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 專題檢測(五)諳熟“三看、兩轉(zhuǎn)化”破解力學(xué)圖像三類問題(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通用版)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 專題檢測(五)諳熟“三看、兩轉(zhuǎn)化”破解力學(xué)圖像三類問題(含解析)(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通用版)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 專題檢測(五)諳熟“三看、兩轉(zhuǎn)化”破解力學(xué)圖像三類問題(含解析)
1.[多選](2018·全國卷Ⅲ)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運動,甲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兩車的位置x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1時刻兩車速度相等
B.從0到t1時間內(nèi),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
C.從t1到t2時間內(nèi),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時間內(nèi)的某時刻,兩車速度相等
解析:選CD x-t圖像斜率表示兩車速度,則可知t1時刻乙車速度大于甲車速度,故A錯誤;由兩圖線的縱截距知,出發(fā)時甲車在乙車前面,t1時刻圖線相交表
2、示兩車相遇,可得0到t1時間內(nèi)乙車比甲車多走了一段距離,故B錯誤;t1和t2時刻兩圖線相交,表明兩車均在同一位置,從t1到t2時間內(nèi),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在t1到t2時間內(nèi),兩圖線有斜率相等的一個時刻,即該時刻兩車速度相等,故C、D正確。
2.(2018·三門峽檢測)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據(jù)此判斷選項圖(F表示物體所受合力)中正確的是( )
解析:選B 由題圖可知前2 s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前2 s受力恒定,2~4 s做正方向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負(fù),恒定,4~6 s做負(fù)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負(fù),恒定,6~8 s做負(fù)方向勻減速直線運動,所
3、以受力為正,恒定,綜上分析,B正確。
3.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其運動的位移x跟時間t的比值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線為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t=2 s時質(zhì)點的速度大小為( )
A.2 m/s B.4 m/s
C.6 m/s D.8 m/s
解析:選B 由題圖得=t,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0t+at2得=v0+at,可得v0=0,a=2 m/s2,即質(zhì)點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t=2 s 時的速度大小為
v=at=4 m/s,故B正確。
4.如圖所示,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上端固定,下端連一質(zhì)量為m的物塊A,A放在質(zhì)量也為m的托盤B
4、上,以FN表示B對A的作用力,x表示彈簧的伸長量。初始時,系統(tǒng)在豎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靜止,且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x=0)?,F(xiàn)改變力F的大小,使B以的加速度勻加速向下運動(g為重力加速度,空氣阻力不計),選項圖中表示此過程中FN或F隨x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
解析:選D 當(dāng)彈簧的彈力增大到時,A、B間的壓力為零,在此之前,二者之間的壓力由開始運動時的線性減小到零,力F由開始運動時的mg線性減小到;此后托盤與物塊分離,力F保持不變,故D正確。
5.(2019屆高三·青島調(diào)研)如圖所示,一物體以速度v0沖上粗糙的固定斜面,經(jīng)過2t0時間返回斜面底端,則物體運動的速度v(以初速度方向為正)隨
5、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可能正確的是( )
解析:選C 由于斜面粗糙,上滑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1(θ為斜面傾角),而下滑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2,上滑時加速度比下滑時大,即上滑時圖像的斜率絕對值大于下滑時圖像的斜率絕對值,A、B錯誤;上滑與下滑的位移大小相同,即上滑與下滑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大小相等,C正確,D錯誤。
6.某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運動速率的倒數(shù)與位移x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關(guān)于質(zhì)點運動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x圖線斜率等于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
