理論體系的特點及作用。(2)材料二中“先生”實施變法的策略是什么?這與變法最終的結果有什么關系?【規(guī)范解答】第(1)問的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參中西之新理”“合經子之奧言,采儒佛之微旨”等信息回答;
9、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回答即可。第(2)問的第一小問根據材料“注重君權謂當以君主之法, 行民權之意”“茍得賢君相, 因而用之必有事半而功倍者”歸納即可;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敬鸢浮?1)特點:兼顧中西,托古改制。作用:變法從傳統(tǒng)中找到理論依據,利于維新思想的傳播。(2)策略:注重君權,以君權促民權;不發(fā)動群眾而是借助皇帝推行變法。關系:該策略的實施成為改革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1為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權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壞新政的措施不包括()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軍機大臣職務B任命她的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C將人事任免權和軍權牢牢控制在手中D指使袁世凱出賣維新派【解析】袁世凱出賣維新派是由
10、他個人的反動本質和做人原則決定的,并非是受慈禧太后的指使?!敬鸢浮緿2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沒有觸動清朝統(tǒng)治基礎,主要是因為變法()A由統(tǒng)治者自上而下推行B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 5 -C沒有得到地方官有效支持D沒有涉及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等政治主張【解析】注意題干中“沒有觸動清朝統(tǒng)治基礎”,應從其核心措施分析,變法沒有涉及資產階級性質的“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等政治主張,所以沒有觸動清朝統(tǒng)治基礎,故選 D 項?!敬鸢浮緿3戊戌變法才 103 天就歸于失敗,這主要是因為()光緒帝無權康有為、梁啟超缺乏政治斗爭經驗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強大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ABCD【解析】光緒帝
11、與康、梁既無實權又缺乏豐富的政治斗爭經驗,在以慈禧為代表的強大的封建勢力的反撲下,變法運動曇花一現,終歸失敗,而這一切又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答案】C4下列關于戊戌變法對我國近代思想領域的影響的表述中最具概括性的是()A猛烈抨擊了封建思想文化B為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辟了道路C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D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抓住限定語“最具概括性”。上述四個選項都是戊戌變法在思想領域的影響,但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不一樣。A、B、C 三項屬于同一個層級,是并列關系,三者共同說明一個問題,即“戊戌變法是近
12、代中國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因此 D 項和 A、B、C 三項之間應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最具概括性的是 D 項?!敬鸢浮緿5觀察下列圖片并閱讀材料:曇花一現的現代化圖一千余名為求官而來的“三分鐘慷慨派”(史學家胡繩語), 在已成定局的悲劇面前,- 6 -以“成事不說”為由紛紛散去。但是,他們共同簽名的激揚文字卻流傳甚廣,以致成為一場“現代化”運動的先聲。圖二在憂時七上皇帝書的感召之下,年輕國君在頤和園行宮(而非紫禁城內正式議政的勤政殿)與一位“秀才”共謀國是。圖三但是,這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現代化”運動,卻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場上畫上了“休止符”請在上述圖文啟發(fā)下聯系史實,完成下列問題:(1)
13、具體解釋“已成定局的悲劇”和圖一暗喻的歷史事件及其影響。(2)年輕國君與“秀才”共謀國是指的是什么事件?為什么說上述歷史事件是一場“現代化”運動?(3)這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現代化運動”失敗的原因何在?(4)圖三釋文沒有用“畫上了句號”,而是用“畫上了休止符”,這里的深層含義何在?【解析】結合圖文材料不難回答第(1)問和第(2)問中的前一小問。第(2)問中的后一小問,要結合該事件的突出特征進行思考回答。第(3)(4)問實際上是要求回答戊戌變法運動的深遠歷史影響。【答案】(1)歷史事件: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 。影響:“公車上書”推動了當時維新運動的興起。(2)事件:光緒帝召見康有為討論維
14、新變法事宜。原因:戊戌變法是在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發(fā)生的,資產階級維新派試圖通過實行君主立憲、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來擺脫民族危機,光緒帝頒布的變法法令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維新派的主張。因此,戊戌變法是一場通過變法而進行的現代化運動。(3)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4)戊戌變法使維新思想得以廣泛傳播,使“變革”成為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中國的近代化并沒有因戊戌變法的失敗而止步。學業(yè)分層測評學業(yè)分層測評( (二十五二十五) )(建議用時:35 分鐘)學業(yè)達標1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舊勢力的強烈抵制和反對,主要原因是(
