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無棣縣第一實驗學校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四章 第三節(jié)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無棣縣第一實驗學校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四章 第三節(jié)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三節(jié)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一、教學目標:
1.能比較太陽高度的不同和太陽輻射強度的不同。
2.能用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的自轉,理解晝夜更替的現象。
3.能用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公轉,理解太陽直射點的以東規(guī)律、極晝、極夜現象、四季更替、五帶的形成。
4.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地勢及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
5.學會綜合分析影響一個 地區(qū)氣候的主要因素。
6.能簡單分析人類活動氣候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及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教學難點:地球公轉的特點及影響。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出示“世界年平
2、均氣溫分布圖”、“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說出赤道和兩極氣溫和降水方面的不同。?(赤道地區(qū)氣溫高降水多;兩極地區(qū)氣溫低降水少。)???
設問: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氣候的千差萬別呢???
㈠地球的形狀與氣候?
1.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從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氣溫的變化是怎樣?(早晨冷、中午熱、晚上冷)?
2.設問: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熱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陽的照射角度不同)?
3.用手電筒從不同的角度照射墻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導學生觀察墻壁上光線明亮程度的不同。
問: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墻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時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時光束分散而暗
3、淡)?
4.有誰觀察到或能解釋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差異?(手電筒照射的角度不同)
5.讓學生讀圖比較陽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對地面所獲得的熱量的影響。?
6.教師在此引出并簡單介紹什么是“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
7.思考:同一時間,不同緯度的氣溫有何不同?為什么??
8.總結:太陽光線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太陽斜射的地方,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弱。由于地球是個不規(guī)則的球體,所以同一時間內各地太陽高度角不同,所獲得的太陽輻射不同,氣溫高低不同。?
?承轉:不僅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氣候有差異,而且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氣候也有差異。
㈡地球的運動與氣候?
1
4、.出示表格如下,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知識,討論“地球自轉運動”和“地球公轉運動”的不同。??
運動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產生的現象
自轉
公轉
2.分析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①做活動題“演示晝夜更替現象”,強調地球自轉形成晝夜更替是關鍵。?②完成該題。?
③設問:地球自轉對氣候造成什么影響??
④提問:大家每天都要經歷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連續(xù)變化,其中能感受怎樣的天氣變化??
3.分析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
根據教材“地球公轉示意圖”,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① 球公轉軌道是什么形狀?(近似圓的橢圓)?
②地球在
5、公轉時是直著身子,還是斜著身子轉?(斜著身子轉)?
③設問: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是多少?讀圖得出結論。(66.5°)?
④設問:太陽直射點是在什么范圍之間移動?(南北回歸線之間)?板圖: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簡圖?
⑤出示討論提綱: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和“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簡圖”,由學生分組討論完成。?
春分日:_____月________日,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晝_______夜______?夏至日:_____月________日,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晝_______夜______?秋分日:_____月______
6、__日,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晝_______夜______?冬至日:_____月________日,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晝_______夜______?
⑥講解:地球公轉對氣候造成的影響:產生晝夜長短的變化(但必須強調:除赤道地區(qū)外),使各地獲得的太陽輻射不同,使中緯度地區(qū)產生了明顯的四季更替。?
⑦再引導學生觀察:夏至日時北極圈以北地區(qū),全為晝,南極圈以南地區(qū),全為夜;到冬至日恰好相反。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極晝、極夜現象,這也是地球公轉造成的。?
⑧學生討論完成活動題。?
A.在“地球公轉示意圖”上指出:太陽光線直射赤道的節(jié)氣是春分日和秋
7、分日,直射在北回歸線的節(jié)氣是夏至日,直射在南回歸線的節(jié)氣是冬至日。?B.北極圈以北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的這一天是6月22日。?C.聯系家鄉(xiāng)所在地5月1日、10月1日的晝夜長短的情況怎樣??(在我國范圍內,5月1日晝長夜短,10月1日晝短夜長)?