C.四邊形AA′B′B的面積
6、可表示質(zhì)點從O到C′運動所用的時間
D.四邊形BB′C′C的面積可表示質(zhì)點從C到C′運動所用的時間
解析:選D 由題中-x圖像可知,與x成正比,即vx=常數(shù),質(zhì)點做減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圖線斜率不等于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故B錯誤;由于三角形OBC的面積S1=
OC·BC=,體現(xiàn)了質(zhì)點從O到C所用的時間,同理,從O到C′所用的時間可由S2=
OC′·B′C′=體現(xiàn),所以四邊形BB′C′C的面積可體現(xiàn)質(zhì)點從C到C′所用的時間,故C錯誤,D正確。
7.[多選](2018·皖南八校聯(lián)考)質(zhì)量為0.2 kg的物塊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6 s 末撤去推力F,如圖實線表示物塊運動
7、的v-t圖像,其中經(jīng)過點(4,0)的虛線是v-t圖像6 s末的切線。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6 s末物塊速度方向改變
B.0~6 s內(nèi)物塊平均速度比6~10 s內(nèi)物塊平均速度小
C.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
D.推力F的最大值為0.9 N
解析:選BD 6 s末物塊速度仍為正值,故速度方向沒改變,選項A錯誤;若0~6 s內(nèi)物塊做勻加速運動,則平均速度為3 m/s,而由題圖可知,物塊在0~6 s內(nèi)的平均速度小于 3 m/s,在6~1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3 m/s,故0~6 s 內(nèi)物塊平均速度比6~10 s內(nèi)物塊平均速度小,選項B正確;撤去F后的加速
8、度大小a== m/s2=1.5 m/s2,根據(jù)
a=μg=1.5 m/s2,可知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5,選項C錯誤;物塊的最大加速度為am== m/s2=3 m/s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Fm-μmg=mam,解得Fm=0.9 N,選項D 正確。
8.[多選]已知雨滴在空中運動時所受空氣阻力Ff=kr2v2,其中k為比例系數(shù),r為雨滴半徑,v為其運動速率。t=0時,雨滴由靜止開始下落,加速度用a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勻速運動,速率為v0。則下列圖像中正確的是( )
解析:選ABC 雨滴由靜止開始下落時,所受的空氣阻力為0,此時雨滴只受重力,加速度為g,隨著雨滴速度增大,所
9、受的空氣阻力增大,由mg-Ff=ma可知,雨滴的加速度減小,即雨滴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當(dāng)Ff=mg時,加速度減小到零,雨滴做勻速運動,故選項A、B正確;最后雨滴做勻速運動時有:kr2v02=mg=ρ·πr3g,故v02=,即v0=,選項C正確,D錯誤。
9.[多選]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相等的a、b兩物體,分別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由靜止下滑,經(jīng)B點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下。不計經(jīng)過B點時的能量損失,用傳感器采集到它們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hǎn)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
B.a(chǎn)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比b的小
C.a(chǎn)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比b的
10、小
D.a(chǎn)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比b的大
解析:選AC 由題圖乙中圖像斜率可知,a在斜面上滑行做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比b的大,A正確;物體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是勻減速運動,a從t1時刻開始在水平面上減速運動,b從t2時刻開始在水平面上減速運動,由圖像與坐標(biāo)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a在水平面上做勻減速運動的位移(即滑行的距離)比b的大,B錯誤;設(shè)斜面傾角為θ,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為a==gsin θ-μgcos θ,因為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所以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比b的小,C正確;同理,D錯誤。
10.[多選](2018·全國卷Ⅱ)甲、乙兩汽車在同一條平直公路上同向運動,其速度—時
11、間圖像分別如圖中甲、乙兩條曲線所示。已知兩車在t2時刻并排行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車在t1時刻也并排行駛
B.在t1時刻甲車在后,乙車在前
C.甲車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減小
D.乙車的加速度大小先減小后增大
解析:選BD t1~t2時間內(nèi),v甲>v乙,t2時刻相遇,則t1時刻甲車在乙車的后面,故A錯誤,B正確;由圖像的斜率知,甲、乙兩車的加速度大小均先減小后增大,故C錯誤,D正確。