15、)A維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B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統(tǒng)治C新政法令損害了封建頑固勢力的利益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7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A、B、D 三項不符合基本史實,故排除。新政之所以遭到了守舊勢力的強烈抵制和反對,主要是由于新政法令損害了封建頑固勢力的利益。【答案】C2頑固派破壞百日維新的手段有()對變法詔令陽奉陰違、托詞抗命把京津地區(qū)的兵權都抓在手中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討好列強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權ABC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比較問題的能力。新政開始后,慈禧太后任命親信榮祿控制了京津地區(qū),并千方百計地控制了人事任免權;中央和地方高級官員大多對新政或明或暗的抵制,拒
16、絕推行新法,正確;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屬于辛丑條約的內容,錯誤,本題選 C 項。【答案】C3在百日維新期間,譚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虛, 一無可冀(期望)??顧M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學,至此竟茫無可依?!边@段話表明譚嗣同()A放棄了變法維新救國救民的抱負B脫離群眾,找不到變法的出路C悲觀失望,準備向頑固派妥協D對維新派不滿,開始轉向革命【解析】 譚嗣同熱心于變法事業(yè), 最終也沒有妥協。 材料中“所愿皆虛, 一無可冀”“茫無可依”體現了他找不到變法出路的苦悶心情?!敬鸢浮緽4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A維新派企圖通過“和平”“合法”的手段,進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B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C沒
17、有廣泛發(fā)動人民群眾D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于弱小【解析】A、B、C 三項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于弱小在具體問題上的反映,D 項是根本原因?!敬鸢浮緿5戊戌變法運動的失敗證明了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給后來的奮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歷史經驗是()A可以走日本明治維新之路B可以走俄國農奴制改革之路- 8 -C丟掉改良幻想,運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解析】A、B 兩項在中國行不通;C、D 兩項相比較,符合題干“歷史經驗”的是 C 項。【答案】C6從促進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變法最深遠的歷史影響是()A促進了民主共和思想的發(fā)展B有助于西方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的結合C確立了維新思想的主導地位
18、D開創(chuàng)了新的時代風氣、社會輿論和思想觀念【解析】A 項是辛亥革命的影響;B 項不符合題意;C 項是當時的積極影響,但不是最深遠的歷史影響。戊戌變法最深遠的歷史影響應是思想啟蒙,故選 D 項?!敬鸢浮緿能力提升7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發(fā)起的改良運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戊戌變法初期,康有為認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少變而不全變,舉其一而不改其二,連類并敗,必至無功”。戊戌政變后,封建頑固派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市民百姓圍觀(戊戌)六君子,紛紛叫罵:“亂臣賊子,書生狂徒,割了他們的舌頭!不好好讀圣賢之書,跑出來禍亂人心!”(1)據材料概括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2)綜合上述內容,你能得出怎樣的啟示?【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中的“少變而不全變,舉其一而不改其二,連類并敗,必至無功”得出強求“速變”“全變”;材料中的“封建頑固派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得出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材料中的“市民百姓圍觀(戊戌)六君子,紛紛叫罵”得出沒有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第(2)問,由變法失敗的原因可以得出改革應循序漸進,改革必須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等。【答案】(1)原因:強求“速變”“全變”;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沒有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2)啟示:改革阻力大,應循序漸進;改革必須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