4.“地球上的五帶”,完全可以由學生根據圖示與課文中的文字提供的文字性練習題自主討論完成。
①確定五帶的范圍。?
②在地球上的五帶中,有太陽直射的是 ,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
③連線。?
熱????????帶???????? 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北溫帶和南溫帶???????氣候終年炎熱?
北寒帶和南寒帶??
8、?????氣候終年寒冷?
④在地球的五帶中,非洲大部分位于 ,歐洲大部分位于 ,七大洲中主要位于南寒帶的是 。?
⑤聯系家鄉(xiāng)所在地的緯度位置,判斷位于五帶中的哪個帶?具有哪種現象?哪個季節(jié)晝長夜短。?
5.小結: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造成了地球上不同緯度地區(qū)獲得的熱量不同,從而導致了各地氣候的有規(guī)律變化。
㈢海陸分布與氣候
實驗演示:(1)器材:兩個燒杯、細沙(代表陸地)、水(代表海洋)、溫度計、酒精燈(代表太陽)?
(2)步驟:在兩個燒杯里各放約占燒杯容積的四分之一的細沙和水,并分別在沙中和水中安置兩支溫度計,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哪支溫度計的溫度上升的快,
9、接著熄滅酒精燈,觀察哪支溫度計降得快??
(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打破常規(guī)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請學生描述“夏天中午和晚上站在沙子上和水中的感覺”。?
(通過學生親身的體驗去感知溫度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意識)?得出結論?
在實驗觀察和親身感受的基礎上,引發(fā)學生思考:?緯度相同的地方,哪個季節(jié)陸地上的氣溫比海洋上的氣溫高?哪個季節(jié)陸地上的氣溫比海洋上的氣溫低??
海洋的高溫月份和低溫月份,比陸地出現的早還是遲??教師注意稍加引導
學生討論回答?進一步深入?
為什么會出現上述情況??
因涉及到“熱容量”這一物理知識,學生較難理解,可讓有興趣的學生課后探究。點到
10、即可,同時告訴學生學科間是有聯系的。?
㈣地形地勢與氣候
?演示實驗:器材:電吹風(吹冷風表示有冷氣流經過,吹熱風表示有暖氣流經過)、擋板一個(代表山脈)、溫度計兩支、蠟燭兩支(代表太陽輻射)。?
步驟:請四位同學上來讀數。?
擋板放中間,溫度計放兩邊,先把電吹風調到冷風擋,然后請兩位觀察員讀出各自的度數,再把電吹風調到熱風擋,兩位觀察員報出度數。?
關掉電吹風,點燃兩支蠟燭并放在擋板的一側,請觀察員報出度數。?學生總結現象。?
(通過演示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師:山脈可以阻擋氣流的長驅直入,使山脈兩側的氣溫不同。山脈也會阻擋太陽的輻射,影響山
11、脈兩側的溫度,一般而言,山地的陽坡溫度高于陰坡。?
投影:南美洲地形圖以及安第斯山脈南段東西兩側的植被景觀。?
(播放投影片,學生可一目了然地看出東西兩側的植被差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
思考討論:緯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為什么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的植被會出現不同的景觀??
(山脈的南段處于中緯度地帶,一年四季盛行西風,從海洋上帶來濕潤的水汽,受山脈的阻擋,迎風坡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而東側卻處于背風坡,氣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結,難以形成降水)?
討論,形成結論?:隨著地勢的升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下降0.6℃。?
學生交流城市與農村的氣溫
12、情況,教師引導、啟發(fā),討論人類活動與氣候的相互關系,?
課堂練習,小組搶答:?
氣候現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多
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降水充沛,而東側降水很少
赤道地區(qū)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終年冰雪覆蓋
(通過搶答的形式,提高學生積極性,從而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課后活動(可自選)?
課后活動(可自選)?
1.隨著地勢的升高,氣溫為什么會逐漸降低。?
2.什么叫臭氧空洞,它是怎么形成的??
3.假如全球氣溫升2---5攝氏度,世界將會變的怎樣??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