11.在研發(fā)無人駕駛汽車的過程中,對比甲、乙兩車的運動,兩車在計時起點時剛好經(jīng)過同一位置并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任何時刻甲車的加
12、速度大小都不為零
B.在t=3 s時,兩車第一次相距最遠(yuǎn)
C.在t=6 s時,兩車又一次經(jīng)過同一位置
D.甲車在t=6 s時的加速度與t=9 s時的加速度相同
解析:選B 根據(jù)速度—時間圖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甲車的加速度可以為零,A錯誤;在前3 s內(nèi),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大,兩車出發(fā)點相同,則甲車在乙車的前方,兩車間距逐漸增大,3~6 s內(nèi),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大,兩車間距逐漸減小,所以在t=3 s時,兩車第一次相距最遠(yuǎn),B正確;根據(jù)“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前6 s內(nèi),乙車的位移比甲車的大,則在t=6 s時,兩車不在同一位置,C錯誤;根據(jù)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負(fù)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甲
13、車在t=6 s時的加速度與在t=9 s 時的加速度不同,D錯誤。
12.一質(zhì)量為m=2.0 kg的木箱靜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對木箱施加一沿水平方向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拉力F,使木箱由靜止開始運動,測得0~2 s內(nèi)其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關(guān)于木箱所受拉力F的大小和運動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
解析:選A 在0~2 s內(nèi),木箱加速度由4 m/s2逐漸減小到0,由加速度圖像可得a= 4-2t(m/s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可得F=12-4t(N),即在0~2 s
14、 內(nèi),A正確,B錯誤;在0~2 s內(nèi),木箱速度增加4 m/s,加速度一直減小,2 s時木箱加速度減小為零,木箱的速度為4 m/s,C、D錯誤。
13.(2018·太原模擬)大霧天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保證霧天行車安全尤為重要。在霧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兩汽車同向勻速行駛,乙在前,甲在后。某時刻兩車司機聽到警笛提示,同時開始剎車,結(jié)果兩車剛好沒有發(fā)生碰撞,如圖為兩車剎車后勻減速運動的v -t圖像。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甲車剎車的加速度的大小為0.5 m/s2
B.兩車開始剎車時的間距為100 m
C.兩車剎車后間距一直在減小
D.兩車都停下來后相距25
15、m
解析:選B 由題圖可知,兩車剎車后直到速度相等經(jīng)歷的時間為20 s,甲車的加速度a1= m/s2=-1 m/s2,乙車的加速度a2= m/s2=-0.5 m/s2,兩車速度相等時,甲車的位移x甲=v甲t+a1t2=m=300 m,乙車的位移x乙=v乙t+a2t2=m=200 m,兩車剛好沒有發(fā)生碰撞,則兩車開始剎車時的間距
Δx=(300-200)m=100 m,故A錯誤,B正確;兩車剎車后甲的速度先大于乙的速度,兩者間距減小,后來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兩者間距增大,故C錯誤;根據(jù)圖像與坐標(biāo)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兩車都停下來后相距Δx′=×(30-25)×5 m=12.5 m,故D
16、錯誤。
14.[多選]如圖甲所示,為測定物體沖上粗糙斜面能達(dá)到的最大位移x與斜面傾角θ的關(guān)系,將某一物體每次以相等的初速率v0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推出,調(diào)節(jié)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實驗測得x與斜面傾角θ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 10 m/s2,根據(jù)圖像可求出( )
A.物體的初速率v0=3 m/s
B.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75
C.取不同的傾角θ,物體在斜面上能達(dá)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min=1.44 m
D.當(dāng)θ=30°時,物體達(dá)到最大位移后將沿斜面下滑
解析:選BC 由題圖可知,當(dāng)夾角θ=0時,位移為2.40 m,而當(dāng)夾角為90°時,位移為1.80 m,則由豎直上拋運動規(guī)律可得v0== m/s=6 m/s,故A錯誤;當(dāng)夾角為0時,由動能定理可得-μmgx=0-mv02,解得μ=0.75,故B正確;由-mgxsin θ-μmgxcos θ=0-mv02,解得x== m= m,當(dāng)θ+α=90°時,sin(θ+α)=1,此時位移最小,xmin=1.44 m,故C正確;當(dāng)θ=30°時,物體受到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為mgsin 30°=mg,最大靜摩擦力Ff=μmgcos 30°=0.75×mg×=mg>mg,故物體達(dá)到最高點后不會下滑,故D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