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部分 專題二 第二節(jié) 鑒賞詩歌的語言增值訓(xùn)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部分 專題二 第二節(jié) 鑒賞詩歌的語言增值訓(xùn)練(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xí) 第二部分 專題二 第二節(jié) 鑒賞詩歌的語言增值訓(xùn)練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新晴野望
王 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注]。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 氛垢:塵埃。
★(1)頸聯(lián)“白水明田外”中“明”字最精練傳神,請簡要分析。
答:
解析: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初夏的鄉(xiāng)村,雨后新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景色。詩的開頭兩句,總寫新晴野望時的感受。中間四句具體寫所見的景色
2、,隨著目之所及,由遠(yuǎn)而近,又由近及遠(yuǎn),有層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麗,儼然構(gòu)成了一幅絕妙的天然圖畫。這首詩基調(diào)明朗、健康,表現(xiàn)了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答案:“明”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
(2)尾聯(lián)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解析:圖景、畫面評價型的試題,答題時要善于根據(jù)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形成一
3、幅畫面,再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畫面(圖景),并指出其表達效果。
答案:尾聯(lián)寫了農(nóng)忙時節(jié),農(nóng)人全家在農(nóng)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xiàn)“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詩人才能看到農(nóng)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靜態(tài)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2.閱讀下面的詩,然后回答問題。
黃氏延綠軒
[明]高 啟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注]濕。
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注】 蕪:叢生的草。
★(1)“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么作用?
答:
4、
解析:疊音詞大量出現(xiàn)在寫景抒情的詩文中,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突出景物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鮮明;二是具有抒情性;三是能喚起讀者的情感和想象。在了解了疊音詞的共同作用后,再結(jié)合詩歌本身來理解其具體的表達效果。這首五言絕句題為“黃氏延綠軒”,寫的是春景?!笆[蔥”一詞常用來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亦用來形容氣象旺盛、美好?!懊颐摇背S靡孕稳蒿L(fēng)吹草之貌。兩個疊音詞的運用,可見作者寫景之用心。
答案:寫出春雨后水邊草木蔥郁茂盛、繁復(fù)厚廣的樣子。同時,疊詞在音節(jié)上富有韻律感,增強了詩歌語言的表達效果。
(2)請賞析“一時放春入”一句。
答:
5、
解析:賞析語句一般應(yīng)從運用的技巧、描繪的景象以及表達的情感等方面入手。
答案:此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光濃重,撲面而來的景象,表現(xiàn)作者的欣喜(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3.(xx·南平一中高三階段性檢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過融上人蘭若[注]
綦毋潛
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
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鐘聲連翠微。
【注】 融:詩人所要尋訪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對和尚的尊稱。蘭若:梵語“阿蘭若”的簡稱,指和尚的住所。
(1)詩的前兩句的細(xì)節(jié)描寫耐人尋味,請分析其妙處。
答:
6、
解析:這是一道技巧考查題。首先要指出詩句中具體細(xì)節(jié),其次要點明運用細(xì)節(jié)的目的或者作用。
答案:①“掛僧衣”的細(xì)節(jié),一是點明了友人的身份、居處,二是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禪室里;②“溪鳥飛”的細(xì)節(jié),只聽見溪水潺潺,溪上的鳥兒飛來飛去,詩人以溪聲、鳥飛的聲響,反襯出山寺環(huán)境的清靜。
★(2)末句中的“鐘聲連翠微”五個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rèn)為它好在哪里?請簡要賞析。
答:
解析:本題屬于考查語言特色題。第一要正確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第二要找出句子中有特色或者有手法的字詞加以分析?!扮娐暋睂懧犛X,寫聲音,是動景;“翠微”寫視覺,寫顏色,是靜景;所用手法是通感和以動襯靜,“連”字傳神巧妙,將這兩種感官連接在一起,生動傳神。
答案:①以景作結(jié),讀來蘊藉含蓄,耐人尋味。②以動襯靜。描繪了暮色蒼蒼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蕩漾山林、經(jīng)久不息的鐘聲,又給這幽深秀麗的山林增添了靜謐的氣氛。③從色彩和聲音(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寫景?!斑B”字把聽覺形象“鐘聲”與視覺形象“翠微”彼此溝通起來,傳達出詩人流連忘返、迷戀山林的獨特而又自然的感受。